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区别
1、缴费主体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是自己缴费(当然,也有亲朋好友代缴的);
职工是所在的工作单位代扣代缴。
2、受理机构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和退休是由受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委托的公共职业服务机构(档案托管机构)受理;
职工缴费和退休是由所在的工作单位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办理。
3、缴费基数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是按上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100%为缴费基数;
职工是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不得低于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不得高于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
4、 缴费比例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是20%;
职工是8%(职工所在的工作单位缴费比例为20%)
5、缴费意愿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可根据自己的就业和收入情况自愿缴费;
职工必须依法缴费,不容商量。
6、缴费方式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按照公共职业服务机构(档案托管机构)的要求,通过银行网点、网银、手机银行、微信、支付宝、社保自助缴款机进行缴费;
职工只能通过所在的工作单位从工资里代扣代缴。
7、 缴费期限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在上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发布后,一般是从每年的7月至年末这段时间缴纳当年的养老保险费,可一次缴全年,也可一年缴多次;
职工是每个月都须缴费。
8、欠费后果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因各种原因未在当年缴费,跨年后形成缴费断档,个人只承担自己的退休待遇可能因此降低的后果;
职工因单位原因欠费,欠费的单位要承担违反《社会保险法》的法律责任。所在单位可能面临应缴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能面临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直至被追究刑事责任。
9、补缴情形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当年错过缴费机会,跨年不得补缴往年欠费;
职工与用人单位在建立劳动关系期间未及时缴费,可向用人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主张补费诉求。
10、退费标准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去世、入外籍丧失国籍,可以全额退返个人缴费。遗属还可以将抚恤金、丧葬费与退返的全额个人缴费进行比较,选择是否全额退返个人缴费而放弃抚恤金、丧葬费;
职工退费时,只退返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❷ 职工养老保险和灵活就业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职工养老保险和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同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二者个人账户记入比例和计息方式、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没有区别,但缴费身份、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不同:
一、缴费身份
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对象,是企业职工;灵活就业养老保险的参保对象是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
二、缴费基数
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以职工本人应得工资总额为基数,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以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因此短期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为基数。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是由本人在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0%至100%的区间自由选定。
三、缴费比例
职工养老保险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分别缴纳,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一般为20%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8%。单位缴费计入统筹账户,个人缴费计入个人账户。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按20%的比例,全部由个人缴纳,其中12%计入统筹账户,8%计入个人账户。
《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❸ 个人灵活就业与在职缴费有什么区别
个人灵活就业与在职缴费的区别:
1、参保主体不同
企业、社会自版由职业养老权保险都隶属于社会保险,在职缴费的参保主体是企业和个人,个人灵活就业的参保主体是个人。
2、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不同
比如灵活就业养老缴费比例为20%,企业职工养老缴费比例为28%,缴费基数也因地而异,但是缴纳情况可就不同了,企业职工的保险单位一般会承担单位部分的金额,而灵活就业很少有雇主给缴纳保险的单位部分,
3、退休时间不同
男的都是60岁,女的灵活就业一律55岁,企业职工城镇户口50就可退休,当然还有一些特殊工种类的提前退休的情况。
退休金的影响因素很多,因缴纳时间的长短、历史平均缴费比例、个人账户上的钱、退休年龄等诸多方面有关系。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两者缴费的基数是相同的,那么以后领取的退休金是一样的。只不过职工养老保险单位交费部分多。如果是个人出钱,建议参加个人自由职业养老保险比较好。
❹ 灵活就业养老保险与那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有哪些区别
职工养老保险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区别:
1、承担的费用上:个人缴比企业缴,费用负担要重一些。职工养老保险由单位缴,个人只要承担8%的比例,而灵活就业人员则需承担20%的比例。
2、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等,缴费基数越高、年限越长,退休时领取养老金也越多。与哪种方式缴费(个人缴或企业缴)没有影响。
3、有单位缴的话,缴费比例一般如下:养老保险:单位20%,个人8%;医疗保险:单位8%,个人2%;失业保险:单位2%,个人1%。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各在1%左右,个人不需要缴纳。单位所缴比例,各地区略有差别,以当地规定为准。
拓展资料: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是指一种保险政策,有一类没有固定的工作、失业或再就业的人属于灵活就业人员。针对这类人的养老保障,国家颁布实施了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政策。
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所、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传统主流的就业方式。灵活就业人员是指在劳动年龄范围内(男60周岁、女50周岁以下)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或再就业的人员,包括:自雇型就业,有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两种类型;自主就业,如自由职业者,律师、自由撰稿人、歌手、模特、中介服务工作者等;临时就业,如家庭小时工、街头小贩、其他类型的打零工者。
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必须按规定进行就业登记、以个体身份参加社会保险,按规定缴费基数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规定缴费基数是:基本养老按上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0%作为缴费基数;基本医疗按上一年成都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灵活就业人员必须按时缴纳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两项社保费后,每季度末(25日前)持本人身份证、户口薄、《再就业优惠证》或《失业证》、就业登记证明及社保缴费凭证,残疾人员还需持《残疾人证》,到所在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提出申请,具实申报缴费月数和补贴月数。
