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村养老保险金额是多少
基础养老金最低55元。
农村养老金计算如下:
1、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3、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4、公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2. 个人所交的最高养老保险金额是多少啊
个人所交的最高养老保险金额是多少?如果个人缴费就按照社评工资的百分之六十乘以18%其中10%是统筹部分8%入个人账户。
比如当地的社评工资是5000的话:
也就是每月交540元其中240进入你的个人账户其余的进入统筹账户。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祝你生活愉快。
3. 养老保险的金额有几种
理财型养老保险主要有传统的年金险、分红型养老险、万能型寿险账户。这三种各有优势,所适用的人群也不同。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4. 今年买养老保险金额是多少钱
缴费额度是根据您将来每月要领多少钱和享受多少额度的医疗保障做参考基础的,您告诉我你的相关信息,我可以给您设计出缴费低,领取多,保障全的合理计划。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5. 想查一查我的养老保险金额是多少
很遗憾,由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强制性,除非您是农民工,又或者您有足够充分的理由,比如移民(变更国籍),否则是无法办理退保的。
您是从单位辞职出来了吗?那没关系,因为养老保险是社会统筹,您可以到所在地的社险中心办理个人缴费,或者将来在新单位继续交费,缴费的年限是可以累计计算的。
查询的话,可以凭本人身份证到所属的社险中心查询交费明细,如果您的统筹地区开通了网上查询的通道,则可以向单位或社险中心索取网址。
6. 个人养老金账户余额一般有多少
关于养老保险缴费,确实有很多人有疑问,钱究竟去了哪里?是不是为个人攒起来了呢?其实不是的,养老保险的缴费主要分成两部分,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
在养老保险缴费的时候,实际上费用是由职工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的。一般职工本人按照个人缴费基数的8%缴纳,用人单位按照用人单位缴费基数的16%缴纳。
2005年开始,用人单位缴纳的部分都会进入养老保险统筹账户,职工本人缴纳的部分会进入个人账户。这样就形成了两个账户。实际上,对于社保基金来讲,两个账户只不过是虚拟的,通过记账方式做好区分。基金专户是统一存两个账户的所有钱。
对于养老保险基金来讲,较为重要的实际上是养老保险基金的结余,又分为当期结余和累计结余。2019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37830亿元,总支出34631亿元,当期结余3199亿元,累计结余50869亿元。2020年由于我们推动了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优惠政策,预计将减轻企业养老保险负担4700多亿元,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个当期结余为负的年度。
实际上,全国各地的社会平均工资目前普遍贷5000~6000元,大多数人在缴纳社保时都按照低于100%的缴费基数缴纳。如果按照60%计算,现在多数人个人账户里余额也就是5~7万元。60岁退休每月能够领取个人账户钱数,大约是360~500元。
过去我们主要占了经济快速发展,工资快速增长的优势。当我们经济慢慢转入高质量发展,个人账户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
7. 个人养老保险怎么交养老保险缴费金额是多少
如果是自己交社保交的就是居民社保。居民社保主要针对的是儿童、老年人、无业居民或自由职业者。如果你在城市,居民社保被称为城镇居民社保;如果你在农村,居民社保就是我们常见的新农合。
居民社保只能交两种,即养老和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都是交不了的。必须去你户口所在地的社保局办理。
城镇居民社保
缴费标准:上一年本地社平工资乘缴费比例,养老缴费比例是20%,医疗约9%。
以江苏徐州市为例: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金额=缴费基数*缴费比例(20%)。徐州最低缴费基数为2550元,最高缴费基数为15446元;对应的每月最低缴费金额为510元,最高缴费金额为3089元,个体参保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510元至3089元之间确定缴费金额。
基本医疗保险缴费金额=缴费基数*缴费比例(11%或6%)。参保人员可以按11%的比例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金额为每月281元,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也可以按6%的比例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金额为每月153元,享受住院(含家庭病床)医疗保险待遇,但不划入个人账户资金,不享受门诊统筹基金支付的门诊待遇。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