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05年退休人员是否涨工资 标准是多少
您好!凡是在2016年12月31日之前退休的人员,都可以从2017年1月份起调整养老金金额。财政部在2017年3月30日公布的2017年中央财政预算中透露,从2017年1月1日起,按照平均5.5%的幅度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具体实施细则,请您关注当地媒体的后续报道。谢谢阅读!
⑵ 如何看待2021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次上调4.5%
5月份,对于上海来说,基本是住在热搜上,因为这一城市是率先发布2021年养老金上调的区域,也是首个敢大胆改变养老金调整办法的城市。在挂钩调整上,原本是通过缴费时间和基本养老金水平进行调整的,但上海却直接砍掉了以缴费时间为标准的涨钱办法,只对基础养老金水平方面进行上调,而且是从去年的2.3%,上涨到今年的3%。
很明显,就是让养老金本身水平高的人,在调整后,到手的钱更多了。不少网友纷纷在后台咨询我说,上海养老金调整方式改变的这一信号下,说明延长缴费时间并不能提高养老金待遇,随着其他城市跟风实施,国家要推进延迟退休的实施阻力不就更大了吗?毕竟延迟退休是为了让更多人选择延长缴费年限,如今,延长缴费时间也不能多涨钱,谁还会支持延迟退休呢?我觉得出现这种想法,主要是很多人没有看清4个现实问题:
第一,上海的调整方式属于个别情况
上海虽然是全国头部城市,但是发展上,相比其他中小城市已经有断层的经济差距,是个别的情况,而上海发展得这么好,想继续进步,自然要想办法提高城市的竞争性,促进优胜劣汰,让大家对工作更加积极,不能让想混日子的人继续在城市拖后腿,所以才会将养老金基础水平作为调整重点,就是想刺激大家努力工作,升职加薪,从提高待遇方面增加未来退休后的养老金,而不是安于现状,只想着多工作几年,赚那点微薄的养老金。其实这一措施在上海目前的人口环境下也是必然的做法,根据上海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看,全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2487万0895人,人口接近饱和下,又想继续吸收有能力的人才进入,让城市向更高的水平进发,赶退一部分混日子的人是势在必行。
第二,中小城市的调整方式短时间很难改变
其他城市能够跟上上海的养老金上调方式吗?很难,其他中小城市的人口本身就少,优质企业和高薪高位少,每年还有不少人转战大城市,短时间想留住劳动力,不让养老金差距增大,是不太可能在当前就改变养老金的上调方式的,应该还是会按照原先的调整方式发放养老金。
第三,延迟退休与养老金调整方式变化的冲突性较小
延迟退休与上海的这一政策冲突性并不高,因为对于高技能人才来说,他们未来的养老金水平已经不是在依靠延长工作时间获取,而是靠工作能力提高收入获取的,这部分人能力强,企业需要他们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即使养老金调整方式改变,从为国家或企业做贡献,以及在岗位多领几年高薪等的因素考虑,他们也会继续多打几年工的。
其余城市的支柱企业少,岗位升职空间小,打工人靠升职加薪来提高收入,以及提高退休后的养老金还是不够的,还是需要靠着延长工作年限来增加养老金,因此,无论在上海还是其他城市,延迟退休还是会继续推进的。
第四,计算基础养老金的方式未改变
上海只是在挂钩调整方面不再以年限长短进行养老金调整,但是注意,它没有说计算养老金标准要改变,职工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只要还有“缴费年限”这一项目,说明缴费年限还是重要的计算环节,而养老金挂钩调整上,是按照养老金基础水平乘以上调百分比的,你想要养老金涨得多,首先的基础水平要高才行,因此,现在还不能低估缴费年限的重要性,有能力还是要尽可能延长缴费时间的,毕竟谁会嫌的钱多呢?
