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养生 > 明孝陵养生鹿最后都去了哪里

明孝陵养生鹿最后都去了哪里

发布时间:2022-07-07 04:46:41

① 明孝陵墓葬不能说的秘密,盗墓贼进来后都大叫救命吗

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墓是什么?答案是明孝陵,它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墓,因为马皇后谥号孝慈,所以名叫明孝陵,如此规模庞大的陵墓,有着很多离奇的谜案无法破解。

要解开这个谜团,首先要了解朱元璋地宫的位置,但是专家为了寻找地宫,整整花了六年的时间,因为朱元璋在十三个宫门同时出殡,是否葬在明孝陵是个未知数,后来专家通过六年的精密磁测手段,才确定了朱元璋在地宫沉睡。确定了地宫的位置,那么入口在哪里呢,通过勘测可以发现,地面上有几处沉积和塌陷,证明在地宫上曾经有地宫入口的建筑物,只是因为年代久远,坍塌消失了。

由此可见,明孝陵墓道弯曲,很有可能是由地质条件造成的,本来挖掘的团队也是根据以前帝王的惯例挖成笔直的墓道,谁知道山体是由砾岩和石英岩构成的,石英岩相对较软,砾岩坚硬,刚开始施工的时候挖到的是石英,后来挖到了砾岩,所以挖不动了,导致施工团队改变了方案,将直线的墓道,改为了曲线。

② 明孝陵石像路上的动物为何每种两对,一跪一站,先跪后站

石像位于明孝陵前神道两旁。神道分为两段,第一段东西向,现名石象路,因路上有高大的石象而得名。石象路长615米,路两侧分列6种12对共24只石兽,每种4名,两蹲两立,依次为狮、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神道上安置这6种石兽是各有其掌故和寓意。狮乃兽中之王,显示威严,被佛教尊为护法的灵兽。神道入口处首先安置两对石狮,可显示帝王无上尊严和威势。狮是皇帝陵墓才可以用的石兽,其他诸王公的墓前,可以有石马、石虎、石羊,但不能用石狮。
明孝陵神道的第一对蹲狮,因为靠御河桥太近,1947年曾被军车撞坏,后来经修复并向西移动了位置。石狮后约54米处是两对羊头、牛尾、顶生独角、似鹿非鹿的石兽,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叫獬豸。獬豸之后是两对骆驼、两对大象。其中,立骆驼高3.68米,立象高3.47米,都是石兽中的庞然大物。孝陵神道上安置体形硕大的骆驼和象,增加了陵墓的威严气势,而且,骆驼是西域和蒙古沙漠中的动物,象则生活在南亚热带地区,是外国进贡给明朝的珍贵动物。孝陵神道上安置这样一些来自异邦的动物,也含有大明江山辽阔、皇帝威震四方的寓意。石象之后,是两对周身披甲、静穆威武的异兽,这是象征吉祥的瑞兽麒麟。神道的最后两对石兽是马。石兽尽处,神道方向折向正北。这一段神道从望柱起到棂星门止,长250米,俗称翁仲路。

