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農村養老問題現狀及解決方案

農村養老問題現狀及解決方案

發布時間:2023-04-15 19:33:34

1. 農村「養老問題」為何難解決專家對此是如何解讀的

專家指出了4個問題,第1個問題就是現在養兒防老的思想逐漸衰弱了,子女們在結婚之後有了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顧,所以養老就成了很大的問題,第2個問題就是現在老人的身體毛病會比較多,看病的花費會很大,第3個問題就是有很多的子女不能在身邊盡孝,我父母都在農村,而自己的孩子都去了城裡面工作,第4個問題就是很多農村老人沒有退休金

2. 農村養老為何難難在哪些方面如何解決養老困境

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當然是質的飛躍,不僅老百姓不愁吃喝,現在的農民也逐漸進入高消費時期。 不惜花錢是現代農民最現實的生活,可以享受生活。 當然,這些不僅與農民自身的努力有關,但有一個問題,年輕人可以賺錢享受生活,而一些老人可能很難做到。 這是因為,在農村生活的老人,幾乎都是依靠孩子度過晚年,過著自己的年齡。

據他調查,目前農民基本每年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金,而目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選擇最低等級繳費的人數占繳費總數的90%。 很多人認為鄉下老人沒有花錢的地方。 因為有土地。 而且也給孩子錢。 更不用說花錢的地方少的話,幾乎不花錢。 但是,現實中並非如此。 對於沒有任何經濟收入的老人來說,並不是坐享其成。 因為以前沒有什麼積蓄,他們平時沒錢也要花錢。

3. 農村老人的養老困境怎麼辦

關於農村老人的養老困境怎麼辦?我可以肯定的和農村的老農民說,我們農村老農民的養老問題得到解決就在明天。

人民日報是代麥的黨中央和國家的聲音,人民日報已經是明確的說:要正式開始探討農民退休的可行性實操方法,文章還明確指出,《農民為國家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養老必須得到保障》。

讓農民和城市老人一樣,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農民以前不需要退休,是因為農民到了老齡以後,就把土地交給了孩子來耕種,但是現在隨著 社會 的發展,農村越來越重視教育問題,即變孩子沒有高學歷,也有多門技術,也都走出農村,走入城市,現在導致很多農民年齡大了,還要下地勞作,十分幸苦。

作為這次人民日報文章正式提出,讓農村六十五歲的農民退休,現在已經是正式開始正在探討的過程中,也就是說農村老農民的養老問題,得到解決就在明天,我們農村的老農民已經是有了希望。

作為這次人民日報文章正式提出,讓農村六十五歲的老農民退休,就是黨中央和國家對農村老農民的親切關心,並且還實事求是的對農村老農民的過去進行了總結,特別是對我們農村老農民過去對國家的貢獻付出得到了肯定。這就是我們農村老農民的養老問題的最好解決方案。所以農村老農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問題得到解決就在明天。

30.40.50後老農民一輩子辛勞,為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這是任何人都沫殺不了的。現在他們老了干不動了,也沒有趕上國家的社保政策,所以老農民最有資格享有養老金。農民日報說出了老農民的心聲,相信國家和政府不會忘記那個年代的老農民。

農民也是中國人,理應和城鎮的工人一樣享受退休制,他們也有權享受國家發展的紅利,共同富裕,共同奔小康,農民養老問題不解決,這些說法都不成立,養老問題都不能解決,叫什麼共富裕。

誰告訴你老人不願意到城裡去?兒子城裡的房子都是老人買的,老人一輩子的心血給兒女買房,買車,給彩禮現在結婚了就不管老人了,這就是現在很多農民年輕人的做法,你們自己看看吧,農村人進城,座公交車,不讓座,說自己累,看看二三十年前,年輕人座公交車很多人是不座的,有老人上車,馬上就有幾個年輕人起來讓座,再看看現在的農村年輕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想養,不知道你們是吃什麼長大的根畜生差不多,

農村老人數量大,國家若有財政能力,應解決60代前出生的老人給予一定的養老金也是應該的。這代人在新中國成立後,為一窮二白的工農業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辛苦一生,為 社會 主義建議作出了極大們貢獻。

俗話說:養兒女防老,栽樹望蔭涼。無兒無女或兒女條件有限的就成了問題。國家支持各地辦的養老院敬老院是有效切實的好辦法。

希望國家重視這點,不要推說現在國家能力有限這些話,因為農民是偉大的,不是低級的。只有農民感到幸福,這個國家才真正幸福。

解決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確實是一大難題,但是只要國家出政策,各地政府同心合力,適當為30、40、50、60年代的老農給予一定的生活補貼不是很難!

