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农村朋友,妈妈老了,年轻化了,不会大小便。这对夫妻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照顾他们,所以他们把老母亲送到附近的养老院。养老院一个月收费2000,湿了还要买纸尿裤送,一年3万。
当然,对于农村养老院来说最好的方式是国家出资,其人员也是财务统一的。让农村老人没钱去养老院养老,减轻农民子女的经济负担,这才是上策,农村养老的悖论是农民口袋里没钱,所以年轻人出去打工挣钱。出去打工挣钱,一定要把老人留在家里,没人照顾。所以老年人晚年生活比较悲惨。如果想让老人生活的更舒适,每天都有人照顾,要么请专业保姆,要么送他们去专门的养老院。但是要花钱,而且要花很多钱。这又回到了农民必须出去挣钱的逻辑困境。
⑵ 农村五保户生活不能自理公办养老院接收吗
养老院是营业性质的不是慈善机构,不接收。
⑶ 我想咨询一下,不能自理瘫痪的老人可以去养老院吗一般收费标准是多
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可以送的,不需要钱的。
依据《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是指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主办机关)举办的,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提供供养服务的公益性机构。
对自愿选择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经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安排,有供养能力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不得拒绝接收。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优先供养生活不能自理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接收患有精神病、传染病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治疗护理能力。
(3)农村的养老院不能自理扩展阅读:
敬老院的入住流程:
1、咨询参观:有家属陪同,考察敬老院硬件软件建设,设施、服务、伙食、收费等详细情况。
2、受理入住申请:院方同意即可。
3、调查访问:了解入住老人的反映、老人家属的口碑。
4、入住评估:即老人试住感受。
5、入住申请:向院方申请入住,同时提交身体检查报告单。
6、预定床位:向院方提前预定养老床位。
7、签订入住协议:甲乙双方协议,由家属签字。
8、缴纳入住费用:生活物品自带,交付少许押金,以后养老服务费用按月缴纳。
9、开始入住;
10、正式入住;
⑷ 农村五保户因年龄大了生活不能自理了,无儿女是一个人,当地养老院不
渠县龙潭乡,后河村有一五保户生活不能治理,多次找村主任,和政府部门自今无人管
⑸ 农村五保户瘫痪在床,养老院不收怎么办
私人养老院相抄对就简单,估计袭交费用多。公办养老院不收,这是有规定的,凡生活不能自理,及患有精神病,传染病的公办养老院不收。有其监护人照料,无监护人的村委委托其它村民照料。但五保人的财产归照料人或者协商解决。五保人无财产的在我国无法律依据,主要靠亲情解决,民政部门可对生活困难时照顾一下款物。
⑹ 养老院不能自理老人收费标准
入住老人需百要养老院提供的养老服务,同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密切相关。生活能自理和半自理老人,需要的主要是一般生活照料和精度神慰藉,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则除了一般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外,对医疗护理有着特殊的需求。
生活不能知自理的老人养老院也是收的,只是因为一般生活不能自理道的老人都需要医疗服务,选择医养结合的养老院更为适合。
老人入住养老院,最需要的是服务,即生活专照料和医疗护理,这也是养老机构的最主要职责。特别是养老机构作为医院医疗救治后的老人的后期康复护理场所,要为老年人提供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等健康和养老属服务。
⑺ 一般的敬老院收费多少,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可以送进去吗
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可以送的,不需要钱的。
依据《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是指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主办机关)举办的,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提供供养服务的公益性机构。
对自愿选择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经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安排,有供养能力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不得拒绝接收。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优先供养生活不能自理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接收患有精神病、传染病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治疗护理能力。
(7)农村的养老院不能自理扩展阅读:
敬老院的相关要求规定:
1、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是各级政府履行特困人员兜底供养服务的重要职责。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对各省(区、市)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作的指导实施、监督检查、工作考核和绩效评价,必要时委托第三方开展工作。
2、对于工作推进有力、绩效显著、经验突出的省份,在安排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专项资金和中央基建投资上适当倾斜,在相关部门研究确定国务院有关激励支持名单时予以考虑。
3、对年度改造提升工作不力的省份,将进行工作约谈并扣减次年相关资金分配额度,有关情况向所在省份人民政府通报。
⑻ 农村的孤寡老人是五保户来的,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又没有人照顾!请问这样的情况怎么办
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五保户,可以申请集中供养,也就是所说的入住敬老院内。
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和容分散供养相结合。根据五保对象的意愿,可吸收五保户入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户入院自愿,出院自由。实行分散供养的,应当由乡镇政府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受委托的抚养人和五保对象三方签订五保供养协议。
所谓五保,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
“五保户”常见于我国的农村地区,这种制度的设立体现了我国法律保护老人和儿童的一贯原则,是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对象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而设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