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农村养老方式有哪些

农村养老方式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1-01-07 00:02:16

『壹』 你们现在的农村有什么养老方式值得借鉴

目前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还正处于探索和试点阶段,传统的家庭养老、儿女养老模式正面临挑战。要切实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通过合村并村,从个人、集体、政府相结合,探索一套切实有效的符合农村的养老模式

『贰』 城乡居民的养老方式具体有哪些

就目前而言,不论是城镇职工,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城乡居民,无外乎以下几个养老方式:
第一,有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有企业的补充养老保险,第三,有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第四,由子女供养,

『叁』 在农村,是如何养老的

一、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

(一)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家庭成员或家庭为老年人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模式,主要是从经济、生活、精神三个方面对老人进行照料。从根本性质分析,家庭养老是指由家庭各个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形式和养老制度。因为农村经济不发达,传统的分配方式比较单一,导致老人的老年生活缺少保障,对家庭形成很大的依赖性,于是“养儿防老”成为农村老人根深蒂固的思想,甚至成为我国老人的传统观念。迄今为止,家庭养老仍然占我国养老方式的主体地位,尽管有多种现象违背家庭养老的理念,比如老人遭到子女殴打甚至遗弃,这种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遭到媒体曝光后,必然引起了社会各种人士的议论,然后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控制此类事件的发生,将家庭养老的发展推向正常的轨道,这不仅说明了家庭养老能促进道德伦理的规范性,更能体现出家庭养老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机构养老

现如今,农村闲置土地越来越多,农村老人虽在家耕种一定的土地,由于其劳动力随着年龄的上涨而减少,老人薄弱的劳动力仅能支持他们耕种小部分的土地,相比那些年轻人的劳动力,老人已经无法通过耕种大片土地来获得农产品,只能种植面积较少的土地解决基本的生活需求,以此为他们的日常吃、喝提供资源。但是假如某一年的土地产出量变少,老人获得的回报就会相应降低,甚至形成入不敷出的局面,土地对养老的作用就会变得很微弱。另外,老人的子女?m不在身边,却也很有可能给老人带来负担,比如家中孙子辈的孩子一般会被留在家里由老人抚养,家里的整个经济来源会依靠老人的子女,子女既要抚养下一代,又要赡养老人,更会使他们力不从心。如果家庭将重心放在小孩的身上,那么老人必定会是受到忽视的一方,家庭养老的作用就会显得更加微弱,因此土地养老的功能牵制到家庭养老的功能,如果土地养老得不到很好地发展,那么也会对家庭养老形成很大的冲击。

四、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

(一)结合社会各种力量,分担家庭养老负担

1.明确职责

虽然社会、政府、家庭及个人都是养老服务的提供者,但养老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家庭、政府、社会三种角色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倡导一种以家庭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支柱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首先,子女个人应明确自身的责任,及时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在生活和精神上帮助老人,然后,政府及村委会应做好监督职责,分别对农村老人经济生活方面及精神方面提供帮助,联合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对不赡养老人的子女进行说服教育,必要时,采取相关的法律手段保护老人的基本权利。最后,社会的力量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宣传的力量,通过社会文化的传播,令子女应主动赡养老人的思想深入人心,为每个家庭的养老创造一种积极的氛围,另一方面则是社会舆论的力量,这样一来,虐待老人、抛弃老人的家庭就会受到社会大众的谴责,大部分子女因受不了舆论的压力,便会重视养老,重视老人,社会监督着家庭养老的同时,也促进了家庭养老的发展。

2.保障家庭经济收入

农村养老一直是整个国家及社会关注的问题,即使农村家庭经济负担重,国家财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投入巨资进行养老,于是我们更应该关注农村家庭的基本生存能力。实际上,大部分的农村家庭属于中低收入的家庭,这类家庭的子女为了生存而选择外出打工,子女每年外出打工挣得的钱用于老人小孩的日常开销、小孩的学业费等等,余下来的钱也是所剩无几,如果这个家庭里有人遭遇到疾病,那么这个家庭的抗疾病能力会很低,若无法保障这类人的生活、健康,势必会引起整个社会乃至国家的不稳定。因此,政府一方面应分析农村每个家庭的经济收入,协调财政投入的资金,多用于保障中低收入甚至家庭成员较多的家庭,另一方面国家应调节对农村家庭的税收制度:我们通常所说的穷人与富人的税收制度是一样的,而在发达国家,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的税收制度的区别征税制度是非常健全的,他们将从富人身上征来的税用于中低收入家庭,保证了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需要和发展。因此,我国应该逐步完善税收制度,扬长避短,使农村家庭能节约出一笔资金,用于家庭养老的发展。(二)多方面推行机构养老