一是,克服懶惰、消極的情緒,積極主動繳納養老保險或者社保,為自己的養老買單。

二是,尊崇中國人「養兒防老」的優良傳統,應該由兒女們每月(季)給付贍養費。拒絕給付贍養費的,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他們,要求按月(季)給付。

三是,如果兒女們都已經死絕啦,可以去村委會申請孤寡老人的補助金或者殘疾人補助金。

農村老人的養老在國家的政策和法規沒有完善好的時候 ,農民老人還是靠自己養老,只要能動老人就想辦法也要活下去 。

4. 在農村養老現狀是如何的

一、農村養老現物耐則狀
(一)經濟負擔加重。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講究「多子多福」,子女多意味著老年人有較多的支持來源,但是現代社會獨生子女現象的出現使得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變得異乎尋常的困難。另一方面農村養老金補貼太低,無法給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如果子女無法提供經濟援助,他們的生活就要陷入困境。
(二)大批農村青年勞動力常年外出打工,無法照料家中老人。一些青年夫婦較重視子女的教育和成長問題,有限的時間、精力和財力都向獨子或獨女傾斜,產生了「重幼輕老現象」,子女常年不在身邊,家庭養老也就成了一種泡影。
(三)雖然現在生活和醫療水平的在不斷提高,但是在農村醫療水平還是有限,隨著年齡增長健康狀況開畝扮始惡化,醫療水平跟不上,患病、傷殘導致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嚴重一點的吃穿都有問題,親屬鄰里的幫助也是極有限的,有了病痛老年人只能自己扛。
(四)農村老人的傳統思想,不願去養老院,傳統的養老院,衣食得不到保障,護理員素質低下,醫療衛生無法滿足老年人的需罩棚要,而且認為子女把父母送到養老院是不孝的行為,導致了老年人寧願在家養老,也不去養老院。

5. 作為農民,一直擔心以後的養老問題,有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一、農村的老年人需要落實一代人管一代人,既然父母養兒女的小,兒女也就要為父母養老。父母從兒女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成為兒女的第一任老師,從此以後父母需要一如既往以身作則,如果身為父母從始至終善待自己的父母,兒女就會把自己父母的孝心以及孝順的行為看在眼裡,記在心中,未來兒女就會善待自己的父母,孝順自己的父母。

生兒育女為了防老雖然已經淡化了,但是依舊在養老的過程當中發揮相當大的比重。畢竟除了兒女會在父母需要照顧的時候照顧父母,在父母需要伺候的時候伺候父母,別人充其量前來探望,幾乎可以說會不管不顧。即使對別人多麼好,別人也不會摻和養老事宜,不像兒女對父母的養老,兒女既是義不容辭又是兒女的法定的責任。


結語:農村解決養老問題更需要實事求是,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身的養老方式才能夠安享晚年。

免責聲明:此文和圖片轉載於網路,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會第一時間內刪除。

6. 農村人口如何解決養老問題

第一,延遲退休以解決先收現付養老金的可持續問題。當然,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因此要把何時延遲退休的權利還給勞動者。國家可以規定一個年齡標准,例如63歲,採取早減晚增的策略攜御啟。

第二,變激勵為責任,讓年輕一代多交養老保險。按照真實的繳費基數來繳,不繳就罰。

第三,國家減少發放養老金或者進行財政補貼。這個也很難做到,中國現階段依然是發展中國家,各個方面都需要用錢,並且財政補貼已經有9000億元了,再往上加是很困難的。

企業是三辯如支柱養老體系中的第二支柱,起到一個補充的作用。現在面臨的狀況是第二支柱覆蓋過少,全國有90%的職工沒有企業年金。企業應積極響應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思考如何給企業減負。

個人作為養拆游老體系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支柱,應該做到提前布局。

個人應該積極購買養老產品,例如養老保險,銀行理財產品或者基金等等。這三種產品其中風險最大的是基金,但收益也最為樂觀。普通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年齡,財務狀況以及心理承受能力進行產品的調整。例如年齡小時,可以選擇購買基金,越長持有越好,且期間可以調整,到中老年時根據自己的情況可以換成較為保守的理財產品或者保險。

