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国养老金怎么算每年退税的人养老金怎么算
美国的退休金体系因退休金来源不同,
也可划分为社会安全金、个人退休帐户、公司退休计划(401K)、退休金等。根据美国社安局的统计,美国人在退休后的养老资金主要是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安全金,约占养老金的39%。公司或政府的退休计划,约占养老金的19%。个人股票、证券收益,约占养老金的26%。其他资产的收益,约占养老金的13%,其他收益,约占养老金的3%。从以上美国人的养老金来源以及所占的比例可以看出,美国人的养老金并不单纯依赖退休金,而是多种组合,因此在养老金上的理财学问就很大,不理财不仅财不理你甚至还可能破财。
1、美国的社会安全金体系
在美国任何公司、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只要积满40点,在退休时就可每月从政府领取社安金。由于每个人的收入不同,领取的社安金也会不同。一般而言,退休人员每年领取的社会安全金约占退休前收入的40%以下。
如果一个年薪7.5万美元的人在66岁半领取社安金,他每个月可以领取到多少社安金呢? 美国社安金的计算有一个模式,即按月工资收入加上两个计算点来计算,第一个计算点为680美元,第二个计算点为4100美元,年薪75000美元的人月工资为6250美元,如果他在2007年时退休,他每月可领取的社安金通过公式计算为:90%(680)+ 32%(4100-680)+ 15%(6250-4100) =1960美元,一年可领取的社安金为23520美元。
2、公立学校教师退休金
教师的退休金计算模式与联邦政府公务员退休金计算模式类似,也就是百分点数乘以工作时间和工作最后三年的平均薪水。在马里兰州,教师的百分点数2.5%,如果一名教师工作30年后退休,他工作最后三年的平均年薪是6万美元,按照公式这名教师退休后每年可领取的退休金为:2.5%
x 30 x 60000 =
45000美元,相当与退休前年薪的75%。
3、美国公务员的退休体系
联邦公务员退休金福利主要是看工资的高低和工作时间的长短,在联邦雇员退休体系下,55岁工作30年、60岁工作20年、62岁工作5年的政府雇员退休时,他们退休金的计算标准基本上大同小异。工作30年在55岁退休时,政府公务员每年可领取的退休金为最高收入3年平均数的1.1%再乘以工作年头。年薪为7.5万美元的公务员如果工作30后退休,他每年可领取的退休金计算公式为:75000
x 1.1% x 30 =
24750美元,这相当于退休前工资的33%。如果这名公务员达到领取全额社安金的年龄,他每月可领取的社安金为23520美元。退休金和社安金合计为48270美元,相当于退休前年薪的64%。不满62岁退休而且工作时间少于20年的公务员,退休金的发放则是最高收入3年平均数的1%再乘以工作年头。
美国州和地方政府雇员的退休金体系依各州情况而略有不同,但基本上是社会安全金加上退休金。这些公务员的退休金的计算与联邦政府雇员退休体系基本差不多,主要是依据雇员工作时间的长短乘以3至5内最高年薪的一定百分比(1.5%-2%)。例如一个州政府雇员最高年薪平均为8万美元,工作30年后退休,按照2%的比例,计算结果为8万X
2% X 30 = 48000美元,这名政府雇员退休后每年可领取的退休金48000美元,相当于退休前最高工资的60%。
4、美国私人公司的退休体系
美国不少私人公司过去也采取员工福利式退休金制度,特别是由工会组织的行业比较倾向这种退休体系,员工的所有退休金都由雇主来承担。1978年,美国私人公司41%的人员参与这种退休福利体系,2008年参与这种退休体系的私人公司人员比例下降到21%。现在美国绝大多数私人公司都采用投入式退休金体系。
在投入式退休金体系中一个人所能拿到的退休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收入,下面我们看一下具体的例子。一名会计师在工作30年后退休,他30年的平均年薪是9万美元。他加入401k退休计划,雇主每年以其年薪3%的比例资金投入他退休计划,每年为2700美元,30年一共81000美元。这名会计师自己每年以其年薪5%的比例资金投入退休计划,每年为4500美元,30年一共135000美元。雇主和个人在30年间投入的退休计划资金为216000美元,这只是本金,30年中不断累积的退休资金投入股票或共同基金市场,按每年9%的收益率,到退休时401k退休计划中的资金将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厨师在美国是低收入的职业,中位年薪3万美元。如果一名厨师也是加入401k退休计划,雇主每年以其年薪3%的比例资金投入他退休计划,每年为900美元,30年一共27000美元。这名厨师自己每年以其年薪5%的比例资金投入退休计划,每年为1500美元,30年一共45000美元。雇主和个人在30年间投入的退休计划资金为72000美元。同样是工作30年,由于收入不同,仅401k退休计划累计的本金就会有相当的差异,如果加上投资所得,两者之间的差异就会更大。
B. 新会计准则下的养老金会计处理
公司负抄担部分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
个人负担部分,在支付工资时计提
借:应付工资薪酬-职工薪酬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注:代扣代缴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
贷:其他应付款-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上交社保费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
借:其他应付款-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
贷:银行存款
C. 养老金固定收益怎么进行会计核算
1998年6月30日前应参加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998年7月1日以后办理参保补缴手续,达到国专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属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
按月领取: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a+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 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以上两项之和为每月领取额。
注意:基本养老金每年7月根据全省统一公布的方案实施年度调整。
D. 养老金具体内容是什么
养老,来辞典解释为奉养老自人。这里是每个人在年老时能够从家庭、社会、国家取得一定的收入或物质帮助,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
一般意义的保险,是由参加保险的单位或个人向保险机构缴纳一定数量的费用,保险机构对集中起来的分散资金进行管理和运用,对遭受灾害、意外事故或人身伤亡造成损失的投保人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的制度。
养老保险定义为:政府为保证劳动者在老年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劳动力队伍后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通过法律形式的制度安排,要求劳动者在其有收入来源(能力)的情况下向专门保险机关缴纳部分收入,由专门保险机关负责管理、统筹使用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E. 养老保险金的账务如何处理
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养老保险费的账务处理:
(1)按规定计提单位应负担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
借:生产成本——社会保险费
制造费用——社会保险费
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
销售费用——社会保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单位部分)
(2)代扣职工个人应负担养老保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个人部分)
(3)按期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单位部分)
