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务员不缴纳养老保险吗
公务员以前的养老保险是由国家财政承担,但是现在的公务员养老保险费是需要缴纳的。自从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七十九条 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退休金以及录用、培训、奖励、辞退等所需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中共中央组织部12380举报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⑵ 公务员没有养老保险怎么办
公务员养老纳入养老保险,几年以后,退休金逐步和企业持平,或者略高于企业一点,就会大大减少报考公务员的人数。现在报考公务员,至少60%以上看重公务员不交社保退休金很高,优秀人才争当公仆对于国家来说,确实是一种浪费,优秀人才应该在科技领域、尖端技术等方面发挥自己的能力。公务员养老纳入养老保险,更有利于人才流动,想想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一旦离开单位,几乎是寸步难行,什么粮食关系、户口、住房问题全是单位说了算,结婚还必须单位同意,看看现在,有钱就可以买粮食,户口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住房可以买卖,宣誓就可以结婚。
个人认为公务员没有养老保险才是最后一道枷锁,只要实现全民社保,全国流动转移,就解决了包括公务员在内的所有公民的后顾之忧,公务员没有养老保险,一旦开除或退职,一无所有,连民工都不如,民工还可以买养老保险。相信并不是所有公务员都想干一辈子,公务员养老纳入养老保险,公务员退出机制很好解决,大不了辞职换个单位继续缴纳社保即可,我相信通过公务员养老纳入养老保险,逐步使公务员成为一个平常的职业,不再使公务员成为几十比一乃至几百比一的报考竞争的特殊人群,我们的整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我们国家的优秀人才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发挥自己更好的作用。因此,公务员养老纳入养老保险,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公务员养老纳入养老保险的弊端呢,那当然是对于那些混日子混到退休拿高退休金的人不利,我想,这部分人应该是极少数吧。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⑶ 公务员为什么没有养老保险
1.根据《关于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被辞退以后有关养老保险问题的复函》规定:
公务员辞职、辞退重新就业、并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后,辞职辞退前原在机关可计算连续工龄的工作年限,可视同缴费年限,并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因此您辞职就业后,可由所在企业为您办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登记,然后您携带您的公务员工作档案,到当地社保中心两个确认办公室进行原先工龄的视同缴费年限确认工作。
2.辞职后不再是公务员身份,就可以开始参加社会保险,到新单位或个人去档案托管机构缴纳五险一金,之前的公务员医疗肯定就没有了,但是公务员工龄可以折算,在社会保险的养老保险中做视同缴费年限处理。具体手续就要问当地社保机构了。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⑷ 公务员需要缴纳养老保险吗
《社保法》第十条规定: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就是说公务员或机关不参加全国统一的社保制度,国务院将为他们单独制定另一套相关的‘规定’。公务员无须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只要到了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就可以领取在职期间工资一定比例的退休金。
但以前是实行双轨制,所谓“退休养老金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养老金“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养老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退休时的单位性质不同,退休金也不同,企业比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低两三倍。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需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单位缴纳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这意味着养老金双轨制在制度上被终结。《决定》明确,建立待遇与缴费挂钩机制,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提高单位和职工参保缴费的积极性。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胡继晔在中国经济网《经济热点面对面》节目中表示,此次“壮士断腕式”的改革让养老金正式实现“并轨”,最让养老金研究者扬眉吐气,对于事业单位甚至整个社会来说,意义都非常重大。
⑸ 公务员没养老保险吗
考上公务员后,如果你之前已经缴纳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可以凭你公务员录取通知书到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封存手续,如果你考到外地了,可以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
一、尽管累计缴费年限在10年或15年以上,并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就能够享受养老金待遇,但是缴费年限越长,缴费金额越多,今后的养老金也就越多,反之则少。
二、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一般来说养老保险:单位20%,个人8%。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⑹ 公务员为什么不用交养老金
《社保法》第十条规定: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就是说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不参加全国统一的社保制度,国务院将为他们单独制定另一套相关的‘规定’。公务员无须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只要到了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就可以领取在职期间工资一定比例的退休金。
拓展资料
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改革的范围
本决定适用于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
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工作人员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本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本人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详见附件)。
本决定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具体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指导实施。
本决定实施后达到退休年龄但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处理和基本养老金计发比照《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13号)执行。
本决定实施前已经退休的人员,继续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
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仍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离休费,并调整相关待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是一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对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⑺ 公务员需要交养老保险吗
现行的社保体系有两个体系,一是公务员体系,一是社会保险体系。公务员目前不交养老保险,实行退休金制度。退休后领取的是由财政发的退休金,退休标准待遇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发放。
国家公务员退休制度是指由国家制度并颁布实行的关于国家公务员的退休条件、待遇、安置、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总称。我国公务员退休制度继承和发扬了党和国家干部退休工作的优良传统,总结吸收了干部退休制度改革的经验,同时也借鉴了国外公务员退休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中一些有益的做法。
退休待遇是国家公务中退休制度的核心内容。《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退休》一章中规定:“国家公务员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养老保险金和其他福利等遇”。合理确定国家公务员的退休待遇,关系到能否保证国家公务员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关系到整个公务员队伍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因此,确定国家公务员退休后的待遇,就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确定科学的退休金计发标准和办法;二是体现功绩原则,鼓励敬业精神;三是建立正常的调节机制。
国家公务员退休待遇主要包括政治待遇、生活待遇以及住房、医疗等其它福利待遇。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