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社保'碎片化制度'危害
我國目前實行的是統賬結合的社保制度,建立這個制度的初衷是為了將公平與效率結合起來。為此,從始至終,我國社保的個人與單位繳款採取的都是「費」的形式,它完全符合這個統賬結合的制度屬性。費改稅將產生許多與當前制度模式的沖突,導致與社會經濟條件的沖突。
費改稅缺乏「彈性」
費改稅不符合社保制度「彈性」的要求。稅制的剛性要比費制的剛性大,這正是從稅派主張費改稅的一個依據,認為這樣可以加強征繳的力度。但是,我們應考慮到另一個因素:我們的社保制度還在建設之中,統賬結合的制度框架剛剛搭建起來,統籌部分與賬戶部分之間的關系還沒理順,規模比例還在不斷變化之中,僅做實個人賬戶的規模在全國范圍就有遼寧的8%、吉林黑龍江的5%和6%、今年天津等8省市的3%等不同類型。此外,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改革的方案遠沒有定論;農民工、失地農民、純粹務農農民的社保制度還處於探索階段,制度預期遠沒有明朗化,還沒有一個長期的戰略思考和理念設計,完全是走一步看一步,一屆政府一個樣。這樣,就需要為制度改革留出較大空間為宜,保留繳費制就等於是保留了未來任何不確定性的改革空間。如果一旦費改稅,這個制度就具有剛性了,為未來改革又增加了一個難題。
投資收益的難題
當前社保資金投資規定只能進行銀行協議存款和購買國債,回報率較低,從全國平均來看只有3%左右,僅能剛剛抵消通脹率,而遠遠低於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這樣的收益率對當前社保制度財務可持續性是一個嚴峻挑戰,對做實個人賬戶是一個極大諷刺,對統賬結合制度存在的合法性是一個最大威脅。
費改稅將無疑使社保資金投資更加陷入一個尷尬境地:利率回報的重任只能由國家承擔起來,並且只能從財政的角度予以考慮和解決,那麼賬戶資金該怎麼辦?從理論上講,國家總不能允許將稅收投入到資本市場進行市場化投資。從眼下看,賬戶資金採取與統籌資金同樣的投資渠道顯然是不科學的,甚至是一種資源浪費;從長期看,設立個人賬戶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其回報率,使之能夠像企業年金那樣,實行信託制的市場化投資,否則,對做實的賬戶長期實行同一個投資制度,豈不成為統賬合一?所以,費改稅等於是作繭自縛,為賬戶資金未來市場化投資的制度設置了一個理論障礙。
費改稅超越當前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費改稅將涉及到許多相關問題需要解決,擺在眼前的就有兩個最大困難:如何定義納稅人的內涵與外延,即如何界定納稅人的范圍和概念;另一個是稅率的設定即如何設定稅率?這兩大難題在目前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下費改稅之後是難以解決的。
要增加一個稅種或是一個稅目,首先要確定其納稅對象。如果費改稅,目前城鎮正規部門基本被覆蓋進來可以成為社保納稅人,但非正規部門大量靈活就業人員遠沒有覆蓋進來;農民工參保率只有7%,年收入只有9000元;2006年農村居民純收入只有3587元,連農業稅都免了,豈能再增加農民的稅收負擔?一旦實行費改稅,這些社會群體被排除在納稅人之外,與構建和諧社會明顯背道而馳,這是對稅收立法嚴肅性的一個愚弄。
此外,稅率將如何確定?如果為上述不同群體設定不同的稅率,再加上還有將近4000萬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另立稅率,這無疑將是世界上唯一的最碎片化的社保制度,這不僅是典型的社會排斥,把當前的問題推向了未來,而且社保制度的復雜化和碎片化必將嚴重影響全國范圍大市場的形成,影響勞動力的流動。
資金安全的困境
中國社保資金的安全性不在於是「費」還是「稅」,不在於是否存在三位一體的征管體制,也不在於什麼左手監管右手,而在於存在兩個主要困境:第一,資金投資僅限於協議存款和國債,投資回報率低,造成暗渡陳倉,違規操作,在許多地方,這已是公開的秘密;第二,統籌層次太低,資金管理分散,中央鞭長莫及,社保資金管理呈現出嚴重的碎片化現象。
目前我國社保制度統籌層次主要是以縣市為主,真正大收大支意義上的省級統籌還很少,甚至包括東北三省的所謂省級統籌也沒有實現真正的大收大支。早在1991年國務院發布的33號文《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中就提出「要積極創造條件,由目前的市、縣統籌逐步過渡到省級統籌」,16個年頭過去了,統籌層次幾乎紋絲未動。在這16年裡,中央和部門發布的任何社保文件都必提「逐步實現省級統籌」,據估計已高達十幾次之多,但為什麼還一直沒有實現呢?是不是因為16年以前沒有實行費改稅?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即使今天實行費改稅也根本做不到全國范圍的大收大支。
決定能否實現省級統籌的關鍵性因素只有一個:制度設計是否符合現行的經濟發展水平的要求。在制度設計上只要有社會統籌,二元化經濟必然導致繳費激勵不足,產生道德風險,進而導致逆向選擇,最終難以提高統籌層次。如同人民公社時代的小隊核算一樣,如以大隊或公社作為核算單位,逆向選擇早就摧毀了人民公社制度。在二元經濟條件下,不管實行繳費制還是繳稅制,只要繳款不是百分之百地劃入個人賬戶,統籌層次就難以提高,道德風險就必將廣泛地存在於縣、市、省各級政府之中,存在於每個人群之中。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西方經濟學,市場失靈,福利國家,社會保障制度比較,社保基金投資和企業年金等。)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㈡ 關於養老保險的問題
當今社會,養老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為保障廣大群眾的老年生活,政府在逐步完善養老保險。
問題一:養老保險是怎麼上繳的