——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
现举例说明:
【例】A有限公司,有职工300名;其中:一线生产人员为200名,一线辅管人员为20名,总部管理人员为50名,销售人员为30名。该公司与劳动者原订立了全员劳动合同,未发生人员变动。2010年6月,假定该公司按当地人均薪金基数1100元计算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费,按现行相关政策规定,假定应缴比例为28%,其中:单位缴费20%(17%划入统筹金,3%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费8%,其计算及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1.缴费的计算
(1)月度缴费基数:1100×300=330000.00(元)
(2)月度应缴金额:330000×28%=92400.00(元)
其中:单位缴费共计:330000×20%=66000.00(元)
个人缴费共计 :330000×8%=26400.00(元)
由单位承担的月度缴费总额66000.00元当中,
①划入个人账户共计:330000×3%=9900.00(元)
②划入统筹账户共计:330000×17%=56100.00(元)
2.个人账户清单
(1)月度缴费基数:1100.00(元)
(2)月度应缴金额:1100×28%=308.00(元)
其中:单位缴费:1100×20%=220.00(元)
个人缴费:1100×8%=88.00(元)
由单位承担的月度缴费220.00元当中,
①划入个人账户:1100×3%=33.00(元)
②划入统筹账户:1100×17%=187.00(元)
3.账务处理
(1)按规定计提单位应负担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
借:生产成本——社会保险费 44000
制造费用——社会保险费 4400
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 11000
销售费用——社会保险费 66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单位部分)66000
(2)代扣职工个人应负担养老保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6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个人部分)26400
(3)按期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单位部分)66000
——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个人部分)26400
贷:银行存款92400
F. 养老保险金会计处理
作为参考吧,以前的收藏资料
对于养老金的会计理论和实务问题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对经办机构经办的社会保险基金,还是对企业负担的养老金等社会保障费用,基本上没有形成完善的会计理论体系和框架。只是财政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1999年6月联合发布了《社会保障基金财务制度》、《社会保障基金会计制度》,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的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会计处理作出了规定,从1999年7月1日起实施。这两个制度的特点是:以基金为会计核算的主体;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设置较为特殊的基金账户;适用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等三项基金。但由于种种原因对企业养老金费用等社会保障支出的会计处理却没有相应的规定,如养老金费用怎样确认、遵循什么核算原则、如何披露等,造成实务中存在多种会计处理并存的局面,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极不规范。目前我国企业对支付的养老金费用等社会保障支出存在以下几种会计处理方式(在此仅以养老金为例,下同):
一是将养老金支出记入“福利费”,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应付福利费
贷: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支付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贷:银行存款
二是将养老金支出记入“管理费用”但不记入“应付工资”,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支付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贷:银行存款
三是将养老金支出记入“管理费用”和“应付工资”,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应付工资———养老保险
贷: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支付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贷:银行存款
分配应付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社会保障费
贷:应付工资———养老保险
从上述三种处理方式看第一种会计处理方式是不妥的,福利费是企业对本单位员工的责任,而养老金支出是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换句话说是对所有被雇佣者的责任,因为企业交纳的养老金由国家组成养老保障基金,被所有雇佣者享有,所以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性质的业务。而且,养老金费用属于企业业主的责任,记入福利费岂不是要职工来承担业主的责任?第二种会计处理方式是合适的,养老金费用是企业的一种费用支出,其会计处理也应和一般费用的处理是一样的。第三种会计处理方式也是不妥的,主要是混淆了企业负担的养老金支出和职工个人负担的养老金支出,不知道这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业务。职工个人负担的养老金支出是将工资的一部分作为个人一种支出行为,是职工个人对自己工资的使用,只不过是委托企业来办理而已,这部分支出已经记入“应付工资”借方,自然会计入当期成本费用。企业负担的可以不通过应付工资科目,不存在分配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第三种方法的分录是适合职工个人负担的养老金支出这种情况的。
G. 养老金等会计分录如何做
借:其他应付款172.8
管理费用-养老保险1963.2
贷:现金2136
H. 养老保险金的会计分录
养老保险的会计核算
养老保险是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到社会保险机构的,其中,单位承担一部分,个人承担一部分,个人承担的部分由单位代扣代交,一般在当期缴纳,因此,在缴纳时,职工应交的那部分应由单位先承付。
1、当期缴纳时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养老保险费(注:单位承担的部分)
其他应收款——养老保险费(注:个人承担的部分)
贷:银行存款
2、发工资时,把单位代交的部分收回,从职工工资中扣回时账务处理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养老保险费
3、如果当期未缴纳
(1)当期的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养老保险费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费
(2)发工资时个人应交的部分照扣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费
4、企业以后期间向劳动保障部门缴纳企业代扣养老金部分的账务处理
借: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费
贷:银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