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婆婆的养老问题,大哥一家始终找各种理由不愿让老人上他那去,怎么解决
可能涉及到经济问题。提几点参考建议。养儿防老,这是天经地仪的事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协商。每个人一个月或者一年轮流照顾婆婆。第二,你一个人照顾,让大哥承担一些经济,找个关系好的中介人。第三,都出经济,找保姆护理婆婆。或者送入养老机构。
照顾老年人,既是义务,又是积大德行为,你的付出不会付之东流。祝老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❷ 公婆养老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公婆的养老问题这个责任首先是不能推卸的。如果你老公是独生子女,那公婆的赡养义务都由你们承担。如果公婆还有其他子女,赡养的责任就应该由兄弟姊妹平分。
❸ 纠结的公婆养老问题,我的提议过分吗
俺是觉得,你小叔子俩口子的意见对你公婆还是比较重要的。。。。应该让他们表个态。。。
❹ 如何处理农村公婆的关系
未见得是抠门,就是手头没钱,你要是自己不缺钱,就别想着这个事了,那口内肉也没惦着。
你也不要容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家是一样的。结婚敬茶给了我一个大红包,我很惊诧,转手老公又拿过去了,说是给酒店的酒席钱。呵呵,当时我老公才参加工作半年,一个月一千多,我工作两年了,每个月四千多,知道这个酒席钱是谁出了吧,他面子装得更足吧。
只要他们不常住在我这里就阿弥陀佛了,住在这里老公肯定就要跟我吵架。不在这里的时候对我好得很。
上次来说是我对老公弟弟的孩子不好,那个孩子已经被他们宠得不行了,一次发脾气还说要打死爷爷奶奶,爷爷奶奶还笑嘻嘻的,我就批评了孩子几句。我丫头都说奶奶是弟弟的奶奶,不是她的奶奶。
就因为这么些事情我婆婆就跟我老公说我对弟弟孩子不好什么什么的,我老公就又跟我吵了一架,说了很多伤人的话。
我也放出话来了,我对侄子绝对不会比婆婆对我孩子差。
有农村的公婆,你就别想钱上怎么周到,有时候礼节不到 也是因为没有钱,你自己不缺钱,时不时给点,家里还是太平些。至少你老公和你会和睦些。
❺ 农村的公婆50岁就不工作,没有退休金,50岁就开始养老太自私了。
我们这里的农村最穷的都在500万以上,他们年轻时就不工作,哈哈
❻ 农村准公婆,没任何养老保障,整天讲着以后靠养儿防老,怎么这样啊
农村人都是这样比较实在等你更深入了解就会习惯了
❼ 关于婆婆养老问题大家都是怎么想的
也就是想想吧。
不养老是不可以的。
当然若从法律较真地说,你不赡养公婆也没关系,反正儿媳也没有赡养公婆的义务。只要你别妨碍你老公赡养公婆就好。
但是这么做,恐怕会伤害你和你老公的感情,也无益于你以后的家庭团结。如果你老公以此为由也不赡养你的父母,你们两个——我个人觉得,这也就失去了婚姻的意义了吧!