③ 明朝诸多皇帝中谁没有葬在明十三陵中去哪了

许多人都游览过北京十三陵, 都知道这个著名景区是明代皇家陵墓. 明代共有十六位皇帝,这里安葬了十三位,另外那三位呢? 看史书,我们知道,永乐皇帝朱棣把首都从南京迁北京后,开始建陵墓的,所以,他前边的两个皇帝,当然没葬在北京十三陵. 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是建在南京的钟山脚下的明孝陵;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陵占地长达22.5公里,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鹿千头,每头鹿颈间挂有“盗宰者抵死”的银牌。为了保卫孝陵,内设神宫监,外设孝陵卫,有五千到一万多军士日夜守卫。清康熙、乾隆帝南巡时,都曾亲往谒陵,还特设守陵监二员,四十陵户,拨给司香田若干。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孝陵地区成为太平军和清军对峙的重要战场,地面木结构建筑几乎全毁。 明第二帝朱允纹也没葬进十三陵. 据说,建文帝朱允纹当皇帝前,他爷爷朱元璋就有点不放心,提醒他,你当了皇帝要当心你的那些叔叔不服.并给他留下一个包伏,让他遇危难时打开. 后来,果然,四叔燕王朱棣发难,兵戎相见.从北京杀到首都南京.大兵很快攻进皇城. 建文帝朱允纹不知如何是好,他忽然想起爷爷当年交给他的那个包,赶紧拿出来,打开一看,是四套僧衣,还有佛家度谍,并且备有剃刀一把……孙子朱允纹很理解爷爷朱元璋良苦用心.当即,三个身边跟随的人同他自己剃光头发,穿上僧衣,从城角门逃之夭夭……..等燕王朱棣打进皇城时,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不知他逃往哪里.有人说他乘船逃往海外,所以后来.朱棣派郑和几次出洋寻找……然而至今下落不明. 也有人说建文帝朱允纹在某寺庙当了和尚,活了七八十岁才逝去.人们感叹朱元璋早年当和和尚.给孙子留了一条佛家的生路. 再说说明第七帝景泰帝朱祁玉: 1435年九岁明英宗朱祁镇继皇帝位.1449年蒙古瓦刺首领也先进攻大同,大太监王振怕自己的家乡蔚州有失,鼓动明英宗亲征,可是几场战役大败之后,在土木堡皇帝朱祁镇被也先俘虏,消息传到京城,就立了他的弟弟朱祁玉为监国,于谦为兵部尚书,主持抵抗.又因也先多次用皇帝来威胁明朝.于是就立朱祁玉为帝,以免了蒙古也先的勒索.在京师抵住了蒙古也先的进攻,也先只好退兵,皇帝拿在手里的作用没有了,他就多次派使说要送回英宗,从这一点看他挺厉害.是个妙着. 朱祁玉年号景泰,史称明景帝.景帝好生犯难.真是让英宗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大臣于谦说,如今大位已定,没有什么怕的,于情于理还是要接回英宗,于是接回了英宗,尊为太上皇,被软禁在南宫.看来英宗也就要这样一生了.可是到了景帝景泰八年,景帝朱祁玉患病,让大将石亨扶持太子主管朝政,史书上说石亨想拥立英宗复辟以邀功赏,就和宦官曹吉祥等几千人到了南宫,毁墙破门,救出了英宗,英宗复辟成功..英宗复僻后,石亨,徐有贞,等封爵赐官,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被杀. 明英宗皇帝朱祁镇子的道路太曲折和太复杂了. 明宣宗原以胡氏为皇后,孙氏为妃,后改立孙氏为后,废胡氏为静慈仙师。史书记载,胡氏、孙氏两个皇后都没生儿子。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一名宫女为宣宗朱瞻基生了个男孩。工于心计的贵妃孙氏偷偷杀死这位连姓名都没留下来的宫女,抱走她的儿子,谎称自己所生,取名朱祁镇。第二年二月六日,不满三个月的朱祁镇被正式册封为皇太子。宣宗突然病逝后,年仅八岁的朱祁镇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十日正式登基即位帝,改明年为正统元年,这便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位少年天子英宗朱祁镇。.他有几大奇迹,皇帝亲临战场不多见,亲临战场而被俘,被俘而没有被杀,没有被杀而又被放回.放回而又复位皇帝成功.他如果哪一道程序上出问题都不会成功. 有人说,景帝当时已明确要换皇位给英宗,英宗自己不知道状况,石亨,徐有贞为了抢拥戴之功,贸然发动兵变,成功之后,为了剪除后患,杀了于谦,杀于谦可以说并不是英宗本意,并且英宗自己也说了:“此人实在有功于社稷!” 而且景帝当时病重,而且他没有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已死),皇位肯定最后还是会回到英宗的。是英宗自己不了解状况,而徐有贞等人又希图邀功请赏,才发动政变的. 也有人说,景帝已经派人去外地找藩王之子准备过继了,他实在不放心他的哥哥如果上台会怎么报这8年之仇……..他在位期间,也在十三陵修建了陵寝,当时是寿宫,他的一个皇后杭氏死了之后,就在庆陵所在位置修建了陵寝,当时的杭氏也埋葬了进去。他的哥哥复辟之后,就把景泰帝封为成王,就丢失了皇位, 死后也就不能安皇帝的规模葬进皇家的十三陵. 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死后葬在北京西郊的金山(今颐和园西北的娘娘府附近), 因此,明朝其余的13帝均葬在位于北京昌平北面天寿山,因而有今天的北京十三陵 补白:有人问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是上吊自杀的,他葬在哪里了?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它的陵寝实际上不是明朝修的,而是在清朝修的。崇祯皇帝在17年的时候,明朝灭亡了,崇祯皇帝在景山上上吊自杀了,打进北京皇城的李自成就下令,(因为崇祯皇帝生前没有修建陵寝,)给他下葬在一个他的贵妃坟内。埋葬的地址就是在现在的思陵位置,当时它只有地宫,没有地面建筑。后来的清朝为他修建了现在这个地面建筑(以此收买明旧臣们的心)。所以,明十六帝包括崇祯,崇祯葬在十三陵的思陵.

