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沒有工作單位的人,自己繳養老保險,是不是非常不劃算
除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目前中國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分為兩種:一種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另一種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按照《社保法》的規定,參保人不能同時享受兩份養老保險待遇。也就是說,同一個人要麼選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要麼選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那麼這兩種養老保險有什麼區別呢?沒有工作單位的人(個人)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劃算嗎?
二、沒有工作單位的人(個人)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劃算嗎?
個人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話,所有繳費由個人承擔,所以繳費金額會比較多。
像山西就規定,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可在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至300%之間選擇適當的繳費基數。即月繳費基數在2739元至13695元之間。一般個人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為20%。也就是說,即使選擇最低的繳費基數,那一個月也要交500多元;如果繳費基數選高點,那每月單養老保險費就要交上千元。
相比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所交費用要高得多,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負擔。不過,交得多,以後所能享受的待遇水平也就高。所以,具體如何選擇,繳費人員還是應該根據自己的收入狀況來選擇。
Ⅱ 養老保險該不該繳,大家認為養老保險劃算嗎
我覺的該交,把省下來的錢交養老保險就等於存款,到年齡己老沒有後悔之憂,度過一個快樂的晚年,受益的是自己劃算的。
Ⅲ 辦理退休後,才發現中間自己交養老金沒有納入計算,怎麼辦
拿著你中間自己繳納養老金的證據,去當地的保險機構,要求為你補繳該繳納的部分,如果已經為你繳納過了,就要求保險機構為你出示證明,然後去辦理退休的機構,把沒有納入計算繳費年限的部分重新找回。
Ⅳ 沒有工作單位的人,自己交養老保險,是不是非常不劃算
劃算。
養老金一共由四部分組成: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繳費年限津貼。
1、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月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退休年齡越大,計發月數越小。比如50周歲為195,60周歲為139)
3、過渡性養老金不低於100元
4、繳費年限津貼=繳費年限×4
看起來很復雜,舉兩個例子就什麼都明白了
第一個例子
劉先生,2016年10月年滿60周歲退休。
退休時剛好交滿養老保險15年,共繳費12萬元,其中個人賬戶儲存額45000元。
廣東省2015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5525元,劉先生一直選擇按廣東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
所以,劉先生第一個月領到的養老金是:
基礎養老金:
(5525+5525×0.6)÷2×15×1%=663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45000÷139=323.74元
過渡性養老金100元(無視同繳費權益)
繳費年限津貼=15×4=60元
合計:663+323.74+100+60=1146.74元
目前,珠海市人均壽命期望82.5歲。
假設劉先生還能領22.5年養老金,領取養老金的時長是:22.5×12=270個月。
即使在不考慮每年增加養老金的情況下,劉先生退休以後能夠領到的養老金總共:1146.74×270=309619.8元。
這個數字和劉先生自己交的45000元相比,回報率高達309619.8÷45000=6.88倍。
還有,要是劉先生沒有領完個人賬戶的錢就去世了,個人賬戶剩餘的錢可以繼承。
Ⅳ 交社保到底劃不劃算
投社保,也算是強制自己儲蓄。等年齡越大,疾病、意外的風險系數就越高,社保中的醫療保險還是很不錯的,平日看病就都可以進行報銷。有了社保,相當於在退休以後能保證基本生活水平,讓我們老有所尊,老有所養,老有所醫。也是不存在劃不劃算的說法。
如果想給自己一份基礎保障,建議最好參加社保,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社會保險、醫療社會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等。但是,對於個人交社保而言,一般來說,只能辦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這兩種。
以養老保險為例,社會養老保險是一種制度保障,具有普惠性,按平均壽命計算退休後所領取的退休金遠遠大於職工個人所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不用擔心本息能否領回的問題,每年因物價指數上升國家還會定期調整、增資。而儲蓄只能責任自擔,風險較大,如通脹風險、物價上漲、工資上漲、個人養老的抗風險能力很低,一旦被誤導而付諸實施,將無法安度晚年。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Ⅵ 最後一年多交養老保險劃算么
最後一年多交養老保險對養老經領取沒有多大的變化,因為養老經計算是根據以往交的檔次的平均數計算的,所以只在最後一年多交是不太劃算的。
Ⅶ 沒有工作單位的人自己交養老金是不是不劃算
在我們平時的工作單位當中,每個人都會考慮到自己的單位是不是給自己交了養老保險,因為這樣自己可以少交一點兒。就是按照正常的,我覺得單位給你交養老保險比你自己家交了保險可能要劃算很多。給你入職,這家單位肯定會對你以後的養老計劃負責任的他必須要承擔一部分費用,因為這是國家規定的,但是要是你個人進行繳納交了養老保險的話,肯定會自己比較多付出一些吧。
這個就跟你上班工作一樣,你上班的地方單位幫你交一部分,然後你自己比如說創業,或者說感覺自己也想領取養老保險,那麼你就可以在做生意的時候多多掙一點兒錢,然後一次性繳納就可以啦。其實相對劃算的話,還是單位比較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