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会有养老金制度
养老金制度是国家为保障特定公民在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之后能够维持正常生活水平而实行的一种退休养老的福利制度。特定公民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及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这些公民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做到“老,有所养”,解除公民对养老送终的顾虑和担心,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减缓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的矛盾有重要意义。
中国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且,我国的老龄人口规模大、比例高、增速快,未富先老。由于传统的现收现付制不具有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可以预见,在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现收现付的养老体制将面临巨大压力,很可能引发养老金支付危机,进而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为了保障退休者的合理收入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促进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国政府逐步建立和完善养老金制度。
人类社会退休和养老金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此之前,人们往往工作到死亡为止,甚至在贫困中度过晚年。19世纪80年代,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养老金制度。从此,人类才开始真正享有退休和养老金待遇。但是,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直到21世纪,对于很多人来说,退休和养老金收入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而在很多发达国家,运行多年的养老金制度则陷入困难,面临着变革与创新的巨大挑战。以后世界各国都在探讨如何依据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建立一个保障充足、运行稳健、可持续的养老金制度。
❷ 为什么要交养老金
能退,但退的不多,养老保险只是个保障的制度,使你老了有口饭吃,所以费用低,覆盖面大。个人觉的有能力的话,交一份很划算的
❸ 为什么交养老保险
缴纳养老保险是为了退休以后即使没有工作也有养老金收入。
❹ 为什么养老金要调整
政府费钱不讨好,企业退休人员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差距很大,引起社会矛盾,同样退休人员相差好几倍,这样体现出社会不公平的一面,当前是越调整差距越大,所以说政府费力不讨好。
❺ 养老金为什么要入市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认为,当前形势下,养老金多元化投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受形势所迫。从全球养老金市场来看,到2010年底,全球的养老金规模达到31.1万亿美元,其中美国为18.89万亿美元,占全球60%以上,而美国进入老龄化是1960年,老龄化高峰要到2055年。反观中国,2001年我国进入老龄化,预计2037年到峰值。以此来看,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和结构性的矛盾比美国快2.7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养老金保值增值压力巨大。养老金必须走出银行,战胜通胀。
据悉,2011年底,基本养老金累计结存1.9万亿元,主要投资于国债和银行定期存款,其中,90%以上基金资产是银行存款,投资于国债的比例不到10%。十多年来,基本养老金的年均收益率不到2%,如果扣除通货膨胀率,其实际投资收益为负数。以2007年与2008年为例,基本养老金的平均存款利率分别为1.8%和2.2%,远低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水平和同期的通货膨胀率。
❻ 退休金为什么少了
退休和在职相比,工资一般要少一些。主要少在像像岗位津贴,绩效工资等等。这部分回工资答就是在职期间有,退休之后就要取消,工资相应要少一些。另外从2014年到2024年,养老保险处于改革过渡期。这几年退休的人员执行的是2014年元月份的工资。这几年上涨的工资将要陆续补贴到位。所以这几年退休工资少很正常,等规范之后就正常了,退休工资会有部分变动,但不会太大。
❼ 为什么养老金在增长
2016年,我国实现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待遇同步调整,按6.5%左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内休人员养老金容标准,并向退休较早、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适当倾斜,1亿多退休人员因此受益。
提交审查的预算报告也提出,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稳步推动基本养老金保险制度改革,提高覆盖面。
养老金的科学管理和保值增值受到人们普通关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表示,到2016年底,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已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