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的媽媽今年54歲了,現在交個人養老保險還可以嗎
咨詢當地社會保險,各地政策不完全相同,一般是可以的。
B. 給媽媽如何購買養老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您好,需要根據您母親年齡、回職業等相關信息來選答擇適合的產品。建議首先參加社保,具體的政策可以去當地的社保局詳細咨詢一下,費用是比較便宜的。這些也是最基本的保障。其次再選擇一下商業保險意外險,養老險。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考慮一些分紅險,兼有保障和收益的雙重功能,可以當做一筆養老金。在此給您推薦一些:
幸福祥利兩全保險(分紅型)
C. 媽媽退休一個月後去世了養老保險應該怎樣領取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第二十三條 工人職員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時、退職養老後死亡時或非因工殘廢完全喪失勞動力退職後死亡時,根據勞動保險條例第十四條乙款的規定,除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付給本企業的平均工資二個月作為喪葬補助費外。
並按下列規定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一次付給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其供養直系親屬一人者,為死者本人工資六個月;二人者,為死者本人工資九個月;三人或三人以上者,為死者本人工資十二個月。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離境定居的,其個人賬戶予以保留;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同時,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中的余額可以全部繼承。
(3)媽媽養老金擴展閱讀
養老金中個人賬戶的遺產繼承將按照《繼承法》規定的順序:
第一順序是配偶、子女(包括養子女和繼子女)、父母(包括養父母和繼父母);
第二順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同時,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只要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具體繼承的操作和需要的相關手續為:
養老金(當月15日前去世的發半個月退休工資,16日以後去世的發1個月退休金):合法繼承人持有死亡證明,相關婚姻證明,繼承公證書,本人身份證,戶口本辦理領取死亡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手續。
喪葬費:直系親屬持醫院的死亡通知書、火化證明書到當地民政局開出喪葬證明書,到縣級或設區的市級養老保險中心結算喪葬費。
撫恤金:死亡職工親屬寫出書面申請到企業或單位的人力資源部門,附上上述死亡證明,人力資源部門會按照國家規定批准領取死亡補助金的額度,死亡職工親屬持批准文書到財政(務)部門領錢。
D. 我媽媽55歲了,還能交社會養老保險么
現行法定退休年齡:女:工人50歲;管理人員55歲,自由職業者退休年齡按當地規定執行。
你媽媽已經55歲了,一般而言是不能再繳納城鎮職工社保了。因為養老保險必須繳費滿15年退休後才可以領取養老金。
目前所能做的,我建議你去看看:
1、如果是城鎮戶口,那麼就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在街道居委會可以辦理,交1年保1年也是屬於社保范疇,費用不高的,但在疾病發生時可以減輕家庭的負擔。
2、如果是農村戶口最先應該考慮的是參加新農村合作醫療,年紀越大醫療風險的機率就會越高,新農村合作醫療一年費用也就20-50元,但發生住院醫療可以減輕經濟負擔,屬於國家廣覆蓋的福利性社保政策。其次,就是新農村養老保險,這個政策國家目前在試點,要向當地村委會了解一下是否已經實施,如果實施就趕緊參加,一年一般200-300元,當然各地政策也各異,如果沒實施只能等了。
3、於商業保險,這個年齡買重大疾病保險(大多數保險公司重大疾病保險55歲後就無法買)和養老險已經比較晚了,即使有些公司能買費用也會很高,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不怎麼樣建議不要考慮。大病重疾險費用比較高,因為一般這個年齡以後出現醫療疾病的風險已經很高的,一般要體檢,如果體檢不合格,要麼拒保,要麼加費承保,要麼已有的疾病不在保障范圍之內。我給你母親的建議最簡單有效的組合就是:終身壽險+意外險,其中意外險,分意外傷害和意外醫療,意外險一般一年200-300元,屬於低保費高保額的險種,就可以了。
我倒是提醒作為子女的你,應該認真考慮以下你自己的保險規劃,現在你才是母親最大的保障。而且,從另外以一個意義來講,你應該不希望自己到這個年齡你的孩子為這樣的問題而擔憂。
購買商業保險的一般原則:
1、先大人,後小孩(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障。買保險,不要主次顛倒。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樣的,誰都希望給孩子多些。但惟獨保險,我們自己保得多,保得足,才是愛孩子的體現。)
2、先保障,後理財
3、投保順序一般為;意外醫療重疾教育金養老金(投資理財)
4、年保費支出為年收入的10-20%
5、不一定一次購買到位,意外險可以全家都買,其他的看經濟條件先給家庭支柱購買,再逐步完善
保險如同穿衣,必須量身定製。為了獲得一份科學合理的保險規劃,建議你參考上述投保規則通過第三方保險中間站(不屬於任何保險公司,不銷售任何保險產品,而是為保險買賣雙方搭建的交流互動平台)的「保險招標」功能,按照設定的科學流程,匿名發布你的保險需求,可以獲得當地各大保險公司的不同代理人給你定製的保險方案,自己客觀比較選擇,也不會受到無謂的打擾,主動選擇中意的代理人。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E. 我想給媽媽買養老保險。。。
我現在面臨跟你同樣的問題,我的准婆婆也49歲,我們也打算給她版買,就在這個時候她的一權個朋友給她推薦了一個保險(當然那人是賣保險的),她就把身份證復印件都給人家了,等我們知道這事在我對象的強烈要求要把那退了。你說的55歲能拿到錢指的應該是目前國家的社保里的養老保險,但是你媽媽已經49歲了,現在開始買55歲是拿不到錢的,得買夠15年,首次可以往之前補5年。我從網上看的,很多經紀人都建議沒有社保的應先完善社保,再有多餘的錢可以考慮買商業保險作為補充(就是你說的分紅那種)。你可以去社保局問一下,我也是等回家的時候去辦理。
F. 我母親養老金中,稅務局扣了兩百元是什麼錢
你媽媽是稅務局退休的?還有退休養老金是不征稅的。
G. 我媽媽買的個人社保養老金,是60%的,我想知道她以後每個月能領好多錢,如果買15年。
你想知道你母親參保15年後,退休時每月能多少養老金。我可以明確在告訴你,現在誰也沒能力算出的正確數字的。這也就是你現在有100元錢,幾年後能買幾多少斤豬肉的道理一樣,因為單價沒有確定,你就是再精明的精算師也算不出正確的數據原理是一樣的。現在只能根據你母親目前繳的養老保險金占的百分比是60%。如果每年都是同步的,那麼以後以全省平均工資為基數進行計算的,計算方法如下:
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滿15年及以上,從核准退休的次月起,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用公式表示: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參保人員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全部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參保人員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參保人員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為:參保人員本人退休時歷年繳費工資指數(含視同繳費年限的替代指數)的平均值。每年的繳費工資指數為:當年的繳費基數與當年的全省社會平均工資之比。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H. 養老保險可以轉媽媽