企業繳費額=核定的企業職工工資總額×20%;
職工個人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8%(目前為8%);
個體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18%。
例如:2003年4月份河北省公布的2002年度省社平工資為每月747元,因此繳費基數可以在747—2241元之間自主選擇。全年繳費金額最少為:747×18%×12=1613.5元,最多為:2241×18%×12=4840.6元。
問題二:個人養老金應該領取多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查養老保險有2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為電話查詢,撥打12333,按照相關語音提示操作即可。
第二種方式為網路查詢,登陸參保人所在地區的社會保障局網站,以北京市社保查詢為例,首先登陸「北京市社會保險網上辦事大廳「;點擊「網上查詢」;點擊「養老保險歷年對賬單查詢」;輸入「省份證號碼」、「密碼」點擊「登陸」按鈕即可。
華律網提示:綜上所述,廣大群眾應了解養老保險的繳費和領取情況,這樣對於自身的生活的權益才更有保障。若您想更好地保障老年生活,也可到華律網官網購買合適的保險產品,讓您的老年生活安逸無憂。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資料,通過上述內容我們對這些問題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華律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進行法律咨詢。
㈢ 養老保險制度碎片化解決
今年2015年企業退休人員滿足以下條件還漲退休金。
一、2014年12月31日前,經批准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不含機關、財政全額供款和差額供款事業單位中執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費計發辦法和調整政策的勞動合同制工人),自2015年1月1日起調整基本養老金。
二、退休人員按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下同)調整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滿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退休人員(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2.5元。
三、按本通知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前,低於統籌范圍內平均基本養老金水平2513元/月的退休人員(不包括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軍隊轉業幹部、原工商業者),在按繳費年限調整養老金的基礎上,再按下述辦法調整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滿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繳費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繳費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上述人員調整後的基本養老金不超過2773元/月。
四、在按本通知第二、三條規定增加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退休人員再按下列絕對額調整基本養老金:
按通知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前,月養老金低於2513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90元;月養老金在2513元及其以上,低於3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月養老金在3500元及其以上,低於4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養老金在4500元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
五、經國家或本市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並在退休前被單位聘用為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按相應管理許可權批準的高級政工師及勞動部門批準的高級技師,在按本通知第二條和第四條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再增加120元;退休前享受教授級同等待遇的高級工程師,經國家或本市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為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的,每人每月再增加220元。上述人員增加基本養老金後,低於2773元/月的,補足到2773元/月(不含退職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
