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事業單位養老金繳費比例是多少
法律分析: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比例社保繳費比例如下:養老保險:用人單位20%,員工個人8%基本醫療保險:用人單位6%,員工個人2%。失業保險:用人單位2%,員工個人1%。工傷保險:用人單位0.4%-2.4%(共六檔),員工個人不繳費。生育保險:用人單位0.8%,員工個人不繳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第十三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第二十三條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第三十三條職工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不繳納工傷保險費。第三十四條國家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確定行業的差別費率,並根據使用工傷保險基金、工傷發生率等情況在每個行業內確定費率檔次。行業差別費率和行業內費率檔次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後公布施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使用工傷保險基金、工傷發生率和所屬行業費率檔次等情況,確定用人單位繳費費率。第四十四條職工應當參加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失業保險費。第五十三條職工應當參加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生育保險費,職工不繳納生育保險費。
⑵ 事業單位退休金
事業單位退休工資自2017年1月1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並向退休較早、養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適當傾斜。
1、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2、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3、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分別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八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⑶ 每月2700元的退休金少嗎,是個什麼水平
我老伴參加工作31年,企業職工,2005年退休。早在她退休前幾年,她所在的廠就垮了。一家三口的生活費、還房貸費、人情費,全靠我那幾百元的工資。我們是月底發工資,每月不到20號,心裡就開始盼著發工資了。真是苦不堪言。
老伴所在的廠垮掉時,我們根本想不到她還能辦退休,所以在2005年辦理退休後,雖然每月退休費只有四百多元,我們還是非常高興,起碼她的錢除還房貸,還有點節余了。此後,國家為企業退休員工年年上漲退休金,我老伴現在每月有了2600多元。老伴很滿足。
我們生活在縣城。2600多元的收入能做什麼?以當前說吧:兒子、兒媳和孫子都來家吃飯。我家兩老早點都在家煮麵條吃,花不了幾塊錢。縣城的豬肉3O元一斤,一天一斤肉,十元錢的小菜,加上米、油、調料,燃氣、電、水等費用,大概60元。一月就1800元。如果一個星期買只雞或鴨,或吃牛肉,吃魚,要一百元左右,一月四個星期,四百元,加上前面的1800元,全家生活費就2200元。所以,老伴的退休金用來安排全家人的吃飯問題,足夠了。我的退休金大部分可以安排它用。如人情費、買衣物、 旅遊 等等,有時也更換下家裡的大件。
2700元,對單身退休職工來說,應該更好過一點。如果自已有住房,吃飯每月最多四、五百元,其餘的錢好安排。
每月2700元的退休金是什麼水平?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退休金高低和很多因素有關,除了地區差異之外,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工作單位和年齡,如果你同一個比較好的單位退休,哪怕工作時間短一點,年齡小一點,退休金也是比較高的。
我以前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離退休管理工作,對退休人員工資情況還是比較關注的,說一些具體的退休人員情況,我們來參考一下。
