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养老金由国家统筹计划规定发

养老金由国家统筹计划规定发

发布时间:2020-12-30 11:23:03

❶ 十三五时期,要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什么统筹

参保人符合下列条复件之一制的,可申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1998年7月1日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13年6月30日 前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13年7月1日后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应参加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998年7月1日以后办理参保补缴手续,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
按月领取: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a+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 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以上两项之和为每月领取额。
注意:基本养老金每年7月根据全省统一公布的方案实施年度调整。

❷ 养老金全国统筹是什么意思

现在我国国内地区实行的是部分积累制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就是说我们的养老保险费被划分成两个部分来管理,一个是全国统筹部分,一个是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部分就是现收现付部分。

1、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有三个,一个是职工个人缴纳部分,一个是企业为员工缴纳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国家财政拨款。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其实就是指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也就是说从全国各地收取到的养老保险金中除了个人账户部分,其余基金全国统一管理、分配。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改革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2018年中国将迈出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第一步,实行中央调剂制度,均衡不同地区的养老保险负担。至此

❸ 养老金统筹是什么

养老金统筹是企业为员工缴纳部分+国家财政拨款部分的基金,这些是由政府回统一管理。答
现在我国国内地区实行的是部分积累制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就是说我们的养老保险费被划分成两个部分来管理,一个是全国统筹部分,一个是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部分就是现收现付部分。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有三个,一个是职工个人缴纳部分,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其实就是指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也就是说从全国各地收取到的养老保险金中除了个人账户部分,其余基金全国统一管理、分配。

❹ 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需要哪些条件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公平的惟一途经,但是,由于我国养老保险长期存在的制度“乱象”和“乱账”,通过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达到拨乱反正,还需要创设必要的支持条件:

1.创设制度条件为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创造基本的制度保证。制度条件的关键是制度责任者合理的责任分担机制的建立与健全以及制度受益者的利益均衡。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在开始设立时,只是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政策,并没有更多的考虑到养老保险责任主体合理的责任分担以及受益者的利益均衡。

2.创设管理条件为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创造基本的管理和运行保证。目前的属地管理体制很容易造成养老基金的地域分割,不利于基金安全。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属地管理是统筹层次低的必然结果,不符合统一制度的要求与规律,而实现全国统筹则必然要求建立垂直管理体制,成立全国社会保险监督机构,奠定全国统筹的组织基础实行社会保险垂直管理。

3.适当降低企业社会保障负担和个人缴费费率为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企业缴费率的确定应以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企业的平均收入为基础,以使更多的企业有能力参加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中。我们建议以最低收入地区和最低收入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为基础,将企业缴费率降到12-15%。

4.尽快延迟退休年龄以减轻养老保险压力,为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创造基本的社会政策支持。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同时也是速度最快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养老金保险基金面临着空前的支付压力。现行退休年龄的规定直接导致个人工作时间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日益严重地损害着代际之间的公平,也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构成挑战。推迟退休年龄是大多数国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给养老金支付带来的压力所采取的措施。推迟退休年龄可以同时收到基金增收减支的效果。

5.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供给网络及水平的提高,为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创造基本的技术支持。目前劳动力和人口流动性日益增强,地区间迁入迁出的规模日益扩大,劳动者跨地区求职,跨地区进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跨地区享受各种社会保险待遇等,都变得愈发迫切。这就需要将信息系统的覆盖范围扩大到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通过系统整合,实现各项劳动保障业务之间、劳动保障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业务之间的协同办理,为建立社会保障工作长效机制提供技术支撑。

❺ 养老金全国统筹什么时间实行

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突破2.3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6.7%,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突破1.5亿,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8%。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这一制度安排又将对你我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目前,全国费率不统一,有的地区高,有的地区低,全国要实行统一的缴费费率。待遇计发项目及参数不同,有的地区项目多、参数大,有的地区项目少、参数小,需要实行全国统一的待遇计发办法。社会保险管理权限分散,难以统一协调全国统筹的有关政策,需要实行垂直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各地的信息系统不够兼容,数据格式不够标准规范,数据信息难以共享,需要构建兼容共享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这些工作都是实现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抓实抓好,为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创造条件。”褚福灵说。

