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退伍军人下岗买断,养老保险交不起,怎么办
退伍军人下岗买断,养老保险交不起,地方政府对其个人缴费予以适当补助。退役士兵参加社会保险缴纳费用,原则上单位缴费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个人缴费部分由个人负担。
原单位已不存在或缴纳确有困难的,由原单位上级主管部门负责补缴;上级主管部门不存在或无力缴纳的,由安置地退役军人事务主管部门申请财政资金解决。
(1)买断职工无力交养老金扩展阅读: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基数由安置地按照补缴时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予以确定,单位和个人缴费费率按补缴时安置地规定执行,相应记录个人权益。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工资基数由参保地按照补缴时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予以确定,单位和个人缴费费率按参保地规定执行。退役士兵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出现欠缴、断缴的,允许按不超过本人军龄的年限补缴,补缴免收滞纳金。
2. 请问国家对企业买断工龄的职工交养老保险有什么政策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买断工龄是什么意思
买断工龄其实就是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方式,是按照劳动者的工龄,折算补偿的金额,买断以后脱离劳动关系。买断工龄就是指你在原单位工作的时间(一般按年计)乘以你的工龄工资(还得看单位给你定的是多少)然后由单位一次性地支付给你的钱,这样,你就和原单位脱离了所有的关系,这一般都是国营单位的做法。
买断工龄补偿标准
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不高于上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按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确定。具体可以咨询当地社保局。
买断工龄最新政策
劳动者须明确的是“买断工龄”是违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16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制度,缴纳社会保险费”(72条)。可见,企业必须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保险费。
如果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员工即使不能迅速重新就业,也能依法享受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而不存在员工离开单位就没人管的问题,因此也就无须“买断工龄”。但现在仍有一些国有企业无视国家政策法规的明文禁止,在安置富余人员时还采用“买断工龄”的做法。
针对这一现象,为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时,严格禁止企业采取“买断工龄”形式将员工推向社会。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关於贯彻两个条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金征缴工作的通知》规定:“任何单位都不能以‘买断工龄’等形式终止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1999年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於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中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也强调:“确保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出售方应在申请出售前征求职工对出售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的意见,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在企业出售中终止职工社会保险关系,不得借出售之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对职工‘买断工龄’或为职工办理提前退休把职工推向社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等一系列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已经颁布和实施,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之后,“买断工龄”一词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应该发生“买断工龄”这类事情了。时至今日,“买断工龄”是国家政策法规明令禁止的,如果仍有企业在通过“买断工龄”的形式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说明这个企业没有依法为其员工缴纳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员工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行政主管部门也应当依法对企业进行制止和制裁。
买断工龄的来历
相关背景“买断工龄”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一些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安置富余人员的一种办法,即参照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工作岗位等条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经企业与员工双方协商,报有关部门批准,由企业一次性支付给员工一定数额的货币,从而解除企业和富余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把员工推向社会的一种形式。
