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我国养老金不亏空

我国养老金不亏空

发布时间:2020-12-31 15:05:28

『壹』 2019年养老保险亏空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由于我们国家养老保险起步较晚,没有积蓄和积累,目前采用的是征收养老金费用,支付已经退休的人员的养老金,用没有退休人员的缴费,用来支付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如果征收的数额,不足以用来支付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费用,就会发生亏空。这个就和家里人过日子一样,收入小于支出,就会亏空,但是这里的亏空,也不完全亏空,因为征收上来的养老保险费,还不能全部作为支出,要拿出一部分作为积累,不然永远不会有积累,就和你家过日子一样,有一定比例的积蓄,剩余的才用来支出,所谓亏空,是指积蓄不足,甚至没有积累,国家对于这样的情况,会每年都给予财政支持,用来贴补资金不足。

『贰』 养老金是亏空还是结余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这是每个人最朴素的愿望和追求。也因如此,任何关于养老金的风吹草动都备受社会关注。
这次引发热议的,是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在2017清华五道口金融论坛上的发言,他说:预计在未来5到10年中,我国养老金缺口大约是8万亿~ 10万亿元。
养老金账户缺口或亏空,早已不是新鲜话题。此前,坊间流传着多个版本:有“养老金个人账户缺口至少2万亿”的说法,也有日前清华大学发布“个人账户空账4.7万亿”的说法,现在又出现了“8万亿~10万亿缺口”的说法,这一数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瞬时吸晴无数。
客观地说,对养老金未来的支付能力作出预判和预测,是对远期负责的一种态度,也是有忧患意识的表现。但是,因为数据的千差万别,不明就里的老百姓迷惑不已:到底哪一个数据才是真实的?如果养老金账户亏空的情况真的如此严重,我们老了还能领到养老金吗?
养老金缺口8万亿~10万亿言过其实?
周延礼虽然引用的是学术部门的统计数字,但是经他发布后,产生了巨大影响力。这已不是官员或学者第一次发出这样的警示,对于养老金这一隐形债务,业内人士及相关部门都有自己的测算和判断。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在今年4月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已出现当期的资金缺口,个人账户“空账”4.7万亿元,并动用累计结余来“保发放”。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心主任杨燕绥表示,当前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处于差等空间,如不尽快对制度进行调整,一旦把累计结余用尽,养老保险基金将面临着崩盘的风险。
去年末,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郑秉文执笔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中也提出,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记账额(即“空账”)达到47144亿元,而当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额只有35345亿元,这表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资产和负债之间缺口在扩大,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基金累计结余将会被耗尽。
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很多说法都是危言耸听,尤其是养老金缺口将达8万亿~ 10万亿元,不知道他们是采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缺口怎么会这么大?其实,10年前就有养老金缺口扩大甚至崩盘的说法,现在也没有崩盘。目前养老金个人账户还结余很多。根据人社部统计的2016年结余数字,可以确保17个月的支付。这充分说明养老保险当期运行是平稳的。”
针对近期舆论关注的养老金亏空问题,5月24日,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负责人通过人社部网站回应称: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总体平稳,2016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3.51万亿元,同比增长19.5%,总支出3.19万亿元,同比增长23.4%,当期结余约3200亿元,累计结余3.86万亿元。从全国总体来看,养老保险基金仍保持收大于支,基金累计结余持续增加,确保了全国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不仅2016年,今年第一季度养老金也实现了结余。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2017年一季度,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开局平稳,总体向好,一季度基金总收入9708亿元,同比增长25.4%,基金支出8085亿元,同比增长22.9%,基金总体继续收大于支,当期结余超过1600亿元,累计结余突破4万亿元。
基于上述数据,杨立雄比较乐观,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养老金现在没有缺口,50年以后或许会有缺口,但也许在20年、30年以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养老金缺口就不会那么严重了。“因为现在是以静态的方式,用设计的参数来测算未来养老金缺口,这些参数都是固定不变的,而且都是以一对夫妇只生一胎来作为测算的基数,现在都实施二胎了,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未来养老金缺口不会如公布的8万亿~10万亿元那么严重。”
养老金地区差异大,2015年广东结余最多,山西等6省份收不抵支
从全国范围看,养老金是结余的,但是,地区差异却十分明显。
在今年3月1日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养老金运行情况,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指出,现在养老保险是省级统筹,各省份之间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差异比较大,好的省份能够保障50个月的支付,特别困难的省份,当期收不抵支,累计结余也基本上用完。
“产生地区差异的原因,跟当地经济发达程度相关。”杨立雄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地区差异方面,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等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最近几年养老金结余比较多,尤其是广东结余更多,因为这些省份的劳动力比较年轻;而西部、中部的很多省份,养老金却亏空严重。
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累计结余超过1000亿元的有10个省份,其中,广东省结余6158亿元居全国之首;此外,北京、四川、江苏、浙江、山东的累计结余也很乐观,都超过2000亿元。
