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目前的養老金現狀

目前的養老金現狀

發布時間:2023-01-21 07:44:51

A. 個人遞延型養老保險現狀

兩部門:對個人養老金實施遞延納稅優惠政策
列印本頁正文下載
記者近日從財政部了解到,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公告稱,自2022年1月1日起,對個人養老金實施遞延納稅優惠政策。

公告明確,在繳費環節,個人向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繳費,按照12000元/年的限額標准,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在投資環節,計入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在領取環節,個人領取的個人養老金,不並入綜合所得,單獨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其繳納的稅款計入「工資、薪金所得」項目。

「通過實施個稅優惠政策,引導和鼓勵居民參與其中,有利於提高百姓的自我保障意識,也有利於發展養老保險第三支柱,推動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說,根據公告,個人在繳費環節可以享受稅前扣除,投資收益暫不征稅,領取收入的實際稅負由7.5%降為3%,國家用「真金白銀」提高了百姓的受惠度。

政策實施追溯到今年1月1日,在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實施。公告稱,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名單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另行發布。上海市、福建省、蘇州工業園區等已實施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地區,自2022年1月1日起統一按照公告規定的稅收政策執行。

B. 2020年中國養老保險的現狀如何呢

根據國家人社部相關報告,2020年中國養老保險的現狀是應保盡保,全國養老金結余有5萬億元,並且部分拿岀投資並獲得良好收益,退休人員合計有1.3億人,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2900元等。

C. 中國養老金缺口的現狀是怎樣

法律分析: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是從縣級統籌起步,直到2020年底,終於實現了省級統收統支,解決了省內養老保險基金負擔不均衡的問題。2021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約4.4萬億元,基金支出約4.1萬億元,基金運行總體平穩。但是,由於我國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年齡結構等存在差異,各省之間養老保險基金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一些省份基金結余比較多,但是一些人口老齡化程度比較重的省份,養老保險基金的支出壓力比較大。在2018年—2021年,開始實施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由富裕省份向困難省份跨省調劑資金,以「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四年間共跨省調劑資金6000多億元,其中2021年跨省調劑的規模達到2100多億元,有力支持了困難省份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這是全國統籌的先導。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第十八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D. 中國養老金缺口的現狀

我國養老金確實存在著歷史缺口,它源自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的轉軌,突出地體現在現行養老保險制度所提供的在舊制度中已退休的「老人」養老金待遇中扣除基礎養老金的部分和參加新制度的「中人」退休者的過渡性養老金支出上,這兩筆支出形成了養老保險制度的歷史缺口。經過簡單估算,當前退休職工養老金的替代率約為上一年社會平均工資的45%,而根據2005年確定的基礎養老金的計發公式,當前基礎養老金的替代率水平在35%左右(這是基於當前約35年的平均繳費年限,且結合每繳費1年獲得1%的替代率的規定所進行的計算),剩下10%的替代率即是歷史缺口在當前的體現。在實踐中,每年都有部分歷史缺口轉化為當年的養老金支出,且隨著逐期的轉化,歷史缺口逐漸化解,並將會最終消失。

一、申請退休工資的年齡條件是什麼:

1、正常退休:男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

2、特殊工種提前退休:從事有毒有害工種滿8年,井下、高低溫工種滿9年,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工種滿10年的,男年滿55周歲,女幹部年滿50周歲,女工人年滿45周歲。

3、因病或非因工緻殘提前退休:經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4、政策性提前退休:國家和省有特別規定可以提前退休的,按有關規定執行。

二、申請退休工資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條件。

1、繳費年限滿15年的,可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2、繳費年限滿10年的,可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3、繳費年限不滿足上述1、2點條件的,可申領一次性養老保險待遇,終結養老保險關系;如屬於本省戶籍的,可以不申領一次性養老保險待遇,參照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的費基、費率繼續繳費,至達到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為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E. 國外對人口老齡化背景下養老保險的研究現狀

