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24年10月前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待遇有哪些變化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是從2014年10月1日開始繳納
養老保險的,到了2024年10月,養老保險制度實施10周年,同時,也標志著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
養老金10年過渡期的結束,很多退休中人才能真正拿到屬於自己正常的養老金。
從2014年10月以後,到2024年9月30日之前辦理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大家在習慣上稱為退休中人,與2014年9月30之前辦理退休的人員相比,雖然辦理退休手續的時間只相差一個月,但這是新老兩種退休制度的分界線,也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實現養老保險覆蓋全體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中人,養老金是按照老辦法和新辦法來對比計算的,由於處於新老兩種制度的初期或是過渡期,很多中人對改革沒有信心,害怕自己的養老金會減少,所以採用新老兩種辦法對比計算,也是算給大家心裡上的一種安慰,取得一種平衡。
這種計算辦法歸納起來就叫著保低限高。所謂的保低,就是按照新制度計算的養老金低於老制度計算的,按照老制度計算的結果執行,有了保低這一條,退休中人心裡也比較踏實了,不再擔心自己的養老金會減少。
限高就是按照新制度計算的養老金高於老制度計算的,按照新制度的結果執行,但同樣為了取得平衡,使按照新制度計算的養老金和老人的養老金差距不至於過大,所以要限高。限高就是對於高出老辦法計算部分,不是全額發給
退休人員,而是要設立10年過渡期,採用逐年增加的方式,到2024年9月30日,才能按照100%全額計發。
這種逐年過渡的平衡辦法,帶來的結果是,在2024年9月之前辦理退休的人員,雖然養老金比2014年9月之前辦理退休的人會高,但很多地方由於養老金的計算辦法沒有完全理順,每月領取的養老金還是按照老制度領取的臨時養老金,雖然按照新辦法按比例增加的部分,會從退休之月其開始補配鉛發,但部分退休人員已經去世了也沒有等帶來自己正式的養老金,這也算是一種遺憾。
在2024年10月1日以後辦理退休的人員,從性質上來說雖然也是退休中人,但是養老保險經過10年的探索已經完全成熟,各種配套措施和實施細則更加完善,新老兩種制度之間的養老金差距早已淡出人們的視線,養老金計算不再那麼麻煩,就像企業職工養老金的計算辦法那樣,養老金完全按照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余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來綜合計算。
2024年之後辦理退休的人員,大部分人仍然是視同繳費年限大於實際繳費年限,基本養老金構成仍然是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不再有10年過渡期,不再有養老金補發的問題,隨著繳費基數的增加,個人賬戶的增加,加上茄和2024年10月之後,養老金計發基數也會增加,所以2024年10月之後辦理退休的人員,與2024年9月之前辦理退休的人員相比,養老金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2024年10月之後,隨著大批具有視同繳費年限的人員全部退休,今後的退休新人完全沒有視同繳費年限,只有實際繳費年限,那麼養老金是否會發生變化呢?當然是要發生變化的。今後沒有視同繳費年限的人,不再有過渡性養老金,只有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雖然沒有過渡性養老金,從表面上看養老金會減少,但隨著實際繳費年限的增加,個人賬戶養老金會大幅度增加。再加上繳費基數的不斷提高,平均繳費指數也會提顫賣盯高,養老金計發基數會提高,基礎養老金也會增加。越往2024年以後,退休新人的養老金就會越高,這不但是養老金發展的趨勢,也是社會經濟發展導致的必然結果。
綜上所述,現在退休中人的養老金和退休老人的養老金有一定的差距,同樣在2024年9月之前辦理退休的人員,和在2024年10月之後辦理退休的人員,養老金同樣是會有差距,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這種差距會呈現越來越大的趨勢。但國家通過每年對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對這種差距會起到一定抑製作用。
B. 2021-2022年養老金並軌最新消息:退休待遇不降低
今年年初,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要求各地出台養老金並軌的實施意見和辦法。截止到本月,我國共有13個省份向社會公布了養老金並軌方案,在多數方案中都提出設立10年過渡期,確保養老金並軌後退休人員的待遇不會降低。
13個省份已公布養老金並軌實施意見和辦法