相比之下, 2015年当期养老基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6个,除山西、青海、河北外,东北三省全都在列。这些省份的累计结余可支付的月数都不足10个月。尤其是黑龙江仅为1个月,大大低于全国17.7个月的水平。而在2014年底,只有河北、黑龙江、宁夏3省份当期收不抵支。
显然,每过一年,收不抵支的省份数量就会增加,而且时间越往后,“入不敷出”的地区数量增加得就越多。
怎么办?当然还是得依靠财政资金补贴。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我国财政补贴养老金的力度越来越大。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各级财政补贴达4716亿元,比2014年多补贴1168亿元。
也就是说,一年的财政补贴总额增长超千亿,增幅高达25%。
而基本养老金收支的增幅,决定了财政补贴力度的大小。2000—2016年我国基本养老金支出增幅远高于收入增幅。而且自2009年开始,支出增幅大于收入增幅的趋势逐渐凸显,其中2014年达到了6%的增幅逆差高点。
在杨立雄看来,财政兜底基本养老金是国际惯例,“根据目前全国基本养老基金的运行情况,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财政补贴的压力还会继续增大,而且会逐年增大。”
老龄化和提前退休或致未来潜在养老金缺口
当下结余,并不意味着未来没有危机。一系列数据显示,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状况越来越令人忧心,而导致未来养老金出现缺口的因素很多,有两个基本因素不可忽略:一是提前退休;二是人口老龄化。
先说提前退休。相比全国,东北提前退休的人数更多,这跟近年来东北经济的不景气密切相关。
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原副主任宋晓梧曾撰文指出,“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职工进入大规模退休期,2014年辽、吉、黑三省养老保险赡养比分别为1.9:1、1.7:1和1.4:1,远超过全国3:1的平均水平。”
“在北京基本上都是50岁左右退休,而东北很多人40多岁就提前退休了,这是造成养老金缺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杨立雄认为,如果各地严格执行现行的退休政策(现行男性60岁退休、女干部和科技人员55岁退休,女工人50岁退休),就会减轻养老金缺口负担。“当然,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对养老金缺口也会有积极影响。”
再看人口老龄化。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未来养老金“收不抵支”问题将异常严峻。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6)》显示,以65岁以上老龄人口看,2015年为1.5亿人,占比为11.6%;预计2030年达到2.8亿人,占比为20.2%;2055年达到峰值4 亿人,占比27.2%,意味着到那时我国人口中有近三分之一是老年人
从人口抚养比来看,各地的差异性也非常大。
据尹蔚民部长介绍,高的省份人口抚养比10:1,即10人养1人;低的省份人口抚养比是1.2:1,负担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是20多年前建立的,当时人口抚养比是5:1,现在已经持续下降到2.8: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人口抚养比还会发生变化,所以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就会出现问题。”
基本养老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方案提上日程
要缓解养老金缺口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在很多人看来,短期而言,实现制度上的全国统筹是更加直接有效、也是迫在眉睫的解决方案。
去年8月,就有媒体报道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方案初稿已经形成,最快将在年底出台。但至今也没有出台的消息。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就是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部放在中央来统筹,在中央层面大收大支,缴费由中央政府来管理,支出兜底也由中央政府来管理。这在2010年出台的《社会保险法》中已经有所体现。《社会保险法》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具体时间、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2016年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继续提出,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人社部此前也表示,最快于2016年底前出台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
屈指算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从《社会保险法》提出至今已6年有余,依然犹抱琵琶半遮面,原因是什么?
杨立雄给出了答案:“根本问题是如何平衡和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分配和责任。比如,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由于有大量年轻外来人口流入,养老金均有大量结余。而东北三省由于老龄化严重,人口又外流,养老金出现亏空。如果实行全国统筹,这意味着养老金有结余的省份要补贴养老金亏空的省份,这势必会引发养老金有结余省份的不满。凭什么我收的钱你拿去了?它们有可能会把结余用完之后再参与统筹。这样就达不到统筹的目的。”
今年全国两会透露出的信息已经表明,养老金全国统筹或许不会一步到位。
在国务院《关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称《报告》)中提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2017年在推进各项相关改革工作的基础上,将研究制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方案。
这也就意味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没有实现,这轮改革只是建立中央调剂金,多少有点遗憾。但是,乐观点看,作为过渡阶段的中央调剂金,或许也能解决部分地区养老金亏空的燃眉之急。
对于建立中央调剂金,杨立雄认为这并非长久之计,“如果只是像省级统筹一样,从地方养老保险基金中抽几个点,建立一个中央调剂金,统筹层次并没有得到真正提高,与之相关的很多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
好消息是,有消息称,包括中央调剂金在内的养老保险综合改革方案,作为这一轮养老保险顶层设计的“重头戏”正在渐行渐近,预计会在今年内正式公布并实施。
郑秉文公开表示,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体制改革采取的是全方位改革,实施的是一揽子解决方案。在目前的顶层设计中,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提高退休年龄和降低社会保险费,共同构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而且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已经基本确定了,只是还没有对外公布。

