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养老金替代率低

养老金替代率低

发布时间:2021-02-22 02:10:18

1. 养老金替代率是什么啊养老保险基金与其领取的养老金之间达到收支平衡怎么算啊

没事问这个干嘛/》/???你多少岁了 这么早就为着养老了~~嘎嘎~~
数建C题对吧。。了解!!!!加油~~~~

2. 养老金替代率的媒体评论

国经济网网友贾文和发表观点:“双轨制”改革是关键
社会各界围绕养老的话题不断增多。先有媒体报道多个省市养老金入不敷出,后有劳动力人口首次下降、人口红利是否消失的讨论,2013年9月,清华大学提出的“从2015年开始实施有步骤的延迟退休计划”则引来网友的无数“板砖”。9月10日又有一则新消息闯入公众的视野:中央财经大学社保系主任褚福灵测算,2011年我国企业养老金替代率仅为42.9%,低于国际警戒线(55%)。
养老金替代率,也就是退休工资占收入比。它不仅关系到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且同整个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密切相关。作为整个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关键点,替代率水平是否合理,反映的是整个制度的安排和政策取向。无疑,我国养老金替代率低于警戒线的现实督促“养老问题”必须要找到解决办法。
养老金入市也好,延迟退休也罢,个中原因很多且利益复杂。看似一团乱麻,因而我们需要抽丝剥茧,其中现行的养老金“双轨制”就是这个“线头”。打破养老金“双轨制”具有扎实的民意基础和强烈的现实需求,2013年初,国家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实现了养老金“九连增”。尽管国家年年为企业退休职工提高养老金,但相较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养老金差距悬殊问题依然突出。
应当承认,正如在职人员的薪资水平不可能完全等同一样,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必然存在一定差别。但养老金“双轨制”则是一种制度不公,是在不同社会人群之间形成一道人为的“鸿沟”。这不仅加剧了企业退休人员的不公平感,也不利于形成社会合力,以应对“老龄潮”带来的养老问题。
养老金“并轨”就是要改革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建立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虽然这会面临群体间的利益协调很难、事业单位人员担心待遇会降低、新旧制度衔接不容易、体制性障碍导致难以一碗水端平等问题,但改革的着力点就在于打破这种固化利益群体的限制,破除“权力自肥”机制,没有“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都将一往无前”的勇气是不可能实现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个两千多年以来的社会心理倾向一直存在。在国人的理想还是停留在获取财富的结果上(均富),而不是关注于机会和权利的平等上的背景下,养老金“并轨”符合当下大多数人的共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很可能达到12700美元,按照联合国或世界银行的指标,将是高收入国家。

3. 为什么上海养老金替代率这么低

或许是上海的职工平均工资统计数字偏高,许多人的实际收入达不到平均值,有的只能按最低缴费基数缴纳养老保险金,到退休时拿的也少,所以替代率就这么低。

4. 养老金替代率是什么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国际标准替代率要达到70%才能保持生活品质不下降。

5. 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养老金整体替代率水平约为75,这是什么意思这指养老保险里是什么意思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养老金替代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
现状:中国养老金替代率偏低
养老金替代率,这是我们退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杨燕绥的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养老金替代率偏低,为社会平均工资的40%左右。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个人养老金替代率=退休后的退休金/退休前的工资。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替代率越高,越能保证老年生活的品质,反之,则会影响养老生活。
以国际经验来说,如果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率大于70%,即可维持退休前现有的生活水平,如果达到60%-70%,即可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如果低于50%,则生活水平较退休前会有大幅下降。1999年之前,中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总体维持在75%以上,但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到目前已下降至40%以下,而且不同人群养老金替代率的巨大差异也引起了各方广泛关注。
试想,收入1万元左右的职场白领,退休金降到4000元左右,对退休生活将带来影响,我们也不得不面对退休生活的落差。目前来看,政府养老金只能起到兜底的作用。
一家外资保险公司养老年金理财师介绍,“从现在来看,每个人的养老保障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二是企业年金,三是个人为养老准备的资金、包括商业保险、基金等等。”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上述三大支柱、三大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以美国为例,整个养老保险体系分为4∶4∶2结构,40%是国家出,40%靠企业年金等,20%靠个人商业保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6. 急!什么叫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

