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费基数和比例是多少
因为各地的政策有所不同,以北京为例,-2018北京个人社保缴费标准表:
一、养老保险:
1、缴费基数:上限为23118元;下限为3082元;
2、最低缴费金额:单位 585.58元,个人 246.56元;
3、最高缴费金额:单位4392.42元 ,个人1849.44元;
4、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缴费比例:单位20%,个人8%;
5、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缴费比例:业主19%,雇工8%;
二、医疗保险:
1、缴费基数上限:23118元;缴费基数下限:4624元;
2、最低缴费金额:单位 462.4元,个人95.48元;
3、最高缴费金额:单位2311.8元,个人465.36元;
4、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缴费比例:单位10%,个人2%+3元;
5、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缴费比例:业主10%,雇工2%+3元;
三、失业保险:
1、缴费基数上限为23118元;缴费基数下限为3082元;
2、最高缴费金额:单位184.944元,个人46.236元;
3、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缴费比例:单位0.8%,个人0.2%;
4、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缴费比例:业主0.8%,雇工0.2%;
四、生育保险:
1、缴费基数上限:23118元;缴费基数下限:4624元;
2、最低缴费金额:单位36.992元,个人免缴;
3、最高缴费金额:单位 184.944元,个人免缴;
4、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缴费比例:单位0.8%,个人不用缴费;
5、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缴费比例:业主0.8% ,雇工不用缴费;
五、工伤保险:
1、缴费基数上限:23118元;缴费基数下限:4624元;
2、缴费金额:单位根据行业确定缴费费率,个人免缴。
3、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缴费费率:0.5-2%之间;
4、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缴费比例:业主0.5-2%,雇工不用缴费;
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制建立和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在这一制度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在劳动者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因其他原因而退出劳动岗位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向其支付养老金等待遇,从而保障其基本生活。基本养老保险与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共同构成现代社会保险制度,并且是社会保险制度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
Ⅱ 农村养老保险基数最高档是多少
缴费基数:(实际上年月平均工资)
被保险人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以上一年本市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为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被保险人本人月平均工资高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也不作为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基数。
被保险人无法确定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以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新招人员、失业后再就业人员以本人到企业工作第一月的工资作为当年缴费工资基数并按规定的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第二年缴费工资基数按本人上一年实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确定)
Ⅲ 养老保险最高档交多少钱
你好,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每年进行一次调整。
养老基数计算一般情况下,该基数为当地上一专年属度职工的年平均工资确定,除以12便为月缴费基数。
特殊情况:
(1)若你的工资收入高于社会平均月工资3倍时,缴费基数就是按社会平均月工资的3倍计算,以上部分不作为缴费基数计算;
(2)若你的工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月工资60%时,缴费基数就按社会平均月工资的60%计算。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各地在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至300%之间设立档次,由参保人员自主选择。一般设60%、80%、100%、120%、150%、200%、300%七个档次。
例如某人选择最高档300%的缴费档次,则他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就是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
具体金额,地区不同基数也不同。
下图给你参考一下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Ⅳ 养老保险缴费上限基数 300%什么意思
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都是根据当地上一年度的最低社平工资决定的。即每月的社内平工资容=年度社平工资/12 。
而月度社平工资只是一个平均数,各地缴纳的基数在这个平均数的60%-300%之间。最低不能低于60%,最高不能高于300%。
举个例子,某地年度社平工资36000,则月度社平工资=36000/12=3000元
而缴纳保险的时候,最低缴费基数=3000*60%=1800元,最高缴费基数=3000*300%=9000元。具体缴费基数要结合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条件,交的基数越高,享受的就越多。
Ⅳ 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越高领的越多吗
职工退休时基本养老金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缴费时间的长短和缴费额度的多少。因此,职工缴费时间越长,缴费额度越高,其退休后基本养老金水平就越高,缴费基数越高享受的待遇相对越好。
社保缴费基数是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缴纳基数,比如社会平均工资是1000元,缴纳的基数可以是600元--3000元。 上海市 2004 年的情况为例, 2003 年社会月平均工资是 1847 元。
社保缴费比例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组成,社保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
由于养老、工伤、医疗、生育、失业等社保5大险种的缴费基数与待遇补偿基数均与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挂钩,因此,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会带来各社保险种的调整。