先說一個事業單位的例子,我的鄰居是一個退休的女教師,中級職稱,現在62歲,每月退休金6000元多一點,像他這種退休金算是比較高的,如果是學校的一般工作人員,每月退休金大概在4600元左右,我們看到事業單位人員的退休金,往往會高於2700元。
再說一下企業的情況,和事業單位相比,企業退休人員,這退休金差距就比較大,一些比較好的大型國有企業,他們的養老保險交的比較早,工資也比較高,因此退休金相對來說也要高於事業單位人員。
比如上面我這位鄰居她的老公,就是一家大型國有企業的退休職工,已經退休4年了,連同各種補貼,總的退休金已經達到8000元以上,這在我們小區退休人員中算是非常高的。
但是一般企業的退休人員,退休金相對來說就沒有這么高,我的一個親戚是從地方國有企業退休的,現在已經70多歲了,他每月的退休金才有4000多元,主要還是這幾年退休金漲的,剛退休的時候,每月還不到2000元。
退休金最低的是一些地方小型企業的職工,由於他們養老保險交費基數比較低,退休後也沒有其他津貼,相比上面的人員,他們的退休金就比較可憐,我一個姐姐就是這種情況,去年退休了,每月退休金才1200多一點。
通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2700元的退休金並不是很高,如果你是剛剛從普通企業退休的,能達到這個數還算不錯,如果你是事業單位退休,2700元就算是比較低的,如果是從大型國有企業退休,通常要高於這個數。
每月2700元養老金在企業退休人員裡面,屬於高水平了!2020年,全國城鎮職工養老金平均水平3200元左右,以前和大家分享的一組數據,企業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是被機構事業單位退休金拉高的,真實的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在2700元左右,機關事業單位在4500元以上。兩組數據平均一下,基本上就是全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平均養老金。
可以說養老金2700元是企業退休人員平均水平,需要30年到35年的工齡,才能領取這么多得養老金。整體說,企業退休人員在職時繳納基數偏低,導致工齡長,養老金低。
領取2700元養老金夠花嗎?一般老年人都是精打細算,解決基本生活,隔三差五吃頓肉基本沒啥問題。到老了,難免身體走下坡路,各種各樣的慢性病,找上門了,需要看病吃葯,即使有醫療保險報銷,但是還需要自己拿錢出來看病。這樣呢,看病吃葯就會占據養老金收入大部分。
如果真的不幸患了大病,需要住院做手術,那還得掏老本出來。所以,退休老年人,在年輕時候還要多積蓄,為將來做准備。退休後,養老金也不能大手大腳的用,每個月發了養老金用多少養老金,一分錢不剩,那就不對了!以後有病了,指望兒女給自己看病養老,想多了,沒有啃老就不錯了。所以,在平時還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能存一點是一點,為以後年事已高做准備。
綜上所述,2700元養老金是企業退休人員平均水平,但是在機構事業單位面前退休金就不值一提了。但是也有一份不錯的保障,基本生活沒啥問題,但是要注意平時多積蓄,以後看病花錢的地方可多了。祝您生活愉快。
本人就是每月2700元多一點的養老金,河南三線城市,在當地屬於平均養老金,我個人認為2700元的養老金能夠維持正常生活,老年人習慣了艱苦樸素,日子精打細算,每月可以控制開支不超過2000元,節餘700元攢起來應急使用。
老年人生活開支可以節儉,身體 健康 不能做主,一旦有了慢性病需要長期吃葯就不夠用了,一年如果住上一二次醫院就需要吃老本,沒有老本可吃的就要負債。
這個什麼水平是哪方面的啊。
如果是指2700元退休金,在退休群體中領取的退休金的相比,那麼大致是屬於偏下的水平,沒有達到平均線。
人社部公布的2018年人力資源和 社會 保障發展公報,全國享受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退休待遇的人數是11798萬人,基金支出44645億元,人均基本養老金待遇3.78萬元一年,月均養老金3153元。
那麼退休金只有2700元,也就是達不到平均水平,屬於偏低的收入水平。
如果說2700元退休金,在生活方面屬於什麼水平,那麼又牽涉到其他硬體。比如,在哪座城市生活,家裡有沒有自有住房等。
如果在北上廣深這樣一線城市生活,那麼2700元退休金,也就是保持基本生活水平。如果家裡沒有固定住房,那麼這個2700元也就是保持基本生存的水平。
但如果是在四五線城市,而且有自有住房,那麼屬於滿足性生活水平,達到小康生活了。如果沒有自有住房,那麼屬於奔小康的路上。
