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农民如何买商业养老保险

农民如何买商业养老保险

发布时间:2021-10-31 14:37:40

⑴ 农民怎么买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分两种:商业养老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是以获得养老金为主要目的的长期人生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一般是商业养老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交纳了一定的保险费以后,就可以从一定的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商业养老保险,如无特殊条款规定,则投保人缴纳保险费的时间间隔相等、保险费的金额相等、整个缴费期间内的利率不变且计息频率与付款频率相等。农民买商业养老保险的较少,在此不细说。社会养老保险目前主要有两种缴交方式。一种是有工作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遵循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个人缴交部分和单位缴交部分,每月缴交。个人缴交部分由单位先代为缴纳,在员工工资发放中代扣,单位缴交部分由单位每月缴纳。缴交标准参考各省市《社保管理条例》。例如深圳的社会养老保险缴交标准是个人每月交工资收入的8%计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单位每月交员工工资收入的10%计入养老保险共济账户。退休时可开始领取养老金。关于多地工作,多地缴纳养老保险的问题,可查询相关的转保政策。农民另一种社会养老保险是指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具体政策参考《国务院于2009年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保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主要是针对无工作单位的,在家务农的农民。国家政策是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设为每月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目前地方实施的新型农村社保养老保险政策有所差异。农民若想买这类养老保险,可咨询当地的社保局或者乡镇机关人员,在社保局办理相关手续。国家政策规定: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引导中青年农民积极参保、长期缴费,长缴多得。具体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规定。很多省市采用的男女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分别是60岁50岁或55岁;关于补缴年限很多省市采用的是补缴至2000年,即可一次性将2000年至今的养老保险一次缴清,后续按照每年的标准缴交,至少缴满15年。到规定的领取养老金年龄即开始领取。建议:有工作单位的农民缴交基本养老保险即可,无工作单位的可到当地社保局购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经济能力尚可的农民可适当买些商业养老保险。

⑵ 农民工买商业养老保险到领时怎么领取

商业养老保险的领取方式有三种:一次性领取、定额领取、定量领取。
一次性领取。
指的是在约定领取的时间把所有的养老金一次性全部提取的方式。但一般来说这种方式并不可取,很容易在领取之后挥霍掉,从而无法达到养老的目的。养老金最好是专款专用且能细水长流。因此,在选择时可以选择定额领取或者定量领取。
定额领取。
定额领取的方式和社保养老金相似,即在单位时间确定领取额度,直到将所有养老金全部领取完毕。市面上的养老保险可以约定按月领取或是按年领取。相比之下,这种方式能使养老金达到专款专用的目的。
定时领取。
定时领取指的是约定一个领取时间,根据养老保险金额的总量来确定领取的额度,例如约定在年领取完所有养老金,那么保险公司将根据养老金总额确定每年领取的具体额度。养老保险最好要提前规划,尤其是没有储蓄习惯的人更应该提前规划养老保险,一方面可以让晚年生活无忧,另一方面也能强制自己养成储蓄的习惯。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⑶ 农民怎样买商业养老保险

农村户籍人员,可来以在户籍所在地自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带身份证、户口本到村委会申请参保,而后按规定每年到指定缴费地点缴费。 如果在外务工,也可以随所在用人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按规定进行缴费,一般由所在用人单位代扣代缴。

⑷ 农民怎么给自己交社会养老保险

可以去当地的社保机构缴纳。

社保的详细信息可了解:【社保的最新解析,到底有什么用途?】

一、答职工养老与居民养老的区别


⑸ 农民买养老保险方式有哪些

养老保险分两种:商业养老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
商业养老保险是以获得养老金为主要目的的长期人生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一般是商业养老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交纳了一定的保险费以后,就可以从一定的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商业养老保险,如无特殊条款规定,则投保人缴纳保险费的时间间隔相等、保险费的金额相等、整个缴费期间内的利率不变且计息频率与付款频率相等。农民买商业养老保险的较少,在此不细说。
社会养老保险目前主要有两种缴交方式。
一种是有工作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遵循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个人缴交部分和单位缴交部分,每月缴交。个人缴交部分由单位先代为缴纳,在员工工资发放中代扣,单位缴交部分由单位每月缴纳。缴交标准参考各省市《社保管理条例》。例如深圳的社会养老保险缴交标准是个人每月交工资收入的8%计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单位每月交员工工资收入的10%计入养老保险共济账户。退休时可开始领取养老金。关于多地工作,多地缴纳养老保险的问题,可查询相关的转保政策。
农民另一种社会养老保险是指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具体政策参考《国务院于2009年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保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主要是针对无工作单位的,在家务农的农民。国家政策是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设为每月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目前地方实施的新型农村社保养老保险政策有所差异。农民若想买这类养老保险,可咨询当地的社保局或者乡镇机关人员,在社保局办理相关手续。国家政策规定: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引导中青年农民积极参保、长期缴费,长缴多得。具体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规定。很多省市采用的男女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分别是60岁、50岁或55岁;关于补缴年限很多省市采用的是补缴至2000年,即可一次性将2000年至今的养老保险一次缴清,后续按照每年的标准缴交,至少缴满15年。到规定的领取养老金年龄即开始领取。
建议:有工作单位的农民缴交基本养老保险即可,无工作单位的可到当地社保局购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经济能力尚可的农民可适当买些商业养老保险。