在当时,企业与员工之间一般没有劳动合同,所有国有企业的正式员工都是“终身制”,我国的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国有企业员工的医疗、养老保障完全依赖於企业,员工离开企业则不能享有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同时,一些国有企业在合资、改制过程中,又急需解决大量富余人员的安置问题。因为社会保障渠道单一,员工离开企业难以生存,企业不能无条件地把员工推向社会。但如果企业继续负担大量富余人员的医疗、养老问题,企业将被托垮。
面对这些不能退休、不能继续留在企业、企业又不能妥善安置的富余人员,经国家有关部门同意,一些国有企业采取了“买断工龄”的形式,解除了富余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很多国有企业采取了“买断工龄”的办法安置剩余员工也只是权宜之计。可见,“买断工龄”是建立在国有企业员工“终身制”,且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的基础之上,企业支付给员工“买断工龄”的货币,应该视为企业解除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后企业支付给员工的经济补偿金。
3. 职工买断后养老保险一直未交,现在退休要补交,为什么还交社会
买断后工龄停止在21年,如果不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连续工龄就无法计算,退休时的工龄只有21年。如果你现在年满60周岁了,则不能再补缴养老保险。如果你现在未满60周岁,最好继续缴纳社会保险,退休时继续缴纳的保险工龄加上21年,就是退休时享受养老金待遇的连续工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4. 20年工龄的正式职工,买断后就没交养老金,退休后能领养老金吗
在国家实行缴纳养老保险政策之前,职工所存在的工龄,叫视同缴费年限内,虽然没交费容,国家认同了缴费,实行缴费制度之后,如果不缴费,那么就属于欠缴,职工视同缴费可以和实际缴费合并计算缴费工龄,可是,只有视同缴费,没有实际缴费,也是不能办理退休的,实际缴费必须满10年以上,才可以办理退休,
5. 今年胜利油田买断职工怎么没交养老金什么情况
新的政策还没出来,需要交的金额还没定
6. 买断失业人员己十多年交不起养老金,该怎么办
很巧,家里人也是同样的情况。其实现在的政策,我觉得养老不能靠政府。拿出一大笔钱补交,不如现在在做些事情多赚一点。退休时间在往后延,等到了退休年龄,自己在不在还是另一个问题(虽然这样说很失礼)。之前有人分析,等到78岁的时候自己交的养老保险才能和国家发下来养老金的持平。还是再奋斗几年吧。
7. 国企买断职工交养老保险问题
第一,买断工龄,国家没有这样的定义,是民俗的说法,其实就是回解除劳动合同,给予一答定的经济补偿。
第二,解除合同之后,就等于是失业人员,根据相关规定,要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达到退休年龄办理退休
第三,解除合同的失业人员,按月缴纳养老保险,一直缴纳到退休年龄,才可以办理退休,仅仅缴纳满15年,是不可以办理退休的,因为你到退休年龄,依然按照城镇职工待遇办理退休,是属于强制性的缴费。
8. 买断工龄的职工的养老金怎么交
1.转社保关系到户口所属区的社保中心以个人名义交,交费基数是上年度当地版社平工资的60%--300%之间权选择,交费比例是20%
2.交到50岁,女职工50岁退休
3.50岁
4.算不出来的,根据你的交费时间,交费基数以及退休前1年当地社平工资计算的,你工作的早,还有过渡性养老金,这个各地的计算更是不一样了,你可以去当地社保网查询养老保险条例估算下
5.是的
6.到你50岁退休了,开始领养老金了,去世了,你的个人帐户剩余部分(扣除你已经领取的)可以由法定继承人领取,还有可以向社保申请丧葬费和抚恤金
9. 买断工龄后,怎么交养老保险
问,买断工龄后,怎么交养老保险?
答,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弄懂基本的概念。职工是卖断工龄的一方,企业是花钱买断职工工龄的一方。买卖工龄是戏称,正规全称是《企业富余职工与企业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简称协解。协解的操作,有一个钢性的原则:职工自愿、单位同意、不得强迫,就是不能强买强卖。
企业买断职工工龄,是限购的。央企和地方大型国企,正常情况下,职工离正式退休不足两年的,不可以买断工龄。职工离正式退休两年以上,五年之内,被企业买断工龄后,职工的养老保险,资金由卖断工龄的职工自己出,上缴养老保险的手续由单位代为办理。这个年龄段卖断工龄的职工,外出从业,只能签定劳务合,不能签定劳动合同,无需重复交养老保险。
职工卖断工龄,离正式退休超过5年以上的,一定要举轻若重,认真对待,从长计议,防患未然,要为到了老年退休之时着想。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档案内容和档案流动轨迹,特别是养老保险缴费在档案中记载的实况。职工卖断工龄后,工龄不满15年的是一种情况,工龄15年以上的是一种情况,在家待业的是一种情况,自主创业的是一种情况,在其它企业就业的是一种情况。在这五种情况下,职工如何续缴个人养老保险?本人在办理卖断之际,要向所在单位和当地社保打听清楚,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自己的事一定要自己操心,不要听别人的经验、建议、评价,要了解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要亲耳听到、亲眼看到单位和社保的相关文件精神。一定要按照社保的缴费政策对号入坐。如果没有极端条件出现,也就是如果当不上地级首富,千万千万不要随意断缴。回答完毕,仅供参考。
10. 请问我被买断工龄后,自己交养老金,退休后,算职工的,还是什么
1.买断工龄时视抄同缴费年限和袭实际缴费年限是否满15年,2.是改制买断还是因失去劳动能力买断,3.是否重新就业,如果买断之前己满15年,并未重新就业可以不补缴,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可以办理退休,并每月享受退休养老金,但月享受的养老金没有足额缴费的多,如果买断之前不满15年,且就业局介绍了就业岗位,并且就了业就必须要缴纳养老保险费,否则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只能办理手续,而不能每月享受退休养老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