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养老保险金的利息怎么算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利息计算方法:
方法一:年度计算法。
即至本年底止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在每个缴费年度结束以后按年度计算。以上年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基数记帐时(即每月的缴费额相同)适用此方法。
计算公式:至本年底止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上年底止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1+本年记帐利率)+个人帐户本年记帐金额×(1+本年记帐利率×1/2)×1.083。
方法二:月积数法。
至本年底止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在本缴费年度内按月计算。以上月职工工资收入为缴费工资基数记帐时(即每月缴费额不相同)适用此方法。
计算公式:至本年底止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上年底止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1+本年记帐利率)+本年记帐额本金+本年记帐额利息
其中:本年记帐额利息=本年记帐月积数×本年记帐利率×1/12
(1)本年记帐月积数=∑[n月份记帐额×(12—n+1)]
(2)n为本年各记帐月份,且1≤n≤12。
(1)养老保险账户利息计算扩展阅读:
养老保险金注意事项:
1、养老保险金不能一次性领取。
2、2010年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第四次审议的社会保险法草案规定,社会保险基金不得挪作其他用途。
3、一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代表提出,目前社会保险基金累积结存数额较大,又比较分散,为了保障基金安全,应当严格规范,加强监管。
全国人大代表刘晓武建议,要理顺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体制,建立相对独立的代表三方利益的监管机构,增加在有关运行中由于不当行为给基金造成损失的法律责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吕薇则提出,对社会保险基金不仅要加强内部监督,还要加强外部监督。
4、为此,这次审议的社会保险法草案增加规定,社会保险基金不得违规投资运营,不得用于平衡其他政府预算,不得用于兴建、改建办公场所和支付人员经费、运行费用、管理费用,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挪作其他用途。
⑵ 养老保险的利息计算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利息计算方法:
方法一:年度计算法。
即至本年底止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在每个缴费年度结束以后按年度计算。以上年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基数记帐时(即每月的缴费额相同)适用此方法。
计算公式:至本年底止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上年底止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1+本年记帐利率)+个人帐户本年记帐金额×(1+本年记帐利率×1/2)×1.083
方法二:月积数法。
至本年底止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在本缴费年度内按月计算。以上月职工工资收入为缴费工资基数记帐时(即每月缴费额不相同)适用此方法。
计算公式:至本年底止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上年底止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1+本年记帐利率)+本年记帐额本金+本年记帐额利息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主要特点
一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
二是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
三是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因此,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行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通过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新老更替,实现就业结构的合理化;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社会稳定;能够激励年轻人奋进,提升工资标准,为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保障,有利于从侧面上促进经济发展。
⑶ 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利息计算方法
养老保险的缴纳分为个人承担部分和单位承担部分,个人部分所占比例小,单位部分所占比例大,也就是个人交的少,单位给补的多。
补缴养老保险是个人全部承担(包括个人应缴和单位应缴),而且单位应缴部分不计入个人帐户。这就是你所说的:补缴养老保险的金额大,可是记入个人账户的金额少很多
养老保险的计算方法是:上一年社会工均工资/12*40%,以此为缴费基数,个人交6%,单位交14%
个人交的计入个人账户,单位交的纳入社会统筹。
利息按缴费当年银行活期储蓄的费率计算。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分别计息。
⑷ 社保账户利息如何计算
1、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储存额按“养老基金保值率”计算利息。“养老基金保值率”根据银行的居民定期存款利率,并参考当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确定。缴费多少,每个人基数不一样,计算出来也不一样。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⑸ 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利息计算方法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如何计算
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内+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容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养老保险是按缴费基数的20%缴纳的,其中缴费基数的12%划入统筹账户,缴费基数的8%列入个人账户。
以后退休时计算养老金金额同样分二部分。一部分是从统筹账户中计算,就是基础养老金;另一部分从个人账户中计算,就是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企业按本企业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一般为8%)。
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部由自己负担。
⑹ 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如何计息