近几年,在政府的宣传与鼓励下,养老机构开始出现在农村老人的视野中,政府宣传模式却仅限于横幅、公告等方式,导致老人对机构的服务、运营情况了解颇少,再加上老人受“养儿防老”传统观念的影响,对进入机构养老产生抵触心理。于是我们可以利用志愿者的身份让老人深入了解机构养老、接受机构养老。志愿者可以从大学的志愿者服务团里挑选,借助学生纯真的身份是为了避免老人出现害怕受骗的思想,高校志愿者通过志愿者服务团定期进入养老院,给老人们带去关怀与爱心,结合志愿者的力量让老人们相信养老机构,另一方面养老机构给予老人一天的时间,让老人免费体验养老机构的真实生活,消除老人心中的种种疑惑与担忧,为养老机构的发展打下基础。在发展机构养老的同时,政府应加强对机构的管理,努力提高机构的服务质量,加大对机构养老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制定规范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措施,极大程度地刺激机构养老的发展。

(三)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部分养老金

一方面,高效地利用土地,让土地为农村家庭提供一部分养老金。针对还拥有一定劳动力的农村老人,他们虽无法种植大规模的土地来获得收益,却能在政府的政策中获得经济收入,比如现在的乡镇政府鼓励各种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大多数属于大规模种植,在种植过程中会需要一定的劳动力,于是,还拥有一定劳动力的老人可以长期做这样的劳务,工资虽比不上外出务工的子女,但能者多劳,有多少劳动力就会得到多少的回报,这样农业产业既得到了发展,又能为农村老人提供收入渠道。另一方面,发展这些农业产业是需要各个政府及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与合作,因此政府应该积极引进农业产业,才能更快地解决当代农村土地闲置的问题。

『肆』 我国农村有哪些养老模式

中国目前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模式有:一、居家养老,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以家庭为中心,靠子女亲属养老;二、社会养老,城镇和农村均由社会福利机构负责养老(指各级民政部门开办的敬老院、福利院,属于国家出资);社区居委会、街道办开办的养老机构、托老所等(属于自收自支性质);三、民间养老,一些民营企业投资开办的养老院等,有养老意愿的个人进行选择。一般这样的养老院收费较高。

『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交费有哪些方式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小诺解答:

您好!

由于我国广大农村专的大多数农属民的收入是不固定的,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十分灵活,大体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定期交费,在收入比较稳定或比较富裕的地区和人群采用这种方式。如乡镇企业可按月或按季交纳保费,富裕地区的农民可按半年或按年交纳保费,其交费额既可以按收入的比例,也可按一定的数额交纳。第二种方法是不定期交费,多数地区因农民收入不稳定而采取这样的方式。农民可以在丰年多交,欠年少交,灾年缓交,家庭收放好时交,不好时可不交。第三种方法是一次性交费。实行这种方法的参保人员多数是岁数偏大的农民,根据自己年老后的保障水平将养老保险的保费一次交足,一直到60周岁以后按规定领取养老金。

『陆』 农村老年人如何养老

在我国的农村地区,主要有以下几种养老方式:

1、家庭养老

这是我国农村最主要、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孝”的集中体现,它具有其它养老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短时期内不会被其它养老方式取代,仍然是我们主流养老方式。但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这种传统的养老方式正受家庭规模缩小、人口流动、失地、老龄化等因素的挑战,目前这种养老方式的质量有下降的趋势。

2、集体养老

这是一种在农村很常见的养老方式,它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其主要形式有五保制度和养老院制度。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但是适合这种养老方式的,只是农村老年人口中很少的一部分人,并不能成为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主要形式。

