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国家责任原则。 1、立法责任专。 2、财政责任。 3、在农村养老属保险体系建构中的责任。由于中国的国情和半个多世纪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化格局,农民的养老保险始终处于中国社会的边缘。基于宪法人权和社会保障权的规定与精神,国家必须在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和运营中起主导作用。
(二)公平原则。 我们现行的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性,而这种不公平性又具有明显的制度和政策因素,集中表现为覆盖面不高和相当严重的身份色彩。从覆盖面来看,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此外,97%的农村人口没有养老保障。城乡的养老保险发展极不平衡,农村养老保险发展严重滞后,覆盖面窄、保障面低。
(三)效率原则。养老保险的效率原则是指以最经济的方法将有限的养老保险基金分配到最需要的群体,同时又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⑵ 分析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的经济意义。 急!!!各位学霸帮帮忙,写出来必采纳
促进城乡间人口流动,有利于城乡经济一体化,缩小城乡贫富差距。
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体现了初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
就知道这麽多了,这道题一般是选择题,大题一般不出
⑶ 分析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与问题;如何才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你好,你真是太幸运了,我的论文也是找个。以下是我找了好久的文章,会对你有帮助的!
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职责
http://www.winku.com.cn/jingguan/detail.asp?artical_id=133
养老保险改革:现状、困境与选择
http://www.winku.com.cn/jingguan/detail.asp?artical_id=8497
论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与运营
http://www.winku.com.cn/jingguan/detail.asp?artical_id=6143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路径创新
http://www.winku.com.cn/jingguan/detail.asp?artical_id=6043
防止养老保险基金不必要流失的思考与对策
http://www.winku.com.cn/jingguan/detail.asp?artical_id=4284
参考资料:http://www.winku.com.cn/
⑷ 关于中国农村留守空巢老人的社会养老保险三支柱模式探析
1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2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探索
3政府责任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4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的比较研究
5“城中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构建
6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管理问题研究
7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8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生存保障问题研究
9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10论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
11工会组织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12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3关于构建我国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研究
14农村土地产权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5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研究
16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7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18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
19基本养老保险逃费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20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区域差异化研究
21河南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
22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风险及其控制
23“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企业年金研究
24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25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的影响与对策
36论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对就业的影响
37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38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的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39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与防范机制研究
40中国农村养老资源的需求与供给研究
41构建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障体系研究
42转型条件下中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研究
43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
44民间养老服务机构运行机制和养老保障功能研究
45应对老龄化的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
46养老保障中的政府角色研究
47东亚国家养老保障模式比较研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48新时期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问题研究
49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与发展研究
50中国城镇医疗保障制度研究
51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及其运行模式研究
52城镇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初探
53论我国医疗保障事业中的政府责任
54农村新型医疗保障制度及其构建路径研究
55制度边缘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56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研究初探
57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
58社会医疗保险费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9中国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研究
60我国医疗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及其控制
61社会医疗保险中的医方道德风险问题研究
62河南省医疗保险运行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63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
64医疗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
65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研究初探
66我国现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及控制对策研究67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机制研究
68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风险管理研究
69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探究
70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中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研究
71论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政府责任
72我国流浪儿童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73论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74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缺失与对策研究
75城镇弱势群体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76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77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78我国城市反贫困问题研究
