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山西養老保險繳費基數2022
6月24日,山西省人社廳公布了2022年的全省社保繳費基數的有關標准:
2021年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70968元,月平均工資為5914元。
因此,從2022年1月1日起山西省社會保險(含醫保)月繳費基數的上下限為3548元至17742元。
參加社保需要繳費多少錢?
參加社會保險,主要包括用人單位職工參加社保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保兩種情況。
用人單位的職工參加社保,社會保險費是由職工和用人單位共同承擔,需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四大保險。
基本養老保險,職工本人需要承擔個人繳費基數的8%。相應的繳費基數不可以自由選擇,而是根據職工上年度工資總額的月均值來核定的。當職工本人的繳費基數是下限時,每月需要繳納283.84元。
用人單位的繳費基數,一般是單位職工繳費基數之和,個別地方是按照職工工資總額來確定的。單位繳費比例一般是16%。對於職工來說,用人單位也會繳納567.68元。
如果在計算上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等險種,差不多每月需要繳納一千二三元。
如果是300%的最高繳費基數17742元的話,繳費則是最低基數的5倍,差不多每月都需要繳納6000元以上。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主要是個人可選擇性地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是20%,因此按照60%的最低基數繳費每月需要繳納養老保險費709.6元,一年是8515.2元。如果選擇300%的最高繳費基數,一年需要繳納42576元。
總體來說,我們在養老金計算的時候,60%基數繳費和300%基數繳費產生的養老金待遇差距沒有五倍這么大。除此以外,高低繳費基數之間的醫療保險的報銷比例也是基本一樣的。
② 山西省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
山西日報新媒體記者郭鵬報道 7月8日,山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西省財政廳印發《關於2022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從2022年1月1日起,對2021年12月31日前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職)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
本次調整基本養老金由三部分構成:1、[定額調整]調整范圍內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5元。2、[掛鉤調整]退休人員按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每滿1年(不滿1年的計為1年)每月增加1.3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按10年計算。再按本人基本養老金水平的1.27%增加基本養老金。3、[傾斜調整]2021年12月31日前年滿70周歲不足75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32元;2021年12月31日前年滿75周歲不足80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33元;2021年12月31日前年滿80周歲及以上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34元。一類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8元;二類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13元。企業退休軍轉幹部調整後月基本養老金低於3451元的補到3451元。
③ 2021年山西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法律分析:根據《山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公布我省2021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及2018年度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數標准等有關問題的通知》2021年的社保最低繳費基數為32985元,最高繳費基數為164925元。照全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和100%兩個基數,由繳費人員根據收入狀況自主選擇申報繳費,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數為3077元和5129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④ 山西省2021年養老保險基數
法律分析:按照省統計局提供的相關統計數據計算,2020年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64708元,月平均工資為5392元。以此為依據,確定2021年全省參加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職工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月繳費基數的下限為3235元,上限為16176元。另外,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可在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范圍內選擇適當的繳費基數;對2020年自願暫緩繳費的,可於2021年底前進行補繳,繳費基數在2021年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范圍內自主選擇。即月繳費基數在3235元至16176元之間,由繳費人員根據收入狀況自主選擇申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社會保險關系,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⑤ 山西省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法律分析:山西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標准設為每年200元、300元、500元、7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共10個檔次。繳費檔次實行個人自主選擇,多繳多得。當年繳費前完成繳費檔次確認,繳費成功後不能再辦理年度繳費檔次變更業務。
法律依據:《山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實施意見》第二條第三款 從2019年1月1日起,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最低繳費檔次和最高繳費檔次分別調整為每人每年200元和5000元,取消原來部分繳費檔次,同時增加部分繳費檔次。調整後,我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標准為每年200元、300元、500元、7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共10個檔次。繳費檔次實行個人自主選擇,多繳多得。
⑥ 2022年山西養老保險基數
繳費基數下限:5914*60%=3584元。
繳費基數上限:5914*300%=17742元。
山西省2022年社保繳費基數,以2021年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均工資為依據,為70968元,摺合每月為5914元。從2022年1月1日起執行。
社會保險是指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
山西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標准已確定。1月至12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月繳費基數分為三檔,分別為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00%、60%和40%,即4081元、2448元和1632元,對應金額為9794.4元、5875.2元、3916.8元。
山西社保繳費比例
山西企業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全省統一,其中參保單位20%,個人8%;從2006年1月起,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比例為20%(有雇員的個體工商戶,僱主為雇員繳納12%,雇員本人繳納8%)。
山西醫療保險:實行市級統籌,其中,省直管單位的繳費比例是,單位6.5%,在職職工個人2%,退休人員個人不繳費。各個統籌市的單位繳費比例有所差異,最高為6.8%,最低為6%。
山西失業保險:單位繳納2%,個人繳納1%。
山西生育保險:單位按工資總額的0.5%—1%繳納,個人不繳費。省直管單位按工資總額的0.5%繳納。
工傷保險的繳費標准相對特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傷保險費平均繳費率,原則上要控制在職工工資總額的1%左右。在這一總體水平下,實行差別費率和浮動費率,各級統籌地區三類行業的基準費率要分別控制在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0.5%左右、1%左右、2%左右,具體由各級統籌地區確定。
參加社保需要繳費多少錢?