我國與其他國家養老保險制度比較
一、國外養老保險制度簡介
由於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等,歷史傳統各異,不同國家之間養老保險制度存在較大差異。世界各國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都比較晚,但發展卻很迅速。目前世界上已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不同類型的養老保險制度,按照其覆蓋范圍、保障水平和基金模式,大致可分為以下類型:
(一)收入關聯型養老保險。收入關聯型養老保險以美、德、法等國家為代表,貫徹「選擇性」原則,即並不覆蓋全體國民,而是選擇一部分社會成員參加,強調待遇與工資收入及繳費(稅)相關聯。保險對象一般為工薪勞動者,養老保險費由僱主和雇員共同負擔。待遇水平適中,如美國的平均基本養老金替代率為43%左右。待遇支付方面,一般有利於低收入人群。
(二)儲蓄積累型養老保險。儲蓄積累型養老保險以智利、新加坡等國家為代表。這些國家的政府強制性規定公私單位的所有雇員都必須參加養老保險,政府的養老基金監管局負責規范與監督基金的管理,不具體參與實際管理事務。私營性質的養老基金管理公司作為法定的經營管理者。政府對養老基金管理公司的設立標准、財務狀況、資產結構進行監管,並要求其交納風險准備金;養老基金管理公司嚴格按照分散化、透明化和獨立化的原則來進行管理,基金可以用於購買政府債券、企業證券和民營化的公共設施;基金所有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可以從自己選擇繳費的養老基金管理公司領取養老金,或者將積累的養老金連本帶利轉向人壽保險公司以支取年金。
(三)福利型養老保險。福利國家型養老保險以英、澳、加、日等國家為代表,貫徹「普惠制」原則,基本養老保險覆蓋全體國民,強調國民皆有年金,因此稱為「福利型」或「普惠制」養老保險。在這一制度下,所有退休國民,均可無條件地從政府領取一定數額的養老金。需要說明的是,這種普惠制的養老保險待遇,一般水平很低,不足以維持退休者的基本生活;退休者要維持自身的基本生活,必須同時加入到其他養老保險計劃中。
(四)國家型養老保險。國家型養老保險制度曾經在大多數計劃經濟國家實行,以前蘇聯、東歐國家為代表。按照「國家統包」的原則,由用人單位繳費,國家統一組織實施,工人參與管理,待遇標准統一,保障水平較高。這種養老保險制度不利於企業參與市場競爭,不利於勞動力的流動,不利於培養勞動者個人的自我保障意識。目前,正在退出國際社會保障領域。

F. 中國目前的養老現狀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占總人口的18.70%,人口老齡化程度已高於世界平均水平,老年人口撫養比為19.7%,呈持續上升趨勢。老齡化的到來似乎比大家預想得快很多,未來靠什麼養老,如何准備自己的養老錢,成為大家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2月10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發布《中國養老財富儲備調查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居民財富總額突破78萬億美元,僅次於美國,位居第二;但居民財富的60%為房產,佔比僅40%的金融資產中還以現金、短期儲蓄和理財等居多,養老財富儲備面臨較大挑戰。面對養老困境,真正付諸行動並有完整規劃的人卻又寥寥無幾。

國壽安保基金解析,通常來說,居民的養老保障有「三個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一般是由政府法律強制實施,旨在給退休人員提供最基本的養老保障。第二支柱是職業養老金。第三支柱是個人自願購買的各類養老金融產品。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逐步形成了以第一支柱為主體、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為補充的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其中,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已比較健全,第二支柱逐步發展完善但人口覆蓋相對有限,第三支柱還處於起步階段。

協會對7000多名受訪者進行問卷調查顯示,受訪者對基本養老保險的依賴度很高。約83%的受訪者選擇了基本養老保險作為退休後收入的來源,而選擇第三支柱(保險、理財、儲蓄等)的佔比遠低於第一支柱。可見,居民對於第三支柱的認識還處於初期,同時也說明,即使居民對第三支柱養老有一定認知,而供給端卻沒有足夠多樣的產品來承接居民的需求。

G. 什麼是養老金並軌制

是指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和企業職工一樣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H. 2020養老金缺口現狀

