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交了三個月的社保之後才辦的卡,之前每個月返的錢會返到醫保賬戶里嗎
社保卡辦好了之後,每個月會返還金額計算方法如下:
社保卡里返的錢是您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及按照國家規定單位繳費部分劃到醫保個人賬戶的金額合計。以北京為例,用人單位繳納的醫療保險費劃入個人賬戶規定如下:(一)不滿35周歲的職工按本人月繳費工資基數的0.8%劃入個人帳戶;
(二)35周歲以上不滿45周歲的職工按本人月繳費工資基數的1%劃入個人帳戶;
(三)45周歲以上的職工按本人月繳費工資基數的2%劃入個人帳戶;
(四)不滿70周歲的退休人員按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3%劃入個人帳戶;
(五)70周歲以上的退休人員按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8%劃入個人帳戶。
因此,你社保卡里扣每月返多少錢,是與您醫療保險個人繳費金額及醫療保險繳費基數、個人年齡有關的,與您每月交的社保總額並無直接關系,而且通過每月繳納的社保總額,也不會推算出返還您社保卡里的金額。請根據上述提示及個繳費工資基數測算。社保個人繳納部分每月要交多少錢?
個人社保的繳費金額的多少由社保的繳費基數和社保的繳費比例兩部分共同決定。
社會保險基數簡稱社保基數,是指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申報個人所得稅的工資、薪金稅項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社保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
社會保險費率是社會保險單位在一定時期計算和收取保險費的比率。它通常用百分數(%)或千分數(‰)來表示。
一般來說,養老保險:單位繳費費率為20%,職工個人繳費費率為8%。醫療保險:單位繳費費率為8%,職工個人繳費費率為2%。失業保險:單位繳費費率為2%,職工個人繳費費率為1%,其中農民合同制工人不繳費。工傷保險:根據行業風險程度,確定單位基準費率,基準費率控制在0.5%~2%之間,並根據有關情況定期調整,職工個人不繳費。生育保險:單位繳費費率為0.8%,職工個人不繳費。
㈡ 靈活就業人員辦理退休後,是否也有醫保個人賬戶資金返還呢
靈活就業人員辦理退休手續的時候,是否有職工醫療保險賬戶,關鍵看兩點:第一點要看是否達到享受職工醫療保險待遇的繳費年限;第二點要看參加的職工醫療保險的繳費檔次,是第一檔還是第二檔或第三檔。
職工醫療保險的繳費,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來講乃是任重道遠,因為它的繳費年限要遠高於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那些職工醫療保險繳費年限只有十五年,甚至繳費年限為零的靈活就業人員,要想在退休之後享受職工醫療保險待遇,在辦理退休手續的時候,需要補繳數萬元甚至十多萬元的職工醫療保險費,這個壓力還用說嘛。
㈢ 養老保險返還政策2022
國家最新的社保減免政策在2022年出台,在2022年實施。主要是針對企業在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及工傷保險3個項目方面的減免政策。而醫療保險是減半徵收,生育保險不在減免之列。所以現在是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仍需要申報繳納費用。同時,社保減免政策也規定了公積金最長可申請延繳到6月底,但是不能減免。降低企業社保負擔,2022年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養老保險是在法定范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後才自動發生作用的。所謂完全是以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脫離為特徵。所謂基本指的是參加生產活動已不成為主要社會生活內容。其中法定的年齡界限才是切實可行的衡量標准。基本養老保險以保障離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為原則,具有強制性、互濟性和社會性。強制性體現在由國家立法並強制實行,企業和個人都必須參加而不得違背。互濟性體現在養老保險費用來源,一般由國家、企業和個人三方共同負擔,統一使用、支付,使企業職工得到生活保障並實現廣泛的社會互濟。社會性體現在養老保險影響很大,享受人多且時間較長,費用支出龐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根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確定的費率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四十四條 職工應當參加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失業保險費。
第五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生育保險費,職工不繳納生育保險費。
㈣ 關於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返款問題