最後發表一下觀點,在農村工作的人,他們往往沒有社保,靠幾百塊的養老金在農村,身體健康的話,過生活還是問題不大的。而在城市工作的人也大多是外地務工者,其社保基數一般也較低,這些外地務工者也很多是農村出身,所以大部分人退休了選擇回農村是一條不錯的選擇。

7. 當前農村養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當前農村養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當前農村養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六安金寨縣農村養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家庭養老功能弱化。由計劃生育政策導致的普遍“四二一”或“四二二”家庭結構模式,以及子女舉家外出務工帶來的'“空巢”現象,特別是生活方式的轉變,子女養老意識的淡薄,削弱家庭養老功能。

二是養老機構建設滯後。鄉鎮敬老院基礎設施老化,床位短缺,缺少專業專職人員管理和建設。

三是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農村養老保險投保率低,投保周期長,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依然存在。

對於以上存在問題,該縣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弘揚尊老、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增強家庭養老意識。定期舉辦講座,從學校到村組,大力宣傳孝敬老人的倫理道德,樹立身邊善待老人的典型人物,對於不贍養老人,甚至虐待老人的行為給予嚴厲批評教育或移送司法機關。

二是加大財政投入,做好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全縣23個鄉鎮敬老院翻新重建工程基本完工,增加床位500多個,大大提高了集中供養能力。積極發展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現有社會化養老床位700多張,社區養老床位100張,適應了不同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在社區開展居家養老服務試點,有84位困難老人享受由政府購買的每人每月100元居家上門服務。

三是健全綜合服務體系。五保對象住院實行全額報銷救助。對85歲以上老人按月發放高齡津貼,老人免費體檢服務由去年的65歲以上擴大到今年的60歲以上。同時為近萬名60周歲以上“三無”老人繳納了參合參保金。

;

8. 如何解決農村養老問題

一、農民收入低的問題
現如今,雖然鄉村振興工作已經全面展開,但是很多關於振興鄉村的政策和方向都有些跑偏,現如今,農民最需要的不是建設美麗鄉村,不是需要用白粉刷白的牆面,老百姓需要的是知滑帶實實在在的經濟收入的提升,等農村農民有了一定的經濟積累之後再去推進其他的鄉村建設。
現如今的傳統農業模式和農業搭蘆結構已經不能滿足農民日益增加的生活需求,傳統的春種秋收模式,因為農作物市場的持續低迷,現在農民種地,已經是不賺錢了,甚至有一些偏遠山村種地都虧錢,將農民現在的傳統的春種秋收的模式還有想種什麼的想法統一起來,通過訂單農業、計劃農業、土地託管等方式打造農業產業集群,從根本上解決農民收入問題,農民的收入高了困擾農民的農村養老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養老保障體系的欠缺
養老保障體系主要是說一些農村養老機構,如養老院,福利院等一些社會機構,在農村社會養老機構欠缺,規模不大,這就需要政府層面不斷加強投入建設社會養老機構培養養老隊伍建設,全面提高養老隊伍整體素質,還可以搭建平台,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的農村養老環節中,讓需要養老的老人來得了,留得住,使得農村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發揮在農村養老中應有的作用。
三、空巢老人無人贍養
所以在前些年城鎮化建設的大力推動,很多中青年農民都進城打工了,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年輕的農民都在城市中安家落戶,這也就使得我們的農村人口越來越少,空心化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有個別村莊都成了無人村,想要解決農村老人無人贍養這個問題,就必須是在外打工的人回來,想要讓在外打工的農民在家中贍養老人就要給這些農民在家門口創造就業條件,在家門口就有工作機會了,就有了穩定的收入,又有多少農民願意撇家舍業再進城去打工呢?
不僅要解決農民在家門口的就業問題,還要加強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宣傳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尊老愛老的社會風尚,可以根據不同村莊情況大力推進家庭養老、互助養老等農村養老模式,讓留守在農村的空巢老人也能做到老有所養。
四、農村養老保障金過低
農村養老保障金的發放已經推行有些年頭了,從最初每位老人,每個月能夠領取六十幾元的養老保障金,到現在一個月一百二三十元,農村基礎養老保障金所發放的金額雖然已經翻了一倍,但是也遠遠不能解決農村一些老人的基本生活問題,特別是一些70歲以上的農村空巢老人,提高農村基礎養老金的發放標准,按照農村老人的年齡分階發放,為國家做了一輩子的貢獻的80歲左右的農村老人,他們大多數已經喪失了勞動能力,甚至還有一身的病痛,每個月一百多塊錢的基礎養老金,已經遠遠不能支撐他們的生活需求,提高他們的基 礎養老金的發放標準是最直接有效的讓改。
還要積極探索新型農村養老模式,推動農村養老走向市場化,以政府作為主導,引導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參與的農村養老事業中,建立農村養老專項基金,通過社會資金以市場化的方式進行運作,實行項目式管理我想這也是一個有效解決農村養老保障渠道不足,養老金過低的一個不錯的方法。