六、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事部等部門<關於進一步貫徹落實人發[2002]82號文件精神,切實解決部分企業軍轉幹部生活困難問題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03]29號)精神,退休的軍隊轉業幹部按本通知第二條、第四條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後,低於2773元/月的,補足到2773元/月。
七、按照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戰部、財政部、民政部《關於進一步解決原工商業者生活困難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2]9號)精神,原工商業者按本通知第二條、第四條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後,低於2773元/月的,補足到2773元/月(不含退職的原工商業者)。
八、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按原勞動人事部《關於建國前參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的通知》(勞人險[1983]3號)規定,享受原標准工資100%退休費的老工人,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40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20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㈣ 什麼是社會養老保險碎片化
所謂「碎片化」就是缺乏統一性。就養老保險制度而言,城鄉之間、不同地區之間、不同群體之間實行有明顯差異的養老制度。「碎片化」養老保險制度和「大一統」養老保險制度是完全對立的模式。「大一統」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打破城鄉界限和職業界限,跨越戶籍制度的樊籬,建立基於國民身份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形成社會養老保險政策碎片化思路的成因,主要是在肯定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以下稱現制度)的定式思維下,沒有釐清全體社會養老保險對象的屬性特徵所致。對全體社會養老保險對象分類。一類是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各類企業供職的人員(含農民工)等;另一類是農村農民(含被征地農民)、城鎮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非全日制從業的人員等。
㈤ 什麼是社會養老保險碎片化
給您提供一些參考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意義與方向我國現行的養老保險制度,具有明顯的「碎片化」特點,妨礙了不同職業群體之間的人員流動,不能有效發揮社會互濟功能,也不能有效應對養老保險面臨的財務困境。
因此應。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㈥ 什麼難做實事養老保險改革必須堅決的主要難點問題之一
摘要 您好
㈦ 什麼是養老保險碎片化
所謂「碎片化」就是缺乏統一性。就養老保險制度而言,城鄉之間、不同地區之間、不同群體之間實行有明顯差異的養老制度。「碎片化」養老保險制度和「大一統」養老保險制度是完全對立的模式。「大一統」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打破城鄉界限和職業界限,跨越戶籍制度的樊籬,建立基於國民身份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形成社會養老保險政策碎片化思路的成因,主要是在肯定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以下稱現制度)的定式思維下,沒有釐清全體社會養老保險對象的屬性特徵所致。對全體社會養老保險對象分類。一類是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各類企業供職的人員(含農民工)等;另一類是農村農民(含被征地農民)、城鎮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非全日制從業的人員等。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㈧ 碎片化養老保險身份劃分職業劃分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所謂「碎片化」就是缺乏統一性。就養老保險制度而言,城鄉之間、不同地區之間、不同群體之間實行有明顯差異的養老制度。「碎片化」養老保險制度和「大一統」養老保險制度是完全對立的模式。「大一統」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打破城鄉界限和職業界限,跨越戶籍制度的樊籬,建立基於國民身份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形成社會養老保險政策碎片化思路的成因,主要是在肯定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以下稱現制度)的定式思維下,沒有釐清全體社會養老保險對象的屬性特徵所致。對全體社會養老保險對象分類。一類是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各類企業供職的人員(含農民工)等;另一類是農村農民(含被征地農民)、城鎮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非全日制從業的人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