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美國養老金保險公司

美國養老金保險公司

發布時間:2023-01-04 17:55:54

1. 養老金 保險公司管理的養老金 規模 美國

(一)企業補充養老保險補充水平的確定各國政府通常制定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來激勵企業建立補充養老保險;同時,政府也對享受優惠政策的補充養老保險水平給予了一定的限制。為了推動補充養老保險的發展,中國政府也應該制定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並同時限制補充養老保險的水平,以避免企業藉此逃避國家的稅收。
整個養老保障的目標是保障退休者能夠維持其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一般來說,養老金替代率達到80%左右即可保障退休者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中國基本養老保險的目標替代率為60%,因此,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替代率應限定為20%以內。據專家測算,假定工資增長率等於投資回報率,要達到20%的替代率,所需要的繳費率為5%~8%.因此,可以將中國的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補充水平確定為:繳費率上限為5%~8%,養老金替代率上限為20%左右。
需要說明的是,中國目前的基本養老金的平均替代率在80%以上。由於地區間不平衡,一部分地區的基本養老金替代率在80%以下(有的甚至接近60%),尚有補充養老保險的發展空間,補充養老保險的水平應根據當地實際的基本養老金替代率來確定(80%—實際替代率=補充養老金替代率);對於基本養老金替代率高於80%的地區,基本上沒有發展補充養老保險的空間,這些地區首先要做的是降低基本養老金的替代率而不是發展補充養老保險。
(二)補充養老保險的管理形式在國外,補充養老保險的具體管理形式雖多種多樣,但比較普遍的是獨立的養老金基金會。養老金基金會由一家企業或多家企業(或一個行業、一個地區)聯合組建,基金會的管理是獨立的,與發起的企業完全分開。基金會的獨立性能夠避免發起企業對養老基金的管理運作進行干預;多個企業或一個行業、一個地區聯合組建又能夠有效降低管理成本,這兩個優點是養老金基金會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中國不妨考慮建立獨立的補充養老金基金會,承擔管理補充養老保險的職責。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自主確定基金會的層次:規模較大、資金管理能力和承擔風險能力比較強的大企業、企業集團可以單獨建立補充養老金基金會,但基金會及其基金的管理都要與企業管理、企業經營性資金的管理分離開來;內部差異比較小、相互之間聯系較為緊密的行業可以考慮由行業工會發起建立統一的行業補充養老金基金會;發展比較均衡的地區可以由地方工會組織地區性補充養老金基金會;而那些規模小、承擔風險能力弱的企業可在自願的基礎上聯合起來(通過工會)建立跨企業的補充養老金基金會。多樣化的管理層次既維護了企業的自願選擇權,也便於適應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經濟承受能力的企業的實際情況。目前社會保險機構管理的補充養老保險應該盡快分離出來,交給企業選擇的補充養老金基金會來管理。
補充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應採取委託投資的方式,由補充養老金基金會委託具有基金投資經驗的機構,如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商業銀行、投資公司等。政府要對受委託的投資機構進行資格認定,並制定有關補充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的規則;補充養老金基金會則行使委託者的權利,對受委託的投資機構進行監督。
(三)補充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管理補充養老保險沒有政府財政兜底,必須自己承擔風險。因此補充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至關重要,既要提高投資效率,又要保證基金安全。目前,按有關政策規定,補充養老保險基金不能進行市場化投資,只能存銀行、買國債,比較強調基金安全而不太注重效率。在國外,補充養老保險比較高的投資回報率是吸引職工積極參加的重要因素。不講求效率,補充養老保險就沒有生命力。因此,首先應該將補充養老保險從社會保險機構中分離出來,由獨立的補充養老金基金會來管理,基金投資運營再委託給專業性的投資機構來承擔,實行市場化管理;其次,逐步放開補充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渠道,准予補充養老保險基金在一定限度內進入資本市場。近幾年中國的資本市場發展很快,投資機構數量不斷增加、管理能力不斷提高,市場中的投資工具也不斷增加,應該說中國已經初步具備養老基金進入資本市場的條件。當然,為了保證基金的安全性,政府一方面要採用先試點、後逐步推進的辦法,盡量減少養老基金給資本市場帶來的沖擊和養老基金投資本身具有的風險;另一方面,政府要根據中國金融市場的發育狀況,參照國外的先進經驗,制定適用於中國的各類金融工具的投資比例,並隨著資本市場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
