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官方怎么回应四大民生热点问题的
2月27日学习,社保收支压力下养老金够发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运行情况如何?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形势怎样?就业和社保扶贫如何推进?在26日国新办召开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回应了诸多民生热点问题,引发关注。
资料图:人社部。
就业和社保扶贫如何推进?
——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
据介绍,目前,人社部门已经核实的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有1838万人。在摸清底数的情况下,创新举措,精准帮扶,目前按照最新数据,已经有608万贫困劳动力实现了比较稳定的就业。
“要进一步强化就业扶贫。”张义珍表示,要力争使具有劳动能力、劳动条件、劳动意愿的贫困劳动者都能尽早的实现就业。在这个过程中,人社部门将送岗位,大力开发就业岗位;送技能,能够使他们更多掌握就业的本领;送服务,争取使他们能够得到更多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帮扶。
在社保扶贫方面,张义珍表示,要进一步将贫困人口纳入到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争取应保尽保。对缴费确有困难的,协调相关方面,或者采取有关的措施,予以补助救助。同时,要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提高保障能力。
据悉,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方面,2017年享受政府补贴代缴的有1515万人。目前全国有30个省市区,还有2835个县级财政在中央的基础养老金标准70块钱水平之上又给予进一步补贴,提高了基础养老金。从目前来看,全国人均的基础养老金,就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块已经达到了124块钱。
⑵ 热点话题:养老金并轨对公务员有什么影响
所谓的养老金并轨,简单直白的讲,就是国家编制内的公务员或事编人员在退休后将和企业退休人员一样拿社保养老金,而不再领取国家发放的养老金。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公务员和社会上的企业职工养老金一样了,两者退休后将不会有区别。
1、门槛问题。就2017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来说,上万考生竞争某国税局一职,此次国家公务员岗位可谓是“万里挑一”,可见公务员这一职位是越来越吃香了。随之而来的是公务员考核越来越复杂,门槛越来越高。部分考生甚至连国家公务员报名的门槛都没达到,地方公务员的门槛相对较低,但考生还要经历笔试、面试等考核才能通过录用。竞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下,不少考生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选择上培训班的课程,通过专业的公考教师指导,才顺利通过笔试和面试。就业成本明显提高。
2.观念问题。相信不少应届毕业生或者是待就业者,家里人都希望自己找一个比较体面的工作。在家长眼中,体面的工作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机关单位,银行、教师、医生等等。部分三线以下的城市,很多人认为除了公务员其他都不算是正式工作。公务员在他们眼里工作稳定,工资不低,还体面,家庭聚会亲戚串门的时候提起你的职业,也不会难开口。
3.服务年限。公务员在被录用时,会有一定的期限,一般是3-5年。也有更长的,比如政法干警类的,专科服务年限是9年,本科服务年限是7年,硕博以上是5年,因此,想辞职也是一个大问题。
4.个人能力问题。在国企和私企就业所需要的个人专业能力,比公务员的要求高得多。公务员的工作内容比较固定,相对来说需要的技能没有这么高,而在企业里,变动非常大,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专业度要求越来越高。
⑶ 社保可以一次性交满15年吗
一:不可以一次性交满15年。
2018年9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特别强调,必须按照国务院明确的‘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已定部署,确保社保现有征收政策稳定,在社保征收机构改革到位前绝不允许擅自调整。对历史形成的社保费征缴参差不齐等问题,严禁自行集中清缴。
二:如何计算保费
缴费金额=缴费基数*缴费比例。
1、社保缴费基数
社保的缴费基数,是指企业或者职工个人用于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用此基数乘以规定的费率,就是企业或者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金额。
各地的社保缴费基数与当地的平均工资数据相挂钩。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且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社保基数申报和调整的时间,一般是在7月。
企业一般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一半则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在我国,缴费基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申报,依法对其进行核定。
2、缴费比例
缴费比例,即社会保险费的征缴费率。我国《社会保险法》对社会保险的征缴费率并未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按照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相关政策的规定,对不同的社会保险险种,我们实行不同的征缴比例。
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在我国,社会保险 (Social Insurance) 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另外,社会保险是一种缴费性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缴纳,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并承担最终的责任。但是劳动者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缴费义务,并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2018年9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特别强调,各地一律保持现有社保政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