❻ 养老金全国统筹,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养老金全国统筹对个人有何影响
疑问1:个人养老金待遇是否会受影响?
养老保险缴费虽全国执行统一的费率标准,但由于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和缴费基数不同,造成不同地区的人缴费金额存在较大差距。这也就反映在了养老保险的待遇上,多缴多得。因此,在养老金全国统筹形成后,各地养老金待遇还会执行原计算基数和计算方式,反映到每个人的养老金待遇上基本不会受到影响,并不会因为基金全国统筹了,待遇也会一刀切。
疑问2:缴费费率是否会降低?
此前,人社部曾表示,我国五种基本保险的缴费费率偏高,未来将逐渐下调,目前已下调了用人单位和个人的失业保险费率。在五险中占比最大的养老保险,目前全国统一的缴费费率为用人单位20%,个人8%。全国统筹后,各省市养老金将有一个全国财政的调配。未来,用人单位的缴费费率可能考虑降低,但个人缴费费率调整可能性不大。
疑问3:养老金“十二连涨”是否继续?
养老金的“十一连涨”已给部分基金并不充裕的省份增加了不小的压力,在实现了养老金全国统筹后,养老金结余较多的省份基金汇入大盘子,或将对养老金有压力的省份在养老金调整时给予更多的财力支撑。国家曾表示要逐渐缩小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之间的差距,有了养老金统筹大盘子的保障,增加了未来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实现连涨的可能性。
疑问4:养老金转移是否会更方便?
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加,就出现了不少一人在多地开设养老保险账户的情况,在办理退休前,还需将在他地缴纳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金额转移到本地。程序较为复杂,时间多在2个月左右。在全国统筹实现后,这一问题就会变得更容易,基金都汇入大盘子,就省去了转移的手续。

❼ 明细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计划,是福利还是更大的坑

年底了,养老保险可谓是我们一直关注的话题,在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养老改革被再次提及。
会议强调,要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意味着此前我国在采取调整基本养老保险费率等措施后,未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由点及面全方位开启。”或许未来的改革将主要涉及两条线:纵向是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也就是提高统筹层次。横向就是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柱的整合。
其中,基础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难度大且长远,按照时间表来看,基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初步方案应于年底出台。
统筹或会分步走
其实,“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是上一个“五年计划”未能完成的任务,如今再次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足以说明推动这个工作的难度和重要性。
早在1997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广之时,人社部就要求尽早实现养老金省级统筹,但截至目前,虽然也有消息表示,已有28个省份建立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但大部分地区仅止于制度或者通过很小比例的调剂金形式部分统筹,只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陕西等7个省(市、区)实现了养老金省级统收统支,其他基本都是停留在县(市)级统筹阶段。
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一直被视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牛鼻子”。
“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有一定难度,但是大势所趋。”董登新表示,由于各地的养老金缴费率和基数不同,导致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越晚,地方政府的制度套利就越明显。比如,大部分地区的单位缴费比例为19%,但广东、浙江和深圳的企业缴费只有14%,这就造成了地区之间缴费负担不均衡,资金积累就存在差异。
事实上,实现基本养老金的全国统筹一直是近年来中央政府努力的方向,但纠于各方利益难平。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早在2010年通过的《社会保险法》中就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随后,国家“十二五”规划以及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也提出,要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紧接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提出,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如今,再次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如此密集的政策,如此强大的力度,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已是大势所趋。
对于即将发布的基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董登新认为,应会分为几步走,“首先是职工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其次,社会统筹账户应会先行,个人账户属于私有产权,将来怎么托管还有待讨论;再次,将城乡居民养老逐渐提升至省级统筹层面,继而向全国统筹过渡,最终实现城乡基本养老制度的统一。”
同时,对于制度套利的地区,董登新认为方案中应该有所提及,在养老金进行全国统筹过程中,未按照国家费率进行缴费的部分是否需要地方补缺应该给予说明。
第三支柱有望提速
纵向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个长远的工作,但横向的三支柱整合,尤其是补充二支柱、三支柱的短板更是任重道远。
“此次经济会议强调‘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我个人认为,主要就是要推进第三支柱的发展,这是急需补的一块短板。”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养老改革力度,第一支柱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第二支柱的政策也在逐步涉及,唯独第三支柱的个人税优养老保险,在我国尚未真正建立。
个人税优延型养老保险落地后,投保人将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有望拉动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
据记者了解,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相关部委的“十三五规划”,都已将第三支柱的发展纳入其中。比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表示,养老保险将更加多元化,企业年金将更多地补充到养老保险之中,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也将推出,促进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补充保险相衔接。
三个支柱的整合涉及三个要点:
第一,要适度下调第一支柱的养老金替代率。官方数据表明,第一支柱的替代率为66%,应该降低这部分的替代率旨为降低第一支柱的缴费率,同时给第二支柱留下发展空间;
第二,将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这3个补充的保障制度三合一,无论是从制度整合、制度简化,还是提高制度效率的角度来讲,这三个制度的整合都是有必要的,从而保证第二支柱做实、做大和做强;
第三,目前,第三支柱是最应该发展的部分,税优政策是第三支柱发展的基础。比如,大家都在纠结个税的起征点,其实,如果将第三支柱合理发展,个税起征点根本不是问题,可以每月划拨500元建立个人税优养老金账户。
据最近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总数约为1.9亿人,城镇非私营单位人员年平均工资62029元,折合每月工资5169元,远超过目前每月3500元的纳税起征点。分地区来看,中部地区的城镇单位人员年平均工资最低,为50842元,但也超过了目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如果假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总数中的1/4参加个人税优养老保险,即约4000万至5000万人,以平均每人500元计算,则每年个人税优养老金新增规模将达2500亿元左右,未来市场规模还将随着覆盖人群、税优额度扩大而进一步增加。