❽ 关于农村老人赡养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农村老人赡养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多,使维权护老成为新世纪的一个社会性问题。而在老年人群中,农村老人约占80%。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农村老人老有所养的问题,比城镇老人更为艰难。山东省苍山法院近日对1990年以来的102起赡养纠纷案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农村老人的赡养问题不容乐观。
从调查的情况看,农村很多老人的晚年呈现出不同于城镇老年人的生活特点。
生活条件较差,生活方式单调农村老人的生活方式主要有四种,即三世同堂型、不分不离型、分担赡养型、独自生活型。三世同堂型即老人与子孙共同生活,生产生活中的事物主要由子女、儿媳决定,老人除干点家务活帮助照看孩子外,别无其他活动,生活比较单调;不分不离型是指老人与子女虽没有分家,但是不与子女一起居住,生活费用由子女供应,这种类型的老人在子女少的家庭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分担赡养型主要集中在多子女的老人家庭中,子女按比例分担老人生活所必需的粮食及日用品,老人也不与子女一起生活;独自生活型是指单身老人或老年夫妇单独生活,生活费用由自己承担,责任田里的重体力活由亲朋好友或子女帮助,这种类型的老人既有孤寡老人也有多子女或单子女的老人。许多不分不离型、分担赡养型、独自生活型的老人大多居住在村庄周围低矮破旧的房子里,在有的地方,村庄周围甚至出现了老年人聚居的“老年村”,其生活条件普遍较差。
老人生活要求低,渴望但不苛求精神赡养与城镇老人呼吁精神赡养不同,农村老人虽然也希望儿女精神赡养,但相当一部分老人是只要生活有保障,不致挨饿受冻就很满足了,而不太注重营养保健、参加娱乐活动等。
生活来源单一,完全依赖子女农村老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极少,他们中很多人因年老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后,生活只能依赖子女,没有其他出路,这是农村老人与城镇老人的一个显著区别。
造成农村老人生活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子女间非正常攀比,使老人生活无着落。从调查的情况看,多子女家庭互相推卸赡养责任的纠纷案件约占全部赡养纠纷案的80%以上。如78岁的张某有3个儿子,都已成家独自生活,老人自己则住在旧草棚里。原来兄弟3人商量好每家都拿出一定的粮食赡养老人,可后来老二以父亲在老三结婚时花的钱比给他的多为由拒绝赡养老人;老三媳妇则以结婚时老人怠慢了娘家人为由也不尽赡养义务。老大开始按时给老人送去生活费和粮食,后见两个弟弟不尽义务,也停止供应。老人遂把3个儿子告上法庭,法庭判决老人胜诉后,儿媳们则以老人败坏他们名声为由,仍不尽义务,甚至发展到打骂老人,最终张某服毒自杀。
2、农村社会养老体制不健全,养老方式单一落后。绝大部分老人至今仍靠子女扶养,他们年轻时扶养子女,为子女上学、结婚耗尽了全部积蓄,有的老人甚至把住房也全部让给了子女。由于农村养老保险体制不健全,老人大多没有经济来源,到年老时在经济上便完全受制于子女,致使有的子女特别是个别儿媳视老人为负担,老人在家里经常受气。
3、部分子女道德伦丧,只知向老人索取,却不愿回报老人。有的儿媳视娘家人为自己人,公公、婆婆为外人,“内外”差别大,不赡养甚至虐待公婆,有的儿子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使父母饱受委屈。据苍山县法院统计,1990年以来全县诉讼到法院的虐待老人案件达16件,而实际上没诉诸法律的虐待现象远大于这个数字,因为很多老人即使受到虐待也往往采取迁就忍让的态度,造成隐性虐待较多。
农村养老问题严重干扰了农村的正常生活秩序,影响了社会安宁与稳定,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因此必须正视这一问题。
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倡农村青年为自己和老人参加养老保险,使农村老人减轻对子女的物质依赖程度。从长远的观点看,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使老人安度晚年,将是解决农村养老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在全社会提倡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建立团结和谐的农村家庭关系。当前甚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农村,子女仍将是养老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必须将敬老爱老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渗透到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依法养老。目前,关于保护老年人权益的立法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婚姻法、刑法、民法通则等法规中都有专门的条款,国家还专门制定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不尽赡养义务的人可以视情况追究其民事和刑事责任,从而为农村老人依法养老打下了法制基础。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让全社会了解保护老年人权益的重要性,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人更应学法懂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❾ 一穷二白的农村公婆想来北京养老是不是吃饱了撑的
他们养大了儿子,儿子养他们老,这不但是亲情,也是法律上儿子的义务
❿ 婆婆是农村的才五十多岁就什么也不干想靠儿子养老,可儿子现在正是工作家庭最难的时候,自己生活都困难
农村的婆婆没什么经济来源,依靠儿子养老是天经地义的。不过建议你和你老公的家庭财务不能全合在一起,你们每人都要有一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的金钱,老公适当贴补婆婆你就别那么认真。总之前提不能影响你们小家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