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级职称获得者的退休工资怎么计算
退休工资按你参加工作的工龄计算。如某公务员参加工作36年,退休时的退休工资为:正常上班时工资的90%计算;如果工龄29年,退休工资按80%计算;一般事业单位也如此,即:90%,85%;80%,75%,70%五个计算档次。
Ⅱ 有高级职称证书的退休金有何补贴
一:目前是没有影响的。
1、养老金计算并不涉及到当事人职称,而是和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等有关。
《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2、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也不再涉及职称
2005~2013年,我们国家在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时对于退休前取得高级职称者(不含中级职称)予以倾斜,但是自2014年开始,不再有倾斜政策。
二:养老金计算并不涉及到当事人职称,而是和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等有关。
《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
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
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
Ⅲ 中级职称和副高职称退休工资有什么区别
1、工资不同
副高级职称的岗位要比中级职称的岗位工资多,所以,在缴纳个人养老金以及单位给你缴纳养老金的时候,都比中级职称的多,退休的时候,副高职称工资要比中级职称的多。
2、称呼不同
中小学高级职称教师,就是副高教师,相当于副教授,相当于副处级。现在还有中小学正高教师,那就相当于正教授。中小学中级职称,相当于讲师,相当于工程师,相当于科级。
中小学职称,采用极低的限额制度,极低的比例,所以能挤进高级、正高级,数量很少,比例决定了绝大多数教师无缘高级。
3、享受福利不同
如甲乙两人,完全相同的经历和工作,但所处学校不同,甲因为学校推的多有指标,晋级高级。乙因为学校没指标,不能晋级高级。
两人月工资能相差1000元,时间长的,甲能比乙多领高工资20年。同样工作,仅仅工资这一块,1000x12x20=240000,这就是甲乙两同学的现状。除了工资之外,职称不同津贴不同,每次提资幅度不同。
(3)副高职称的退休金有多少扩展阅读:
中级职称升副高职称所需条件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 中级职称 职务五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 中级职称 职务五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 中级职称 职务五年以上。
Ⅳ 工龄35年,副高,退休工资是多少
退休领取多少,按照你在职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和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计算的,不能确定你领取多少,领取退休金多少,和你职务职称无关
Ⅳ 中级职称与高级职称退休后工资是否有差别
有两点区别:
1、工资高低不同
副高级职称的岗位要比中级职称的岗位工资多,所以,在缴纳个人养老金以及单位缴纳养老金的时候,都比中级职称的多,退休的时候,副高职称工资要比中级职称的多。
2、享受福利不同
如甲乙两人,完全相同的经历和工作,但所处学校不同,甲因为学校推的多有指标,晋级高级。乙因为学校没指标,不能晋级高级。
两人月工资能相差1000元,时间长的,甲能比乙多领高工资20年。同样工作,仅仅工资这一块,1000x12x20=240000,这就是甲乙两同学的现状。除了工资之外,职称不同津贴不同,每次提资幅度不同。
一、高级职称申报条件
⑴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⑵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⑶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并且要到当地的人事部门进行学习培训。
凡符合上述申报条件的人员,还必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本专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且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此外一般还需要参加职称英语、职称计算机考试,同时必须有相关论文。
二、申请材料清单
1、《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表》(中、初级一式两份)、附件表(一式一份);正表中主要工作业绩一栏要填写详细、具体。
2、上一年度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
3、专业论文和业务工作总结。
专业论文要求:
(1)必须亲自撰写,不得抄袭。
(2)要结合本人工作和岗位实际。
(3)字数不少于 3000 字。
业务工作总结要求:
(1)要把自己工作的经历写清楚。
(2)要把负责或参与的主要项目写清楚。
(3)要把发表的论文或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奖励写清楚。
(4)字数不少于 1500 字。
4、交验毕业证、初级职称证原件。
5、《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
6、其它能反映本人工作能力和重要业绩的相关材料。
7、一寸彩照6张,身份证,学历证复印件各两份。
Ⅵ 教龄三十五年以上,二零二零年退休,副高职称,退休后能拿多少养老金
退休后大概5000左右。
Ⅶ 中级职称和副高职称退休工资有什么区别
1、工资不同
副高级职称的岗位要比中级职称的岗位工资多,所以,在缴纳个人养老金以及单位给你缴纳养老金的时候,都比中级职称的多,退休的时候,副高职称工资要比中级职称的多。
2、称呼不同
中小学高级职称教师,就是副高教师,相当于副教授,相当于副处级。现在还有中小学正高教师,那就相当于正教授。中小学中级职称,相当于讲师,相当于工程师,相当于科级。
中小学职称,采用极低的限额制度,极低的比例,所以能挤进高级、正高级,数量很少,比例决定了绝大多数教师无缘高级。
3、享受福利不同