比如说,您下个月退休,现在在职收入1万,退休后领退休金5千,那么您的退休金替代率就是50%。

养老金的替代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是个人,养老福利的重要依据。发达国家一般是70%到80%,而在我国,如果只依靠社保,替代率在25%到55%之间。缴费基数越高,替代率越低。

7. 养老金替代率的发展状况

多方关注
1999年之前,中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总体维持在75%以上,但是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已经下降至40%以下,而且不同人群养老金替代率的巨大差异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在养老“双轨制”下,机关事业单位仍然沿用财政大包大揽的制度,养老保险替代率确定为90%~107%,而同期占了人口大部分比例的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仅为不到40%。极为不公的歧视性政策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反对与抗议。
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全国的企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办法统一作重大调整。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国家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不仅表现为政策的投入,而且尤其表现在国家在收缴的养老保险基金外,通过财政支出进行的资金投入。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刚建立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时就明确了在出现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情况下由财政“兜底”补足的原则,以确保制度规定的养老金替代率的实现。更为典型的则是从2005年起,连续9年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每年提高10%左右,2013年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达1642亿元。2010年调整后,全国企业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了1900多元,从而保证了在职职工工资增长的同时企业养老金替代率的稳定。
需要系统性调整
2013年9月,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对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进行测算,数据显示,养老金替代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由2002年的72.9%下降到2005年的57.7%,此后一直呈下降趋势,到2011年更是降至50.3%。
按照人社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央财经大学社保系主任褚福灵测算,2011年我国企业养老金替代率仅为42.9%,低于国际警戒线。
养老金标准发放过低受困于多方面,一是养老金调整机制的缺失,使得养老金增长没有稳定的制度保障,受人为因素影响过大;二是双轨制运行也成了养老金替代率呈现分化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养老金来源的单一化,让其增长后续乏力,使养老保障的质量和水平都明显下滑。
养老金替代率下降需要系统性调整,对症下药的方法是:尽快建立养老金稳定增长的机制,达到或接近社会平均增长的标准,共享发展成果和改革红利;还需界定最低的养老金替代率,跌破这个警戒线就必须加速调整,以保证养老的基本盘面不受影响;要采取更加多元的养老保障,使养老收入的渠道更加丰富。要大力实施企业年金制度,给养老收入提供稳定的补充来源,又要鼓励退休人员参与商业保险,同时应当加强对养老基金的商业运作,使其保值增值让退休人员分享更多的红利;另外,必须从养老保险改革破题,破解养老保险双轨制体制束缚,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8. 2019年平均社保替代率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退休养老金的计算,和当时的社会平均工资有关,按照现在社保的替代率42%,如果当时的社会平均工资为2万,退休工资大约在8千左右。