3、养老保险

随着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增多及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养老保险也是一种好的养老制度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4、储蓄养老

这种养老方式只有少部分的农村老年人采用,他们依靠平时的积蓄用来防老,在农村仍然有一定的市场。一些农村居民对养儿防老已丧失信心,他们认为只有钱财是可靠的,因而尽可能省吃俭用,节约储蓄以备老年需要时用。

拓展资料:

养老制度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之前,城镇家庭的养老功能强大,家庭和单位合力使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资源得到很好的发挥,尽管资源有限,但各尽其力。在农村,政府和集体合力为“五保”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而其他农村居民只有靠家庭,有时需要求助亲戚和邻里来照顾。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特征在养老服务领域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介入,“单位人”演变为“社会人”,企业办社会的现象消失了,单位的福利待遇越来越少了。很多企业在转轨后,职工已经完全失去了享受单位福利待遇的机会,退休后实行社会化管理。迄今为止,依靠单位提供各种养老服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由社区和企业以及各种组织提供的养老服务。

综上所述,随着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动,原有的养老服务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已经不复存在,为适应时代要求,重构养老服务体系、制度成为当务之急。

『柒』 农民怎样养老

农民如何养老?
新华网
——对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一个老人

白露前的一个早上,王丰田老汉从自家的芝麻地里走出来,解放胶鞋上沾满了泥土,“今年雨水大,地润得很,芝麻都倒了,得赶紧扶扶。”

68岁的王丰田是郾城县龙城镇小王庄村二组的村民。他家住在村子最南头,小院里石榴已经挂果,大叶杏枝繁叶茂,小他5岁的老伴儿在灶间忙活着。王老汉搓掉手上的泥土,点燃一支“沙河”烟,面对记者的询问,打开了话匣子。

16岁那年,初中还没毕业,王丰田就去沈阳军区当兵,四年军旅生涯造就了他雷厉风行的性格,也给了他一副享用至今的好身板。复员回乡后,王丰田被任命为民兵营长,带着一帮年轻人白天训练,晚上巡逻,是乡里重点培养的积极分子。日子流水般过去,眼看着三子一女一天天长大成人,王丰田也从一条精壮汉子变为白发老者。“树大分杈,儿大分家”。前些年,王老汉的头等大事就是给儿子娶媳妇,为女儿寻婆家。三房媳妇娶进门,儿子们都分家另过了。大儿子跑生意多年,闯荡出了些眉目,一家四口迁居深圳,两三年才能见上一面。小儿子在县城当校工,隔三差五回来看看。只有二儿子住得离自己不远,几乎每天都要领着孙子来老汉的小院坐坐。“闺女嫁给北村一个养猪专业户,小日子过得也怪殷实。子女们都孝顺,孙子辈儿也争气,俺老两口身子骨还硬朗,地里边的活儿还能干得动。觉着日子这么过,也怪带劲,没有啥烦心事。”王丰田说。

王丰田一家在小王庄村不算富,和他同龄的老哥们儿家境大抵相似。操心生计、操心儿女一辈子,到现在他们还是闲不住。伺弄家里的几亩责任田不说,王丰田和一个老伙计还去山西贩过两次苹果,挣个体己钱。后来村里成立老年协会,王丰田高票当选老年协会副会长。他和几个老哥们聚到一块儿,谁家有个磨牙斗嘴的事情就去调和调和,哪个老伙计过生日了,就提篮打酒前去热闹一番。这些年村里经济状况越来越好,老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稳步提高。“要说不孝敬不赡养老人的事儿,哪个村都有。早前比较多,主要还是因为穷,儿女都吃不饱,老人更别提。儿子还好说点,媳妇要是恶一点,摔摔打打、骂骂咧咧的情况的确存在。”王丰田说,“不过这几年情况好多了,年轻人都忙着出去挣钱,老人在家看个门,招呼住孩子,用处不小。孝敬老人也是为自己好,能让自己在外头安心挣钱。所以现在的年轻人想得都可现实,俺村几个富户还给父母报名参加旅游团,去北京看天安门呢。”

