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孔子孝敬亲长最难的

孔子孝敬亲长最难的

发布时间:2025-08-10 16:51:26

㈠ 孔子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孔子关于孝敬父母教诲孔子在他的《弟子规》中详述了如何孝敬父母,这对于我们当代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是非常有益的。一个仁义,善良的人无论在家,还是在社会上都是一个好人,待人接物诚实善良,孝敬父母,爱护子女,他的心是无私的。孝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若不孝敬他的父母,被视为“大逆不道”。今天我们常常看到听到,无论是在文学电影里,还是现实生活中,时常有这样报怨父母的:“为什么生我?”其实,正如人们讲的“善恶轮报”,人的不幸都是因为以前做了不好的,失德的事情,才在他的后来遭遇不幸,以偿还以前做坏事时欠下的债。以恶相报,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磨难。如果人人都能遵守道德礼规,无论是为人父母,还是做子女的,小到家庭,大到社会都会非常协调。
孔子在对其弟子的教诲中讲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礼貌对待父母,父母有不对时,如何恰当的指出,等等。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解说:
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偷偷的私藏起来,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里一定十分难过。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齐全,父母所厌恶的,都该小心排除。万一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一定会给父母亲带来忧愁,我们的品格有了缺失,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没有面子。父母亲爱护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极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算得是难能可贵。一般人总认为,父母要对子女有所付出后,子女才要有行孝的义务,这和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什么两样呢?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

㈡ 孝顺的最高境界

孝顺的最高境界:能根据家中的情况,在父母与自身之间找到平衡点,让父母过得开心、快乐,便是孝敬的最高境界。

第一层境界:让自己身体健康

据《论语》记载: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孟武伯曾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

孔子说:“父母一心都为儿女的健康担忧,做儿女的如果能体会父母的这种心情,并用这种心情来对待父母,就算是孝了。”

为人父母者,总会担心子女有没有吃饱、吃好,有没有穿暖、穿舒适。这一切的根本,都是在担忧子女的健康。因此,孝敬父母的第一层境界,就是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第二层境界:不为父母添负担

见过一个年轻人,准备放弃体制内的工作去创业。父母劝导时,年轻人说“这是我自己的事情,与你们无关。”

后来创业失败,年轻人一蹶不振,天天躺在家里。朋友劝他出去找个工作,不要啃老。年轻人又说“那是我的父母,照顾我一段时间又怎么了?”

对于父母来说,只要自己还有能力,当然愿意为儿女遮风挡雨。但对于成年人来说,努力工作、在社会上站稳脚跟、不为父母增添负担,便是孝敬父母的第二层境界。

第三层境界:陪伴与交流

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的工作、居高不下的房价等问题,几乎消耗了年轻人的大部分精力,同时也让许多父母成为了孤独的老人。

实际上,人的年纪越大,是越容易感到孤独的。虽说父母可以理解儿女的难处,但儿女却不能忽视老人需要的陪伴和交流。

《孔子家语》中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常抽一点时间来陪陪父母,是孝敬父母的第三层境界。

第六层境界:光耀门楣

俗话说:“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对于子女来说,能让父母脸上有光乃至光耀整个家族的门楣,就是“孝敬”的最高境界。

要做到这一层,不仅需要自身有过硬的本事,还要有合适的机会、资源、平台等等。

虽然“光宗耀祖”这一层境界看似比较功利,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子女做到了这一层,就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人。

《孝经》里面讲:“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也就是说,“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其实“孝敬父母”未必真的有境界之分。毕竟,每个家庭、每位父母的需求都是不同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能根据家中的情况,在父母与自身之间找到平衡点,让父母过得开心、快乐,便是孝敬的最高境界。



㈢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什么意思及寓意

【意思】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寓意】供奉父母的礼节对人来说不成问题,但是有的人敬爱之心不够恳切。侍奉父母之道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心中真正所想所愿,孝顺不是表面文章,而是由心而生的实际行动,脸色只是内心的体现之一,心生孝顺,外貌自然有好的表现。

