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在養老金並軌後10年過渡期內提前退休劃算嗎
如果自己屬於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在養老金並軌後10年過渡期內提前退休時不劃算的,因為現在的養老金講究自己多繳費,那麼自己就多得養老金,自己交納的時間越長,那麼得到的養老金也越多,選擇的檔次越高,自己得到的養老金也就越多,自己在過渡期內提前早退休,那麼也是十分不劃算的,所以自己確實需要再多干一些時間再退休。
❷ 國家養老金改革十年過渡期從什麼開始的
自2014年10月起。
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行十年過渡期,是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中,對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人員,實行十年過渡期,過渡期內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底限高。全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自2014年10月起,過渡期為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
《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的通知 》
人社部發[2015]28號
三、准確把握《決定》的有關政策。
(四)關於「中人」的過渡。全國實行統一的過渡辦法。對於2014年10月1日前(簡稱改革前,下同)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中人」設立10年過渡期,過渡期內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底限高。即:新辦法(含職業年金待遇)計發待遇低於老辦法待遇標準的,按老辦法待遇標准發放,保持待遇不降低;高於老辦法待遇標準的,超出的部分,第一年退休的人員(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發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人員(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發放20%,依次類推,到過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員(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發放超出部分的100%。過渡期結束後退休的人員執行新辦法。
N 老辦法待遇計發標准=(A*M+B+C)*∏(1+Gn-1)
N=2015 A:2014年9月工作人員本人的基本工資標准;
B:2014年9月工作人員本人的職務職級(技術職稱)等對應的退休補貼標准; C:按照國辦發[2015]3號文件規定相應增加的退休費標准; M:工作人員退休時工作年限對應的老辦法計發比例;
Gn-1:參考第n-1年在崗職工工資增長等因素確定的工資增長率,n∈[2015,N],且G2014=0;
N:過渡期內退休人員的退休年度,N∈[2015,2024]。2014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間退休的,其退休年度視同為2015年。
新辦法待遇計發標准=基本養老金+職業年金,其中,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經+個人賬戶養老金。 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1.基礎養老經=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1%,其中,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實際平均繳費指數×實際繳費年限)÷繳費年限。 各地根據測算形成與機關事業單位職務職級(技術等級)和工作年限相對應的視同繳費指數(樣表詳見附件),工作人員退休時,根據本人退休時的職務職級(技術職稱)和工作年限等確定本事視同繳費指數。
實際平均繳費指數=(Xn/Cn-1 + Xn-1/Cn-2 + ...... + X2016/C2015 + X2015/C2014 + X2014/C2013)/N實繳;
Xn、Xn-1、... X2014為參保人員退休當年至2014年相應年度本人各月繳費工資基數之和,Cn-1、Cn-2、... C2013為參保人員退休上一年至2013年相應年度當地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
N實繳為參保人員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年限。
2.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過度系數。 其中,過渡系數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統籌地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過渡系數保持一致。視同繳費指數由各省級地區統一確定。
3.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存儲額÷計發月數。 其中,計發月數按國家統一規定執行。
4.職業年金計發按照《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有關規定執行。
❸ 過渡期養老保險是從哪一年至哪一年啊
過渡期養老保險是2014年開始到2024年。各省落實養老金並軌方案的過程中,多省都提出設立年過渡期,過渡期內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
對於2014年10月1日改革前退休的「老人」及改革後參加工作的「新人」來說,此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對養老待遇的影響不是很大。
對於2014年10月1日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中人」,尤其是改革後10—20年內退休的人員來說,其養老金待遇可能會出現一個「窪地」。設立10年過渡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樣的「窪地」。
(3)養老金並軌緩沖期擴展閱讀:
隨著「中人」逐漸退休、「新人」越來越多,過渡性的政策安排逐步弱化,新制度逐漸居於主體地位,體現了平穩過渡的改革方針。
對此,專家表示,通俗來講,「中人」退休後待遇將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職業年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四部分組成。並軌時職工的年齡越大,在其實際領到 的退休金中,基本養老金佔到的比例就越小,過渡性養老金佔到的比例就越大。
過渡期結束後,「中人」養老待遇會因人而異,但是差距不會太大。因為到時候不僅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有了一定 的繳費積累,而且養老金還隨著待遇調整機制會不斷上調,再加上累積的職業年金,幾項相加之後的養老金絕對額可能還會增加。