“如果子女忤逆不孝,怎么办?”面对记者的追问,王丰田笑了笑,“他不孝就靠自己,我现在干得动,庄稼把式样样不差,能养活自己。”

“那如果你年龄再大一点儿,身体再有个花钱受罪的病,怎么办?”王丰田沉吟良久,在青砖上摁灭烟头,“要说真躺床上不会动那一天,实际上也指望不住孩子。干了一辈子,俺老两口还攒了几千块养老保命的钱。其他的法子,我没想过,也想不出来。”

日上三竿,王丰田的老伴儿端上来豆角蒜汁捞面。王笑着说:“记者同志,你想的问题太深。要我说,能顿顿吃上好面,过的就是好日子。”

旁注:像王丰田这样60岁以上的老人,在河南省农村有749万。按照国家规定,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进入60岁以后,就应视为丧失劳动能力。城市工作人员60岁可以退休,安享晚年生活。而农村的许多老人还在自耕自养,以自己的劳动创造效益,解决自己的生活来源,殊为可贵。

省民政厅提供的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河南省农村老年人,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条件有保证的,占92.7%。其中自食其力的约占15.4%,这部分老人大多是低龄健康老人,有一定的劳动能力或技术特长,依靠种地,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等,保证其生活来源。其余的多依靠子女供养,一般年龄较大,身体有病,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他们仍然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农业劳动,但所创造价值已不能满足自身需要,主要靠子女供养。

一个村庄

即便是在1∶55000的郾城县政区图上,龙城镇小王庄村也不过是个绿豆大小的圆圈。村子里住有315户1346口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60多位。

村支书赵自甫说:“俺庄只有1080亩地,人均才合八分地,要不是临着洛界(洛阳—界首)公路,光指望种地,吃饭都困难。”小王庄村子小,人少脑子活,改革开放之初,这里的村民就倒腾点小生意做。洛界公路穿村而过,门面房价格逐年上涨,好些家都盖起了二层小楼,上面住人,下面出租。交通便利带来的好处还不止这些,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村里几个胆大的从山西、甘肃等地贩运苹果赚了钱,大伙儿看好这个行当,纷纷杀入。短短几年,小王庄成了远近闻名的苹果批发集散地,小生意成了大气候。去年,小王庄村人均纯收入突破3300元,老百姓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

这几天外地苹果陆续运到,村里能干动体力活儿的老年人,都跑到村口帮助卸车。老人们把这当成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每年还能挣上不少装卸费。

53岁的魏桂云快人快语,“俺村尤其是这些年,风气不赖,基本上没听说谁家儿女不孝顺、虐待老人的。俺娘今年都92岁了,身体还是棒得很,村里的老少爷们都看着哩,对老人说话嗓门高点都不敢。大家还说哩,争取让俺娘活到100岁,也算给村里争光了。”王然是外村嫁进来的媳妇,今年60岁,前些年当了奶奶。她说:“小王庄的风气好,村规民约大家都自觉遵守。那一年姓张的那一家媳妇对老公公不好,全村人都不理她、看不起她,搞得她自己都抬不起头。风气只要是正了,就不怕那个别调皮捣蛋的,他们也成不了气候。”

村民应秋花接着话茬说:“其实农村人都有个攀比心理,要是一家对老人不好,能带着好几家儿女都不孝顺。这里面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分家嫌老人偏心,有的是因为生活习惯不对劲,还有的老人再找老伴,二婚,子女嫌丢人,不登老人门。这些事儿俺村没有,但是听说其他地方有。”

“贫贱生百事,吃饱万事宁”。如今衣食无忧,庄户人家的生活也少了很多不和谐音符。即便偶有家中老人长年卧病在床,子女不耐烦的,村里就会组织村干部、老年协会会员,登门去做思想工作。年底评议十星级文明户时,孝敬老人也是一项硬指标,谁家缺颗星,亲戚邻居都会有看法有说辞。“前些年还搞过签订赡养协议书,让有老人的户家订责任状。这两年就是不搞这东西,大家也都自觉自愿,传统道德的力量其实在里面起作用最大。”赵自甫说。