【出自】《论语·为政篇 》

【作者】佚名

拓展资料

【节选】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翻译】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㈣ 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翻译: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外出要尊敬兄长,做事情谨慎诚信,爱护众人,亲近有才德的人。这些都做到了,还有精力就可以学习文化知识了。

品评:孔子认为孝是一个人最根本的品德,而年轻人要先学会做人再学习知识,这一点和现在的很多主流教育观恰好相反。大概可以理解为什么现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越来越多了。

2)子夏曰:事父母,必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翻译: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对待自己的父母,一定要竭尽全力;对待君主,就要做到能在必要时献出自己的生命。

品评:对待自己的父母,要做到竭尽全力,不能敷衍了事,用心不诚。现在虽然没有君主,但可以以国比君,对待自己的祖国,也要有必要时献身祖国的觉悟。在父母没有过分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满足他们,这是孝的基本原则。如果父母做错了,还需要完全响应和满足么?下面一条回答你。

3)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翻译: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发现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就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应当恭敬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心内忧虑,但不要怨恨。

品评:孔子并不提倡愚孝,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是可以劝解的,不规劝是陷父母于不义。即使没有听从,也要等待机会再次规劝,中间不要发脾气,更不能心生怨恨。如果我们的子女都能做到这一点,家庭应该会和谐幸福吧。

4)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翻译:子游问怎样做才叫孝。孔子说:现在的人,是说能奉养父母就算孝。你想想那些狗和马之类的动物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对待父母不尊敬,那和养狗和马有什么区别?

品评:所谓孝敬,孝由敬生,不敬何来孝?养育父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尊敬,如果不尊敬,那与养牛马无异。见过不少只给饭吃,各方面虐待或者是不管不问的子女,能够想想自己如何长大的么?这几碗饭真的能“报答三春晖”么?

5)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翻译:孔子说:父母还在世的时候,不要出远门。如果真要出,则一定要有特定的地方。

品评:这句话深层次的意思就是,父母还在世的时候,要尽力尽孝,不能随便就远游,让父母牵挂担忧。如果实在要去则要确定目的地,并做到”归必有期“。这里虽不着孝字,但字字皆是孝。

6)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翻译: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孝敬长辈的时候要保持和颜悦色。有事情要做的时候,是你去做。有好的食物时,要首先拿来孝敬。你认为这就是孝么?品评:有事弟子服其劳,这是天经地义的事,给上辈师长孝敬酒食,也是应当的。这些都不是孝道中最难的地方。最难的地方是在要这一过程中保持和颜悦色和恭敬的态度。如果不是心悦诚服,那就只有传说中的”戏精“才能做到了。

7)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翻译:孟武伯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对于父母最担心是他们的身体健康。

品评:父母年纪大后,光有丰衣足食和恭敬的态度还不够,为人子,还必须想到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实时关注,并适当提醒他们运动,供给他们补品,定时带他们去检查身体。这些是成年子女在尽孝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的

㈤ 孔子关于孝道的名言

1、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4、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5、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6、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7、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8、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9、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10、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12、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13、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4、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5、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17、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8、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9、子曰: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20、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1、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

22、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23、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

24、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5、子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

26、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27、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8、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9、子曰: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30、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

古人关于孝道的名言警句大全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

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孝经》

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孔子

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弟子规》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母爱最高尚。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母爱只有做母亲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

河里孩子岸上娘。

要想赢得女儿的欢心,必须先从她母亲着手。

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注释: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

咱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关于孝道名言孝顺父母名言大集结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孝经》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我的双亲,各自尊敬自我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能够太平了。(春秋)《孟子离娄上》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孝道的名言

1、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

2、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清王永彬

3、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热爱和尊敬的父亲和母亲是非常幸福的。伊林娜

4、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林逋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6、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7、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8、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9、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增广贤文》

1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

12、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13、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1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佚名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6、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弟子规》

17、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18、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拉法格

19、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春秋)《孟子尽心上》

20、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21、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苏格拉底