(四)補充養老保險的籌資和待遇支付補充養老保險是企業為其職工建立的,企業必須繳費。不過,應該鼓勵職工參與繳費。美國的401K計劃(職業年金計劃的一種形式)規定,只有雇員繳費,僱主才須按一定比例配合繳費。這種配合機制促進了401K計劃在美國的迅速發展。在目前企業不願意建立補充養老保險的情況下,通過雇員繳費促使企業配合繳費也是推動中國補充養老保險發展的重要手段。至於政府,在給予稅收優惠政策之外,不承擔繳費責任,也不承擔彌補補充養老保險財務赤字的責任。
目前,中國的補充養老保險全部實行基金積累制個人賬戶模式,待遇採用繳費確定型支付方式,即根據職工的工齡、貢獻大小等因素,將企業繳費分解到每個職工的個人賬戶中,養老金待遇根據個人賬戶的積累額來確定。這種方式的優點在於:就企業方面來說,企業不承擔補充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風險,企業無需向職工承諾將來退休時有確定的養老金待遇;就職工個人來說,採用個人賬戶方式,便於職工流動時將其養老金權利隨同轉移。個人賬戶方式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如個人賬戶完全的可轉移性使得企業通過這種方式留住職工的作用大為降低,不利於調動企業建立補充養老保險的積極性;個人賬戶基金的投資風險由職工承擔,由於金融市場的波動和投資的成敗,將會導致職工補充養老金待遇的不確定。權衡利弊,目前的這種個人賬戶模式應該堅持,個人賬戶應成為中國補充養老保險的主導模式,其缺點也要通過政策規范和加強管理來加以控制和縮小。當然,根據補充養老保險的自願性原財和多樣化特徵,也應該允許企業建立完全企業出資、待遇確定型的補充養老保險,允許一些有經濟承受能力的大型企業、企業集團建立這種待遇穩定的補充養老保險。在國外,大型企業往往通過建立待遇確定的補充養老保險作為職工穩定的福利,藉此鼓勵職工長期留在企業。
(五)補充養老保險的轉移在國外,職工必須滿足一定的工作年限,才能獲得完全的補充養老金權利,其補充養老保險才能隨同職工的流動全部轉移;達不到規定的工作年限,則不能轉移或只能部分轉移。限制職工補充養老金權利獲得和轉移間接地表明:補充養老保險既具有職工「延遲收入」(推遲到退休時才能支付的收入)的特性,也具有企業為職工提供的「企業福利」的特性。這種延遲收入和企業福利的雙重特性決定了職工的補充養老金權利是不完全的。不過,獲得養老金權利的工作年限要求限制了職工的流動,這又與各國保護勞動力自由流動的政策產生矛盾。部分國家已經採取措施,逐步縮短工作年限要求。如加拿大准備將工作年限由10年縮短為2年;荷蘭已將工作年限由1972年前的5年縮短為1年;美國也將工作年限由10年縮短為5年。就中國來說,目前,為了鼓勵企業建立補充養老保險,可規定相對較長的工作年限(如4~5年)要求,更多地體現其企業福利的特性;在將來,隨著補充養老保險較為普遍地建立,再逐步將工作年限要求降至1~2年(即職工工作滿1~2年,就可以完全轉移其補充養老金權利),更多地體現其職工延遲收入的特性。另外,在職工未達到規定的工作年限就發生流動時,應該規定職工可以部分享受補充養老金權利。
(六)稅收優惠政策政府的稅收優惠政策是激勵企業建立補充養老保險的重要手段。有些國家的自願性補充養老保險之所以達到較高的覆蓋水平(如英國、美國),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稅收優惠政策的激勵。目前,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中國補充養老保險繳費只能來自企業的自有資金和獎勵福利基金,不能享受稅收優惠。不過,在少數地區,地方政府則作出了相對靈活的規定。如福建省規定,補充養老保險費不超過企業工資總額5%的部分可以列入成本;江蘇、湖北、廣東等地也作出了將部分補充養老保險繳費稅前列支的規定。因此,中央政府應該盡快作出全國性規定:最高允許5%~8%的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繳費享受免稅優惠政策,各地根據現有的基本養老金水平來確定具體的補充養老保險的免稅費率;補充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收益同樣享受免稅待遇。至於發放的補充養老金,則應計入交納個人所得稅的收入基數。
(七)補充養老保險的監控為了促進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健康發展,需要對企業補充養老保險進行有力的監控。中國可參照英國的做法,在制定有關法規和政策的基礎上,成立國家補充養老保險監督委員會(成員由企業代表、工會代表、有關專家和社會保障主管部門代表等共同組成,辦公室可設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司),具體承擔政府對補充養老保險的監督職能。國家補充養老保險監督委員會的職責確定為:對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方案進行認定;對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管理機構進行資格認定;對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進行監控;對各地有關補充養老保險的法規和政策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接受有關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投訴,並對違反有關法規和政策的事件進行調查、糾正和處罰。在政府的監督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應成立由企業管理者和職工聯合組成的監督委員會,對所參加的補充養老金基金會進行直接監督,維護補充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性,保護自身利益。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2. 國外的保險公司有哪些