两年前,57岁的焦建中张罗着成立了一个腰鼓队,她说:“原来家里有个小孙子,眼看着长大了,不用天天有人跟。我一个农村老婆家,在家里闲待着浑身都不舒坦。几个要好的在一块儿商量商量,就想着成立个腰鼓队,一个人兑100块钱买乐器买服装,吃完晚饭到打麦场上活动活动,精神头也足了,身体也好了。哪家有个红白喜事,俺们还去给助助兴,可受欢迎啦。外村的都开始请我们去表演了。”如今,小王庄村的腰鼓队已经有30名队员,原来都是年龄较大的,现在,20、30岁的大姑娘、小媳妇也纷纷加入其中。

作为老年协会副会长,王丰田和一帮老伙计正积极向县老龄办申请,在村里建一个门球场,事情已经有了眉目。“看着城里的老年人打门球怪有意思,俺们农民也愿意玩点新鲜东西。”王丰田说:“一到晚上不是看电视就是扯闲篇,怪憋屈。多活动活动筋骨,能活大寿限。”

村委院子的南临,是四间粉墙黛瓦的房子,赵自甫说这里就是小王庄村的敬老院。原来打算让村里的四个“五保”老人搬到这里,但一是有的穷家难舍,二是税费改革后,村里没有专项资金请护工和炊事员,房子就一直闲置。“五保”老人一个进了乡敬老院,三个有亲戚周济,自己有地,村组每年对给他们粮食,平安度日不成问题。

在村西地头遇上74岁的“三无”老人赵国仁,他正帮着78岁的老哥哥种田。赵自甫说:“县民政局的领导已经说了,像他这种在村里散居的五保对象,从明年1月份,一个月给补助100块钱,这可顶了大事了。”

旁注:小王庄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个龙城镇属于中等略偏上,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村,该村的绝大多数老年人都得到了较好的赡养。河南省其他地方的情况也大体相似,这主要归因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收入相对有了较大提高。随着农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也有很大改善。

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影响深远,加之近些年老年人权益、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也提高了人们的养老意识和法律意识。绝大多数子女孝敬或比较孝敬,不但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也多关心照顾,家庭和睦,代际关系融洽。

另外,这一代老年人都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饱尝过战乱饥荒的苦,所以十分珍惜现在的好生活。他们往往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只要衣食有着落,他们对所谓生活质量,要求不高。

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无经济来源的“三无”老年人占河南省农村老年人的4%,他们中的半数以上也纳入了“五保”供养,生活稳定。

一个敬老院

月亮门、夹竹桃、红砖道,西去镇政府约一公里的这个小院,就是龙城镇敬老院的所在地。民政所长宛向荣说:“我们刚刚搬过来不到两个月。这里原来是乡卫生院,敬老院用了以后需要再投资整饬一下。厨房、淋浴房、卫生室都要建新的,估计到10月底就能建好。到时候,俺乡敬老院能接纳80位以上的‘五保’老人,硬件上应该说也是不错的。”

目前,敬老院里一共住着20位老人,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69岁,最大的王闪老人已经97岁高龄。干了15年敬老院长、已经超过退休年龄的李爱枝说:“吃的住的,政府全管,还有专门的护工负责他们日常起居。可以说,这些老人在这儿比分散在家过的日子还要好,很多老人都能活到80、90岁,如果在家里养老的话,恐怕这些人早就没了。”

老人们两个人住一间房,除了换洗衣服,其他的由政府配给。身体尚好的,就帮忙喂两头猪,养几只羊,能换个活钱。敬老院的各项工作还没有全面到位,69岁的赵尚倭就临时充当炊事员。灶间凌乱地堆着几袋面粉,苍蝇在空中飞来飞去。午饭是大锅煮面条,撒几根玉米菜,没什么油水,但保证供应。“后院冰柜里还有大肉。”赵尚倭说:“隔三差五,俺们也管弄个荤菜吃吃,改善改善生活。”