截止到10月份,我國已有13個省份公布了養老金並軌實施意見和辦法,它們分別是雲南絕稿、甘肅、陝西、湖南、湖北、天津、黑龍江、四川、山東、上海、江蘇、福建、吉林。從這些省份已公布是實施辦法來看,養老金的繳費標准與國家規的標准一致,即機關事業單位都按照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繳費,個人按照本人繳費工資的8%繳費。但是對個人繳費工資基數的缺點,各省份也存在差異,如雲南省的繳費工資基數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資收入中的基本工資、國家統一的津貼補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警銜津貼、海關津貼等)、規范後的津貼補貼(地區附加津貼)、年終一次性獎金。而上海則在實施辦法中明確,個人繳費基數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收入確定。
此外,在退休待遇方面,多數方案都設立了10年過渡期,確保退休待遇不降低。
養老金發放待遇不會降低
為了保持養老金待遇水平被降低,許多地方實施意見都設立了十年過渡期,在過渡期內,機關單局宏攔位職員的養老待遇按照以下方法發放:
1.新辦法(含職業桐胡年金待遇)計發待遇低於老辦法待遇標準的,按老辦法待遇標准發放,保持待遇不降低;
2.高於老辦法待遇標準的,超出的部分,第一年退休的人員(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發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人員(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發放20%,依此類推,到過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員(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發放超出部分的100%。過渡期結束後退休的人員執行新辦法。
C.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和職業年金改革,2022教師退休生活補貼新變化
2022年我國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將進一步落實通過對教育投資不低於國內生產總值GDP 4%的方式來進行主要資金,將用於改善教師工資沖賀性收入待遇,中小學教師工資待遇和當地公務員實現兩種調整機制。
2022年教師
退休金和退休生活補貼又有哪些新的變化呢?本篇文章將結合這一中心話題進談皮行深入的探討。
第一點變化,到賬時間晚30天。2022年教師退休養老金的調整補貼到位時間比去年2021年晚30天。具體來說2021年調整日期截止7月1日之前要補發到位,2022年調整截止,7月31日之前補發到位,這是時間上的差距和區別,但是2022年之所以這樣變化是牽扯的人數眾多,調整補發的項目繁多既有,中人過渡養老金的補發又有職業年金的調整,既有最低工資標準的變動,又有退休養老金的差額補發,主要集中補發的養老金是1月份到6月份之間的差額部分,同時7月份之後開始執行新的調整後的工資退休待遇標准。到賬時間晚了30天,但是到賬的額度卻上漲了,2022年養老退休待遇調整,平均上漲300元,最高的有800元左右,最低的有200元左右,大多數是100元以上200元以下這個范圍區間。
第二點變化,標准得到了提高。2022年養老金上漲的標准平均300元,其實是於2021年9月份開始執行的審計機關事業單位最低工資標准,上調的標准大致相當也是平均300元左右,所以補貼的標准得到了提高和養老金,2022年是18連漲,按照4%的平均養老金上調,這一次上漲的標準是比較高的,上漲的比例比2021年低了4.5%左右。2022年養老金調整還牽扯到兩大類型,第一大類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的上調比例,第二大類是企業職工養老金的上調比例,都是一體化調整方案,都是堅持4%的上調。補貼標准體現在基本職工養老金標準的變化,職業年金待遇標準的變化,退休生活補貼標準的變化,教齡津貼的上漲,工齡津貼的上漲,以及降溫費,取暖費第13個月基本工資的上調以及年終獎的免稅等綜合措施,讓中小學教師在內的退休職工待遇迎來全面的增長爆發期。
第三點變化,內容得到了豐富。2022年教師退休生活補貼的內容得到了進一步豐富化完善,化專業化體現一個中心若干個分項目的特點,這個中心就是教師退休生活補貼,這個總領全綱全局的中心論點。具體的項目非常的復雜,既包括退休教師,參照在職人員調整的70%~80%的基礎性,績效工資參照生活補貼的標準的提高,同時也包括教齡津貼,按照10年20年,30年,40年不同的年齡段進行提高標准同時,2022年1月份實現了全國
企業退休職工養老待遇的全國統籌。退休教師生活補貼得到了內容的延伸和豐富內涵的擴大化,讓退休教師享受了,補貼種類的齊全,既享受到
獨生子女補貼,農村艱苦邊遠地區退休生活補貼以及特殊人才津貼等等各種類型的補貼。
第四點變化,范圍得到了統一。2022年養老金實現了企業