⑶ 关于2005年和2006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山西青年报讯(徐俊斌)12日,省劳动保障厅发出《关于2005年和2006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决定分别从2005年7月1日和2006年7月1日起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05年、2006年月人均分别增加65元、115元,两年合计180元,增资水平是建国以来山西省最高的一次。加上2007年预测增加数,三年人均将增260元左右。
此次调整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范围是:2005年调整的为2004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的人员;2006年调整的为2005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的人员。
调整标准分四个档次
具体按退休人员参加工作时间划分了四个档次,分别增加基本养老金(具体调整标准见下表)。
省劳动保障厅厅长张健解释说,凡是退休人员退休前获得正高或副高职称专业证书并已经企业受聘的人员,均可享受本次调整基本养老金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科技人员的相关待遇。高级技师根据劳动保障部有关规定按副高职称人员对待。
三年月人均增加260元左右
据张健介绍,山西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收入从1998年的16.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80.1亿元,年均增长25.5%,与此同时全省基本养老金发放额逐年增加,从1998年的17.8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77.7亿元,年均增长23.4%,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由313元增加到638元,年均增长10.7%。1998年以来,山西省不仅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还补发了15亿元的历史拖欠。
张健说,此次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后,2006年底,全省企业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将达到820元左右,加上2007年预测增加数,三年月人均将增加260元左右,月人均养老金由2005年的638元将提高到900元左右。此次调整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力争在10月底前全部发放到位。
调整基础上月均再发54元
在调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省政府决定,全省各级财政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挤出资金,对企业各类退休人员给予每人每月50到100元的补助,平均每人每月54元。张健说,此次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未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由企业按原资金渠道解决。而增加补助所需资金,按参保属地原则,由参保地同级财政负担,在各级财政向企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拨付补助所需资金后,由经办机构统一组织发放。
⑷ 每年养老金上调,能达到平均调整水平的人有多少
听起来很划算,但哪里有这么好的事? 到了退休年龄,还20万,每个月收4000多,一年收4.8万,相当于年化收益率24%,四年就能还本金了。哪里能有这种好事? 这个大概率就是一个大坑。
⑸ 2006年天津市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调整为何如此低调
2006年7月26日天津市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调整标准秘密出台,具体内容如下,敬请关注!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调整标准
范围:企业退休人员及转制院所、二级行政公司转制后退休人员
一、05年
1、普通调整
范围:04年12月31日前退休人员
标准:缴费年限(包括工龄)合计不满15年 50元
15——20年(满15年不足20年)55元
20—25年 60元
25—30年 65元
30—35年 70元
35年以上 75元
退职人员 35元
2、特殊调整
条件及标准:a、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40元
b、军转干部 +40元
c、1994年12月31日前退休 +20元
d、1995年1月1日后退休且2004年12月31日前
男年满70周岁,女年满65周岁 +20元
3、补齐政策
条件与标准:
a、军转干部 b、原工商业者退休人员
上述两类人员本次普调+特调后基本养老金仍不满842元的,补齐到842元
4、执行时间
05年增资自05年7月1日起执行,06年8月办理,需进行补支付13个月(05年7月——06年7月)
二、06年
1、普通调整
范围:05年12月31日前退休人员
标准:缴费年限合计不满15年 100元
15——20年(满15年不足20年) 105元
20—25年 110元
25—30年 115元
30—35年 120元
35年以上 125元
退职人员 65元
2、特殊调整
条件及标准:a、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50元
b、军转干部 +50元
c、1994年12月31日前退休 +30元
d、1995年1月1日后退休且2005年12月31日前
男年满70周岁,女年满65周岁 +30元
3、补齐政策
条件与标准:
a、军转干部 b、原工商业者退休人员
上述两类人员经05、06年两次普调+特调后基本养老金仍不满973元的,补齐到973元
4、执行时间
05年增资自06年7月1日起执行,06年8月办理,需进行补支付1个月(06年7月)
⑹ 养老保险待遇历年调整
与往年养老金调整相比,今年最大变化在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照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调整待遇,这也是上世纪90年代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首次同步调整养老待遇。