1.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是美國的公司,創立於1956年,創始人是沃倫·巴菲特,在美國500強公司榜單和世界500強公司榜單上。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擁有很多著名公司的股權,例如可口可樂、華盛頓郵報等。

2.聯合健康集團

聯合健康集團創建於1974年,同樣是美國的一家多元化的公司,主要業務都是關於健康和福利的,是一個為各行各業提供全面健保服務的健保業者。旗下擁有眾多實力強大的子公司,在美國有著很高的聲譽。

3.安盛

安盛創時間為1816年,是法國的一家保險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保險集團,在海外開設有眾多子公司。長年盤踞在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還是全球第三大國際資產管理集團。

4.日本郵政控股公司

日本郵政控股公司約是1871年成立的,原本是日本典型的國營體制,經歷過幾次改革,成為了今天的日本郵政控股公司。公司的業務目前主要是郵遞、儲蓄、保險這三個,日本郵政控股公司與國際郵政及國際組織關系密切。

5.安聯保險集團

安聯保險集團是德國最大的一家金融集團,並且還稱得上是歐洲最大的保險公司和最大的金融集團之一,創立時間是1890年,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公司綜合性發展,業務涉及范圍寬廣,有壽險財產險、再保險領域中所有險種以及風險管理資訊等業務。

6.英國法通保險公司

英國法通保險公司在英國非常有名,是一家3A級的公司,在英國公司TOP50中位居前列。每年都有非常多的用戶在公司投長期保單。英國法通保險公司在公益慈善方面也做的非常的好,多次贊助非盈利性慈善機構。

7.英國保誠集團

英國保誠集團創辦時間是1848年,早期是英國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現在依舊是。英國保誠集團的業務廣泛,在歐洲、亞洲等國家和地區都有分公司,而且還是全世界最大的上市人壽保險公司。

8.義大利忠利保險公司

義大利忠利保險公司所屬於義大利忠利集團,這是義大利最大的一家保險公司。如果單從險種數來看的話,義大利忠利保險公司在歐洲保險公集團中排名第四,從營業額來說,就進入了世界十大保險集團榜單中。