参考资料:网络-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
❺ 在职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交社保有什么区别
主要有以下区别:
1、参保主体不同
企业、社会自由职业养老保险都隶属回于社会保险,在答职缴费的参保主体是企业和个人,个人灵活就业的参保主体是个人。
2、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不同
比如灵活就业养老缴费比例为20%,企业职工养老缴费比例为28%,缴费基数也因地而异,但是缴纳情况可就不同了,企业职工的保险单位一般会承担单位部分的金额,而灵活就业很少有雇主给缴纳保险的单位部分,
3、退休时间不同
男的都是60岁,女的灵活就业一律55岁,企业职工城镇户口50就可退休,当然还有一些特殊工种类的提前退休的情况。
退休金的影响因素很多,因缴纳时间的长短、历史平均缴费比例、个人账户上的钱、退休年龄等诸多方面有关系。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两者缴费的基数是相同的,那么以后领取的退休金是一样的。只不过职工养老保险单位交费部分多。如果是个人出钱,建议参加个人自由职业养老保险比较好。
❻ 在职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交社保有什么区别
主要有以下区别:
1、参保主体不同
企业、社会自由职业养老保险版都隶属于社会保险,在职缴费的权参保主体是企业和个人,个人灵活就业的参保主体是个人。
2、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不同
比如灵活就业养老缴费比例为20%,企业职工养老缴费比例为28%,缴费基数也因地而异,但是缴纳情况可就不同了,企业职工的保险单位一般会承担单位部分的金额,而灵活就业很少有雇主给缴纳保险的单位部分,
3、退休时间不同
男的都是60岁,女的灵活就业一律55岁,企业职工城镇户口50就可退休,当然还有一些特殊工种类的提前退休的情况。
退休金的影响因素很多,因缴纳时间的长短、历史平均缴费比例、个人账户上的钱、退休年龄等诸多方面有关系。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两者缴费的基数是相同的,那么以后领取的退休金是一样的。只不过职工养老保险单位交费部分多。如果是个人出钱,建议参加个人自由职业养老保险比较好。
❼ 职工养老保险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吗
职工养老保险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待遇规定没有区别,只是缴费办法不同。
职工养老保险:是以本人工资为缴费工资基数,由单位和个人按规定比例缴费,单位缴费比例一般在14%至20%之间,个人缴费比例为8%。单位缴费计入统筹账户,个人缴费计入个人账户。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是以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0——100%由个人选择作为基数,按20%的比例缴费,其中12%计入统筹账户,8%计入个人账户。
拓展资料
《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标识,为每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个人设立的惟一的、用于记录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和从企业缴费中划转记入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上述两部分的利息金额的账户。个人账户是职工在符合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办理了退休手续后,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主要依据。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按照此规定,用人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 20% ,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确定。
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最终要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自前各省市用人单位和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不同,且在不断调整。如:上海按照单位22%、个人8%的比例缴纳,北京按照单位20%、个人8%的比例缴纳。
❽ 职工养老保险与灵活就业养老保险的区别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与灵活就业者养老保险之间的区别体现在参保形式、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以及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的区别。
1. 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者都可参保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参加的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的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1)、企业职工是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主力,国家规定在职职工必须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而且基本养老保险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筹集资金,采取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2)、灵活就业人员是指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的人员,包括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律师、会计师、自由撰稿人、演员等自由职业者等等。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愿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险费也由个人全部承担。
2. 我国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待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进入基本养老统筹基金,用于支付职工退休时社会统筹部分养老金,统筹基金用于均衡用人单位的负担,实行现收现付,体现社会互助共济。另一部分是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进入个人账户,用于负担退休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支付,体现个人责任。(1),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2)、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3)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3.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的不同规定。(1)、用人单位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关于缴费基数,有的地方以企业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如辽宁、吉林、河南、浙江等多数省、市;有的地方以全部职工缴费工资之和为基数,如北京、天津、深圳等部分省、市。用人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目前,辽宁省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为21%。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计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用于当期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付,实行现收现付。(2)、职工个人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职工个人按照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缴费工资为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缴费工资基数。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形成个人账户基金,用于退休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发放。(3)、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计入个人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