如果是在農村生活,有自己家的老房子,那麼有2700元退休金,基本上是屬於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小康生活,屬於中等收入水平生活。
總體上來說,2700元的退休金,確實偏少。肯定不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的,只能是企業退休人員,這也是沒辦法。
但有退休金,總比沒有退休金,只有國家一個月補貼100元左右的老農民,要舒服得多了。
有錢就好,能有2700元「白拿」,也算是有一份穩定收入。不要抱怨,因為抱怨沒用;不要比較,比較會讓自己心態失衡。保持良好的心態,保持 健康 狀態,知足常樂,讓自己的晚年活出另一份精彩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切身體會。因為我的退休金就是這個數。
2700元,可以保證我的基本生活:
1、我可以交水電費;買點生活必需品;還有一些人情往來。
2、可以買點愛吃的蔬菜水果;可以給我的孫輩買點零食。
3、我吃的很簡朴,大魚大肉吃的極少。
4、穿的可以保持在很普通的狀態,也可以穿十幾年前喜歡的衣服,不穿太高檔的衣服,但絕不邋遢。
5、自己從不敢買高檔的護膚品。稍好一點的護膚品一般是孩子們給我買的。
6、有時候身體不舒服,看病住院孩子們也會貼補。需要長時間中葯調理,也要孩子們幫襯。
7、我也不敢出去 旅遊 , 旅遊 的話這幾個退休金可是不夠的。
我沒有積蓄,不多的積蓄早在幾年前就給了孩子創業打拚了。對老年以後不能自理的生活沒有安排。
所以,這些退休金花起來不算寬裕,可是有了這點錢,心裡很安定,最起碼有生活的基本保證,不會像街頭的流浪老人那麼可憐。
我的理念:管理好自己的退休金,用有限的錢過好自己的生活。現在好好的愛惜自己的身體,基本的花銷要維持。年輕的時候是顧全家的生活,現在孩子們都有了家庭,我也不再操心了,自己也要捨得吃好一些的食物。如果哪裡不舒服及時去看,免得拖成大病。一旦得了大病,就堅決不治,不能拖累兒女。
每個月2700元退休工資是少還是多,沒有辦法評價,中國各個省市區縣經濟發展極不均衡,收入千差萬別,就全國來說,查到一個資料,18年職工人均養老金達到37800萬一年,月人均3153元,19年按照5%漲幅計算月平均工資是3308元。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9年公告:全國非私營單位平均年薪為90501元,增長9.8%;民營企業平均年薪為53604元,增長8.1% ,要遠低於在職職工工資。
2700元退休工資低於平均退休工資3308元的608元,大約是不到20%一點,這個工資在發達的省市區,生活就頗為困難,但是在欠發達地區生活就會相對的愜意。
在我們這邊,不知道每個月平均退休工資是多少,但僅僅依靠2700元工資生活,是不會太好的,到菜市場隨便轉一轉,買一點菜,六七十元不見了很正常 ,豬肉是三十多元一斤,牛肉是55元一斤,好的還要貴一點,比如裡脊肉,很多菜也是十來元一斤,隨便買幾樣配菜都是十幾元二十元,如果買一點海鮮,那麼沒有百元以上是無法完成的,今年海鮮還是很貴的,花蟹也要七八十一斤。一個月水電費、人情來往、通信費等等,2700元是肯定不太夠用的。
但是2700元退休工資,相對於很多農村地區來說,收入也不算低了,農村很多老人主要依靠政府的農村養老金生活。
2700元是什麼水平,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就看個人的心態了,知足常樂,2700元就會過得很愜意,買一株白菜,加點豆腐,也是吃一頓,而且 健康 環保。
每月2700元退休金是多還是少,我們可以從二個方面來分析一下:
一是每月2700元退休金在全國處於什麼水平
根據網上可查詢2017年相關省市的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水平,如果我們按照近年來養老金平均增幅5%計算,北京2019年養老金水平在4156元左右,上海在4118元左右,江蘇3046元左右,雲南2708元左右,貴州2604元左右,四川2183元左右。
每月2700元退休金與雲南省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相當,在全國30省區中位列第19位,中等偏下的水平。
二是每月2700元的退休金實際生活水平如何
到了退休年紀,住房應該不是問題了,要麼早已買房了,要麼就是不再准備買房,沒有購房的大額支出。退休金2700元會如何消費呢?一般這時候的消費比較固定,日常生活多以清淡為主,大魚大肉也消化不了,在城市人日均生活費50元,在農村人日均消費30元應是比較充足的,僅生活費一個月900-1500元左右。
因此,每月2700元退休金維持一個人的生活是沒有問題,不過如果有些大病大災可就需要 社會 保障了。
現在 社會 保障水平每年都在提高,養老、醫療等保障措施不斷加強,全面實現小康 社會 的目標沒有問題的。
每月2700的退休金少嗎,是個什麼水平?
