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体现晚辈孝敬长辈的绘画有哪些
说实话,还真没有。我知道有几出老戏《屠夫状元》《五女拜寿》《杀狗劝妻》都是教育人们孝敬父母的。
⑵ 麻烦帮忙搜集一些关于孝敬父母的格言谚语、名言警句、故事传说、诗歌、图画等材料
1.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不等人,子女想要尽孝时,父母可能已经不在。同时,寸草虽小,却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比喻子女应知恩图报。
2.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这句话说明,对父母的慈爱和孝顺是每个人内心自然产生的情感。
3.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这句话出自《劝报亲恩篇》,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细致入微的照顾。
4.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这句话出自《劝报亲恩篇》,强调了孝顺父母的重要性。
5.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第一》,提出了在家中要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长的道德要求。
6.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这句话出自《弟子规》,教育子女要对父母的召唤和命令给予迅速的响应。
7.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孝是天经地义的。这句话出自《孝经》,表明孝顺父母是天地间永恒的道理。
8.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这句话出自《劝报亲恩篇》,强调了孝顺父母时的态度要恭敬。
9.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这句话出自《劝报亲恩篇》,体现了子女对父母优先考虑的孝顺行为。
10.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这句话出自《名贤集》,说明了逆境中更能显现一个人的德行。
11.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这句话出自《三国志·魏书》,指出了对他人父母的不敬实际上反映了对自己父母的不尊重。
12. 孟子曰纯正:“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强调了子女与父母关系的重要性。
13.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描绘了母亲为即将离家的儿子细心缝制衣服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感激和孝敬之情。
14. 孝敬父母的图画
提供了关于孝敬父母的绘画作品,形象地展现了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照顾。
以上资料涵盖了孝敬父母的格言谚语、名言警句、故事传说、诗歌、图画等多个方面,可以作为学习和传承孝道的参考资料。
⑶ 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的句子
理解父母细微里
备选题目:1.珍惜父母对你的好 2.别辜负父母之爱
理解父母细微里的良苦用心
●胡运玲
父母爱子女,是一种本能,也成了一种习惯,他们时时刻刻都在为儿女着想和付出。作为子女,不要把父母对你的爱当成理所当然的事,要抱着一颗感恩的心、理解的心去接受。
齐睿婕感冒了,浑身不舒服,吃过药躺在床上躺了大半天,早饭和午饭都没吃,妈妈心疼又焦急,特意做了一碗蛋花汤:“喝几口汤吧,不吃饭更没抵抗力。”实在没胃口,齐睿婕难受地摆摆手:“谢谢妈妈!我这会一点不想喝,让您白忙活了,对不起。”妈妈没怪她,又去烤了几个小面包端来:“那尝尝面包吧,我刚烤的,你平时最爱吃了。”齐睿婕还是没胃口,但她不想辜负妈妈的辛劳,勉强吃了两口又躺下,迷迷糊糊睡着了。等她醒来,妈妈又端来一碗吃的:“好些没?看,我给你炖的鸡蛋糕,像豆腐脑一样滑嫩,你小时候,我天天炖给你吃。”齐睿婕想到妈妈一直在忙活着为她做吃的,她不忍再拒绝妈妈对她的好,强打精神坐起来,吃下了鸡蛋糕,说:“很好吃,又滑又嫩。谢谢妈妈,我好些了,别再忙活了。您快歇歇吧。”妈妈这才稍微放下些心来。
俗话说病在儿身,疼在娘心。齐睿婕病了不想吃饭,妈妈变着花样做吃的。虽然没胃口,但是齐睿婕把妈妈的辛苦和疼爱看在眼里,并表达了自己的感谢。努力吃掉妈妈做的饭,以求让妈妈安心。作为子女,接受妈妈的疼爱,让她安心,让她欣慰,这也是对妈妈的爱。拒绝、辜负了父母的爱,那父母的爱就白费了,他们难以心安。
高尚和高洁是一对孪生姐弟。本来爸爸答应这周六带他俩去爬山玩的,结果爸爸临时有事去不了了,便给他们订了电影票作为补偿,叫他俩去看新上映的电影。高尚堵气地说:“我不去看电影!大人说话就习惯不算数。以后再也不相信爸爸说的话了。”姐姐劝他说:“走吧,别闹情绪了。爸爸有事忙。他辛苦忙碌还不是为了咱们过上现在的好生活嘛?如果爸爸整天陪咱们玩,什么工作也不做,那咱们哪来的饭吃?哪来的房子住?哪来的山爬?哪来的电影看?”几个问号,把高尚问清醒了,也不再生爸爸气了,说:“那,爸爸,等您有时间再跟我们去爬山啊。我可记着呢。”姐弟俩去看电影了。
本来父子女三人约好去爬山,结果爸爸因事爽约,他订了电影票给姐弟俩,算作补偿。结果高尚不领情,拒绝接受,这同时表示他拒绝了爸爸的良苦用心。好在他听进去了姐姐的劝解,又理解了爸爸,接纳了爸爸的补偿之爱。很多时候,父母要比孩子更忙碌,他们担负着养家的重担。所以,要多多体谅父母的不易,笑纳他们能给予你的所有爱。
作为子女,要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父母的爱,以及他们的良苦用心。别轻易拒绝和辜负父母的爱,珍惜父母之爱。因为,这是世界上最无私、最浓厚的爱。
⑷ 学校要求做孝老爱亲的手抄报,我已经写了主题,名言,故事,怎样孝敬老人,还要做一个板块,做什么好呢
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体现。中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做人的一个准则。
因为老年人,是对我们这个社会作出过贡献的人,在他们有能力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我们的国家,共和国的大厦是用他们辛勤的劳动甚至生命建造起来的。今天,他们年纪大了,没有劳动能力了,全社会就应该关心他们,有能力的人就应该照顾他们,让他们幸福地度过晚年。我们要学会关心身边的老人。尊敬老人;我们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学归来,都主动向长辈问好;尊敬长辈,听他们的话;有好吃的,先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帮爷爷、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车时,主动给老年人让座位等等。
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敬爱的毛泽东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湖南韶山。在短暂逗留的日子里,他特地请家乡的老人吃饭。在他向一位70多岁的老人敬酒时,那位老人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 全心全意地照顾鳏寡孤独的老人,用毛主席说:“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句话来衡量和要求自己多为老人做好事做善事 。
我国已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让他们度过幸福、美满、安详、健康的晚年,共享人类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会发展规律,就是尊重历史。父母生养了子女,子女必须孝敬父母,这是儿女们应该尽到的责任。老年人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筑成了社会的生命线,老年人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需要人们去关爱。
老人,是我们的长辈,他们辛勤劳动了一辈子,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尊敬老人既是对老人的关心与照顾,又是继承前辈们"财富"的需要。“老年人是一座活着的图书馆”、“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社会更美好……”
所以我自豪地告诉大家,敬老爱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
⑸ 关于孝敬父母遵守公德勤俭节约的绘画作品
可以用漫画 想要有说服力的话用漫画是最好的
可以是剧情漫画 一张搞定的那些
可以的话就画四格漫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