職工退休待遇的全國統籌。從而散侍派實現了省級公務員,事業單位,企業退休職工,靈活就業退休職工全面待遇的一體化調整。東西南北中,從體制內到體制外到靈活就業人員,從企業職工待遇的調整實現了統一的一體化調整方案,2022年調整方案事實上透露了很多新的信號,那就是待遇的調整呈現三個特徵。有些人反映體制內作為教師身份的中級,職稱上漲300元左右,高級職稱上漲甚至只有120元左右,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在縮小差距,變相的提高中收中等收入和低收入人群的退休養老待遇。
第五點變化,70歲高齡補貼和教齡津貼同退休生活補貼的標准結合起來。高齡津貼補貼是退休教師生活補貼的重要內容和重要項目交齡津貼,超過40年教齡的可以提高到400人左右,超過70歲的高齡津貼只有100元左右,超過
80歲的高溫津貼大約150元左右,超過
90歲的高齡津貼大約200元左右,超過100歲老人的高齡津貼大約是300元以上,所以高齡津貼和教齡津貼相結合是未來教師退休生活補貼最重要的變化和統一趨勢。教齡津貼和工齡補貼的統一以及高齡津貼的補充讓退休待遇,超過70歲以上的老人,在退休待遇方面至少每人每月增加500元甚至1000元以上的收入水平。
第六點變化,教師年終獎等於公務員,體現公職人員身份。年終獎和第13個月基本工資的獎勵是考核等次,優秀,合格,良好,不合格,4種類型達到合格以上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享受的福利和激激勵,中小學年終獎等於公務員年終獎,體現了教師在面向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意見,確定教師為公職人員身份之後,對教師待遇的重要變化,體現對公職人員身份的加強和認同感體現了教師身份地位的加強,體現了教師和公務員同等待遇的重要變化。教師年終獎參照公務員落實之後每人每年的年終獎大約是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這樣的區間范圍,最低也能平均每人拿到8000元到12000元之間的年終獎。最重要的是2023年之前教師領取的年終獎實行免稅政策。
第七點變化,津貼補貼與檔案工資脫鉤,與職稱優勢影響得到了弱化。教師退休生活補貼和津貼以檔案工資脫鉤與職稱優勢的弱化弱化,高級職稱的影響力是一脈相承,相輔相成。退休教師生活津貼和補貼的標准,以檔案工資脫鉤,最大的好處就是強化了教齡的影響因素統一了,全國地域因素影響,降低了高級職稱的影響力,一定程度上使大家更多的精力關注於教學和教書育人這個根本任務上來,避開了把過多的精力分散到評職稱這個不重要的問題上,關注到退休待遇和在職期間工資待遇的這個物質化焦點上。從長遠角度看教師
退休工資待遇還是在職績效工資待遇,都是以檔案工資脫鉤的趨勢,實現多勞多得,優質優酬的趨勢更加明顯。而且在績效工資補貼方面逐步的分領導性崗位和非領導崗崗位兩種區別。把權力的影響力降低到最低程度。
第八點變化,高級職稱上漲的沒有中級職稱上漲的多。2012年工資待遇調整和退休養老金調整最重要的一個微妙變化,大家很多人沒有注意到,有人說自己是高級職稱,42年工齡上漲的比例只有120元,而有人說自己是中級職稱,30年工齡上漲的比例是320元,也有人說自己上漲了700元從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可以看出,地域不同上漲的比例不同,行業不同上等的比例不同,教齡職稱不同,上漲的區間不同,總體我們可以歸納出一個結論就是二級教師甚至上漲的比一級教師多,一級教師上漲的比高級教師多級,質外上長的比上漲的多,企業人員上漲的最多,這是什麼原因呢?我認為是共同富裕理念和第3次財富在分配改革重要的引導優勢,加強對弱勢群體的關心和幫助。在養老金方面體現出養老金目前待遇比較低的人群上漲的空間更高,但是我們要注意一點,上漲的少不一定我們的養老金就低,這是一個相對於絕對的關系。
第九點變化,企業員工上級對比機關事業單位教師要高。2022年養老金調整和退休生活補貼標準的上調,對企業退休和靈活就業人員退休最為有利,甚至企業退休職工上漲平均超過400元,對農村農民農業也非常的重視,農村居民退休高齡津貼超過70歲以上的津貼標准也得到了相應的優化,企業退休員工比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養老金上漲的要高,得益於全國一體化調整方案的實施,得益於重視對低收入人群的關心關懷,得益於養老金調整的方向,就是要公平化為先,專業化公平化,可持續化發展方向必須堅持控高,擴中,提低的三原則,必須進一步落實。
2000年我國進入了老齡化社會,2025年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2035年進入超齡老齡化社會。未來老齡化社會要求的就是退休待遇越來越高,再加上尊師重教和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教育優先發展地位的落實,必須把教師工作人員身份的地位,在突出教師的津貼補貼標准和退休生活津貼再上調,艱苦邊遠地區農村教師的待遇在改善。
D. 養老金並軌最新進展
養老金改革是很多朋友都非常關心的問題,養老金並軌制度的實施,直接影響了國家公職人員的養老金發放,從今以後公職人員不再享有特殊待遇,而是和普通的企業職工一樣領取相同水平的養老金。關繫到百姓收入的事,勢必會引起社會關注,下面為大家介紹關於養老金並軌最新進展。