報告顯示,2020年當年養老保險基金盈餘率斷崖式下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人均累計結余也一改往年增長態勢,跌至五年前水平。
在2020年免徵減征政策出台之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下稱「社保基金」)就面臨著日益增大的收支壓力。2018年,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當年結餘0.6萬億元,其中包含財政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補助0.53萬億元。2020年,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產生0.7萬億元收支缺口,基金收入中包含財政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補助0.63萬億元。因此扣除財政補助,養老保險繳費收入與基金支出從全國加總數上缺口將達到1.33萬億元。
從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盈餘率看,2020年僅有六個省份為正值,即當年養老保險收入大於支出。其中,北京、西藏和廣東養老保險撫養比低(該報告撫養比指養老保險參保人數中退休人員與在職職工數之比較),基金盈餘率顯著為正,分別為9.6%、10.5%和14.1%。受老齡化問題困擾,東北三省(黑龍江、吉林和遼寧)養老保險基金盈餘雪上加霜。其中,遼寧養老保險盈餘率為-42.9%。
人均累計結余是可以反映當前養老保險基金抗風險能力的指標,也反映了近一段時間以來養老保險基金多年累計運行情況。報告顯示,基金結余額地區間差異明顯,東北三省和青海、河北、河南、山東、天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人均累計結余不超過5000元/人,其中,黑龍江人均累計結余為負數。廣東、北京和西藏人均累計結余超過2.5萬元/人。

I. 2022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已經交好了,為什麼顯示差額

2022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已經交好了,為什麼顯示差額

2022年,城鄉居民養老金存在3個方面的差距,建議2個途徑提高待遇。到底存在哪3個方面的差距呢?2個途徑是什麼呢?

談一下城鄉居民養老金的現狀,存在3個方面的差距。
據人社部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全國參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數為5.42億人,其中1.61億人領取城鄉居民養老金,人均養老金171元。目前城鄉居民養老金的現狀是待遇水平亟待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①地域之間的基礎養老金差距較大,比如上海市基礎養老金1200元,北京市基礎養老金850元,而甘肅、貴州、遼寧、河南、山西、雲南等省份基礎養老金低於120元,這意味著同等繳費,在不同地域領取的養老金差距較大;

②城鄉居民之間養老金存在差距,因為養老保險宗旨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同一地區差距在於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總額除以139;

③城鄉居民與職工之間養老金差距較大,企業退休人均近3000元,而城鄉居民人均171元,相差近20倍。究其原因是職工保險有企業配套繳費,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主要依靠個人繳費以及一定的政府補貼,並且個人繳費總體偏低,絕大多數按最低檔次繳費

J. 中國養老金缺口的現狀

目前我國的養老金繳費比例為38%,這說明有很大一批職工沒有正常繳納社保。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一些員工工作流動性較大,一旦頻繁變動工作,單位繳納的部分是不能隨著地區轉移的,職工本身並不能享受優惠。於是一些農民工、自由職業者就不會主動繳納社保。

閱讀全文

與目前的養老金現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人家去睡覺了 瀏覽:61
長壽生活網 瀏覽:46
小熊養生壺怎麼使用噴淋式 瀏覽:891
農村養老服務建設論文 瀏覽:268
養生湯吧是哪裡的連店 瀏覽:96
崑山養老產業有哪些 瀏覽:535
長壽花七月份澆什麼肥好 瀏覽:731
農村養老保險密碼多少錢 瀏覽:430
上師大老年大學鋼琴班報名電話 瀏覽:387
甘肅個體戶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302
長壽區租車去成都要多少錢 瀏覽:934
農行什麼時間扣城鄉養老保險 瀏覽:382
上海仁德醫院辦體檢報告多少錢 瀏覽:264
不經過父母同意的愛情怎麼辦 瀏覽:370
長壽且貧窮 瀏覽:922
屠夫長壽嗎 瀏覽:992
重陽節為什麼要洗腳 瀏覽:724
年紀到了臉上有老人斑如何處理 瀏覽:852
2014年陝西退休職工漲工資最新消息 瀏覽:253
父母是個長壽人有什麼表現 瀏覽: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