⑹ 农民商业养老保险政策

现在只有部分省市能给农民工上养老保险,主要有许多难处在其中,给你总结一下: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运作的困境
从各市的实践情况看,参保率低、覆盖面窄是三类制度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东莞,2001年劳动部门登记的外来工达201.46万人,实际外来工已超过400万人,而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只有85万人。2003年,广东省外来工超过1300万人,而全省参加“城北的仅有1100万人,参加保险的主要是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2003年上海市有3.9万个单位为77万外来农民工购买了综合保险,仅占外来劳动力总数的20%。北京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也面临同样的困惑例。为农民工建立养老保险应该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但是各地的政策运行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困境是政府积极地设计制度和制定政策的态度尚未得到企业的拥护与农民工的支持,从而表现为“一头热、两头冷”的矛盾现象。
(一)政府缘于劳动力市场发育、维护社会稳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对“工北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劳动力市场的开放,无疑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二元的社会保障体制并未对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农民工进行覆盖,从而在城镇形成了没有社会保障的劳动阶层。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看,这不利于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完善,也不符合成熟的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在同一劳动力市场,如果农民工不能像城镇职工那样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待遇,由于在城市生存的需要和心理的不平衡,有可能会有过激行为,引发社会问题,威胁社会稳定与安全。其实,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保障不光是“减震器”,也是一个“指挥棒”。如果农民工进城打工获得收入,不是出于养家糊口和维持生存的需要,而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那么,在没有基本生活保障的情况下,农民工不会去从事危险性的、脏的;苦的或累的工作。自2004年起,全国范围内相继出现的“民工荒”便是佐证。与此同时,解决农民工问题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更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此外,从解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空账”压力的角度看,为农民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既可以保护农民工利益,又可以聚集资金,缓解“空账”压力,实现政策效果上的“双赢”。基于以上社会背景和现实需要的种种考虑,不少城市政府积极地探索解决农民工利益的长久计策,研究如何将农民工纳入到社会保险制度的问题。
(二)企业对“工北持冷漠态度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降低产品成本、压低产品价格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的手段;而社会保障费是企业产品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被企业看作不利于保持、提高自身竞争优势的因素。因此,在对待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态度上,企业对政府政策并不拥护。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有企业改制时,大量的企业宁愿选择招用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农民工也不愿使用下岗职工,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企业使用农民工就不用支付社会保障费,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目前,部分地方政府要求所在地企业为签发劳动合同关系的民工办理养老保险,结果产生了种种逃避参雹逃避缴费的现象:有些企业为了应付政府部门的检查,瞒报农民工数量,能“少北就“少北;有些企业老板为完成上级的任务,仅给自己的亲属或朋友买保险,使保险利益不外流;更有甚者,出现了有些企业不按照真正的农民工名册参保,名义上企业参保了,但实际上农民工未必清楚。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因保险费收缴工作存在问题,常常使部分企业处于出力不讨好的尴尬境地。目前养老保险费统筹部分是通过税务部门收取的,而税务部门在收取社会保险费后,不能立即通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出现了企业缴费与劳动者参保脱节的情况,使许多职工把矛盾转向企业。此外,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是企业对农民工养老保险不够积极的又一个原因。地方政府与当地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在许多时候充当着企业利益的保护神。在这些地区,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的落实表面上虽是强制性的而实际上多数情况却要同企业协商,而且有些地方是遵从企业的意见。如此,企业就可以坦然地不为农民工参保
(三)农民工对政府建立“工北不感兴趣
在对待养老保险的态度上,农民工是真正的理性人,他们并非不领政府和企业的情,他们多数不愿意参加养老保险是有苦衷的。一是贫困制约农民工对养老保险的有效需求。我国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农民普遍较穷,家底薄,收入不高,而有限的收入还要养家糊口,还指望着去改善住房、置办家具、供孩子上学等,以解决眼前的急需。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多数农民工最需要改善的是经济状况,而不是社会保障;二是保险关系难以转移,影响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目前全国缺乏较高层次上的保险关系迁转机制,使得保险关系仅限于统筹地区,出了统筹地区,就失去了养老作用。现实中,参加了养老保险的多数农民工离开工作单位时,就面临着保险关系转移的问题,由于迁入地没有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没法对接,或者社会保障没有全国联网,也没有实施信息化管理,迁出、迁入手续很麻烦,从而使得多数农民工最终只能选择“退北;三是“退北手续繁琐,让农民工很反感。各地对保险关系发生迁转,都作了个性化规定,可以退还保险费,但由于“退北手续复杂,多数农民工依然不感兴趣。四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意识普遍较低。多数农民工没有风险防范意识,也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的利益。在农民工眼里,干完活,能领到工资,就是最大的保障。他们不知道除了工资外,还有工伤、医疗、生育乃至养老保险也是自身利益的组成部分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阅读全文

与农民如何买商业养老保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年人记忆力减退药物 浏览:684
高端老年活动 浏览:560
老人不肯喝水是怎么回事 浏览:871
吃甲硝唑多久能体检 浏览:474
老年拍婚纱照活动 浏览:736
日本人长寿九大秘诀 浏览:301
朱德孝敬的故事 浏览:573
好好孝敬养父养母 浏览:168
吉林在哪有老年活动中心 浏览:942
银行体检结果是什么 浏览:70
云南省2019年养老金调整方案 浏览:322
郑州职工养老金能发多少 浏览:450
广州哪里学做养生 浏览:652
山东省老年大学招生简章2019 浏览:532
上海幼师体检多少钱 浏览:900
石家庄开养老院需要多少部门 浏览:115
活动老年人风采 浏览:603
老年人肝斑是怎么回事 浏览:832
两会关于农民养老金 浏览:782
妇科体检表怎么写 浏览: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