自從養老金並軌制度改革啟動後,有數千萬國家公職人員將繳納養老金。我國實行的養老金制度改革,讓手持公家飯碗的公職人員與企業職工站在了同一水平線上,領取同樣水平的養老金,另外還涉及到一午多萬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也面臨著下調的棚晌影響,國家公職人員的養老由國家管變成了社會管。
隨著包括陝西鏈嫌鋒、青海、吉林、遼寧的內的26個省份分別出台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並軌方案,養老金改革正式進入了啟動實施階段。國務院發文決定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相關單位將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費用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這項改革標志著存在了近二十年的雙軌制養老金制度的終結。
以養老金調整為例,根據人社部、財政部的通知,從1月1日起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同比上調5.5%左右。按照目前養老金並軌最新消息顯示,已有山東、四川、上海、福建、江蘇、黑龍江、吉林、遼寧、山西等19個省份陸續公布實施辦法。按照國務院工作部署,在今年年底之前,各省級地區都應當出台實施方案,隨後組織實施。
此次並軌制度實施後參加工作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退休後按月發放基本養老金,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在並軌制度實施前參加工作的人員,退休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在發放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還會發放過渡性調節金和渡性養老金。
此外,養老金計算標准也由身份級別轉為依據參加社會勞動的時間進行均等分配。盡管根據養老金並軌最新消息顯示,養老金並軌已定,但是還是很多人擔心養老金將會出現缺口者告問題。不過目前國家正在積極的對養老金政策做出相應的調整和彌補,相信大家在擔心的問題很快就能得到解決。
E. 2024年10月起,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要降低,是真的嗎
引言:
大家認為
老年人最需要的是什麼呢?頤養天年、兒孫滿堂、老時無憂,這3個詞就能將老年人晚年的夢想一一概括出來。如果能夠實現這幾點,對他們來說,晚年時,便沒有其他可過多在意的。讓老年人在退休時候能夠依靠的東西,是養老保險。只要每月拿到足夠的退休金,這些退休老人的生活,比想像中還要舒適。
目前有消息傳來,從2024年10月起,養老政策將迎來變革,機關單位的退休老人退休之後,每個月的養老金會出現下降的趨勢。這條消息傳出來之後,不少退休老人們對此很是關心,這條消息是真的嗎?
探尋這個問題之前,先來了解我國的扮野養老金,看看我國的養老金究竟是實行怎樣的政策,此前又出現了哪些變革呢?這對未來的退休人員又有著怎樣的影響?
為什麼要降低事業單位的養老金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企業以及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政策存在不同。事業單位統一發放,而企業實行的是雙軌制,這也是為了減輕國內企業在經營方面存在的困難。雙軌制意味著,在企業工作單位最後獲得的退休金有一部分是自己繳納的。
這樣的制度也引起了一些人不滿,大眾認為,養老金的制度就該是多繳多得,雙軌制不應出現。由於改革是大眾普遍的共識,於是從2014年開始,國家便對雙軌制進行了改革。
意味著,退休時間在2014年之前,養老金政策不變。如果是在十年的改革期間,也就是2014年到2024年退休,這部分退休員工能領到一筆過渡性養老金。如果說到2024年之後退休,他們的養老金政策便是最新的政策。
如今已來到2022年,大眾看見這十年的改革期已經快要走到盡頭。不少人就開始擔心,若是實施新政策的話,自己拿到手的養老金金額會是否會減少呢?
養老金金額不會減少
這些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員工,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員工,最後的退休金發放是按照退休之前的工資進行計算。假設工作的最後一個月,拿到的工資是5000元,這個數字乘以工齡的一定比例,得到的數據就是最終能夠領到手的退休金。
他們所發放的養老金由三個方面組成,首先便是基本工資和個人工齡比例相乘,其次,還有國家給予的相應補貼和津貼,最後就是退休費。這兩方面的數額,其實和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自己工作的工齡時長以及所擔任的職務,綜合評定下來給予的補貼。
在十年的過渡時期內,有一部分退休時間在這十年之中的退休員工,能夠領取相應的過渡養老金。我國政策規定,這段時間的退休金計算方式是保底限高。
大眾不理解保底限高的意思是什麼?
