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养老保险基数下调,对公司有什么影响劳动局会审查吗
公司可以少交社保
以后员工养老金会减少
会审查,企业太多。看运气,一般是民不告官不究。
建议如实缴纳
㈡ 养老金收支平衡压力下为什么将养老保险缴费率从20%下调到16%
凡事都是相对的,养老金压力太大是事实,但今年的企业情况也是不乐观的,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国家实行减税降费政策是为了企业可以生存下去,这是前提,至于后面养老金怎么平衡,国家会采取一系列措施的。
㈢ 养老金公积金缴存比例下调 个人待遇受影响吗
缴纳住房公积金:
公积金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工资的5%,初始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县(市)可适当低于此比例。单位缴存比例最高可以提高到职工工资的15%,个人缴存比例可以提高到职工工资的10%;
1998年12月15日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单位为其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比例最高可以达到职工工资的25%,个人缴存比例不得低于职工工资的10%,但不高于15%。
单位如何缴存公积金:
老单位应当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经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核后,到受委托银行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每个职工只能有一个住房公积金账户。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建立职工住房公积金明细账,记载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提取等情况;
新单位应当自设立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并自登记之日起20日内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核文件,到受委托银行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
合并、分立、撤销或者破产的单位,应当自发生上述情况之日起30日内由原单位或者清算组织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并自办妥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之日起20日内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核文件。
个人如何缴存公积金:
单位录用职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并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核文件,到受委托银行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或者转移手续;
单位与职工终止劳动关系的,单位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变更登记,并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核文件,到受委托银行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转移或者封存手续。
注意事项:
对住房公积金的缴纳问题的了解很重要,缴纳人员需要根据缴纳规定进行费用缴纳,以保证公积金缴存顺利进行;
住房公积金兼有福利性与返还性,是为现代人减压的一种好的政策形式。
㈣ 社保缴费基数降低会影响退休金吗
一、社保缴费基数高好还是低好,根据不同方面来说是不一样的:
1、从工资方面
月工资比较高的,那么社保缴费基数高一点其实更好,除了之后的权益更多之外,其实社保费用多交一点,个税还能少交一点,算起来还是很划算的。月工资比较低的,那么还是少交一点社保费用更划算,毕竟生活质量还是要保证。
2、从公积金方面
如果用公积金贷款买房了,那么么社保缴费基数高会好一些,因为每个月交的公积金是可以对冲贷款的,剩下的部分才需要自己交。所以社保缴费基数更高,每个月交的公积金也更高,这样算起来其实到手的实际工资是差不多的。
所以社保交的多还是少,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的,但是现在贷款买房的人多,而且公积金还可以用于租房,其实我认为还是社保缴费基数高一些更好的。
二、社保缴费基数的降低对我们的收入和养老金有影响。因为社保缴费基数是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众多企业的缴费都是按照下限进行社保缴纳,社保下限是当地平均工资的60%。但是这个下限的核定是按照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核定的,并没有私营单位。要是这样的话,社保缴费下限会随着非私营工资的上涨,所以很多人的缴费就会很多,收入就会减少。之后的社保缴费下限核定是要更改的,对企业和个人来说收入都会有增加。
㈤ 社保养老金领取下调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缴费下调,主要是下调企业缴费费率,个人缴费并未下调,计算退休养老金,是根据个人缴费计算的,不影响参保人的养老金水平。
㈥ 现在个人养老保险的缴费降低了吗,为什么
因为缴费基数上调了
养老保险缴费=缴费基数*费率,费率降低但是基数上调,最后还是费用增高
费率降低是对单位缴费部分,从20%变成19%降低1%的费率,个人养老保险费率不变还是8%
每年按当地上年平均工资调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平均工资增长了基数就变高了
㈦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会下调吗
即便改革后,已经退休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不会降低。
中新网2015年1月19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就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针对本次改革中明确的“对改革前已退休的老人维持原待遇不变,并执行新的待遇调整办法”进行了解读,指出:老人的待遇是不是有保障,这个回答是明确的,原来发多少钱还发多少钱,不会改变。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将来养老金调整的时候,还会跟着调整。
㈧ 如何看待养老金涨幅下调
财政部近日公布的2017年中央财政预算透露,从2017年1月1日起,按照平均5.5%的幅度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这意味着,自2005年至今,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将迎来“13连涨”。
自2005年到2015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年都以10%左右的幅度递增。但去年养老金涨幅调整为6.5%,打破了“11年连涨10%”的趋势。今年更是下调至5.5%。有人会问,养老金连续涨幅下调,是财政无力负担了吗?
