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养老保险金替代率

养老保险金替代率

发布时间:2021-01-27 08:10:15

养老金替代率的计算

养老金替代率是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养老金替代率的具体数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来获得。如2006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员领取的平均养老金为650元,而同年该城市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为1100元,则2006年该城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为(650/1100)*100%%=59.09%

Ⅱ 未来养老保险替代率

养老保险替代率是来衡量老年保障程自度的关键性指标,它指退休金价值占某一时期内员工收入(退休前一年,前五年,或终生平均工资的比例;各国采用的基准有所不同)的比例.从某职工的退休金替代率可知道其退休后的生活大概可以维持在什么水平.
就是看你退休的能有多少保障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Ⅲ 社保替代率是如何计算的

社保代替率即是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
养老金替代率的具体数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来获得。如:2002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员领取的平均养老金为650元/月,而同年该城市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为1100元/月,则:2002年该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为(650÷1100)×100% = 59.09% 。决定替代率的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基金的承受能力;二是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三是养老金的增长机制。
替代率可以分不同层次计算,它包括:个人退休时的养老金与其在职时工资收入之比;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与其企业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行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与其行业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地区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与其地区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全国退休人员平均退休金与全国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五种。根据工作或研究需要,可采用不同的比值(比率)来说明个人、企业、行业、地区、全国养老金替代率状况、平均值、纵横向水平比较和变动趋势。
为了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致有大的下降,让退休职工得以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实现尊严养老,养老金替代率必须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从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职工养老待遇的历史情况,职工和企业的缴费水平,以及国家对公民应承担的养老责任出发,养老金替代率一般应该保持在80%以上。低于这个水平就意味着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比在职时有了较大幅度降低,生活保障水平较差。

Ⅳ 养老保险替代率是什么

养老保险替代率是衡量老年保障程度的关键性指标,它指退休金价值占某一时期内回员工收入(退休答前一年,前五年,或终生平均工资的比例;各国采用的基准有所不同)的比例.从某职工的退休金替代率可知道其退休后的生活大概可以维持在什么水平.
就是看 你退休的能有多少保障

Ⅳ 养老金替代率是什么 目前养老金替代率是多少

养老金替代来率,是指劳动者退源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
养老金替代率的具体数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来获得。如:2002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员领取的平均养老金为650元/月,而同年该城市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为1100元/月,则:2002年该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为(650÷1100)×100% = 59.09% 。
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以向城镇企业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为目的的制度。因此,这个制度设计的基本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为60%左右

Ⅵ 养老金替代率是什么意思请举例说明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
养老金替代率的具体数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来获得。如:2002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员领取的平均养老金为650元/月,而同年该城市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为1100元/月,则:2002年该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为(650÷1100)×100% = 59.09% 。
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以向城镇企业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为目的的制度。因此,这个制度设计的基本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为60%左右。但实际上,养老金替代率逐年下降 目前已下降至50%以下:http://www.chinanews.com/fortune/2011/06-10/3103897.shtml

Ⅶ 2010年养老保险替代率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养老保险替代率是用来反映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确定合适的养老保险替代率目标成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影响因素:
影响养老保险替代率的主要因素有:缴费标准(包括缴费基数和缴费率)、缴费年限(取决于开始缴费时间与退休年龄)、领取年限(取决于退休年龄与寿命)、养老金投资收益率、退休前一年的工资、工资增长率等。
1、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是影响养老保险替代率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缴费基数和缴费率两个因素。缴费基数由缴费工资决定,而缴费工资则由初始缴费工资和每年的工资增长率决定。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个人账户具体的社会保险月缴费基数一般是按照职工上年度全年工资的月平均值来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一旦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缴费来源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职工按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基数8%的比例缴费,企业原则上为本单位上一年度工资总额的20%。但在实际执行中,各地依据当地实际情桨叶均制订了本地区的缴费比例和缴费基数。
现行制度尤其是缴费基数上限的规定意味着养老保险缴费的增速会慢于工资增长速度,从而会降低养老保险替代率。缴费基数下限的规定则可能会影响低收入的当期消费,如果低收入行业的工资增长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再按照现行缴费基数的下限进行缴费,意味着养老保险缴纳的速度会快于工资增长速度,进而提高养老保险替代率。
2、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缴费年限等于平均退休年龄减去开始工作年龄。从缴费年限看,由于职工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平均缴费时间有缩短的趋势。统计数据显示1990年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5.5年,2000年为7.1年,2005年为8.5年,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约为11年。
随着平均缴费时间的缩短,中国养老保险替代率有下降压力。因此,要提高养老保险替代率,一方面可以给予职工退休年龄有限选择权,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降低开始工作年龄。
3、养老保险的领取年限。领取年限等于平均寿命减去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退休年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人均寿命也在不断提高,从1960年的43.46岁,提高到2010年73.5岁,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人均寿命将达到77岁。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如果退休年龄不变,则养老金的领取年限将增加。与之相应的则是中国养老保险替代率的降低。
4、养老保险的投资收益率。养老金的投资收益率与养老金的投资要求(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投资领域和投资水平有关。投资收益率越高,养老保险替代率也就越高。