比如說在2024年,政策出來之後通過最新的計算方式,退休員工能夠領到更多的錢。2014年到2024年之間,他們領到的錢不夠,就會給予他們相應的補貼。
比如說,實施政策的第一年,給予這十年過渡期的退休員工,會給予他們多出部分10%的補貼,次年的話就是多出部分20%。按照這樣的方式進行補償。這意味著,即使在這十年過渡期的退休老人們也完全不用擔廳中喊心自己會遭受損失。
時間來到2024年之後的話,退休老人的退休工資按照最新的標准,大眾所熟知的,繳納得越多,能夠領到手的錢越多。除去最基礎的退休工資之外,事業單位的員工還有額外的職業年金。兩者相加也就意味著事業單位的退休員工能夠領取到的退休金更多。
職業年金其實也和工作時繳培舉納的金額有著一定的關系。在工作的時候,個人按工資4%進行繳納,單位則需要繳納個人工資的8%。兩者有著相似的地方,退休之後也是每月進行發放所以綜上來看,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能夠領到手的退休金實際上是要比企業以及靈活的退休金多上一些,並不會下降。
結語:時間走得很快,十年過渡期即將結束,大眾不必擔憂自己會因為養老金政策的變動而造成損失。國家只會讓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養老金政策出現了變動,便會有相應的福利補貼,在未來,大眾每個月能夠領取到的養老金只會增加,不會減少。所以大家放寬心,積極繳納社保就行了。
F. 退休教師和公務員「工資」上漲了2000多元,這是真的嗎
有一位網友提問,一位朋友表示,她老公屬於退休教師,這次工資漲了2000多元,幾個月前已經到位了,而且鎮政府退休的鄰居漲了2300多元。所以想問問,退休教師和公務員工資上漲了2000多元,這是真的嗎?
一次性上漲2000多元,完全不可能。你這是誤解了,因為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一次性上漲2000多元,這絕對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2022年,包括機關事業單磨稿散位退休人員在內的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總體漲幅只有4%,養老金要想上漲2000多元,意味著養老金基數要至少達到五萬元以上,這對於退休教師和鎮政府公務員來說,是不可能達到這個水平的。
而且時間也對不上。因為現在2022年養老金上調還沒有落地,這位網友說,幾個月前就已經落實到位,但2022年全國養老金調整同時在5月26日才正式對外發布,各地養老金調整方案現在尚未對外發布,國家要求是七月底前落實到位。
所以不管是從上漲金額還是落實的時間來看,這上漲的2000多元,絕非是今年養老金的上漲。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對於這多出來的2000多元是有兩種可能性的。
第一,這是退休中人的養老金瞎氏補發。退休中人就是2014年10月1日之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1號之後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退休中人的養老金實行的是十年過渡期政策,過渡期期間實行限高,按照新辦法計發的養老金高於老辦法的,按年份補發相應的比例。第一年補發高出養老金的10%,以後每年增加10%,今年是過渡期的第八年,補發比例是80%。
但是中人待遇兌現補發之前,他們領取的是預發養老金,這應該是當地兌現了退休中人的養老金,並且補發了從退休起以來少發的養老金,所以才會一次性多出2000多元的養老金。這是一次性補發的金額,也不可能是一次性上漲的金額。所以要搞清楚了。
第二,這是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上漲的補發。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這屬於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上調的補發。敬枝
因為從2021年10月1日開始,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迎來上調。這位網友提到的這兩個退休教師和退休公務員,如果是2022年退休的人,也是可以享受從2021年十月以來的基本工資的上調,也會給他們補發從2021年十月以來上調的基本工資。
總結:退休教師和公務員工資上漲2000多元,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不可能是人人都上漲2000多元,也絕對不可能是養老金的上調。因為今年養老金上調還未落實。這應該屬於一次性補發的錢,有可能補發的是退休中人兌現的養老金,或者是基本工資的補發。所以大家不要以訛傳訛了。
G. 2024年之後事業單位退休就是新人了嗎養老金是和企業並軌了嗎
2014年國家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同時制定了十年的過渡期,過渡期將在2024年10月結束(貴州省是2024年12月結束)。結束之後退休的人員是不是就是新人了呢?養老金是不是要和企業的計算方法並軌呢?讓我們仔細解析一下。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老人、中人和皮旦新人概念。對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劃分,人們一般會分為中人、老人和新人三類情況。關於養老金待遇,人們一般又稱之為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中人過渡辦法。
由於國家設立了十年過渡期,過渡期即將結束的問題確實也挺令人困擾。過渡期結束以後是不是中人的過渡方法也隨之消失?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
老人指的是2014年9月及以前參加工作,並在2014年9月及以前退休的人員。老人沒有參加過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除非是試點地區的試點辦法),退休也是按照之前的老規定、老辦法計算的退休費待遇。