(2)美國養老金保險公司擴展閱讀

保險(Insurance或縮寫為insur),本意是穩妥可靠保障;後延伸成一種保障機制,是用來規劃人生財務的一種工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的支柱。

保險 ,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從經濟角度看,保險是分攤意外事故損失的一種財務安排;從法律角度看,保險是一種合同行為,是一方同意補償另一方損失的一種合同安排;從社會角度看,保險是社會經濟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精巧的穩定器」;從風險管理角度看,保險是風險管理的一種方法。

3. 美國人的養老保險是怎樣的

1、美國建立和逐步完善了社會保障體系。美國於1942年開始支付退休金。1965年增加了老人醫療保險,1972年又增加了殘廢者醫療保險。經過50多年的逐步發展與健全,形成了龐大的社會保障體系。

2、美國老年法定退休保險具有強制性、貢獻性和福利性,退休和醫療保險基金有正常來源渠道,能自我調整和自我調整。其退休金的收與支是按照現收現付、收支平衡的原則確定的,根據人口老齡化的預測、退休費支出的需要,不斷調整保險稅稅率,達到自我循環正常運轉的目的。

3、發展保險公司經營的自願投保退休金保險,吸收閑散資金增強經濟實力,為人口老齡化做准備。美國的一些人壽保險公司除經營人壽保險、財產保險、死亡保險外、還大力經營集體和個人自願投保性質的私人退休金保險,作為法定退休保險的補充。

4、在美國,還是家庭養老為主。真正進入機構養老院的只有20%,其餘都是家庭養老。很多美國老人都有拿著退休金到風景優美、適宜養老的國度、地區養老的人群,如美國的退休老人到佛羅里達、夏威夷、墨西哥海濱購房長住,安度晚年。

5、在美國一些地方,「以房養老」已被許多美國人認為是一種最有效的養老方式,美國,是「以房養老」模式的鼻祖。許多美國老年人在退休前10年左右就為了自己養老而購買了房子,然後把富餘的部分出租給年輕人使用,利用年輕人支付的房租來維持自己的退休後生活。

(3)美國養老金保險公司擴展閱讀:

《美國社會保障制度》從公共社會保障、企業社會保障、商業社會保險和慈善四個層面對美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各項基本保障政策和社會福利政策的發展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和研究,首次為中國讀者勾勒出了當代美國社會保障體制的全貌。

《美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主要特點:

一、是對美國社會保障制度進行客觀而全面的介紹。

二、是資料權威、新穎,各項政策與數據均來自美國政府和立法機關等。

三、是學術性和實踐性結合,在對美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政策實踐進行總結的同時,通過附錄、術語表和參考文獻等手段,為讀者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對照和便利。