『叁』 社保基金有结余,养老金确亏空万亿,到底什么意思啊

社保基金有结余,是指从有社会保险以来,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减掉已支付出去的基金后,还有剩余。
养老金亏空:我国实行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和统筹相结合的方式,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理论上应该存到个人账户中,但现在这笔钱不足。
举例说,社保累计收取了100亿的养老保险费,这些年支付了80亿的养老金,则社保的养老基金结余20亿元,但应该存入个人账户30亿,而现在只有20亿,则亏空10亿。

『肆』 养老金2035将耗尽那么究竟会怎么样是会照常发还是减少发还是没钱发

交着税,交着养老金,现在说养老金不够了还要加收,那你要不要加给我们版90后养老金权啊,我们义务养老没人养我们,我们还交这个养老金干嘛?难道就是用年轻时的压力贫苦来换取年老之后领个养老金去广场开心跳舞?不说有没有命领完自己交的钱,就是有命领,年轻时的想去哪就去哪却回不来了。

『伍』 不明白为什么养老金亏空这么多,现在还要提高养老金

谁告诉你养老金亏空、亏空多少?去年人社部公布数据你见到了吗,全国社保基金统筹7.6万个亿,个别省份亏空算亏空吗?

『陆』 不明白养老保险亏空是什么意思

由于我们国家养老保险起步较晚,没有积蓄和积累,目前采用的是征收养老金费用,支付已经退休的人员的养老金,用没有退休人员的缴费,用来支付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如果征收的数额,不足以用来支付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费用,就会发生亏空。这个就和家里人过日子一样,收入小于支出,就会亏空,但是这里的亏空,也不完全亏空,因为征收上来的养老保险费,还不能全部作为支出,要拿出一部分作为积累,不然永远不会有积累,就和你家过日子一样,有一定比例的积蓄,剩余的才用来支出,所谓亏空,是指积蓄不足,甚至没有积累,国家对于这样的情况,会每年都给予财政支持,用来贴补资金不足。

『柒』 养老金2035将耗尽

其实根本撑不到2035年。我们用数据说话;2016年全国领取养老金人数为9800万。供养比版例为3.6:1。也就是说缴费人权数为3.52亿。2018年领取人数是1.2亿,供养比例降至2.8:1。按我国人口结构看,1972年之前1960之后出生的人是到目前为止养老保险积累的主力军,换个角度看,这些主力军到2020年——2032年都将退休领取养老金,有多少人?理论上来说今天的供的人数就是今后养的人数——3.5亿!这个时候,我国将快速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这种人口结构约到2040年开始缓解,逐步退出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从2020年到2040年领取养老金人数我们就按平均2.5亿人,人均每个月2000元算不过分吧 ,那么需要多少养老金呢?120万亿!平均每年6万亿。就算缴费人口不降低,每年收缴4万亿,也存在每年2万亿的缺口。这还是在非常乐观的算账。实际情况可能比这差很多。