(5)养老保险基数最高扩展阅读: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与缴费标准:
缴费比例: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按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40-100%为基数计算缴费,缴费比例为20%,其中8%部分入个人账户,12%部分入社会统筹基金。累计缴费15年,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缴费标准:根据相关文件规定,2017年度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在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135.50元/月的40%-100%之间选择,缴费比例为20%。在以下七个档次中选择缴费,每年可以自由选择,本年度内一经选定无法变更。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计算方法: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到达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养老金的计算与职工一样,要根据本人的养老保险缴费年、个人帐户余额、办理退休时上一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进行计算。
以当地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三百(个人按经济状况选择)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百分之二十。退休后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和企业退休人员一样。
退休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139)。
在此公式中影响高低档的因素有两处:
(1)“基础养老金”中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中的--“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领取标准: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不同、缴费档次不同,领取标准也不同。
1、缴费满15年的: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20。
2、当地实行统账结合养老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的原国有、集体企业或事业单位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后按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办法参保的,退休后其月基本养老金按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
3、缴费不满15年的:灵活就业人员若不愿继续缴费的,不能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和从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中划入统筹基金的部分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Ⅵ 养老保险基数越高越好么
社保缴费基数是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缴纳基数,比如社会平均工资版是1000元,缴纳的基数可以权是600元--3000元。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
(1)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2)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3)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数,根据职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申报新的基数,需要准备工资表这些证明。
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数,并发布最新的最低基数和最高基数。一般而言,企业帮员工缴纳的都是最低基数的社保,当然也有些公司会根据上一年度岗位的平均工资作为基数为员工缴纳社保。
可以根据最新的发布时间,从当地的社保局查询最新的社保基数。此外,也可以通过第三方软件查询全国的社保基数。
Ⅶ 社保缴费基数最高多少钱
1、首先要明确一点,社保每月需缴纳多少钱,是根据你参保缴纳的基数多少来确定的。缴费基专数假设是属3000元,单位承担缴纳养老保险20%(600元),个人承担缴纳养老保险8%(240元)。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Ⅷ 养老保险基数是什么意思怎么计算的
养老保险基数就是国家为了方便社保的缴纳、管理而设定的一个社保缴纳参考值,它一般是职工上年度的平均月工资,养老保险基数越高,您在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也就越多。你的工资收入高于社会平均月工资3倍时,缴费基数就是按社会平均月工资的3倍计算,以上部分不作为缴费基数计算;你的工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月工资60%时,缴费基数就按社会平均月工资的60%计算。
(8)养老保险基数最高扩展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但目前我国的确存在五险一金占工资比例偏高状态,急需广集民智、集中攻关,制定一个符合国情、统筹各方、切实可行的顶层设计
步入2015年,《经济日报》记者梳理,全国已有天津、重庆、福建、江西等地执行新的社保缴费基数标准。与2014年相比,用人单位和职工需要缴纳的社保费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天津市人社局近日公布,2015年天津用人单位和职工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费基数的最低和最高标准分别为2812元和14058元。据记者查询测算,天津2015年城镇职工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上调282元,上限则上调了1278元,涨幅分别为11%和10%。
公开信息显示,除天津市外,2015年1月1日起,福建省无雇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月缴纳养老保险费基数按1600元执行,按此标准计算,月缴纳养老保险费将比以往增加60元;在江西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2015年缴费基数最低为1550元、最高为11625元,较去年分别增加130元和975元。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乔健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对社保缴费基数的调整,主要是基于上一年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社会平均工资存在虚高成分,并不能完全反映出社会群体平均收入的真实情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但目前情况是,除了每年持续上调的缴费基数外,我国企业职工的社保缴费率一直居高不下。目前,我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5项社保的缴费比例,企业为29.8%,其中养老20%、医疗6%、失业2%、工伤1%、生育0.8%;个人累计已达到11%左右,合计超过个人工资的40%,在国际上属于偏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