參加社會保險,主要包括用人單位職工參加社保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保兩種情況。
用人單位的職工參加社保,社會保險費是由職工和用人單位共同承擔,需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四大保險。
基本養老保險,職工本人需要承擔個人繳費基數的8%。相應的繳費基數不可以自由選擇,而是根據職工上年度工資總額的月均值來核定的。當職工本人的繳費基數是下限時,每月需要繳納283.84元。
用人單位的繳費基數,一般是單位職工繳費基數之和,個別地方是按照職工工資總額來確定的。單位繳費比例一般是16%。對於職工來說,用人單位也會繳納567.68元。
如果在計算上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等險種,差不多每月需要繳納一千二三元。
如果是300%的最高繳費基數17742元的話,繳費則是最低基數的5倍,差不多每月都需要繳納6000元以上。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主要是個人可選擇性地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是20%,因此按照60%的最低基數繳費每月需要繳納養老保險費709.6元,一年是8515.2元。如果選擇300%的最高繳費基數,一年需要繳納42576元。
總體來說,我們在養老金計算的時候,60%基數繳費和300%基數繳費產生的養老金待遇差距沒有五倍這么大。除此以外,高低繳費基數之間的醫療保險的報銷比例也是基本一樣的。
法律依據:
《關於公布2022年繳納社會保險費基數標准等有關問題的通知》
各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稅務局、醫療保障局:
根據《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山西省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實施方案的通知》(晉政辦發〔2019〕26號)相關規定,現將2022年繳納社會保險基數標准等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按照省統計局提供的相關統計數據計算,2021年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加權)為70968元,月平均工資為5914元。
以此為依據,確定2022年全省參加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職工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月繳費基數的下限為3548元,上限為17742元。
二、無僱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可在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至300%之間選擇適當的繳費基數。即月繳費基數在3548元至17742元之間,由繳費人員根據收入狀況自主選擇申報。
三、本通知從2022年1月1日起執行。
⑦ 山西省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根據山西省社會保險局公布:2011年度,全省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39903元(此數據依申請公開)。從2012年1月至12月,職工本人2011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低於2011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以1995元作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工資基數;高於2011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以9976元作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工資基數。
⑧ 山西省養老金計算方法
1、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退休時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195月、55歲170月、60歲139月),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上年度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建立個人賬戶制度前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1.4%養老金。
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養老金(pension)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從2005年開始至2015年,盡管中國政府連續第11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但由於受養老金水平差異較大、貨幣貶值和物價上漲影響,社會各界並不「領情」,相反,卻是對養老金替代率連年下降的不滿和質疑。養老金占工資比例連降九年,已跌破國際警戒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二十八條 國家通過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第三十三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老年人的實際需要,增加老年人的社會福利。
國家鼓勵地方建立八十周歲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
國家建立和完善計劃生育家庭老年人扶助制度。
農村可以將未承包的集體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水面、灘塗等作為養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養老。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⑨ 山西省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按照山西省統計局提供的相關統計數據計算,2021年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山西省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加權)為70968元,月平均工資為5914元。以此為依據,確定社保費月繳納基數標准。此外,無僱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可在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至300%之間選擇適當的繳費基數。即月繳費基數在3548元至17742元之間,由繳費人員根據收入狀況自主選擇申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⑩ 山西省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法律分析:根據山西省職工平均工資,山西省確定了企業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上下限。山西省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山西省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月平均工資收入低於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以最下限作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工資基數;高出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以上限作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工資基數。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月繳費基數分為三檔,分別為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00%、60%和40%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