9. 農村老人養老怎麼解決

農村人養老難的問題如何解決?
1農村老人的現狀,農村派含祥老人的現狀想必不用我多說,大家都比我更了解,現在的農村老人由於各種原因而錯過了社保繳費期,同時他們也不能享受視同繳費,因此他們現在只能每月領取100多元的基礎養老金,這點錢在當今這個社會什麼都幹不了。所以現在農村老人哪怕七八十歲了,他們也還要下地幹活、還要去市場售賣瓜果蔬菜、撿拾廢品等,用來換取一點生活費用,總的來說絕大多數農村老人的日子都過得非常艱難,根本就談不上養老。
2為什麼不能大幅度上調農村人的基礎養老金?針對農村老人養老難的問題,有人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法,那就是將他們的基礎養老金上調到1000元左右。這確實是一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卻是不可能實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如果直接將基礎養老金從100多元上調到1000元左右的話,那麼肯定就有人也會跳出來,要求有關部門將他們自己的退休養老金也要大幅度上調,這樣不就亂套了么?
同時,如果將農村老人基礎養老金大幅度上調,這也是對正常交社保人的不公平,因為別人正常交著高額社保,以後都只能拿到不多的養老金,而若是農村老人就能直接拿到1000多元基礎養老金的話,這肯定就是不公平的,所以從這方面來看這也是不可能的。
其次,如果真大幅度上調了農村人基礎養老金,那麼肯定就有很多人會跳出來堅決反對的,因為有些人不想讓農民過上好日子,他們不願意農民跟自己一樣領著高額的退休金,否則自己就沒有優越感了。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擔心如果農村人的基礎養老金都上調了,自己的高額退休金很有可能會因此而降低,所以他們堅決反對農村老人領取高額養老金。
3有沒有辦法解決農村老人養老難的問題?
解決農村老人養老難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方法可以嘗試一下:1國家和子女們共同承擔老人養老問題,這個方法很簡單,就是讓老人的子女們來繳納養老保險,只要子女們繳納了養老保險,老人就可以領取相應的養老金,子女繳得越多,老人就領得越多。而且子女們繳納了養老保險還有兩個好處,一是他們自己老了以後也能領取養老金(不過在自己領的同時,他們子女也要繳納養老保險才可以)二是子女們繳納了養老保險後,有關部塵搏門就會按比例再額外給老人補貼一部分養老金,如此一來農村老人的養老金就高了起來。
這樣一來,我相信所有的年輕人都願意繳納養老保險了,因為他們繳納了以後,父母就可以領取比較高的養老金了,這就等於是子女們拿錢給父母養老,不過這錢是由有關部門代替子女發放給父母而已;另外,子女們因為自己繳納了養老保險,所以他們老了以後也可以繼續領養老金,這就能大大促進年輕人參加養老保險的慾望;同時,有關部門也會按子女們繳納的保險金額比例,額外補貼一些養老金給老人,這好處簡直不要太多。
比如農村老李六十歲了,他的兒子小李想讓老李領取養老金,所以每個月就繳納養老保險500元,那麼老李每個月就可以領到這500元保險金的一大部分(我們假設是可以領400來元);另外國家還會按這個500元的百分之十來補貼給老李。所以老李每個月就可以領取的養老金為:基礎養老金+兒子小李繳納養老保險的那一部分+有關部門補貼的那部分,如此一來老李的養老問題是不是就能解決了?
幾十年以後,小李到了六十歲,他也同樣可以領取養老金,但前提是小李的兒子也要繳納養老保險,如此循環下去,是不是每個農村人的養老問題都解決了,而且有關部門的負擔也很小。當然了這只是一個很粗糙的構想,如果將這個構想的各方面再優化一下,我覺得還是行得通的。
2其他的養老方法,農村老人除了可以用上述方法來養老以外還可以採取村集體託管的方法來養老,比如村裡出資建設託管中心、購買設備,然後村裡老人就可以跟幼兒園小朋友一樣,早上被接去託管中心,在託管中心吃飯、休息、娛樂,晚上再被送回家過夜。這個方法由於老人們在一起生活,可以大大降低生活開支,能減輕子女們贍養老人的壓力,同時也可以避免老人孤單。還有一個方法也能解決農村老人養老難的問題,那就是老人到了一定年齡後,就可以自老轎願將土地、宅基地全部退出,然後由國家按月發放補貼金,不夠的部分由國家來承擔,這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以上這些就是本人不成熟的看法,雖然這些想法都不成熟,但我認為如果將這些方法都有效地結合起來的話,或許還是能有效解決農村老人養老難的問題。話說回來了,農村老人養老這個問題看似很難解決,但是只要是有關部門一心想解決的話,方法還是有很多很多的,只是看他們願意不願意解決了?為什麼有關部門不願意解決呢,這其中的原因就多了,以後我再來給大家分享。
結束語:目前在農村沒有繳納社保的也就是40-60年代出生的那一批人,他們曾經是給國家做出過巨大貢獻的,現在他們都老了,確實該給他們一些補償了,而且現在他們也沒多少人在世了,剩下在世的老人也活不了多久了,因此我覺得有關部門真的很有必須考慮將他們的待遇提高起來,這樣我們就感激不盡了!