Ⅷ 社保养老的替代率是什么意思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养老金替代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

在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中,企业人员缴费满35年的,退休后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为59.2%。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员工工作35年后,退休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为百分之90。

(8)养老保险金替代率扩展阅读:

养老金替代率的合理范围

养老金替代率存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因为要保证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替代率不能过低,要保证工作期间正常的消费水平(缴费比例不能过高)和国家养老体系的负担(财政负担不能过高),替代率也不能过高。

世界银行认为“对于一个典型的全职工作者,在强制性缴费的系统中,税后收入的替代率应该在40%至60%,低于40%退休人员在无收入来源下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水平,高于60%国家养老系统无法负担,很可能会在未来消减福利。Aaron George Grech(2013)研究发现,OECD国家中有部分国家低于40%,也有部分国家高于60%。国际劳工组织第238号公约认为替代率最低应为45%。

国内来看,我国部分文献使用两期跨期叠代模型(OLG)计算出了我国最优社会统筹养老金替代率,部分文献通过计算满足我国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基本生活水平的消费支出,测算出了城乡各自的最低养老金替代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养老金替代率

Ⅸ 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

养老保险替代率是用来反映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确定合适的养老保险替代率目标成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影响因素:
影响养老保险替代率的主要因素有:缴费标准(包括缴费基数和缴费率)、缴费年限(取决于开始缴费时间与退休年龄)、领取年限(取决于退休年龄与寿命)、养老金投资收益率、退休前一年的工资、工资增长率等。
1、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是影响养老保险替代率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缴费基数和缴费率两个因素。缴费基数由缴费工资决定,而缴费工资则由初始缴费工资和每年的工资增长率决定。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个人账户具体的社会保险月缴费基数一般是按照职工上年度全年工资的月平均值来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一旦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缴费来源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职工按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基数8%的比例缴费,企业原则上为本单位上一年度工资总额的20%。但在实际执行中,各地依据当地实际情桨叶均制订了本地区的缴费比例和缴费基数。
现行制度尤其是缴费基数上限的规定意味着养老保险缴费的增速会慢于工资增长速度,从而会降低养老保险替代率。缴费基数下限的规定则可能会影响低收入的当期消费,如果低收入行业的工资增长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再按照现行缴费基数的下限进行缴费,意味着养老保险缴纳的速度会快于工资增长速度,进而提高养老保险替代率。
2、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缴费年限等于平均退休年龄减去开始工作年龄。从缴费年限看,由于职工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平均缴费时间有缩短的趋势。统计数据显示1990年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5.5年,2000年为7.1年,2005年为8.5年,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约为11年。
随着平均缴费时间的缩短,中国养老保险替代率有下降压力。因此,要提高养老保险替代率,一方面可以给予职工退休年龄有限选择权,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降低开始工作年龄。
3、养老保险的领取年限。领取年限等于平均寿命减去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退休年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人均寿命也在不断提高,从1960年的43.46岁,提高到2010年73.5岁,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人均寿命将达到77岁。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如果退休年龄不变,则养老金的领取年限将增加。与之相应的则是中国养老保险替代率的降低。
4、养老保险的投资收益率。养老金的投资收益率与养老金的投资要求(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投资领域和投资水平有关。投资收益率越高,养老保险替代率也就越高。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Ⅹ 养老金替代率是什么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国际标准替代率要达到70%才能保持生活品质不下降。

阅读全文

与养老保险金替代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合肥灵活就业者参保女退休年龄 浏览:274
老年人三尖瓣中度返流 浏览:26
奶奶不在拉没回去是不孝顺吗 浏览:541
衡量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指标是什么 浏览:310
鱼疗养生馆前景怎么样 浏览:979
梅州养老保险缴费比例 浏览:968
社保不同地方交的退休怎么办 浏览:97
体检的肛检怎么做 浏览:473
水泥厂车间工人退休年龄 浏览:102
辽宁2o13年养老保险交费标准 浏览:497
佛山三水户口父母如何迁入 浏览:683
你好孝顺呀 浏览:56
重阳节的来历15字 浏览:755
河南省养老保险转移 浏览:159
描写重阳节的话语 浏览:2
到退休年龄单位应该给补偿吗 浏览:304
90岁支架手术 浏览:933
长寿区最高和最低海拔多少 浏览:168
养老金上调和文凭有关系吗 浏览:465
小学生敬老院活动主持人台词 浏览: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