Ⅰ 从省直事业单位转到企业单位工作,养老保险怎样处理
1.有没抄有办理正规的调动手续,袭有的话,你的事业单位工龄视同养老保险交费时间,事业单位还应该给你补交养老保险的个人帐户部分,然后你的保险关系可以说转到企业了,将来在企业交费,然后享受企业养老保险的退休待遇
2.如果没有,自己辞职、离职之类的,那就是重新交了,以前的工龄也不能视同交费时间的
Ⅱ 事业单位转到企业单位养老保险怎么算呢
事业单位转到企业单位养老保险按个人账户记账比例计算,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职业年金转移接续经办规程(暂行)》
第八条 参保人员从企业流动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其流程按本规程第七条规定办理。转移基金按以下办法计算:
(一)个人账户储存额:1998年1月1日之前个人缴费累计本息和1998年1月1日之后个人账户的全部储存额。个人账户储存额与按规定计算的资金转移额不一致的,1998年1月1日之前的,转入地和转出地均保留原个人账户记录;
1998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期间,个人账户记账比例高于11%的部分不计算为转移基金,个人账户记录不予调整,低于11%的,转出地按11%计算转移资金并相应调整个人账户记录;
2006年1月1日之后的个人账户记账比例高于8%的部分不转移,个人账户不予调整,低于8%的,转出地按8%计算转移资金,并相应调整个人账户记录。
(二)统筹基金(单位缴费):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移。
(2)省内企业转事业养老金扩展阅读: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职业年金转移接续经办规程(暂行)》
第五条 参保人员在同一统筹范围内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流动的,只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经办规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省内建立一个职业年金计划或建立多个职业年金计划且实行统一收益率的,参保人员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流动时,只转移职业年金关系,不转移职业年金基金;需要记实职业年金的,按规定记实后再办理转移接续。
省内建立多个职业年金计划且各年金计划分别计算收益率的,参保人员在省内各年金计划之间的转移接续,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制定实施细则。
第六条 转出地和转入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系统,进行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职业年金转移接续信息交换。
Ⅲ 企业的养老金可以转移到事业单位上吗
一个身份证号码名下达到退休年龄时只能享受一份退休金待遇,在同一时间缴纳两份社保金的情况下只能选择一份,另一份退还个人账户部分。如果当地启动了事业单位社保缴纳程序,到社保局办理;若非,到财政局。
Ⅳ 企业养老保险转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首先,社保相关政策以当地社保局规定的为准。
其次 ,补交5000元,肯定没有这个发要的,退休之后的领取,事业单位肯定比企业单位高一些,所以存在你需要补交5000元的差额所在。
退休领取,有这样计算养老金公式:社平工资*20%+个人帐户*1/120之和,显然跟社平和个人交纳金额有直接关系。
领取多少,根据交纳时间段和档次,工种,是否持续交纳等综合因素决定。
如果说想提高养老品质,本人建议你在购买社保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购买一定的商保作为补充比较好。
Ⅳ 从企业调入事业单位后,以前的养老保险金咋办
从企业调入事业单位后,那么你在企业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不退还,原来缴纳的养老保险也不作废给你保留,在你退休后和你以后事业单位的工龄一并计算。
养老保险的享受待遇,累计缴纳养老保险15年以上,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1、按月领取按规定计发的基本养老金,直至死亡。
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
2、死亡待遇。
(1)丧葬费
(2)一次性抚恤费
(3)符合供养条件的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按月发放,直至供养直系亲属死亡。
注意:养老保险应尽量连续缴纳,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凡企业或被保险人间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或按有关规定不缴费的人员除外)。
被保险人符合国家规定的养老条件,计算基本养老金时,其基础性养老金的计算基数,按累计间断的缴费时间逐年前推至相应年度上一年的本市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累计间断的缴费时间,按每满12个月为一个间断缴费年度计算,不满12个月不计算)
(5)省内企业转事业养老金扩展阅读:
明确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25日第四次审议的社会保险法草案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办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退休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社会保险法草案三次审议稿规定,参加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领取一次性养老保险待遇。一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代表提出,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一次性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起不到养老保障的作用,也不能体现社会公平,应当允许按照“多缴多得、少缴少得”的原则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经研究后提出,对于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采取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办法。
解决其养老保障问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同财政经济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研究后认为,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也在许多地方开始实施,一些地方已经采取这种转移接续办法,效果是好的。
因此,这次审议的社会保险法草案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缴费至满15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Ⅵ 事业转企业又转为事业如何算退休金
不管你事业转企业还是企业再转事业养老金军事按照你实际缴纳的年限以你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套用公式计算出你每个月所领的养老金。也就是说是以你。缴纳个人养老保险账户的多少。来计算你的养老金每个月领取多少?
Ⅶ 企业养老保险可以转到事业单位吗
这是可以的,具体方法如下:
目前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也是由社保统一发放,因此把原来单位的保险转移到现在所在地的社保局,与现在的保险合并到一起即可。
进入到事业单位以后,直接交即可。
如能提出更加具体的问题,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7)省内企业转事业养老金扩展阅读:
新人新制度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实施后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属于“新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退休后将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与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基数的高低、退休时间的早晚直接挂钩。他们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以60岁退休、缴费35年为例,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为59.2%(其中基础养老金35%,个人账户养老金24.2%)。
Ⅷ 省内换工作,需要转移养老保险关系吗
社会保障关系决定投保人的退休待遇。在同样的条件下从大城市退休,可以得到比其他城市更高的养老金。所以轻率地转移社会保险可能不划算。而且,如果你属于以下情况,养老保险也不需要转移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必处理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企业职员在省内流动就业不需要转移养老保险关系。全国各省已实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调整,省内流动就业无需转移养老保险关系,只需变更登记即可。
预计今后可以避免社会保障转移的麻烦。投保人在省内企业之间移动,从该企业转换到其他企业,不需要转移社保,可以根据身份证信息直接延续。如果是机关事业单位,比如从以前的事业单位换成新的事业单位。例如,从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企业转变为事业单位的情况下,要转移社会保障关系。
Ⅸ 企业转事业,养老保险怎么转
养老保险的转移方法如下:
1、职工流动就业参保缴费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以转移接续,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
2、职工离开本市,到其他地区就业的,先由缴费单位或本人携带本人身份证、养老保险手册、医疗保险证卡、《参保职工跨省流动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申请表》等有关材料至本市社保中心服务大厅申请,清算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后,打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
3、再由本人持《参保缴费凭证》至新就业地社保经办机构按规定提出书面申请,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由双方社保经办机构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参保人员不用往返奔波。
(9)省内企业转事业养老金扩展阅读
乡(镇)农保管理机构查验后,应在申请书上签署意见,将申请者的缴费证、户口转移证明材料、申请书及缴费记录卡上交到县级管理机构。县级管理机构在收到上述材料后,要确认其转移资格,进而对"缴费记录卡"进行核实,并向迁入县(市)发要求转入保险对象的函件。
待迁入县(市)复函同意办理转移手续后,要及时将转移者的保险金本息,按规定的计算标准进行核算,转入迁入的县级农保管理机构。转移者的个人基本情况登记表及缴费记录卡也要随之转到保险对象将迁入的缴费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