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基本上都无儿无女,平日里除了工作人员,也少有人来探望。能有个地方住,有顿饱饭吃,这些饱经沧桑的老人们已经很知足了。有时候乡里赶会唱大戏,他们还能搬着小板凳去凑热闹。遇到个头疼脑热的小病,李爱枝他们给包个药,打个针;如果是大病送医院,敬老院就会和老人所在村组联系,保证医疗费用的支出。“税费改革之后,五保供养经费这一块儿是从村为单位的附加税里头支出的,往往收不上来。省里规定每个老人一年费用1300元,但能落实一半就不错了。”宛向荣说:“没办法的时候就只能向镇政府借粮、借款,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啊。俺们也想让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再提高一些,但是经费问题实在头疼,俺们心有余,力不足。”

“要说全乡够‘五保’条件的,在200人以上,就算建成以后全部利用上,敬老院也只能负担全乡1/3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李爱枝说:“大部分散居的五保对象现在还得由村组负责,他们的生活照料、房屋维修、有病治疗、死后丧葬等等很多事情,我们也无能为力,全看村班子办事的能力,村子的经济实力。镇上原先考虑过搞些院办经济,但没有启动资金,说说也就搁那儿了。我们也希望能有个什么好法子,给敬老院这一块儿更多重视,多办点实事。”

旁注:据省民政厅统计,全省目前共有农村五保对象33万多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4.26%。集中供养五保对象3万多人,只占其中的10%。大部分五保对象,要么分散供养,要么应保未保。全省目前共有乡镇办敬老院2020所、村办172所,不同程度地都存在资金短缺问题。

对于自耕自养的农村“三无”老人,在税费改革前,他们责任田的农业税、乡统筹和村提留及各种集资,大都由地方免除。税费改革后,由于实行按土地收税,又没有拿出相应的免税政策,他们要与其他青壮年劳力同等缴税,增加了他们自养的困难。

敬老院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阵地,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敬老院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但由于税费改革以后,村级可支配财力下降较大,对村级的转移支付资金很难落实到位,造成五保供养经费落实困难。很多地方的乡镇敬老院也和龙城镇一样,境遇尴尬无奈。而且河南省地域之间差距比较明显,一些经济基础差的地方,往往五保对象也多,群众负担更重,不利于当地农村脱贫致富。

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关键在农民、农业、农村。农民是难点,农村老年人更是难点中的难点。

农村目前养老形势总体是好的,这得益于近年来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一直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的好势头。老年人也享受到了现代文明进入乡村后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吃、穿、住、用、葬等各方面的条件都有较大改善。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力量支撑着农村养老问题的基本稳定,不赡养老人、虐待老人的仅仅是个别现象,老年人应享受的基本权益和社会尊重都可以得到保障。各地基本都能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一些地方还提出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各级党委政府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必须看到,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处的赵玉民说:“农村老年人自我养老保障能力差是最根本的原因。农业产业效益低下,农民积累少,用于养老的积累更少,农村养老96%以上不得不沿袭千百年来一贯的家庭养老方式。一旦传统道德的束缚力量减弱,农村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施行、家庭规模缩小,农村的养老保障体制和老年福利服务业又没有形成气候,农村养老问题就会凸现出来。加之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劳力大量涌入城市,农村老龄化提速,这更要求我们重视农村老龄问题,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五保供养工作在税费改革之后,其资金筹集方式、工作体制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于村级附税的支出比例没有具体规定,乡镇财政对村级的转移支付又往往不到位,造成五保供养经费难以落实,一些地方甚至出现“有而不保、保而不好”的现象。农村“三无”老年人本来生活水平就不高,如果供养经费不能到位,将难以保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

“加大对老年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敬老、助老、养老意识;抓好村里面老年协会的建设,表彰先进,鞭挞落后。这些工作我们都可以做。”郾城县老龄办主任袁富生说:“但是,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问题,还要研究制定出农村养老的保险制度,与土地保障、家庭养老、社会救助相结合,打造出一张确保河南省农村老人基本生活的保护网。”

党的十六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为河南省做好农村养老工作指明了方向。老年人“自耕自养田”土地税、农业附加税的减免,宅基地分配政策上老年人权利共享等政策,虽然酝酿了很久,但是一直没能进入具体操作阶段,这更增加了城市养老与农村养老之间的差距。而且,从未来的发展看,建立与城镇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势所必行。