④ 盗墓者来了有去无回,为何朱元璋明孝陵600年不被盗

因为朱元璋的明孝陵设计巧妙,而且有一定的防盗措施。朱元璋他的皇后马皇后一起合葬,据说明孝陵的孝字就取自马皇后的谥号“孝慈”。这座皇陵是我国最大的皇帝陵墓之一,从朱元璋在位的洪武十四年到明成祖朱棣的永乐十一年才完全建造完毕,中间总共耗时三十多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再加上明孝陵墓门上有小的、圆润的石头固定,其中又混有沙土,一旦有盗墓者试图进入,那么这个沙石砸下来就足以将盗墓者砸死。据说武则天的墓门也是这么设计的,所以也没有盗墓者能打开武则天的墓穴。

⑤ 明孝陵的守卫最后都去哪儿了

老死于斯啊

⑥ 四灵环绕,七星布局,朱元璋为明孝陵到底费了多少心思

据说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他的皇后的合葬陵墓,这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明孝陵规模很大,建筑雄伟,参照唐朝宋朝两个朝代的陵墓。占地22.5千米。里面有松树10万棵,养着几千头鹿。为了保卫明孝陵。还派了5000到1万的士兵日夜守卫。

明孝陵从起点到顶端纵深达2600米,沿途分布着30多个不同风格,用途各异的建筑物和石雕艺术品,整体布局宏大而有顺序。凝聚了当时政治家,艺术家,建筑师们的智慧。朱元璋去世的时候,宣布他的孙子为接班人。让其他的几个儿子没有事儿就不要回京城,老实的在外面呆着,朱棣特别生气就引发了战争。朱元璋终于去世了,他出殡的那天摆起了迷魂阵,让大家不知道朱元璋到底埋在哪儿了。

⑦ 明孝陵和明十三陵的区别

十三陵位于北京,是从北迁的永乐皇帝开始之后的明代十三个皇帝的坟墓。而之前的两个皇帝,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于当时的都城南京,为现在的明孝陵,第二个皇帝建文帝是朱元璋的孙子,在明成祖攻占南京的靖难之役中失踪。
明孝陵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钟山南麓玩珠峰下,为明朝(公元1368年至1644年)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寝,都是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的。

史料记载,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下令建陵。第二年8月,马皇后去世,9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明孝陵永乐3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明皇室先后调用军工10万,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建成时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鹿千头。因屡遭兵火,明孝陵除陵寝地宫外,现仅存神道、下马牌坊、大金门、四方城等。