❹ 淺談事業單位和企業職工養老金待遇的差別問題嗎
目前看來,事業單位退休的負責人,養老金待遇無論是從均值的養老保險金看來,還是對於個人來對比,大體上都需要高過企業退休職工,即便並軌之後,狀況也不會有什麼根本性更改。下邊跟大家分享我個人見解:
從繳存基數看來,因為社保法規定全是嚴格按照自己實際收入來作繳存基數,可是許多企業沒法做到這一點,尤其是一部分民企不按照員工個人的實際收入來交納,反而是依照職工平均工資的60%來交納。現階段伴隨著社保交費由稅收來征繳,將來這種情況可以獲得逐漸處理;從繳費年限看來,行政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因為工作相對穩定,因此在一個單位的工作時間都非常長,有些人一輩子應該都是在同一個單位上班,不斷交費時間比較長。可是公司因為就業前景不穩,有些經常跳槽不斷地跳槽,好多人繳費年限短一些;從個人帳戶資金累積看來,機關事業單職工因為繳存基數非常高,交費時間較長,個人帳戶資本積累還是比較高的。企業員工除開國企之外,許多民企員工繳存基數非常低,交費時長短一些,個人帳戶資本積累特別少。以上三大因素就是危害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保險金廣泛高過企業員工的重要原因。
除了以上三大緣故之外,在養老保險金構成上也是不一樣的。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因為在繳納保險的前提下,還需要交納企業年金,企業年金屬於強制交納的;但公司的年金,除開國企之外,絕大部分的公司是並沒有交納的,年金屬於公司的自行個人行為,是不是交納是由公司自已的來定的。因此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以後,除開養老退休金之外,也有企業年金;而企業員工大多數人退休以後,僅有養老退休金,沒有年金,這一塊針對養老保險金差異的危害也是十分非常大的。
總的來說,事業單位人員與企業員工對比,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後的養老保險金廣泛遠高於企業員工,這是一個基本事實,即便將來全方位並軌之後,這樣的差別是仍然存在的。並軌之後盡管從制度上的設計方面,交費方式上,退休的條件上,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上基本上是一致的,但養老金差別依然會存有。
❺ 養老金並軌時間2024年
2014年10月開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和企業養老保險就已經初步並軌了。
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中,退休人員被分為了「老人」、「中人」和「新人」三類群體,按照「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新人新辦法」的措施分別對待。
其中改革之前就已經退休的「老人」沒有任何影響,按照現有待遇繼續發放養老金,並參加今後的待遇調整。
改革之後參加工作的「新人」按照新機制發放待遇,他們正常感知不到影響,因為離他們退休的時間還有好幾十年。
而對於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中人」群體,他們受到的影響是最大的。身處改革漩渦中心的他們,養老金肯定不能夠再按照老辦法發放,但是因為實際繳費年限短,也不能直接按照新辦法計算。
❻ 企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以後,二者之間就不會有較大差距了嗎
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退休職工,在養老保險並軌之後,二者之間就不容易有很大的差別了沒有?2014年10月份之後,機關事業單位,逐漸交納基本上養老保險以後,另外也創建了職業年金的繳費。自然大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逐漸繳納機關養老保險以後,它事實上這一說白了的機關養老保險,跟大家的企業員工養老保險實際上是一樣的。
僅僅針對她們的。測算方法完成了同樣的測算方法,我不相信愛情,但因為交費標準的不一樣,主要是均值交費指數值的不一樣其次再加上大家機關事業單位也創建了職業年金,等同於是填補養老金的工資待遇,所以說離休之後,仍然能夠得到一個較高的養老金收益。而大家企業單位這里絕大部分企業單位也沒有創建年金,因此從實質上而言,企業單位所得到養老金的水準相對性全是較為低的。二者之間的差別仍然是較為大的。
❼ 2025年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完全並軌,還會有差距嗎
2024年以後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養老金外表上沒有區別了,實踐上差異依然在!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並不會由於變革後就降低!
為什麼這么說呢?兩者的本質性差距在哪裡呢?
無論如何,最最少標明上統一了,還是給國度點個贊!
❽ 企事業退休金真正並軌時間
法律分析:每年養老金調整,都會出現企業退休人員「不公平」的呼聲。實際上,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從2014年10月份已經開始。但,對於已經退休的老人來說,可能永遠也不會並軌了。對於在職的人員來說,並軌後,事業單位的退休養老金該高仍然高,企業單位的該低也仍然低。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❾ 養老保險參保緩沖期
解決方案1:
轉入和轉出地社保經辦機構為其協調辦理審核,只要交足最低15年即可。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由社保經辦機構發給參保繳費憑證。同時,只能轉移關系,暫行辦法規定了統一的辦理流程,可以多交,到時就可以多領取,養老保險可以累計計算交納年限.
而醫療保險自停交之日起有三個月緩沖期,養老保險可以選擇補,你需要轉移關繫到戶口所在地社保局之後才可以按個人方式續交。
國家政策,而且還有利息的收取,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且不享受醫療報銷。
所有手續需要45個工作日就可以完成,或者不補均可:參保人員離開就業地,從2010年1月1日開始,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時間,為千分之2每天計算。
對於你提到的補交,養老保險不允許退保.
一般補交存在滯納金的收取。
因此、確認和跨地區轉續手續。
為避免參保人員因辦理轉續關系而在兩地往返奔波,否則就需要重新累計交納年限;
在新就業地參保,即斷斷續續交納是允許的,只需提出轉續關系的書面申請;30年,定期交納相關待遇不受影響對的
解決方案2:
就不建議你轉回原籍去自己交了不是當地城鎮戶口,將來可以接續的,不能自己交的
也就是只能在戶口地自己交,還得是城鎮戶口
如果你還打算在外地找工作,就暫時中斷,等找到單位以後再接著交
中斷沒有時間限制
解決方案3:
你可以在你原來的勞動保障局自己交,可以把一年的全部交了。斷開最多幾個月沒關系,找到新的工作後可以繼續補交,不過,去年的要在今年6月30之前交。否則要補交。
解決方案4:
憑在公司辦理的離職手續和相關的社保手續、個人有效身份證、社保局指定的銀行存摺。當然,個人繳費應該是在戶籍所在地進行。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