中人指的是2014年9月以前參加工作,但是在2014年10月及以後退休的人員。中人實際上是參加了一段時間的養老保險,但是之前還有一段時間連續工齡可以視同繳費。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視同繳費年限期間的社會保險費由政府承擔,個人無需繳費。
新人指的是2014年10月底以後參加工作,並在未來退休的人員。新人是從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就開始繳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形成基本養老金待遇。他們普遍沒有機關事業單位的視同繳費年限。
(以上橘握瞎所說的「參加工作」都指的是進入機關事業單位成為在編人員工作)
所以說,只要是2014年9月及以前參加工作,未來不管什麼時候退休都屬於中人。這實際上是根據改革的時間定性的,未來也不會改變這一性質。
2024年之後的養老金計算公式。2024年之後退休的人員養老金計算採取的是新辦法,主要是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以及職業年金四部分構成。
職業年金屬於補充養老保險機制,實際上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領取的待遇就是基本養老金,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機關事業單位的圓空過渡性養老金,主要是針對2014年9月底以前的視同繳費年限計算的。如果是中人退休的話,其視同繳費年限是始終保有的,並不是跟有的人想像的一樣,出了十年過渡期過渡性養老金就沒有了。其實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過渡性養老金實際上是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我們沒有繳納形成個人賬戶養老金和職業年金待遇的一種補償。
如果是2014年10月底以後參加工作的新人,由於沒有視同繳費年限,基本養老金就是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確實是跟企業參保職工一樣了。當然現在退休的部分企業職工由於參加工作較早,也是有過渡性養老金計算的,只不過起始時間不一樣而已。
不過話又說回來,即使計算公式一樣,養老金待遇也會因為繳費年限、繳費基數、
退休年齡等多種因素出現因人而異的情況,更何況機關事業單位還有補充養老保險機制——職業年金的積累。職業年金也能提供約1/3的退休養老待遇的。
所以說,其實養老金並軌並不會影響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待遇。企業職工如果按照高基數、長時間繳費,參加了企業年金待遇的話,企業的待遇也會很高的。
H. 10年過渡期結束,機關事業單位人員2025年退休,養老金多少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十年過渡期在2024年結束。結束前的過渡期採取的是新老辦法一起計算。
但是如果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時間在2024年以後,就不再是退休中人,將會採取養老制度並軌後的新辦法計算養老金。
注意:2024年以後退休,不屬於過渡期退休中人,不使用過渡期內的新老包飯計算,但仍然屬於「中人」,有過渡性養老金!
十年過渡期與過渡性養老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那麼,如果是2025年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中人,養老金有多少?
同事老趙2025年退休,工齡38年,目前個人賬戶有8萬元,繳費指數1.4。
很明顯老趙將會按照新辦法進行計算養老金。
雲南曲靖2021年的社保基數為6284元,預計2025年社保基數7000元。
老趙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統籌賬戶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2022年個人賬戶8萬元,按照7%的利息計算,2025年個人賬戶總額預計12萬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120000÷139=863元。
統籌賬戶養老金=7000×(1+1.4)÷2×38×1%=3192元。
過渡性養老金=7000×1.4%×27×1.4=3704元。可見過渡性養老金要比實際繳費年限獲得養老金多得多!27年過渡性養老金要高於38年的逗弊基礎養老金。
老趙按照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863+3192+3704=7759元。
搏型當然,這個數字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但是7759養老金與當時的社保基數7000元足以說明基指猜所有問題。
不可忽視的是,老趙還有職業年金需要計算。2014年開始實施職業年金制度,2025年退休,職業年金有11年。
職業年金同樣屬於退休人員的養老制度的補充模式,可惜的是沒有視同繳費年限。
老趙的職業年金繳納比例為10%,比個人賬戶養老金8%還有多兩個百分點,因此職業年金個人賬戶大概在15萬左右。
因此老趙的年金=150000÷139=1079元。
實際上,老趙獲得的養老金=7759+1079=8838元。
或許有人會覺得比較低,但是在雲南四線城市,8838元屬於非常高的養老金!
另外,公積金的余額同樣是不可忽視的存在,這里不在討論!
I.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和職業年金改革,2022年教師退休金調整新趨勢
中小學教師工資已經完全100%地實現了當地公務員聯動增長機制的調整,2022年教師退休金如何調整?教師退休金調整又有哪些新的原則和新的變化?本篇文章我們集中探討2022年教師退休金調整的原則性問題。
教師退休執行法定年齡,執行事業單位退休標准,在男教師滿60周歲,女教師滿50周歲,就可以退休,在延遲退休5年以後,分別達到65周歲和55周歲退休執行機關事業單位幹部退休待遇制度。
2022年教師退休金的調整又有哪些新的變化和方向呢?
