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中间断了3个月怎么办
如果新的单位同意接收你的社保关系,并出具证明,你可以将原有的社保资料转入。目内前跨省或市转移还不完容善,国家统筹之中,相信很快就可以统一,你也可以等到全国统一联网后再来办理。只要不退保,缴费年限是累加的,等到符合退休条件时,缴费累计满十五年,在退休后就可以领到退休金了,当然缴费年限满十五年后又未到退休年龄,你然可以继续参保,这样你的账户资金相应也就多,社会给予你的社保养老金也就多。因为单为会为缴费工资的你支付3%,退休后国家为你支付平均工资的20%,。
想了解更多的保险资讯与产品可以进入:平安保险,这里有丰富的保险资讯与优质的保险产品。
2.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断交3年怎么办
1、如果你是原来县城的户口,可以在县社保机构申请补交中断的2年半社保。
2、你原来的县城如内果容属于衡阳的行政区域,可以在现学校继续参保,并能自动接上去;如果不是,亦可以把原来的社保关系转到衡阳合并计算。
3、到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计算有很多因素,会看你的参保年限、个人帐户金额、缴费时的基数以及退休时的平均工资等来计算,这个计算方式有一个规定的计发标准,比较复杂。
3.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到什么时候停办
你缴纳的应该是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也就是所谓的“四金”,但是从内来没有听说过单容位和个人各承担50%这样的说法,不知道你是哪的?
另外,同是事业单位,有人交社保有人没交?如果都是在编人员,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啊。应该是要么都交,要么都不交。
如果你是非在编人员,缴纳社保,以后就按照企业办法退休,而不是事业单位办法退休了。
4. 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交够15年停交有什么影响
没有影响。交够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了。
同时也不会影响退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就是说,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要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二是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所谓法定退休年龄,就是指职工退出工作岗位并有资格领取养老金的年龄。
(4)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停保规定扩展阅读:
当职工办理退休时,用其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即是该职工退休当月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改革模式中的基本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一起,共同构成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个人账户是用于记录参保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从单位缴费中划转计入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上述两部分的利息。
它是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手续、以及跨统筹范围转移、退休前退保、退休前出境定居或死亡终结基本养老关系时,领取个人账户有关待遇的主要依据。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标识,为每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个人设立的惟一的、用于记录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和从企业缴费中划转记入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上述两部分的利息金额的账户。
个人账户是职工在符合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办理了退休手续后,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主要依据。
参考链接:网络-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5.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必需连续交吗中间断了三年怎么办
如果新的单位同意接收你的社保关系,并出具证明,你可以将原有的社保资料转入。目前跨省或市转移还不完善,国家统筹之中,相信很快就可以统一,你也可以等到全国统一联网后再来办理。只要不退保,缴费年限是累加的,等到符合退休条件时,缴费累计满十五年,在退休后就可以领到退休金了,当然缴费年限满十五年后又未到退休年龄,你然可以继续参保,这样你的账户资金相应也就多,社会给予你的社保养老金也就多。因为单为会为缴费工资的你支付3%,退休后国家为你支付平均工资的20%,。
6. 事业单位不交养老保险怎么办
以前规定省直单位不用缴纳。从2015年1月起,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员、参公单位)全部参加养老保险,并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三条规定事业单位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后,此前工作时间视同缴费年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2015年1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以国发〔2015〕2号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等城镇从业人员统一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都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都实行与缴费相挂钩的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在此基础上,形成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行的两大制度平台,并可相互衔接,从而构建起完整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7.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交足15年是否能停交
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交够15年停交会影响以后享受养老金的金额。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
养老金领取条件: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就是说,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要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二是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所谓法定退休年龄,就是指职工退出工作岗位并有资格领取养老金的年龄。
按照相关规定,我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8.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何办理停保手续
经单位同意考入大中专院校、技工学习,参军和被辞退、终止、解除劳动内合同、聘容用合同的人员,应由单位持相关证明材料为其办理停保手续,缴纳的养老金不予退还。重新就业的,应持重新就业手续到社保中心办理续保手续。原缴纳养老金的年限经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后,可与再参加工作后缴纳养老保险金的年限合并计算为缴费年限。
9. 养老保险停保需要什么资料
1、书面材料一份。内容应包括:本人不欠或已经清缴所欠雇工的所有社保费,现因何种原因不愿缴纳本人所欠的社保费,现自愿申请办理特殊减员,如因此影响日后社保待遇享受的时间和金额等等问题的,全部责任由申请人承担。
2、如日后如有原单位员工追溯其就职期间应参未参、应缴未缴社保费的投诉,其法定代表人须配合地税部门追缴,并负责为原单位投诉员工补缴所欠的社保费。材料由本人亲笔签名,并按手指印。
3、提供新单位的劳动合同,或其投资新成立企业的章程,或已达到退休年龄需要办理退休业务。
4、该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在工商、地税部门注销证明,或被认定为“非正常”业户的资料。
5、《特殊减员申请表》一式2份。
6、身份证复印件1份。
保险数额计算: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企业按本企业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一般为8%)。
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部由自己负担。
(9)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停保规定扩展阅读:
保险主要问题
1、养老基金的筹资范围窄
就我国人口结构而言,我国已经迈入了老龄化社会,为了能够使老龄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当务之急是如何筹集到更多的养老资金。
尽管早在1991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文件中确定的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建立资金来源多渠道的养老保障体系,但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筹资面依然狭窄,主要来源是国家预算和企业营业外列支的生产性收益。
并且,国家并不鼓励人民多存养老金,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国则鼓励多存养老金,为国家财政减轻负担。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重,如果不采取措施,我国财政负担会越来越重。
2、双轨制的存在造成了不公平的现象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金制度在设计与运行上大相径庭,出现了双轨制现象。20世纪90年代,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初步建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即当代人养老费用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社会统筹即代际转移支付,另一部分由当代人工资的一定百分比部分储蓄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仍保持着现收现付制模式,即用年轻在职一代人的收入来支付当代退休人员的养老费用(代际转移)。
由于制度的不统一,双轨制也造成了在城镇企事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两部分人员在参保义务及待遇水平不平衡,引发了社会矛盾。更有专家表示,社会保险的双轨制是社会不安定的主要因素。
3、养老保险基金违规挪用现象严重
企业缴纳的20%的养老金纳入社会统筹账户中,而养老基金的征收、支出、管理监督均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这不免会出现“左手监管右手”的现象。
统筹账户中的社会养老基金在被使用时,各省各市没有任何的披露,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也不会汇报基金的投资用途、投资回报率,造成了基金违规挪用现象愈演愈烈,进而将影响扩散到全国。
这种缺乏制约与监管的管理体制使得养老保险基金最终可能成为沉没成本,得不到任何投资回报。我国人口基数很大,在老龄化社会来临的情况下,这种违规挪用保险基金的行为会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