4. 歐美最有名的幾家保險公司

世界名牌保險公司

序號
公司名稱 中文名稱 總部所在地
1 Allianz 安聯 德國
2 ING Group 荷蘭國際集團 荷蘭
3 AXA 安盛 法國
4 Nippon Life Insurance 日本生命 日本
5 State Farm Insurance 州立農業保險 美國
6 Munich Re Group 慕尼黑再保險 德國
7 Aviva 阿維瓦(商聯保險) 英國
8 Dai-ichi Mutual Life Insurance 第一生命 日本
9 Berkshire Hathaway 伯克希爾哈撒韋 美國
10 Zurich Financial Services 蘇黎世金融 瑞士
11 Sumitomo Life Insurance 住友生命 日本
12 Prudential 保誠 英國
13 MetLife 大都會人壽 美國
14 Allstate 好事達 美國
15 Aegon 全球保險集團 荷蘭
16 Prudential Financial 寶德信金融集團 美國
17 Meiji Life Insurance 明治生命 日本
18 New York Life Insurance 紐約人壽保險 美國
19 Millea Holdings 日本
20 Standard Life Assurance 標准人壽保險 英國
21 CNP Assurances 法國國家人壽保險 法國
22 Mass. Mutual Life Ins. 麻省人壽 美國
23 TIAA-CREF 美國教師退休基金會 美國
24 Yasuda Mutual Life Insurance 安田生命 日本
25 Nationwide 美國
26 Asahi Mutual Life Insurance 朝日生命 日本
27 Northwestern Mutual 西北相互 美國
28 Hartford Financial Services 哈特福德金融服務 美國
29 Mitsui Sumitomo Insurance 三井住友保險 日本
30 Sun Life Financial Services 永明金融集團 加拿大
31 Liberty Mutual Insurance Group 利寶相互保險 美國
32 Sompo Japan Insurance 日本財產保險公司 日本
33 Swiss Life Insurance & Pension 瑞士人壽養老金保險 瑞士
34 Old Mutual 耆衛公司 英國
35 Groupama 甘保險集團 法國
36 Mitsui Mutual Life Insurance 三井生命 日本
37 Legal & General Group 英國
38 Cathay Life 國泰人壽 中國台灣
39 Power Corp. of Canada 加拿大鮑爾集團 加拿大
40 Taiyo Mutual Life Insurance 太陽生命 日本

5. 美國養老金保險規模

美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社會保障養老保險制度,在這個板塊中,公務員與非公務員沒有區別,其資金來源於社會保障稅。社會保障稅由全國強制性統籌,僱主和雇員各繳納50%。
第二層次是僱主養老金計劃,包括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
第三層次則是個人儲蓄養老金計劃,即在個人自願,聯邦政府提供稅收優惠的情況下,設立養老金賬戶。
美國的僱主養老金計劃主要有兩種模式:
一種是繳費確定計劃。即僱主和雇員都固定繳納一定比例的費用,形成養老金賬戶。最後獲得的養老金由繳費時間、數量和投資收益高低來決定,例如知名的401(k)計劃。
另一種為待遇確定計劃。這種養老金一般只由僱主繳納,雇員退休時享有的待遇是一樣的。美國的公務員在20世紀後期一般都採用這種計劃,只有少數地方政府只提供繳費確定計劃。
在僱主養老金計劃中,公共部門養老金計劃,是美國聯邦、州和地方政府為公務員制定的養老金計劃,分為公務員退休金計劃和聯邦雇員退休金計劃。前者是為1983年以前參加工作的公務員制定的,後者為1984年後參加工作的公務員制定。
據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聯邦公務員養老金收入大幅領先於普通工人。
1995年,美國聯邦政府公務員月均養老待遇為1369美元,而普通工人為720美元。2008年,美國聯邦政府公務員月均養老待遇上漲至2550美元,普通工人上漲為1153美元,前者為後者的2.21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6. 國外保險服務公司有哪些

不少國內投保人士對於本土的保險企業非常熟悉,但是對於海外保險公司並不特別了解,那麼,國外保險服務公司有哪些?有伯克希爾哈撒韋、聯合健康集團、法國安盛等,下面具體了解下。保險公司哪家強,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最新榜單!全國十大保險公司排名

1、法國安盛公司(AXA)

法國安盛公司(AXA)是全球最大保險集團。起初是眾多互助型保險公司的機械聯合,但現在它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家保險公司(同德國Allianz 和荷蘭ING一樣),也是一個資產管理巨頭。AXA在美國有子公司安盛金融公司(AXA Financial),該子公司持有聯合資產管理公司(Alliance Capital Management)的絕大多數股份;同時在海外其它地方都有眾多子公司。法國安盛公司這些子公司經營壽險、個人財產和意外傷害險、企業財產和意外傷害 險、再保險、金融服務和房地產投資等業務。

2、德國安聯集團(Allianz)