业内专家认为,国务院去年初出台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明确,统筹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加上目前各省养老保险“并轨”实施方案已出齐,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统筹调整养老金时机成熟,统筹调整有利于消除两者在待遇调整安排上的不平衡。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介绍,6.5%左右的调整幅度是指全国总体平均水平而言的,并不意味着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都按6.5%来调整,更不是每个退休人员都按6.5%增发养老金。各统筹地区具体调整幅度,还需要由各地政府出台实施方案来具体确定。
2016年养老金在实际调整中,将实行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三结合”的办法。从多省往年调整实施方案来看,定额调整是每人每月统一标准增加同等金额;挂钩调整主要根据缴费年限相应增加养老金;适当倾斜则主要是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等群体倾斜。因此至少三类退休职工群体将在此次调整中明显受益:
--缴费年限长的退休职工。多省2015出台的调整方案均明确,对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增加1年即增加相应额度养老金。比如广西等省区市对缴费年限满15年的,在15年的基础上每增加1年,每月分别增加养老金5元,湖北省相应增加3元。
--艰苦边远地区退休职工。湖南省在去年养老金调整政策中,对桑植、新晃等14个艰苦边远地区县市退休并领取养老金的人员,每月增加10元;广西对在58个艰苦边远地区县市退休职工每月增加4元。
业内人士介绍,长期以来艰苦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养老保险整体缴费水平不高,养老金待遇水平相对偏低,同样的增幅金额相对较少。对这些退休职工在调整中予以倾斜,有助于养老保险发挥二次分配的调节作用,更公平合理。
--高龄退休职工。各地对高龄退休职工增加发放额度。如广东省2015年对年满75周岁的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加发100元;湖北省对年满70岁不到80岁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0元,年满80岁的每人每月增加70元。
养老金待遇调整何时能够落地?各省人社、财政部门将根据要求出台实施细则草案,经省级政府批准后上报人社部、财政部审批后才能公布执行,“虽然各地公布时间难以统一,但调整后的养老金待遇都会从今年1月1日起计发。”
此次养老金调整,预计将有85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1700多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受益,共将惠及1亿多退休人员。然而,随着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压力加大,此次养老金上调增加的支出如何保障?
按2015年月平均养老金2200元、今年提高6.5%的标准计算,仅8500万企业退休人员一年调整养老金部分,就要增加1450多亿元支出。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说,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金总体还是收大于支,去年当期结余3500多亿元,基金累积结存达到3.52万亿元。部分统筹地区出现当期基金收支存在缺口的问题,可以通过动用历年累积结余和财政补助来确保养老金发放。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本来就是把财政补助作为基金筹资的法定来源之一,政府财政对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承担托底责任。”金维刚说,即使少数困难地区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征缴收入与支出之间出现缺口,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或动用基金累积结余,就能够确保各统筹地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总体平衡。
褚福灵等专家表示,保证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一方面需要加快推进养老金全国统筹,实现基金在更大范围内调剂;另一方面要完善社保缴费“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激励机制,增加基金收入,尽快实现养老金的投资运营,使其保值增值,保障养老基金长期充足。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⑺ 从2005年没交养老保险工龄18年退休工资怎样算社平工资按那年计算
退休金不是几句话能算清的。
与缴费金额、总缴费年限、退休年龄、地区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有关。
一般,各地(以企业职工为例)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其他津贴。
(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资金总额除以某个数字,这个数字按退休时的年龄决定。
退休年龄数字(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45216
50195
55170
60139
65101
假设:60岁退休,退休时个人账户里有1390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139000/139=1000元。
(2)基础养老金。为缴费年限乘以1%乘以退休那一年的当地社会平均月工资。
假设:当地社会平均月工资为6000元、缴费年限25年。
基础养老金=25年*1%*6000元=1500元/月。
注意1:这是假设一直按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缴费的,缴费高的话,1%这个数字会高,比如2%,缴费低的话,会不足1%,比如0.7%左右。
注意2:一般是1992年才开始个人缴费的。1992年之前的工龄,只要有合同、档案等证明,全部算做已经缴费,叫做视同缴费年限。
以上(1)和(2)举例的情况下,两项合计是每月:1000+1500=2500元/月。
(3)其他津贴。高工(有些地方已取消此津贴)、劳模、独生子女、地方补充、高龄津贴、过渡津贴、缴费年限津贴等。
以上全部,构成退休第一个月的养老金。一般每年上调一定比例,2016年6.5%、2017年5.5%、2018年5%。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