第1個變化,是退休金的調整與職稱完全脫鉤。
長期以來教師退休待遇按照職稱認定的方式執行了很長時間,但是讓高級職稱退休以後比中級職稱退休以後,待遇超出了1000元以上造成了同樣工齡,待遇不同的尷尬局面,2022年是中人10年過渡期的倒數第3年,使退休金調整與職稱完全脫鉤的關鍵,一年退休待遇將與職稱的影響因素完全脫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師退休待遇調整的支撐因素影響,讓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退休,在待遇方面完全接軌,按照工齡來,計算的待遇,調整待遇,成為基本的共識。這就使得30年以上的長教齡人員享受較高的退休金增長,調整待遇優惠。
第2個變化,是退休金的調整執行按教齡調整與檔案工資關系不大。
檔案工資與教師退休待遇之間是按照代替率來衡量計算。二十年教齡以上按照百分之八十的代替率來計算,二十五年以上教齡按照百分之八十五代替率計算,三十年以上按照百分之九十的代替率,40年以上教齡按照100%的代替率來計算。2022年教師退休金調整可能與這樣的傳統檔案工資影響不大,目前養老保險並軌以後,解決了雙軌制遺留的問題,目前實行繳費原則實行繳費基數與繳費時間共同,影響退休待遇的原則。檔案工資與教師退休待遇掛鉤的情況已經不復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退出了2022年教師退休待遇的調整。
第3個變化,是退休金的調整,增加上年度12月份實際領取養老金作為基數的方向會加強。
教師退休2022年調整方法,依然按照2021年12月份不包含職業年金,存養老金的領取基數作為2022年養老金調整的上漲基數,在統一的上漲比例的指揮下,統一進行調整,調整的時間是按照2022年1月份開始執行。這樣的調整方法,理論上讓2021年12月份實際領取養老金的基數越高,對於下年度調整養老金的基數越來越有利,所以高級職稱退休的重要影響就在於初次養老金的基數較高,長繳費多繳費,最重要的影響就在於間接的提高了初次退休金的基數為退休後10年20年養老金增長速度提高,埋下了重要的基礎和伏筆。
第4個變化,掛鉤調整比例,讓農村邊遠地區退休教師的待遇越來越高。
教師退休金調整,2022年依然執行掛鉤調整的比例加大的傾向,這一調整原則,讓農村艱苦邊遠地區一線退休的教師,在退休金方面越來越有利艱苦,邊遠地區農村教師退休一般來說都是高級職稱,副高職稱在7級崗位退休,在退休工資方面基本上都能超過敬拆5000元的標准加上鄉鎮生活補助,退休以後退休金的標准,大約維持90%標準的話,退休待遇統一執行,最低在4500元以上。目前來看中小學教師退休地區從農村地區退休的待遇超過了從城鎮退休的待遇,從中西部退休的待遇超過了從東部沿海地區退休的待遇。
第5個變化,退休後的生活補貼參照在職人員70%基礎性績效工資的標准可能會上調。
績效工資實施以後在職人員的績效工資按照百分之七十及屬性纖簡績效部分和百分之三十獎勵型部分發放。目前在職人員把基礎性的百分之七十和獎勵性的百分之三十合並又另外設立百分之三十增量績效工資,退休教師生活補貼標准可能因此也迎來新的變化。提高退休教師生活補貼標准,參照在職人員70%,基礎性績效部分進行靈活調整,是確保教師退休後待遇不降低的重要做法。2022年教師退休生活補貼標准很亮豎棗可能會迎來重要的變化原因是在職人員的基礎性績效工資發放標准提升了,30%部分的地區教師退休後的生活津貼補貼也可能會迎來新的變動。
第6個變化,加大教齡津貼,對於退休教師30年以上長,教齡人員退休,待遇影響較大。
30年教齡以上教齡津貼標准,從過去的在職人員10元,20元,30元,在部分地區提高到了200元300元的標准,目前來看,此種做法受到了廣大一線教師的歡迎,所以教齡津貼提高是教師法執行新教師法以後最重要的變化。教齡津貼提高標准以後,有利於穩定,優質人才穩定在教師崗位上,但是對退休教師2022年養老金的調整可能會參照教齡越長,退休待遇調整越高,符合掛鉤調整的比例越大,這樣的做法。目前來看,以下三類教師超常教齡的人員會在退休待遇調整方面越來越受益,一個是教齡超過30年的人員,第2類是教齡超過35年的人員,第3類是教齡超過40年的退休,教師這三類長教齡人員,在2022年養老金調整過程當中可能會影響越來越重要。
第7個變化,高齡補貼在教師退休待遇方面的比例將得到相應的提高。
教師退休執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待遇,所以高齡補貼的標准也參照執行,在70歲以上的高齡人員當中,普遍實施高齡津貼補貼,教師作為高齡補貼也正常享受的人員,在2022年還會提高標准,大約維持在高齡補貼每人每月200元到300元左右的,高水平比城鄉居民高齡津貼和機關事業單位以外退休的高齡津貼標准都要高。高齡津貼標准超過100歲以上標准,最高不低於每人每月300元,接下來90歲以上,80歲以上,70歲以上分別對應不同的標准。在很多地方把高齡津貼的標准已經細化為每5年就要調整一個標准,所以高齡享受人員,70歲以上退休的教師,在2012年教師退休金中會增加高齡津貼發放的比例和佔比,對於退休金的增長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以上幾點是退休教師2022年調整養老金的新的趨勢和方向,是保證教育優先發展建設一支高水平的中小學教師隊伍的重要措施。尊師重教,最終落腳點就在提高,教師待遇而提高教師待遇不可忽略的一重要部分就在於提高退休教師待遇。
J.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2022年的養老金怎麼調整