德國安聯集團是歐洲最大的保險公司,全球最大的保險和資產管理集團之一。安聯保險集團於1890年在德國柏林成立,至今已有120年的悠久歷史,現總 部設於德國巴伐利亞州首府慕尼黑市,是目前德國最大的金融集團,也是歐洲最大的金融集團之一,2012年位居世界500強第28位。

3、荷蘭國際集團(ING Group)

荷蘭國際集團(Internationale Nederlanden Group)是在1991年由荷蘭國民人壽保險公司和荷蘭郵政銀行集團合並組成的綜合性財政金融集團。據美國財富(FORTUNES)雜志統計,以資產凈 值計算,荷蘭國際集團位居全球500家大企業的第9位。在提供綜合性金融財經業務方面(銀行與保險業務),居世界第三位。目前,該集團在世界上65個國家 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雇員超過10萬人。2000年,該集團取得稅後凈利潤49億歐元,同比增長24%。截至2000年底,集團資產總額達5030億歐元。對於中國人壽怎麼樣,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中國人壽怎麼樣?十大人壽保險產品排名榜單!

4、美國國際集團(AIG)

美國國際集團(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AIG)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國際性保險及金融服務機構,總部設於紐約市的美國國際大廈。業務涉及保險、金融、資產管理及相關投資等。其成員公司 通過世界保險業最為龐大的財產保險及人壽保險服務網路,竭誠為各商業、機構和個人客戶提供服務。

5、忠利保險公司(Assicurazioni Generali)

忠利保險公司於1831年12月在特里埃斯特成立,原名奧地利--義大利皇家特許專營忠利保險公司。1848年,正式改名為忠利保險公司。1882 年,成立忠利保險集團。 忠利集團由614家公司組成(其中167家為一體化聯合公司),總部設在特里埃斯特的忠利保險公司(義大利最大的保險公司)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對下屬公司進行控股。

6、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由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創建於1956年,是一家主營保險業務,在其他許多領域也有商業活動的公司。其中最重要的業務是以直接的保險金和再保險金額為基礎財產及 災害保險。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設有許多分公司,其中包括:GEICO公司,是美國第六大汽車保險公司;General Re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四家再保險公司之一。

7、英傑華集團(AVIVA)

英傑華集團(英文簡稱「AVIVA」)成立於1696年,總部設在倫敦,在2006年美國《財富》雜志公布的全球 500強企業中排名第28位,是英國最大、世界第五大保險集團。

8、慕尼黑再保險公司(Munich Re Group)

慕尼黑再保險公司創立於1880年,總部設在德國慕尼黑 ,在全世界150多個國家從事經營非人壽保險和人壽保險兩類保險業務,並擁有60多家分支。慕尼黑再多年來連續被美國標准及普爾評級公司評定的等級為AAA級 。

9、日本生命保險公司(Nippon Life Insurance)

日本生命保險公司(即日本生命保險相互會社)創建於1889年,迄今已擁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該公司是日本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同時也是日本最大的養老金發放管理機關。日本生命保險不僅在日本家喻戶曉,同時也享譽世界。

10、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Zurich Financial Services)

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Zurich Financial Services,蘇黎世)創建於1872年,總部位於瑞士蘇黎世,是瑞士第一家跨國性的保險公司。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是以保險為核心業務的金融服務機 構,其全球網路的分支機構和辦事處遍布北美、歐洲、亞太、拉丁美洲和其它市場。

保哥提示:國外保險服務公司有哪些?有法國安盛保險公司、德國安聯集團、荷蘭國際集團、美國國際集團、忠利保險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英傑華集團、慕尼黑再保險公司、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