79我国城市残疾人社会救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80建构城市贫困大学生统一社会救助体系
81构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思考
82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研究
83中国农村社会救助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84社会弱势群体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85城镇灵活就业问题研究
86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87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88公务员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89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90家庭功能变迁中养老模式的选择
91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92人口迁移中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93试析我国医疗费用增长过快问题
94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刍议
95论医疗保险道德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96论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机制
97论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医疗保险
98论我国工伤保险的预防职能
99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
100论我国社保基金的监管机制
101论我国社保基金的运营
102医疗保障的政府责任研究
103医疗保障的政府投入问题研究
104养老保险的政府投入问题研究
105论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106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保障
107论医疗保障水平的地区差异
108我国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09对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
110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
111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制度的思考
112论我国社会保障中政府的责任
113社会保障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关系研究
114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⑸ 如何建立公平的养老保险制度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从以建立制度、扩大覆盖对象为主要内容的外延扩张型发展阶段进入到了以完善和优化制度结构,提升制度公平性与可持续性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型发展新阶段。2013年,中央政府相关部门启动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工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我认为,养老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应当以实现制度的公平与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标,坚持以下重要原则:
坚持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核心
如果说公平与可持续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那么通过城镇化与工业化实现现代化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就必然要求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核心。长期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全面实现人的各项社会保障权则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城镇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包括进城务工劳动者和被征地农民等在内的各种群体,他们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力量,但其在生活方式、社会保障权利等方面却未能全面实现城镇化。对于这部分群体,尤其是其中占绝大部分的劳动年龄人口,在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应当优先鼓励其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而非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因为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适用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制度的福利性更强,待遇水平也更高,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则适用于第一产业的劳动者和未就业的人群。目前,户籍已经不再是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阻碍,而进一步提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福利性和统筹层次,确保劳动者在跨职业和跨区域流动时的养老保险权益不受损失,才是吸引这部分群体参加该制度的关键所在。
坚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账结合的模式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是我国在充分借鉴国际养老保险制度经验的基础上,确定的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模式。社会统筹体现的是代际之间的互助共济,并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个人账户体现的是老龄化背景下,对代际之间负担的微调,同时也是养老保险制度中个人责任的体现方式。虽然统账结合的模式在实践中曾遭遇过“空账运转”的制度扭曲,但这种板块式的制度模式确实符合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也适应我国的社会经济背景与文化传统。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率较高,而资本市场的规范性与稳定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果实行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规模过大,不仅有违风险分担的基本原则,也会使巨额积累资金面临较大的贬值风险。具体而言,应当尽快实现从混账运行向统账板块式结合的转变,并且在进一步缩小个人账户规模的基础上,做实个人账户,同时建立个人账户积累资金的投资管理体制。
坚持待遇与缴费相挂钩的社会保险模式
从全球的视角看,养老保障制度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以劳资双方缴费、待遇与缴费水平相挂钩为特征的社会保险模式;以政府税收筹资、待遇水平均等化为特征的福利国家模式;以及以劳资双方(或者是劳动者单方)缴费、待遇与积累资金的投资回报率相挂钩为特征的个人账户模式。其中,福利国家模式下均等化的养老金给付方式与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的实际有所矛盾,个人账户模式下的养老金水平则有赖于本身就充满风险的资本市场,并且无法有效应对长寿风险。相比而言,待遇与缴费相挂钩的社会保险模式能够通过责任的合理分担,实现养老金水平的理性增长,同时其现收现付的财务模式也避免了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是较为合理的制度模式。目前,我国不同类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有所不同,职工养老保险采取的是社会保险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采取的则是均等化给付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坚持社会保险的模式就要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以社会统筹为主体,个人账户为补充。而就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而言,近些年随着各地财政能力的增强和对民生重视程度的提高,均等化给付的基础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保险福利化的倾向非常明显。这种财政投入的方式不利于提高城乡居民的缴费意识和责任分担意识,不利于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针对这样的现象,建议将财政资金的支出方向从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转变为提高缴费补贴水平,从而激励参保者提高缴费水平、延长缴费年限,强化制度的保险属性。
坚持待遇水平提高与责任合理分担相结合
社会保险制度是工业化的产物,在德国等社会保险制度成熟的国家,劳资双方平等地分担缴费责任,不同层级政府也合理地分担财政补贴责任。合理的责任分担机制意味着福利水平的增长是由多元主体共同分担,而并非由某一个主体承担。只有实现了缴费责任的合理分担,才有可能实现福利水平的理性增长,因为福利水平的提升是以各方缴费的增加为前提的。就我国目前的缴费责任结构而言,在劳资关系方面,劳资双方的名义缴费率都较高,建议在进一步提高统筹层次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企业缴费率,并通过加强稽核,将个人缴费基数做实,从而逐步实现劳资平等分责。在不同层级政府的责任方面,目前是中央政府责任重,地方政府责任轻,建议在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调动两个积极性,综合考虑不同省份的财政能力与老龄化程度,建立有差别的中央和省财政分担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