如果放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大城市,每月2700元絕不稱得上多,大城市消費水平較高。以一般人每二天上超市購買吃喝物品為例,隨隨便便,一次消費個二百多元,還不見得能買多少東西。一月光15次超市,就要花掉這些退休金。這僅僅說的是,吃喝用品,不含其它生活物品。可見,每月2700元,在一線大城市生活是不夠充足的。
老姚,63歲。湖北宜昌山區農民,沒有田地,有農村養老,每月300多元。他抽煙,吃糧、吃菜、吃油等均靠花錢購買。現在,他主要靠打零工掙點錢。年齡大,打工也不太好找活幹了。他最大願望就是政府每月能多發點養老金。如,每月能發到500,他就很知足了。
在陝西關中,還有我認識的幾個農民,他們年齡都在70歲以上,沒有政府固定發錢。一切生活開銷,全靠種地的收獲,換取錢財。
2700元,與湖北農民老姚、關中農民而言,其實已經很高很高了。所以,這里有個怎麼比,在什麼地方比,和誰去比的問題。
2700元,如果放在很一般小縣城,小鄉鎮,應該日子過的還是可以有有滋有味的。首先,從吃喝而言,什麼糧食、蔬菜、水果、肉類等還是較之大城市,還是相當便宜。不僅吃的便宜,同樣其他生活百貨,同樣東西,價格也比大城市便宜的多。
如果這樣用實例一比,人啊,只要能有一份退休金,暫且不論退休金多少,已經就比沒有退休金的農民等人而言,優越感就相當大,就是相當高的福利待遇了。
因此,人們沒有理由不去珍惜現在美好 社會 和生活。讓我們共同努力,建設好國家,朝著更加美好生活而辛勤奮斗。
⑷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退休後拿多少
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⑸ 宜昌市2019年養老金計發基數是
基礎養老金計發基數: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或領取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年齡的參保人員,以及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機關事業單位...
2.
基本養老保險月繳費上下限:1. 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全市企業職工(不含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
⑹ 原為企業單位,調到事業單位後,退休金怎麼計算
按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金計算辦法計算。
企業職工調到事業單位的,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應當按照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計算基本養老金,但對繳費年限的確定,應當按企業和事業分段計算。不過,現在企業和事業單位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除過渡性養老金養老金略有區別之外,其它的完全沒有區別。
《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國發〔2015〕2號
七、做好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工作。參保人員在同一統籌范圍內的機關事業單位之間流動,只轉移養老保險關系,不轉移基金。參保人員跨統籌范圍流動或在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流動,在轉移養老保險關系的同時,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隨同轉移,並以本人改革後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12%的總和轉移基金,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轉移基金。轉移後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個人賬戶儲存額累計計算。
退休金按月領取:
1.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事業單位現行的退休養老制度與公務員大致相當,事業單位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男60周歲,女幹部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退休時,退休金按本人原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俗稱「打折」,根據現在的政策規定,事業單位職工退休,退休金按原工資中的職務工資(或崗位工資、等級工資)、津貼兩部分為基數,根據工作年限長短分別按70%—90%計算,再加上各項生活補貼和職務補貼,一般情況下,退休金大約為本人退休前工資的90%以上,這也是比較典型的「待遇確定型」的退休金計發辦法。
在退休金的支付方式上,目前除部分市、縣組織試點外,我省還沒有建立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統籌制度。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後,退休金主要還是實行財政供給或單位自行解決。