10. 農村養老保險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群眾思慮重,參保意願弱。一是部分年輕人剛從學校畢業,其職業身份未定,擔心此時參保,未來會面臨職業身份轉換或居住地變化而帶來的制度銜接問題。二是部分年輕人常年在外務工收入較高,對新農保政策認識不足,認為新農保養老金領取金額偏低,不足以支撐養老而不願意參保。三是大多數群眾注重眼前利益,忽視長遠利益,而新農保實施時間短,收益周期長,部分群眾仍持觀望態度,認為村裡多數老人壽命低於60周歲難以享受養老待遇,要麼等到將近60周歲再一次性補繳所有參保金額參保領取基本待遇。
(二)投保檔次低,保障水平差。目前,右江區規定繳費標准為每人每年100元至1000元、1500元、2000元共12個檔次,政府對100元至800元繳費檔次分別按每人每年30元、40元、50元、55元、60元、65元、70元、75元進行補貼,900元以上統一按80元補貼計算,繳費越高政府補貼增幅越小,待遇領取與最低檔的差別並不明顯。以連續繳費15年繳費最高的2000元和最低的100元為例,最高的是最低的20倍,但養老金領取卻只有最低(90元)的3倍,比例嚴重不協調,導致大部分群眾投保最低檔,保障水平相對較低。
(三)參保程序繁,工作任務重。一是右江區新農保繳費長期依靠鄉、村幹部入戶動員,群眾主動到社保中心繳費參保較少,一定程度上造成行政資源的浪費,也不能解決外出務工人員的繳費問題。二是右江區新農保參保第一年參保需參保人簽訂協議、提供銀行賬號,通過銀行扣款繳納參保金;續保繳費也需要通過銀行扣款,不支持現金參保,群眾習慣現金用於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給收繳新農保工作人員增加了難度。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閱讀全文

與農村養老問題現狀及解決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查詢北京東北地區老年公寓 瀏覽:712
幼兒園舉行慶祝重陽節活動 瀏覽:365
體檢一般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914
你父母做過什麼事 瀏覽:935
老人家發燒用了抗生素還不退 瀏覽:641
農民70歲以上養老金每月多少 瀏覽:652
蘇州韓國永康長壽在哪裡 瀏覽:78
工銀瑞信養老為什麼一直跌 瀏覽:325
三生御坊堂經絡養生儀價格是多少 瀏覽:893
幼兒園有關重陽節美術作品 瀏覽:828
聯合國規定老年人 瀏覽:946
女子50歲整成20歲圖片 瀏覽:70
男人50歲應如何保健品 瀏覽:854
老年人坐公交車車票怎麼買 瀏覽:927
老年人猥瑣兒童5人怎麼判 瀏覽:750
你父母親為什麼會養著你 瀏覽:755
廈門養生堂哪裡有專櫃 瀏覽:852
老年人吃不下飯無力氣 瀏覽:527
父母親老了怎麼孝順父母 瀏覽:641
南方55歲養老金有多少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