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年人体温降低的原因有哪些
人体所以能基本保持三十七摄氏度体温,主要依靠脑子里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和凭借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等调节方式来完成。
当人体受寒后,通过皮肤血管收缩来保持体温,人会发抖,这样肌肉因运动而产热,当然,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等散热过程也会缓慢或暂时停止。
但是,老年人由于衰老,体温调节功能会降低,受寒时机体一系列的御寒机能减弱,加上老年人新陈代谢本身不太旺盛,身体产热量也不多,所以在受寒情况下很容易发生低体温意外,体温会下降到三十五摄氏度或更低些。偶尔,有些老年人因某些疾病而服用氯丙嗪、巴比妥、安定、利血平等药物,它们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血压的作用,也可促发低体温。
由此可见,老年人应格外加强御寒,一旦发生低体温也得急诊,进行复温治疗,以免发生危险。
『贰』 老人体温低怎么回事有的时候不到35度
问题分析:
根据你的描述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内脏产热也下降,所以体温较低。
意见建议:
建议多做手,脚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坚持适当运动,适当多吃些羊肉,鹌鹑,海带,紫菜,动物肝等热性食物,
『叁』 体温偏低是什么原因
疫情期间,大家每天出入都会多次使用红外线测温器来测量体温。有些人发现自己的体温比正常标准低一些,可能在36℃或以下,“这是不是身体有什么问题”“是否意味着免疫力低下?”
对于有基础病的患者,要请专科医生治疗。比如甲减患者,要补充甲状腺素;在临床上,90%的贫血是缺铁性贫血,要补充蛋白质、维生素C和铁,造血功能不好者要遵医嘱治疗;营养不良可能由于偏食、肠胃疾病和寄生虫引起,患者在增加膳食营养的同时还要及时就医。
『肆』 老人家体温35.2°C怎么办
老人体温低。我看35°二还是可以的。自己如果觉得不对,就应该到医院看一看,好好休息一下,是不是营养不良,这个应该注意休息,
『伍』 不可忽视的老人低温症
上了年纪的人比较怕冷。但是有的老人在体温降低时自己却一无所知,就比较危险。因为时间一长,有可能造成对生命的威胁。
严格来说,低体温指体温低于35 。
日本一个研究报告显示,对1 025名60 94岁的老人进行腋温测定,平均值比一般成人要低。
各种严重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脑血管意外、肺炎、肺栓塞、心肌梗死、精神紊乱等,以及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如酚噻嗪类镇静剂、抗抑郁药物等,均可引起低体温。
室内温度过低,老人卧床不动或少动,饮酒后热量迅速散发,也会使体温下降。
低体温老人面容往往苍白,但也有反而出现红色的,这尺明时中医称之为“戴阳”,认为属阳气将脱、人濒死亡的先兆。皮肤很冷,即使在有衣服保温的腋窝、腹壁,也摸不到丝毫热气;面容浮肿,说话迟缓,思考能力减退。当体温低于32 则出现意识模糊与嗜陵逗告睡。体温再低时多数丧失知觉,同时中枢神经系统反射迟钝,肌肉强直,有时由于肌肉过度紧张造成的颈强直,类似脑膜炎;心血管系统心率变慢,心电图中常出现一定程度的传导阻滞,P-R间期延长(如动脉压下降则为不祥预兆);呼吸系统呼吸慢而表浅,可患有支气管肺炎而无常见临床症状;消化系统血清淀粉酶常升高,尸检时常见有急性胰腺炎。
由于老人往往感觉迟钝,低体温常靠别人发现。故须对老人经常进行看护,定时测量体温。室内应维持一定温度,老人应有充足的衣被以防体温丢失,特别是头与四肢更应注意保暖。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不要喝酒,避免用镇静剂。鼓励老人多活动。因为活动才能维持正常体温。指仔
体温低于35 时最好住院治疗,积极复温。复温速度必须缓慢,避免虚脱。
当体温属于中等低温(32 35 )时,将室温维持于27 ,可使老人的深部体温每小时升高0.5 ;但若体温上升太慢,可将室温升高至28 32 。
每小时测体温一次,同时注意心脏状况与血压变化。立即静脉注入氢化考的松100毫克,然后每6小时注射100毫克,直至脱离危险。如组织缺氧时则给氧,用广谱抗菌素预防肺炎。
在严重低体温(深部体温低于32 )或长期体温过低时应积极复温,以免产生不可逆的组织损伤。具体措施为加压给氧、静脉输入温液体(中心静脉插管以监测心脏功能)、纠正脱水与酸中毒、每半小时测肛温一次。
中医药如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参附汤(人参附子)、附子汤(人参附子白术、白芍、茯苓)等在治疗老人低体温时有很好的效果,可根据病情选择使用。
文/司长河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