如甲乙两人,完全相同的经历和工作,但所处学校不同,甲因为学校推的多有指标,晋级高级。乙因为学校没指标,不能晋级高级。
两人月工资能相差1000元,时间长的,甲能比乙多领高工资20年。同样工作,仅仅工资这一块,1000x12x20=240000,这就是甲乙两同学的现状。除了工资之外,职称不同津贴不同,每次提资幅度不同。
(7)副高职称的退休金有多少扩展阅读:
中级职称升副高职称所需条件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
中级职称
职务五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
中级职称
职务五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
中级职称
职务五年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高级职称
Ⅷ 正高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退休时工资待遇的区别
没有区别。
职称(Professional
Title)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职称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技术员级5个级别。
副高与正高的主要区别为:
两者评聘条件不同:
副高级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且取得工程师(中级)职称满五年,在市级以上技术期刊发表一篇以上论文或取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等奖项一项以上。
正高级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且取得高级工程师(副高)职称满五年,在市级以上技术期刊发表三篇以上论文或市级以上科技进步等奖项三项以上。
正高级职称比副高级别更高:
高级工程师分为两级三类:
高级工程师(副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正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正高)。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对应于教育类教授。
高级工程师(Senior
Engineer)相当于副教授级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professorate
senior
engineer)相当于大学的正教授级别。正高级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最高级别。
正高职称主要包括:教授级高工、研究员、主任医师、教授、研究馆员、编审、高级记者、高级编辑、一级律师及公证员等。
副高职称主要包括:高级工程师、高级政工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高级统计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副审编、高级讲师、高级农艺师、副研究馆员、主任记者、二级律师及公证员等。
Ⅸ 企业高级职称人员退休工资是否有职称补贴
现在退休,都是按照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个人账户,以及退休年龄,社会平均工资计算的,不考虑职务和职称,没有任何补贴,不管是什么人,都是一样的计算办法。
在平时工作中,高级职称的人员,已经领取高级职称的工资,并且按照高级职称的工资缴纳了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越高,领取的养老金越高,因此,在计算退休养老金时,已经把高级职称的因素计算在内了,不再另行计算。再发给补贴,就等于重复待遇了。
(9)副高职称的退休金有多少扩展阅读:
补贴
2011年1月起,我国对个人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国税总局已经公布了“关于个人提前退休取得补贴收入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
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今后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式办理提前退休手续的个人,按照统一标准向提前退休工作人员支付一次性补贴,不属于免税的离退休工资收入,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具体来说,个人因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所属月份平均分摊计算个人所得税。
其计税公式为,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提前办理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
办理手续
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该退休。
根据有关规定,因病或非因工伤残申请提前退休的职工,首先要到地市级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进行医疗诊断。
其次是将取得的医疗诊断证明送所在地的地市级劳动鉴定委员会进行审核,作出是否属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结论。最后职工持鉴定结论和其他相关材料,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提前退休手续。
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标准,在2002年4月5日之前,按《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16180—1996)执行,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作出补充规定。
自2002年4月5日之后,按《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劳社部发[2002]8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