個人養老保險不同於商業保險,受益人只能是自己,養老保險也不可以轉移給親人。
I. 我想知道我媽媽退休後養老金是多少
由於你提供的資料不全面,無法為你計算準確的養老金月領取額,也無法舉例供你參考。所以,只能告訴你計算方法啦。各地情況有差異,但基本原則相同,從2006年1月起執行。因比較專業,你的慢慢學,才會計算。以下是計算方法,你自己算吧!
一、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退休後均按本意見計發基本養老金。
二、 「統賬結合」後參加工作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統賬結合」前參加工作,本意見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和過渡性調節金。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調節金分別按下列辦法計算:
(一)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三)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四)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按上述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時,統賬結合時間、繳費年限、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過渡性調節金計發比例,按《關於改革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有關問題的解釋》(見附件)執行。
三、為了保持待遇水平平穩過渡,設立3年過渡期。在過渡期內按照新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低於原辦法的,差額部分予以補齊。高於原辦法的,2006年退休的發給高出部分的30%; 2007年退休的發給高出部分的70%;2008年退休的發給高出部分的90%。2009年以後退休的,基本養老金按新辦法計算。過渡期滿後按新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仍低於原辦法的,差額部分予以補齊。
附:
關於改革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有關問題的解釋
一、統賬結合時間
統賬結合是指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統賬結合時間,2005年12月31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從按照繳費工資基數11%或12%計入個人賬戶的時間算起;2006年1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從建立個人賬戶的時間算起。
二、繳費年限
繳費年限是指依據有關規定實行個人繳費至職工退休時,單位和個人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年限。實行個人繳費制度之前,按國家和自治區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計發辦法中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繳費年限不足整年的,按月數除以12換算,保留兩位小數。
三、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計算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使用的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以統計部門公布的盟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准。參加自治區統籌的原養老保險行業統籌企業、電力企業,以統計部門公布的自治區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准,其他企業要逐步過渡到自治區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四、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005年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二)新辦法中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以實行個人繳費制度至職工退休前的繳費工資、繳費年限和盟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依據(1998年以前以職工平均工資為依據),按下列公式計算: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上式中,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按下列公式計算:
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職工退休當年、前一年,二年......n-1年的年繳費工資基數,年繳費工資基數等於每個月的繳費工資基數之和。
------ 職工退休前一年,前二年......前n年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實行個人繳費制度至職工退休前的繳費年限。不足整年的,按繳費月數除以12換算。
五、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按本人退休年齡所對應的下表所列標准執行。非整數年齡按月數除以12換算後四捨五入。
退休年齡/ 計發月數
40/ 233
50/ 195
60/ 139
41/ 230
51/ 190
61/ 132
42/ 226
52/ 185
62/ 125
43/ 223
53/ 180
63/ 117
44/ 220
54/ 175
64/ 109
45/ 216
55/ 170
65/ 101
46/ 212
56/ 164
66/ 93
47/ 208
57/ 158
67/ 84
48/ 204
58/ 152
68/ 75
49/ 199
59/ 145
69/ 65
70/ 56
J. 給媽媽買養老保險,她今年剛好50,需要買多少年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您好!養老保險主要是可以分為社會養老保險與商業養老保險,商業養老保險是社會養老保險的很好補充。給今年剛好50的媽媽買養老保險需要買多少年,一定要注意結合現有的保障體系,依據家庭的實際經濟收入情況將社保和商業養老保險有效組合起來。
如何給今年剛好50的媽媽買養老保險?
1、對於最重要的保險責任,即養老金給付,給付年限要盡量拉長。
2、現金流的分配要合理。養老保險的收益主要在於其長期投資帶來的復利效應。如果過早地大量領取保險金,會導致真到養老所需的時候賬戶積累反而會顯出不足。
3、繳費靈活。在投保前應當結合自身的收入水平和財務規劃選擇合適的繳費期。
4、保費豁免。保費豁免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5、保證資金的購買力。在選擇產品養老保險時,應選擇有分紅的產品,可以確保一個長期、穩定的給付,並且通過分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年輕時攢下的養老金還具備當年的購買力。
需要提醒您,要想是媽媽過上樂而無憂的晚年生活,就需要社保、個人儲蓄和養老年金保險按一定的比例有效組合。一份好的商業養老保險,離不開專業的保險人士的支持,建議咨詢專業的保險平台,選擇適合的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將是您最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