? 个人帐户储存额每年参考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在具体实施中(1)职工个人帐户储存额的计帐利率参照银行规定的居民储蓄存款1年期利率计息;(2)职工个人当年缴费额参照银行规定的居民储蓄活期利率计息。其利息每年结算一次,并做为第二年计算的基数;(3)职工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但个人帐户储存额在支付个人帐户养老金后的余额部分继续按同期银行规定的1年期利率计算利息。 个人帐户储存额是否可以继承? 被保险人在职或退休后死亡,个人帐户余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及其利息可以由被保险人生前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继承。由于退休人员去世前个人帐户储存额已支付了一部分个人帐户养老金,因此个人帐户储存额的继承部分是支付一定时期个人帐户养老金后的个人缴费本息余额。 如何领取基本养老金 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 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二是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
⑺ 养老保险金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是怎么算的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每年对个人账户中的储存额予以计息,用于计算个人账户储存利息的利率称为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
就是你每年把养老保险的钱缴纳到社保部门以后,这个钱不是简单的累加,还会根据记账利率产生少量利息,一同计入你的个人账户。
每年的记账利率都是不一样的。通常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确定:
1、参考当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来确定;
2、根据银行的居民定期存款利率确定;
3、按照养老保险基金营运的实际收益确定。
(7)养老保险账户利息计算扩展阅读:
统一和规范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办法: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个人账户制度的部署,为进一步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统一,增强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作用,特制定统一和规范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办法。
一、统一和规范记账利率的基本原则。
1、是坚持制度公平性,统一确定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
2、是增强制度激励作用,引导参保人员积极参保和足额缴费。
3、是保证合理待遇水平,保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合理的替代率水平,保障参保人员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四是坚持制度可持续发展,体现精算平衡,科学确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的规则和水平。
二、统一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统一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每年由国家统一公布。记账利率应主要考虑职工工资增长和基金平衡状况等因素研究确定,并通过合理的系数进行调整。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⑻ 养老保险利息是多少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规定,个人账户存储额,每年参考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规定,要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国家制定个人账户基金管理和投资运营办法,实现保值增值”。根据这一规定,个人账户做实后,其实际利率应根据投资回报率确定。在实践中,如果个人账户没有做实,一般参考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物价指数等因素确定记账利率,各地高低不同。如果做实个人账户,则是根据投资回报率确定。因此,《社会保险法》规定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这样规定既为个人账户保值增值规定了最低的记账利率,也为国务院随着实践发展完善政策留下了调整空间。我国现行“利息税”是个人所得税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税目,主要是指对个人在中国境内储蓄人民币、外币而取得利息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由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主要用于退休后养老,不同于普通储蓄,所以《社会保险法》规定免征利息税,体现了国家对社会保险事业的支持。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⑼ 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利息计算方法
自由职业基本养老保险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保证劳动者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给予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自由职业者也可参加养老保险,个人是按工资的20%或者当地平均工资或者工资基数的20%缴费,其中有8%计入个人账户,12%作为统筹基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本金+利息)/系数
按照规定,职工符合领取养老保险条件之后,养老金计算是分成两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按照参保人个人账户全部的储存额,包括本金和利息,再除以系数就是每个月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领取标准。参保人是男性,系数就是139;参保人是女性,系数就是170,因为女性退休年龄比较早,领取养老金的时间比较长。
基础养老金多缴多得:
基础养老金大体上是按照本人缴费工资基数和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基数的相互关系,确定参保人领取待遇的基数。当参保人缴费满15年,就按基数的
15%领取。多缴费一年,就多领一个百分点。根据这一规定,参保人的基础养老金只和本人缴费的多少,跟本人缴费年限的长短相关,至于省对省、市对市的资金如何转移,转移多少对参保人没有影响。
自由职业者也可办理转移:
以按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这样的身份来参加养老保险制度的,如果出现了跨省转移的情况,也可以按照《暂行办法》的规定来办理转移接续手续。根据规定,个人是按工资的20%或者当地平均工资或者工资基数的20%缴费,其中有8%计入个人账户,12%作为统筹基金。在转移时,作为统筹基金的这部分也要转移。根据《暂行办法》中规定,统筹基金转移的部分也是12%,所以自由职业参保者不必担心有多缴费少转移的情况出现。
基本养老保险就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保证劳动者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给予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它具有强制性、保障性、互济性和福利性。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