22、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23、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24、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5、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26、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27、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宋林逋

28、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29、成为母亲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焕发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苏霍姆林斯基

30、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31、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32、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清李毓秀

33、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李毓秀

34、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35、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36、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37、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经》

38、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39、让自己的儿女们光宗耀祖是父亲们的主要缺点。伯罗索

40、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41、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

42、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李毓秀

43、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44、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45、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狄更斯

4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7、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48、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49、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50、一个高尚的人,如果有一个像他自己一样的儿子,其乐一定不亚于他自己生命的延续。斯梯尔

51、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请)李毓秀《弟子规》

52、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53、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增广贤文

54、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

55、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56、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57、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58、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59、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李毓秀《弟子规》

60、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61、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62、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63、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64、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增广贤文》

65、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亚米契斯

66、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

67、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68、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69、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

70、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

71、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72、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73、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74、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

75、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李毓秀

76、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77、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78、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李毓秀

79、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80、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81、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诺芬

82、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大学》

83、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84、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苏霍姆林斯基

85、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劝报亲恩篇》

86、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87、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劝报亲恩篇》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孔子关于孝道的名言》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关于生日的好句名言 专题。

㈥ 孝敬父母最难的是"色难",什么叫色难

有位老太太去儿子房间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儿子刚谈崩了一桩业务,心情不太好,见母亲在自己床上摸索,生硬的说:“妈,你没事在自己房间好好呆着,别到处乱串。”母亲解释说:“我在找个报纸,顺便在你们床上坐一会。”儿子脸色很臭出门前扔下一句:“吃饱没事干。”夜晚12点,老母亲便从七楼跳下了。

于丹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说,儿女有条件很容易做到给父母买车、买房,但是最难做到的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孔子曾经对他的学生们说过,孝敬父母什么最难,是“色难”,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最难。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视和不耐烦,这种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为这会让父母很不安心。
有人认为,买房子、请保姆、吃大餐、去旅游就是孝顺父母。其实,物质上给父母的享用,这是低层面的“孝”;而高层面的“孝”,应该表现为对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
“色难”难在何处?难在很难有一颗恭敬的心,难在没有一个谦和的态度。于是“色悦”成了衡量一个人孝心的道德标尺。就是说,经常对父母微笑,经常敬重地对待他们,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每天真诚地看着母亲的眼睛,跟母亲交谈几分钟---不嫌弃,不抱怨,想对母亲发脾气时克制一下,始终和颜悦色对待父母,她们就会生活得开开心心的。

随时都给父母好脸色,这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可现实中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能做到给父母一个好脸色,又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天给父母一个“好脸色”,关键是心怀感恩之情,多想想长辈们的付出和哺育之恩。
真心爱父母,应该和颜悦色,从内心深处发出微笑,让他们感到快乐、幸福。你怎样对父母,子女也将怎样对你!
父母在世的时候,对他们好一点,因为你们见面的时间不长。

阅读全文

与孔子孝敬亲长最难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女人50岁综合症 浏览:447
如何调节自己的父母 浏览:394
长寿婆柯南 浏览:937
地质测量人员退休年龄 浏览:43
老人胯骨错位多久能恢复 浏览:588
弟弟对父母不好对婶叔好怎么办 浏览:312
临沂市养老保险账户余额怎么查询 浏览:972
莱芜事业单位27年退休工资多少钱 浏览:702
从医院辞职后能拿多少养老金 浏览:311
常熟70岁可以缴社保吗 浏览:10
什么养生补气安神定志 浏览:901
13岁小孩50度的散光远视要紧吗 浏览:902
天津老年痴呆症医院好 浏览:617
养女长大后能孝顺吗 浏览:412
2016年以后退休工资 浏览:337
吉林市社保50岁退休条件 浏览:268
手抄报重阳节百度 浏览:832
孔子孝敬亲长最难的 浏览:920
枣阳80以上老人一月多少钱 浏览:862
老年人腿痒用什么药 浏览: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