9. 养老金替代率是什么 目前养老金替代率是多少

这都是专家研究的理论课题,与你我个人没有任何关系,说了你也听不懂,听懂了你也解决不了,何苦操这种闲心,有这功夫不如闭目养养神。

10. 养老金替代率应该为多少——个人期望和政府安排

养老金是当人们年老工作效率不高时,用来替代其工资的。那么个人希望有多高的养老金替代率?政府又应规定多高的养老金替代率呢?如果个人希望的养老金替代率太低,退休人员有可能会成为社会的负担。如果政府规定的替代率太高,就需要加重缴费负担来为其筹资,而且还会随着金融和劳动力市场问题而使福利受到损失。但是,何为“太低”,何为“太高”呢?养老金替代率可以根据不同的基础来计算。替代率通常被阐释为工人最末一年工资或若干年内平均工资(如一生的年平均工资)的某一百分比。有时它被表述为社会平均工资的某一百分比。在计算时,可以把养老金当作缴费前毛收入或者缴费后净收入的某一百分比。许多家庭期望退休金是终生平均毛工资的75%,而政府为每个工人规定的替代率可能只有50%,同时为低收入者制定了最低贫困线标准。1、个人的工资替代率目标根据消费的生命周期理论,人们希望在一生中合理分配消费。这种理论简单的说法就是人们希望自己每年的消费额,不论年轻还是年老时,都是相同的,所以在收入高的年份里他们要省下一些钱供收入低的时候消费。若是这样的话,工人要求养老金是其一生平均净工资的100%。这种理论更现实的一种说法假设人们希望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消费。许多人希望年轻时消费多一些,以抚养子女和因工作需要住在高消费区。另外一些人,有的因为医疗费负担重,有的因为闲遐时间多或习惯了舒适的生活方式,希望年老时消费多些。而且,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要随之增长以维持相对的水准。健康状况和生活费用等不确定因素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有些人希望退休金超过一生平均净工资的100%。恰当的替代率还取决于工资基础。在经济增长中或对于那些有专业技术的工人来说,收入随年龄而增长,所以在最后一年的工资比平均数要高出好多。对他们来说相当于一生平均工资100%的养老金只是他们最后一年工资很小的一个百分比。举例来说,如果40年中工资每年增长2%,那么最后一年的工资几乎比一生的平均工资高50%。这意味着按一生平均工资的100%支付养老金也只相当于最后一年工资的70%。净收入和毛收入的差别使问题更加复杂。因为人们必须从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来储蓄或者缴纳工资税。如果储蓄率或者缴费率是22.5%,按平均净工资的100%得到的养老金相当于平均毛工资的77.5%。考察这些关系,得出三个结论:(1)由于环境,各家庭的倾向性和经济增长率不同,所谓“正确”的替代率变动很大。(2)由于所采用的工资基础不同,不同的工资替代率下养老金数额有可能相同。(3)对于许多家庭来说,下述的养老金替代率是合理的:大约是一生毛平均工资的75%或者是最后一年毛工资的一半。这样的养老金目标使高工资家庭能过得很舒服,而对于低工资家庭来说,仅能维持生存。2、强制性工资替代目标政府没有必要为每个个人规定充足的养老金。因为人们对年轻时和年老时的相对消费有不同的倾向,政府可以通过确定较高的强制性储蓄率或缴费率来减少一部分人的福利。一些分析家认为,政府应规定仅能满足基本需要的养老金,这样储蓄倾向低的人就不会成为社会的负担。低的养老金规定促使想获得更高收入的自谋出路,从而避免强制性养老金方案带来的逃税和资本市场及劳动力市场的扭曲。还有一些分析家认为,政府强制性规定应该超过基本需要的水平,通过要求人们参加年金统筹的方式来弥补保险市场的不足。举例来说,政府要求储蓄或缴费水平相当于工人一生平均毛工资的60%,最低限是社会平均毛工资的1/3。这也是一些经合组织国家(OECD)实行的替代率。强制性计划可以是公营也可以是私营,尽管最低限的养老金水平可能需要公共转移支付。最低限和低收入家庭的替代率目标相近。

阅读全文

与养老金替代率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父母吵架后婴儿睡觉不踏实怎么办 浏览:472
80岁女人性欲 浏览:357
汉川市驾驶证体检在哪里 浏览:193
老年人方便器 浏览:749
50岁男人腰疼寒冷 浏览:966
农村养老金算在收入 浏览:104
深圳养老保险论坛 浏览:850
养老金调增或调减是什么意思 浏览:133
赞美老年大学老来俏 浏览:823
以孝顺为题作文400字 浏览:182
为什么老人家知道自己要走了 浏览:291
老年人的另类情感故事 浏览:249
1967年女什么时候拿社保退休金 浏览:936
温江养老院多少钱一个月 浏览:473
老年人尿频尿胀怎么回事 浏览:810
60岁老人如何申请生活补贴 浏览:309
关爱孝敬老人的话语 浏览:498
农村养老保险可以去社保局交吗 浏览:398
父母为什么害怕猫 浏览:624
老年人蒸腿可以吗 浏览: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