“苏、浙、粤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逐步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熟经验。”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的殷俊博士说:“坚持自愿原则,通过集体补贴与政策引导等激励措施,提升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就能逐步使社会养老保险健康持续地发展起来。”

旁注:据河南省民政厅的调查资料显示,河南省具备或初步具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县区已经超过85%,这项政策也正逐渐被农民们认识和接受。随着河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在群众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农村基层组织比较健全的地区,完全可以采取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河南省林州等县市已经从1995年开始,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林州市目前已经有16万农民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覆盖率达到18.4%,保费基金积累总额达5700万元,已经有2900人开始领取养老金,累计发放金额58万元。养老金在当地由金融机构代发,管理比较规范。

这样看来,用养老保险制度在河南省广大农村建一座“没有围墙的敬老院”,对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意义都将是深远的。万川明

『捌』 农民买养老保险方式有哪些

养老保险分两种:商业养老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
商业养老保险是以获得养老金为主要目的的长期人生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一般是商业养老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交纳了一定的保险费以后,就可以从一定的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商业养老保险,如无特殊条款规定,则投保人缴纳保险费的时间间隔相等、保险费的金额相等、整个缴费期间内的利率不变且计息频率与付款频率相等。农民买商业养老保险的较少,在此不细说。
社会养老保险目前主要有两种缴交方式。
一种是有工作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遵循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个人缴交部分和单位缴交部分,每月缴交。个人缴交部分由单位先代为缴纳,在员工工资发放中代扣,单位缴交部分由单位每月缴纳。缴交标准参考各省市《社保管理条例》。例如深圳的社会养老保险缴交标准是个人每月交工资收入的8%计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单位每月交员工工资收入的10%计入养老保险共济账户。退休时可开始领取养老金。关于多地工作,多地缴纳养老保险的问题,可查询相关的转保政策。
农民另一种社会养老保险是指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具体政策参考《国务院于2009年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保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主要是针对无工作单位的,在家务农的农民。国家政策是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设为每月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目前地方实施的新型农村社保养老保险政策有所差异。农民若想买这类养老保险,可咨询当地的社保局或者乡镇机关人员,在社保局办理相关手续。国家政策规定: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引导中青年农民积极参保、长期缴费,长缴多得。具体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规定。很多省市采用的男女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分别是60岁、50岁或55岁;关于补缴年限很多省市采用的是补缴至2000年,即可一次性将2000年至今的养老保险一次缴清,后续按照每年的标准缴交,至少缴满15年。到规定的领取养老金年龄即开始领取。
建议:有工作单位的农民缴交基本养老保险即可,无工作单位的可到当地社保局购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经济能力尚可的农民可适当买些商业养老保险。

『玖』 当前的养老方式有哪些

目前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模式有:一、居家养老,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以家庭为中心,回靠子女亲属养答老;二、社会养老,城镇和农村均由社会福利机构负责养老(指各级民政部门开办的敬老院、福利院,属于国家出资);社区居委会、街道办开办的养老机构、托老所等(属于自收自支性质);三、民间养老,一些民营企业投资开办的养老院等,有养老意愿的个人进行选择。一般这样的养老院收费较高。

阅读全文

与农村养老方式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务员平均养老金 浏览:577
养老保险费率等于 浏览:284
怎么p图修改体检数值 浏览:187
长寿路去虹口足球场怎么走 浏览:827
社区举办老年人茶话会活动方案 浏览:410
养生的主食是什么 浏览:237
六月份如何养生 浏览:191
老年人怎么写辞职报告 浏览:326
武汉灵活就业人员女性退休年龄 浏览:378
28岁血压6090 浏览:102
2019年农村养老保险咋交 浏览:901
武汉全身体检有哪些 浏览:395
父母如何跟着孩子移民美国 浏览:384
河南退休中人工资什么补发 浏览:394
加拿大老年公寓 浏览:608
养老机构业务管理规范 浏览:221
属龙孝顺父母 浏览:552
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爱同学 浏览:200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构 浏览:23
北大深圳医院入户体检多少钱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