事業單位轉企的概況:
事業單位轉制改企,是事業單位為適應市場經濟改革需要,實行體制改革的方式之一。轉制改企的內容大體涉及以下方面:
一是應對市場經濟體制的變化,積極參與市場競爭,通過將事業單位改變為企業,由事業法人轉變為企業法人,可以獨立承擔各種企業法人行為的相關責任,取得融入市場的資格參與市場競爭;
二是促使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和產權的多元化,事業單位過去都是國家獨投,產權與其所依附的機關之間關系比較復雜,產權不明晰,影響單位進入市場,改企後可以使產權進一步明晰,促使投資多元化;
三是改革用人制度,將原來實行的人員編制管理改變為勞動合同管理,同時改革分配製度。
參保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6月30日 前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7月1日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應參加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998年7月1日以後辦理參保補繳手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養老保險其實很公平,只不過企業不按國家規定繳納養老保險,否則事業單位與企業退休金是一樣的。就看企業方怎麼做了。
您好!現在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已經並軌,從企業調到事業單位,當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按照同樣的政策測算養老金金額。目前我國測算養老金金額,跟三個因素掛鉤:(一)繳交社會保險基金的年限(也就是俗稱的「工齡」),繳交社會保險基金年限越長的,養老金金額越高,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把工齡檔次分為15年、20年、25年、30年、35年、35年以上六個檔次,檔次越高,養老金金額越高。也有地方不分檔次,有一年工齡算一年工齡,最高工齡44年(按照16周歲上班,60周歲退休計算)。(二)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簡稱「個人賬戶余額」),個人賬戶余額越高,養老金金額也越高。(三)退休上年度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簡稱「地區差別」。實際操作時是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的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測算的),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越高,養老金金額也越高。在北上廣深退休的人員,養老金金額肯定比在老少邊窮地區退休的人員養老金金額高得多。另外,有些地方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測算養老金金額時還遵循「見分進元」的原則,假定您的養老金金額按照上述三個因素測算後得出的數據是2468.41元,實際發放的金額就是2469元/月。也有地方測算結果是精確到角甚至精確到分的,實際發放金額就分別是2468.50元和2468.41元。謝謝閱讀!
因為在職期間的工資差距就大,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一般要6-7000元,有的甚至上萬元,而企業職工有的只有一半都不到,當然退休金的差距也大了。
目前來說事業單位退休金能拿到退休前的80%
企業只能拿到35-50%
而且事業單位還有其他一些福利,比如每年8000元的大病補助。
一般來說,這類退休人員的養老會被納入社保養老體系。具體的措施你要咨詢改制負責人,只有在得知具體去向後再去詢問相關單位,假如是社保的話再去問社保。這些只能靠你一步步問了,因為涉及的因素太多,我們不可能知道的。
1.職務(技術等級)工資,包括哪些項目?
在職時的工資條有崗位工資,薪級工資,職務補貼,綜合補貼,出勤補貼等,職務工資是這些項目之和嗎?
: 出勤補貼不算。其他的都可以算。
2.國家規定比例計算的津貼,是如何規定的?
:國家規定的綜合補貼的的具體規定都由各省市自治區自行規定的,各地不一樣。
3.國家規定的計發比例是多少?
:基本養老金計發比例為0.4%
機關、事業單位勞動合同制工人養老金的計算,應以繳費年限為准,原按國家有關規定可計算為連續工齡的時間,除原國有企業固定職工、計劃內長期臨時工、大集體企業正式職工改作勞動合同制工人或退伍軍人招為勞動合同制工人外,一般不能視為繳費年限。但在職工到達退休年齡時,若繳費年限不滿15年而連續工齡滿15年以上的,可允許其按規定一次性補足到15年後,再辦理退休手續,按月發給養老金。不願補繳的,可按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作一次性處理。原國有企業(含原縣上以大集體企業)的勞動合同制工人也可按上述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