所謂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主要是在2014年9月30日之前參加工作,在2014年10月1日之後辦理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由於這部分人員處在新老兩種退休制度的銜接過渡期,被人們稱為退休「中人」。
由於機關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是從2014年10月1日才開始實施的,在2014年10月之後辦理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是按照新老兩種辦法進行對比計算的,也被稱為「保底限高」的雙保險政策。
按照老辦法計算的部分,目前很多地方都是按照2014年10月的工資作為基數,加上相關的補貼和津貼和國辦發(2015)3號文件增加的退休費,作為老辦法的退休費;按照新辦法計算的部分,是按照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三個部分計算的基本養老金,再加上本人的職業年金,就是應發的養老金待遇。
如果按照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低於老辦法計算的,按照老辦法計算的結果執行;如果新辦法計算的部分高於老辦法計算的,按照新辦法計算的結果執行,但高出部分要按照10年過渡期的比例計發,即第一年發放高出部分的10%,到2024年全部計發到位。
從2014年10月開始,到現在已經8個年頭,但對於機關事單位退休「中人」的養老金,很多地方到現在還沒有完全理順,很多地方的退休中人還是拿著按照老辦法計算的養老金,而這樣的養老金也叫臨時核定的養老金,或是預發的養老金。
只有新辦法計算高出老辦法計算的部分,按比例計發高出老辦法計算的養老金的地方,或是以前拖欠的高出部分已經按比例計發,並已補發到位的地方,退休"中人"才算每月領到了屬於自己真正的養老金。
在養老金沒有理順的地方,或是還拿著老辦法臨時核定養老金地方的退休「中人」,雖然今後養老金待遇理順後會補發,但這也有一個過程。目前面臨最現實的問題,就是拿著臨時核定養老金待遇,在2022年的養老金調整中,怎樣來調整自己的養老金。
按照目前養老金調整的政策,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和企業退休人員同步調整,實行相同的調整政策,企業退休人員比較好辦,每月領取的是正式的養老金,但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如果按照臨時核定的養老金待遇來調整自己的養老金就可能會吃虧。
按照養老金調整的辦法,定額調整部分大家都是一個標准,這個部分是沒有問題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不會吃虧,與繳費年限掛鉤的部分也不會吃虧,畢竟在辦理退休時工齡是多少年,這是核定清楚了的。最吃虧的部分就是與本人養如槐老金掛鉤的部分。
例如按照吉林省2022年養老金調整的方案,與基本養老金掛鉤部分是按照2021年底本人月基本養老金(不含職業年金)金額的1.33%進行調整,每1000元的養老金每月就會增加13.3元,如果本人的養老金為每月5000元,每月就會增加66.5元。這個部分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中,如果是拿著預發的養老金參加調整多少都會吃虧。
在2022年吉林的養老金調整中專門對這部分人員的養老金做了說明。一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2014年10月1日)後新退休人員,若目前領取臨時核定待遇,暫按目前臨時核定待遇為基數確定養老金水平掛鉤調整標准,待按改型橡弊革後的辦法重新核定基本養老金後,已領取的待遇多退少補。
二是已參加企業職工基卜族本養老保險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放的基本養老金按前述企業退休人員調整辦法和標准進行調整。符合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待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手續後,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重新計算待遇調整標准。
從吉林省的這個規定來看,我認為是比較符合實際的,但這只是吉林的規定,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養老金沒有理順的地方還有很多,如果都是按照吉林省的這種辦法進行調整,我相信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都是能夠理解的。
綜上所述,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在2022年的養老金調整中,養老金已經理順的地方,是按照本人正式領取的養老金作為掛鉤的基數;在養老金沒有理順的地方,按照臨時核定的養老金作為掛鉤的基數,待養老金待遇理順以後重新計算待遇調整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