社保所有的保險項目中的個人賬戶,都不可能在退休後用現金的方式返還給您,如果是養老保險,則退休後,按照社會養老保險的退休金換算方式,以養老金的形式按月劃入您的社會養老金領取存摺;如果是醫療保險,則退休後,您的醫療卡的個人賬戶余額,只能用於門診費用的支付和購買葯品的支付。您個人每月繳納總額占您工資額的比例為11%,分別為:社會養老保險8%、社會醫療保險2%、失業保險1%。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㈤ 養老保險有返錢的嗎
雖然辦理社保,但是只繳納有了養老保險,沒有繳納醫療保險。只繳納了養老保險,也是要辦理社保卡的,如果沒有繳納醫療保險,社保卡里自然沒有錢。
作為單位繳納的職工,只要辦理了醫療保險的,社保卡里一般都會返錢。
返錢的比例為2%起步,35歲以下一般都是返還繳費基數的2%,即個人繳費部分,40歲開始,除了個人繳納的2%以外,單位繳納部分還要返還部分,但是這個返還的錢,激活後只能到葯店買葯或是到醫院門診看病,你到銀行是無法查到的,最好到附近葯店刷刷卡看看。
靈活就業人員按照當地社保部門公布的低檔繳費的,一般也不會返錢。
每年繳費時社保部門會公布醫保繳納的標准,其中一檔為低檔,按照低檔繳納的,只有統籌基金,沒有個人賬戶,所以不會返錢,但不影響生病住院時的報銷比例,只有按照二檔(高檔)繳費才會有個人賬戶,每月往醫保卡上返錢。
辦理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每年繳費200元左右,由於繳費比較低,返錢也沒有幾個錢,沒有實際的價值,所以也不會返錢。
㈥ 養老保險綜合醫療保險可以返卡多少錢
每月醫保能返還145.6元
職工繳納的五險中個人繳費比例分別為養老保險繳費8%,醫療保險個人繳費2%,失業保險個人繳費1%,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個人不需要繳費。每月醫保只有個人繳費部分返還個人賬戶。自己每月繳費800元,其中醫保繳費為800*2/11=145.6元。
㈦ 公司買了五險,每一個月返回的醫保費用去哪
公司買了五險每一個月返還的醫保費會到你的個人銀行存摺賬戶里。
個人建議:
對於醫保的返還來說,是需要根據你的繳費基數來進行確定的。對於繳費比例來說公司繳納養老保險的部分為本企業職工上年度平均工資總額的20%以上,職工本人需要承擔8%,如果是城鎮個體工業戶以及靈活就業人員的話,無顯示無法繳納的職能繳納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因此我建議你在生活中找工作之前,一定要找一個五險一金能就業的好單位,這樣才可以更好的保障你以後的養老生活不受影響。如果想要查詢醫保賬戶余額的話,也可以直接攜帶醫保卡到社保中心進行查詢。
用人單位應當把醫療保險費的繳交情況定期向職工公布。如出現遲交、少交、不交醫療保險費的情況,職工有權向市社保局和有關部門投訴。
用人單位將其應繳的醫療保險費轉嫁給職工個人負擔的,市社保局應責令用人單位將轉嫁給職工的醫療保險費返還給職工。
(7)交養老保險返醫療保險擴展閱讀:
五險為社會保險中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
「五險」方面,單位和個人的承擔比例一般是:養老保險單位承擔16%,個人承擔8%;醫療保險單位承擔6%,個人2%;失業保險單位承擔2%,個人1%;生育保險1%全由單位承擔;工傷保險0.8%也是全由單位承擔,職工個人不承擔生育和工傷保險。
從內容上說,社會保險是指通過國家立法的形式,以勞動者為保障對象,以勞動者的年老、疾病、傷殘、失業、死亡等特殊事件為保障內容、以政府強制實施為特點的一種保障制度。
㈧ 養老保險返錢
法律分析:1、部分地區返固定錢數,不分三六九等。目前國家並沒有統一的返錢規定,所以,具體的政策還得看退休所在地怎麼規定的,有的地區是統一一個錢數,無論養老金多少,有的是與社平工資掛鉤,有的還有上下封頂線。2、部分地區按照養老金固定比例返還,有三六九等之分。參保的時候,繳納了養老保險後,才有資格去參加醫療保險,因此,醫療保險返錢的數額與養老金水平掛鉤,也是可以理規定解的,不過,這種方式就造成了三六九等之分。3、以當地社平工資為基準進行返還。這種醫保卡返錢的方式,雖然不是直接的固定錢數,但是與社平工資掛鉤,也變相地做到了統一錢數,就拿合肥市來說,每個月返錢的數額是上年度社平工資的4%。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將社會保險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國家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險資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社會保險事業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 國家通過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社會保險事業。
第六條 國家對社會保險基金實行嚴格監管。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制度,保障社會保險基金安全、有效運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採取措施,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社會保險基金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