『捌』 我国的养老金会年年上涨吗

我国的养老金逐年上涨是可以确定的,因为这是国家立法行为,在05年的时候,国家就整改了养老保险制度,并且提出养老金必须和社平工资上一年度的物价水平相挂钩,只要物价和社工提高,养老金就会上调。

老龄化问题限制了养老金涨幅

由此可见,我们的国家为了给退休人员保障,在养老金水平方面还是下足了功夫的,但我们现在无法下定论说未来养老金是不是会上涨,因为现在的老龄化情况越来越突出,从14年开始,我国的养老保险就出现了一个支出大于征缴的情况,其中资金缺口达到了1312亿,而且缺口逐年增大,养老金结余也出现了僧多粥少的情况,在东北地区最是严重。

这对于养老金的上涨也出现了一定的限制,而最终的上涨方案,还是要根据相关部门的正式公告文件出台,我们才能够知道答案,但相信我们的国家一定会以民生利益为重,保障人民的需求。

『玖』 社保基金有结余2万多亿,养老金有千亿亏空什么意思

结余2万多亿,意思是银行的账目上,这些年年下来还有这些钱的盈余。亏损千亿的,今年只一年就亏少了千亿。手打,望采纳

『拾』 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所谓养老金的空帐问题或者是缺口的问题,指的现在对应到每个个人账户的钱没有做实,有很多账户虽然应该有这么多钱,实际上是空的,是因为我国现在实际养老金的运行模式是一种统账结合的方式。
(一)空账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现规模
1.个人账户空账产生的原因“空账”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1993年,在全国十四届三中全会上相关代表提出,中国要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个人账户制度由此确立。然而已退休的职工(即所谓的“老人”)和在实施个人账户制度以前较早参加工作的在职职工(即所谓的“中人”),在过去的工作年限里并没有个人账户的积累,但养老金需要支付。
因为我国自1997年开始就一直实行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混账管理”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就是说将两个账户混合管理,所以,这就给个人账户资金向社会统筹账户转移提供了机会和可能。为了解决已退休职工(即所谓的“老人”)的养老金支付问题,社会保障机构就利用“混账管理”的便利,直接挪用在职职工个人账户中的资金,长期以来,由于不断地透支个人账户来填补社会统筹资金的不足,于是就导致了个人账户的空账。
2.现个人账户“空账”的规模
近几年来,我国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在急剧扩大,2000年8月至2001年1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和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的报告指出,在未来50年里,城镇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的抚养比将由3.65:1提高到1.87:1;社会统筹基金总缺口将达到1.8万亿,平均717亿。个人账户空账的空前大的规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埋下了很多隐患。
(二)个人账户“空账”埋下的隐患
个人账户“空账”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由现收先付制向积累制的转变,并将养老金的支付风险转移到了后代,影响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也降低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公信力。
首先,个人账户的“空账”直接影响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由现收先付制向完全积累制的转变。这种转变势必会影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完全积累制的实现,最终只能使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停留在表面,无法发挥根本性的作用。
其次,个人账户“空账”问题使得养老金支付风险被留给了下一代,影响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公信力。个人账户的无积累——“空账”问题就是将养老金支付风险转移给了后代,风险的转移使得人们的缴费意识降低,由此各种显性、隐性逃费的现象就会出现,而逃费又会引起低征缴率和高缴费率的恶性循环,影响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同时造成基金收入小于基金给付需求的状况,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也增加了基金增值的压力,使得养老保险制度的公信力以及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得到影响。

阅读全文

与我国养老金不亏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汉能做入职体检的医院有哪些 浏览:243
为什么孤儿的户口是在养老院 浏览:975
老年人血压宽限多少 浏览:162
父母该怎么打扮 浏览:351
向阳理老年大学 浏览:762
人生最大的孝顺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浏览:165
家有老年痴呆的父母儿女如何伺候 浏览:217
东营东城养生哪里好 浏览:708
重阳节剥橘子喂爷爷奶奶吃 浏览:225
养生一号有哪些功效 浏览:180
社保满15年退休金多少钱 浏览:652
重阳节祝福语老人幼儿园 浏览:529
孝顺父母歌视频 浏览:361
柳州瘫痪养老院价格 浏览:694
70岁老人撞到头起包怎么办 浏览:877
孝敬父母唯美句子 浏览:980
80岁老人撞伤别人 浏览:812
深圳社保第三档有没养老金 浏览:763
从财格孝顺 浏览:484
如何应对父母患病 浏览: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