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养老保险分多少个档,交多少年
你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分几档,都是按你缴纳基数高低来确定的,目前最专低需要缴纳属15年。退休金高低于以下几点有关:
1.月养老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1)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领取待遇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全部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本人个人帐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与本人领取待遇时的年龄相对应,其中50周岁为195个月,60周岁为139个月。
2.1997年12月31日前参保的人员,其月养老待遇中还包括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997年年底前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997年年底前本人全部缴费年限×1.4%
可见,影响月养老保险待遇高低主要有5个因素:一是本人缴费工资水平,二是本人缴费年限;三是本人个人账户储存额,四是本人领取待遇时的年龄,五是领取待遇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❷ 2019威海养老保险基数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领取的时候按退休地上一年度社会平内均工资为基容数计算,比如2019年领取的时候按照2018社平工资,2020年领取的时候按照2019年的社平工资,这里的年份不一定是一个自然年的,要按社保年度的,比如2018年7月1号到2019年6月30号是一个社保年度
❸ 查威海2019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交多少分几个档次交15年每月拿多少钱
农村养老保险,国家有一个统一的规定的价格了,标准的不是15年一成不变的,每年的变动是不一样的
❹ 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分几档,每档要缴多少钱
1、如复果你是单位工作人员,以你制工资收入的总额为基数按个人缴纳养老保险8%比例提取缴纳。
如果工资收总额低于当地社保局规定的最低缴费基数的,则按当地社保局规定的缴纳基数提取缴纳。
2、如果你是当地城镇户籍居民,是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可选择以当地最低缴费基数缴纳,也可以以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内的基数高额缴纳。
(详情咨询当地社保局)
❺ 养老保险分几档
1、如果你是单位工作人员,以你工资收入的总额为基数按个人缴纳养老保险8%比例专提取缴纳。
如果属工资收总额低于当地社保局规定的最低缴费基数的,则按当地社保局规定的缴纳基数提取缴纳。
2、如果你是当地城镇户籍居民,是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可选择以当地最低缴费基数缴纳,也可以以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内的基数高额缴纳。
❻ 居民养老保险有几个等级,分别是多少
居民养老保险等级分为12档:
100元、3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 4000元、5000元12个档次。
其中,100元档次仅限低保(含五保)家庭成员选择。除100元档次外,参保人自主选择缴费档次,按年缴费,多缴多得。
个人年缴费额或集体补助(含其他资助)均不得超过最高缴费档次。对重度残疾人,市、区(市)政府按 500元的标准代缴不超过15年的养老保险费。
政府对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6)威海居民养老保险分几档扩展阅读:
一、办理条件
1、具有本市户籍且年满16周岁及以上,60周岁以下的人员(全日制在校学生、参加其他养老保险、享受其他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除外);
2、2009年8月31日前年满60周岁以上且没有享受其他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
二、申报材料
1、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主页、本人页、增减页);
2、本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银行卡原件及复印件;
4、如是重度残疾人员还需提供一、二级残疾证原件及复印件;
5、如是独生子女家庭还需提供户籍所在地计生办出具的独生子女资格确认表。
三、办理程序
1、 每月1-20日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社保所提出申请;
2、 社保所在收到申请材料后,当场予以审核。对符合条件的进行参保登记。不符合条件的,退还资料给申请人并说明原因;
3、 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的当月,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后,1-20日到申报地社保所进行养老保险待遇资格初审;
4、 乡镇社保所对养老待遇资格初审合格人员的相关材料报县社保局居民养老科,居民养老科1-24日进行资格复审;
5、 县社保局按月支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❼ 社会养老保险有几档
1、如果你是单位工作人员,以你工资收入的总额为基数按个人缴纳养老保险8%比例提取版缴纳。
如果工资收总额低于权当地社保局规定的最低缴费基数的,则按当地社保局规定的缴纳基数提取缴纳。
2、如果你是当地城镇户籍居民,是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可选择以当地最低缴费基数缴纳,也可以以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内的基数高额缴纳。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