墓区的建筑大体分为两组:第一组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现存建筑有神烈山碑、禁约碑、下马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圣德碑、孝陵殿、大石桥等。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做了31年皇帝的朱元璋去世,礼葬孝陵。朱元璋及皇后合葬的地宫俗称“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其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7个大字。宝城厚实坚固,依山势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砖垒筑,厚约1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陵墓之一。历经600余年的风雨之后,近年来宝城墙体出现了局部坍塌,墙面剥落,个别地方因为地基沉降逆向撕裂而形成巨大裂缝。南京市文物部门先后投资300多万元,采用东南大学古建筑专家的保护方案,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对墙体进行了维修,如“缝合”裂缝,整平“墙面”,对变形的墙体进行修补和防水防渗漏“手术”。为方便游客一睹“龙脉”真容,还修建了一条青石板游览步道,让游客能登上宝顶看到明孝陵全貌。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会副会长、东南大学建筑学教授刘叙杰说:“明孝陵代表着明初皇家建筑的艺术成就,是中国陵墓建筑和陵墓文化的缩影。”明孝陵从起点下马坊至地宫所在地的宝顶,纵深达2600多米,沿途分布着30多处不同风格、用途各异的建筑物和石雕艺术品,整体布局宏大有序,单体建筑厚重雄伟,细部装饰工艺精湛,凝聚了当时政治家、艺术家和建筑师们的才智。

⑧ 南京明孝陵陵墓是哪一年建造的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墓,因马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2003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南京的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明孝陵从洪武14年(1381年)正式动工,至永乐3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先后用工10万,护陵驻军有5千多人。那时候陵园内亭阁相接,享殿中烟雾缭绕,松涛林海,养长生鹿千头。鹿鸣其间,气势非凡。因屡遭兵火,现仅存神烈山碑,下马牌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圣德碑,神道保留了六种石兽,狮、獬豸、骆驼、麒麟、马和象,每种两对每种两跪两立六种24只,神道石柱二,文臣武将各四。

神道上石兽 体量巨大

石翁仲武将、文臣各2对,共8尊 3米多高。

明孝陵陵寝制度既继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为陵”的制度,又通过改方坟为圜丘,开创了陵寝建筑“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陵宫布局设计和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等建筑形式,开创了中国明清帝王陵寝建设规制的先河,此后一直规范着明清两代500余年20多座帝陵的建筑格局,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因此被誉为中国帝陵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明孝陵的神道蜿蜒曲折,整体布局呈现出了“北斗七星”的形状,这种不拘一格的神道布局,在中国帝王陵寝中具有唯一性。

⑨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埋在了哪里

  1. 朱元璋的陵墓是明孝陵。

  2. 朱元璋的明孝陵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钟山南麓玩珠峰下。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于此。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命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主持陵墓的营建工程,第二年八月,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

  3.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 -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濠州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于应天,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自古以来,前所未有。但是他的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的,这就是朱元璋的缺点。

⑩ 明孝陵简介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寝。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先后调用军工10万,历时达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10)明孝陵养生鹿最后都去了哪里扩展阅读:

明孝陵的价值

明孝陵是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其陵寝制度既继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为陵”的制度,又通过改方坟为圜丘,开创了陵寝建筑“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

明孝陵的帝陵建设规制,一直规范着明清两代500余年20多座帝陵的建筑格局,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所以,明孝陵堪称明清皇家第一陵。

这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皇家陵墓以其墓主显赫、规模宏大、形制独特、背依钟山环境优美而著名于世,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陵墓之一。

明孝陵建设在朱元璋死前进行十几年,朱元璋对其极为用心,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惊人的。这一切既是为了马皇后,当然也是为了自己。他对马皇后感情至深,在她去世后再没册立皇后,朱元璋一定会与其合葬。



阅读全文

与明孝陵养生鹿最后都去了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男朋友因为他父母想分手怎么办 浏览:33
含山县城乡养老保险什么时候交 浏览:137
老人脚上无力不能走路是什么病 浏览:714
惠州社保退休的规定 浏览:253
佛山桂城儿童入园体检在哪里 浏览:670
如何跟父母介绍全球高考 浏览:402
四十二岁的女人怎么养生 浏览:852
关于孝敬的小诗 浏览:227
长寿花花生油5436图片 浏览:435
太阳神现代养生系列有哪些产品 浏览:473
退休工资扣个税 浏览:255
孝顺儿子好 浏览:196
长寿化工职大对面在修什么 浏览:611
怎么养生才能抵御严寒 浏览:886
修水老年大学 浏览:553
男士养生市场前景怎么样 浏览:327
迁安市老年大学规范化试点 浏览:853
养老保险单位没欠费怎么办 浏览:998
公交司机退休金 浏览:45
佳欣女子养生会馆怎么样 浏览: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