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退休时发现原单位漏缴社保怎么办
如果用人单位不足额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的,劳动者可以向社会保险机构或者劳动管理部门进行投诉,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
如果单位不给你交社保,这种行为是违法的。社保法规定,用人单位和个人应当且必须缴纳社保。也就是说,单位为职工办理参保手续并为职工缴纳社保费不是一个可以商量的问题,只要存在劳动关系,单位就承担此项义务。如果发现自己单位没给自己交社保,可以先和公司协商,让公司把之前没交的社保及时补缴到社保经办机构。如果单位拒绝办理,应当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提起劳动争议仲裁。职工养老保险不按时交是有影响的,养老保险不按时存钱,帐户会停止缴费。如果需要补缴时,会产生缴纳本金及利息。不补缴时,养老保险年限中断,但不会影响以后续缴。社保是缴纳年限越长,缴费越多,退休时领取的退休金也就越多。
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这里所说的“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的;所谓“基本”,指的是参加生产活动已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内容。需强调说明的是,法定的年龄界限(各国有不同的标准)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养老保险是以社会保险为手段来达到保障的目的。养老保险是世界各国较普遍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养老保险保障了老年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等于保障了社会相当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对于在职劳动者而言,参加养老保险,意味着对将来年老后的生活有了预期,免除了后顾之忧,从社会心态来说,人们多了些稳定、少了些浮躁,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综上所述,在面对用人单位漏缴社会保险费的情况下,可以依据相关规定规定,通过法律途径寻求赔偿或补偿。首先,咨询专业律师,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确定权利和可行途径。其次,通过法律诉讼程序向相关单位提起诉讼,要求其承担责任并获得相应赔偿。还可寻求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的帮助,确保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愿您在法律途径中顺利维护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六十三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贰』 职工到退休年龄社保没有交够,企业可以终止劳动合同吗
职工到退休年龄,社保没有交够,企业不能以此为由终止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企业应该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如果企业未按规定为职工缴纳社保费,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并赔偿职工的损失。具体来说,如果职工到退休年龄,其社保没交够,企业仍未尽到义务而终止劳动合同,将面临被追究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此外,即使该职工已经达到退休年龄,他仍然享有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权益,如年假、调休、节假日等。因此,企业不得以不交足社保为由终止该职工的劳动合同。
如果企业已经解散了,职工还能追回未缴纳的社保吗?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或者未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单位或个人,应当缴纳欠费金额和滞纳金,并按照规定进行补缴。职工可以向社保局提出申请,要求追回其未缴纳的社保费。
企业不得以社保未交够为由终止职工的劳动合同。同时,企业应该及时为职工缴纳社保费,履行社会责任,避免违法风险。职工也应该了解自己的权益,维护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章第四十六条 用人单位不得以没有劳动合同、达到退休年龄、无法胜任工作等理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