如此疑虑大可不必。数据显示,2017年中央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算数为991.86亿元,比2016年执行数增加101.28亿元,增长11.4%。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预算数为5666.17亿元,比2016年执行数增加了691.47亿元,增幅达到13.9%。支出不降反增,正是考虑到了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以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领取人数增加等因素。
5.5%的增幅到底低不低?退休人员待遇水平的调整是一件民生大事,需要兼顾保障基本生活、分享发展成果、基金可负担等原则来综合确定,既要切实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也不宜超过经济、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均呈放缓趋势。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险基金近年来虽然总收入额大于总支出额,但已出现收入增幅低于支付增幅的现象。综合来看,5.5%左右的调整幅度,能够确保养老金购买力不降低,仍处在合理区间。
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虽已实现“13连涨”,但是否上调和上调幅度大小尚未形成明确机制。养老金如果不切实际地持续保持高幅度增长,不仅不科学且不可持续。因此,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建立一套与物价上涨、经济发展等因素“同频共振”的科学指标体系迫在眉睫。(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韩秉志)
㈨ 我们的养老金为什么从2月份下调,三月份又比二月份少,四月份比三月份又少,五月
我们的养老金为什么从二月下调,三月份又比二月份少,四月份又比三月份上,那就是一直在往下调经济下滑的原因。
㈩ 社会保险费率下调后养老金上涨
中央公布今年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6.5%后,各地迟迟未出台相关文件。与此同时网上开始流传各种版本的上调养老金方案。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除上海市已从6月15日起将涨幅略高于6.5%的养老金发放到位外,全国其他的省、市、自治区至今未明确落实时间,此前“网传”各地养老金上涨的版本也并不符实。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部已明确地方应尽快落实,但具体时间表并未确定。
上调方案仍在办理中
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上涨6.5%,4月初人社部、财政部下文明确从2016年1月1日起,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总体水平调整为2015年月人均水平的6.5%左右。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今年已经过去一半,全国31个省市区除上海明确宣布上调外,其他30个省份都还没有下发正式的文件。多个省份表示,目前当地人社部门还未就国家上涨养老金相关方案出台具体的措施,因此今年新增的养老金也没有发放到位。据悉,按往年惯例,在国家宣布上涨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后,一般在3月或4月份各地就会出台相关文件。例如安徽省,于2015年4月28日即宣布全省完成养老金上调并全部发到退休人员手中。
上海涨幅略高于6.5%
记者从人社部获悉,上海市人社局于今年6月1日向社会公布了上海市2016年城镇企业和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增加养老金的具体方案。据上海市人社局消息,按照方案要求,上海市增加的养老金于6月15日发放。这是今年全国第一个将6.5%的上涨部分落实到位的地方。
首次统筹上调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上海的方案针对这两类人分别制定了调整细则。
对于企业退休人员,一是先统一增加80元;二是按本人缴费每满1年增加2.5元;三是以本人2015年12月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增加2.5%。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先统一增加80元;再按照同类人员平均养老金增加4.5%。上述退休人员中,2015年12月底前女年满60周岁、男年满65周岁的,每月再增加20元。
这样的调整达到国家6.5%的总体上涨水平了吗?根据上海市2015年的相关文件,该市将低于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2513元)的退休人员调整至基本养老金每月最多不超过2773元。
那么,以2773元/月为例,如果一个缴费15年的企业退休人员,按照今年上海市的相关方案,退休金可以增加187元。照此计算,涨幅则达到了6.7%。上海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上海上调养老金的幅度往年都高于全国一般水平,“今年总体上调水平也会略高于6.5%,但不会像往年高得很明显。”
■回应
人社部:养老金政策须尽快落实
此次各地具体政策的出台与往年相比有什么不同?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对记者表示,现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刚刚起步,这次基本养老保险调整就需要充分地考虑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平衡。同时,对于中央审批地方的具体方案,李忠表示:“既要充分考虑地区之间的平衡,还需要充分考虑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前和改革后待遇调整办法的衔接等因素。”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调整养老金涉及85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和1700多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这项惠及1亿退休人员的政策,地方必须按照人社部、财政部的通知精神尽快落实到位。另外,各地补发的养老金增加部分必须从2016年1月1日起计算。
■释疑
“降社保费率不影响养老金发放”
据了解,今年养老金的涨幅低于往年的10%,确定在了6.5%的上调水平。同时,今年开始,全国各地开始执行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的举措以减轻企业负担,多省份降低了养老保险的费率。这些情况是否影响到了养老金的发放?
对于6.5%的上涨水平,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这主要是考虑到我国去年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的支付能力、物价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以及社保基金等五个方面的因素。
“养老基金本身的承受能力,近几年虽然总收入额还大于支出额,但是已经出现了收入增幅低于支付增幅的现象,何况企业还在强烈呼吁要降低税费。”胡晓义在今年3月9日的政协会议记者会上表示。
不过,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也多次表示,降低社保费率绝不会影响养老金的发放。据《人民日报》4月报道,人社部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尽管费率降低,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一定能够做到按时足额发放。
这位负责人表示,2015年末,我国当期收支结余总计超过3400亿元,年末基金累计结余超过3.4万亿元,相当于17.7个月的支付水平。“此外,基本养老保险投资运营即将启动实施,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和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方案正在研究论证中,这些举措将大大提高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能力,确保广大参保人员老有所养。”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