7. 專業商業養老保險公司排名

2015年十大保險公司排名:
1、中國人壽: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及其子公司構成了我國最大的商業保險集團,是中國資本市場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之一。
2、中國平安:
中國平安全稱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金融公司。是於1988年誕生於深圳蛇口,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至今已發展成為融保險、銀行、投資等金融業務為一體的整合、緊密、多元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
3、太平洋保險:
中國太平洋保險,又稱太平洋保險,簡稱中國太保或太保,前身是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成立於1991年5月13日,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保險公司。
4、中國人保PICC: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人保)是一家綜合性保險(金融)公司,注冊資本為306億元人民幣。
5、新華保險:
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華保險」)成立於1996年9月,總部位於北京市,是一家大型壽險企業。
6、泰康保險:
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系1996年8月22日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成立的全國性、股份制人壽保險公司,公司總部設在北京。
7、友邦保險:
美國友邦保險有限公司(簡稱「友邦保險」或「AIA」)以香港為總部,是美國國際集團的全資附屬公司,於1931年成立,已服務亞洲地區的廣大客戶70多年之久。
8、中國太平:
中國太平人壽歷史悠久,1929年始創於上海,1956年移師海外專營壽險業務,曾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實力最強、規模最大、市場份額最多的民族保險企業之一,也是現今中國保險市場上經營時間最長和品牌歷史最悠久的中資壽險公司之一。
9、陽光保險:
陽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七大保險集團之一、中國500強企業。
10、生命人壽:
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國際化股份制專業壽險公司,經保監會批准,2001年12月28日在上海成立。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8. 美國 養老金 保險公司

美國人也需要交社保。
美國政府有一套強制執行的社會保障計劃,覆蓋了全國96%以上的就業人口,用以提供基本的退休生活保障。
這份社保計劃採取「現收現付」的支付方式,即讓在職雇員和僱主各自繳納6.2%的「工薪稅」來支付已退休雇員的養老保險金。而其中多餘的資金則全部投資於聯邦政府債券。
這種極度保守的投資手法令這些養老金非常安全,比如,在經濟危機的2008年,美國社會養老基金仍取得了高達5.1%的年收益率。
但社會保障計劃所提供的養老金僅能糊口,美國人主要的養老金還是來自於由政府出資的公共部門養老金計劃和企業僱主出資的僱主養老金計劃。
大多數政府部門會這樣為雇員養老:僱主根據雇員在本機構的工作年限等項指標,按照一定的計算公式向其支付養老金。
在這種被稱為DB形式的計劃下,政府或企業每月繳納的費用,會存入一個養老信託基金,或者向人壽保險公司購買團體年金保險。如果養老信託基金或人壽保險不能足額支付時,僱主需要補齊差額部分。
而企業僱主則多會選擇另一種名為DC的養老計劃:在雇員任職期間,僱主和雇員按個人工資的一定比例共同向雇員的個人賬戶繳費。
這個賬戶在雇員換工作後是可以攜帶走的,與中國的「五險一金」中的養老金類似,但最大的區別在於:雇員需要自行決定個人賬戶里的錢如何投資。退休後,賬戶中的本金及投資收益就是雇員的養老資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閱讀全文

與美國養老金保險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孩子敬老院慰問 瀏覽:85
寶雞老年大學學費是以 瀏覽:284
老婆出軌孝順 瀏覽:685
老年人說話聲輕怎麼回事 瀏覽:287
養生店泡腳多少錢 瀏覽:27
長壽習慣是什麼意思 瀏覽:754
中年人上老年大學條件 瀏覽:957
鹽城市養老保險處 瀏覽:304
又什麼枸杞養生 瀏覽:662
重慶長壽老賴 瀏覽:433
老年人買什麼洗衣機好用 瀏覽:349
把送老年人健康 瀏覽:888
河南熱療汗蒸養生館加盟要多少錢 瀏覽:715
長壽協會會長 瀏覽:684
加強老年大學各項管理制度 瀏覽:259
如何對抗無理取鬧的父母 瀏覽:44
國畫老人喝茶怎麼落款 瀏覽:3
連雲港法院扣劃養老金 瀏覽:804
香坊區哪裡有老年大學 瀏覽:53
體檢尿檢是陽性怎麼辦 瀏覽: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