而就在12月20日晚间,保监会网站发布消息称,为推进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业务试点规范运行,保监会公示了第四批经营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个人税优健康保险)业务公司名单。下一步,保监会将加强对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产品及经营行为的监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业务规范、有序开展。
不过,对于每月只有200元纳入免税额的个人税优健康险试点来看,纳税人普遍感到额度太小,政策的优惠力度和吸引力不够。那么对于这样养老的一个革新,到底该如何去对待呢?

❽ 养老金 统筹内和统筹外的区别

统筹内和统筹外养老金区别有以下3个方面:

1、概念不同:统筹内养老金是指人保部门代表国家给退休人员发放的退休金;统筹外养老金是指企业支付退休职工的煤粮补贴、洗理费、书报费、劳模补贴、部分军人补贴、部分效益工资等。不包括国家级特贡津贴、退休后再就业的补贴。

目前,世界上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投保资助型(也叫传统型)养老保险、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也称公积金模式)和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

我国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地实施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改革模式,经过5年的探索与完善,已逐步走向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模式必将成为在世界养老保险发展史上越来越具影响力的基本类型。

❾ 全国统筹后养老金的计算原则

一、养老保险受益的不同:
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缴费多的受益多,缴费少的受益少。
养老保险费的缴费金额=缴费基数*缴费比例。
影响缴费金额多少的2个因素:
1.缴费基数;
2.缴费比例。 二、缴费比例:
1.单位职工参保的:单位缴纳20% ,个人缴纳8% (进入个人账户8% )。
2.个人身份参保的:个人缴纳20% (进入个人账户8% )。
缴费比例和进入个人账户的比例全国统一,不会形成不同地区的缴费差额。 三、缴费基数:
以劳动者所在省份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300%(有的地方是40%-300%)为缴费基数。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同一年份不同地区的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不同的。
2007年度,发达地区达到3000元左右/月,欠发达地区只有1500元左右/月。形成不同地区的缴费差额。
还有,有的参保人按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有的按100%,甚至有按40%的,缴费差额就更大。 举例:
1.发达地区的参保人甲,月缴纳养老保险费:3000*28%=840元;个人缴纳并且进入个人账户的金额:3000*8%=240元。
2.欠发达地区的参保人乙,月缴纳养老保险费:1500*60%*28%=252元;个人缴纳并且进入个人账户的金额:1500*60%*8%=72元。
因此可知,进入个人账户的金额,甲是乙的3.3倍。 四、全国统筹后养老金的计算原则:
个人跨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个人退休时,基本养老金按照退休时各缴费地的基本养老金标准和缴费年限,由各缴费地分段计算、退休地统一支付。 五、2010年实现省级统筹,2012年实现全国统筹后,依据各个缴费地分段计算养老金,缴费多的得多,缴费少的得少,体现公平合理的原则。

阅读全文

与养老金由国家统筹计划规定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70岁老人20岁儿子 浏览:94
为什么手劲儿大的人长寿 浏览:303
惠州哪个地方适合买养老房子 浏览:225
老年痴呆有啥症状 浏览:677
嘉兴养老金账户查询系统 浏览:291
射洪花果山养老院价格 浏览:812
老人和小孩为什么不是反义词 浏览:839
小学重阳节报道 浏览:648
结婚时女方父母随多少份钱 浏览:258
什么样的兰花是长寿兰 浏览:402
应聘什么工作要查父母征信 浏览:484
老年人全头卷发图片大全 浏览:744
广东养老金并轨 浏览:468
体检为什么都不出片 浏览:453
云南职工养老保险能领多少钱 浏览:834
养老金断缴影响退休吗 浏览:532
父母什么事情都不告诉 浏览:305
耄耋80岁 浏览:468
长寿轻轨建在哪里 浏览:690
深圳工厂养老金扣多少钱 浏览: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