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養老金14連漲
法律分析:按照《關於2018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此次調整繼續統一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要兼顧公平與激勵,合理確定這三部分的比重。首先「定額調整」,就是要體現社會公平,同一地區各類退休人員調整標准基本一致。比如,對於企業退休人員,北京、山東、浙江每人每月分別增加45元、50元、40元。然後「掛鉤調整」,就是與退休人員的繳費年限和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進行掛鉤,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使在職時多繳費、長繳費的人員多得養老金。
法律依據:《關於2018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二、調整辦法和標准 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
(一)定額調整
每人每月增加35元。
(二)掛鉤調整
1.與繳費年限(工作年限)掛鉤。退休人員繳費年限25年以下部分,每滿一年,每月增加1.5元;繳費年限26年至30年部分,每滿一年,每月增加2.5元;繳費年限31年至35年部分,每滿一年,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36年及以上部分,每滿一年,每月增加4.5元。上述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特殊工種折算年限)不足一年部分均按一年計算。按照「五七家屬工」政策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退休人員不參與繳費年限掛鉤調整。
2.與基本養老金水平掛鉤。企業退休人員月增加額為2017年底本人月基本養老金數額的1%;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月增加額為2017年底本人月基本養老金(不含職業年金)數額的0.97%。
(三)傾斜調整
以下退休人員再適當增加基本養老金。
1.高齡退休人員。截至2017年12月31日,年滿70-74周歲的每月增加40元;年滿75-79周歲的每月增加50元;80周歲及以上的每月增加60元。
2.艱苦邊遠地區縣(市、區)的機關事業單位、企業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元。
3.工傷退休人員與本人繳費年限掛鉤調整數額不足67.5元的,按67.5元執行。
4.企業退休軍轉幹部按上述標准調整後,基本養老金達不到調整後當地(所在市、縣,省直管統籌單位為省)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水平的給予補足到該水平。
『貳』 2020年養老保險並軌,具體情況你要了解
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日益嚴重,不少專家建議應逐步延長退休年齡以減緩勞動力總量減少速度,表示國外老齡化國家多是採取利用外部機制引導勞動者自覺延長退休年齡的方式應對老齡化。
2018年養老保險並軌,具體情況你要了解
中國目前存在大量低齡退休人員,開發其潛力是今後的主要方向。鑒於中國退休年齡規定始於幾十年前,已經顯得過低,建議按照並軌先行、漸進實施和彈性機制的原則逐步延遲退休年齡。對於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改革方案,分兩步走:
第一步,2017年取消女幹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區別,將職工養老保險的女性退休年齡統一規定為55歲,完成養老金制度並軌。一般重疾險,女性的價格都比男性更實惠,有哪些好的女性保險推薦?2020年女性十大值得買的重疾險盤點!
第二步,自2018年開始,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同時達到65歲。
也就是說,2018年前還沒退休的人都會受到影響,而且,1990年(含1990年)以後出生的女性、以及1985年(含1985年)以後出生的男性都將在65歲退休,分別比原來延長了10年和5年。
2018養老金繼續上調,將實現「13連漲」。這對廣大退休人員來說是一顆定心丸,意味著今年拿到手的養老金又會變多,生活也就更有保障。但今年的調整比例確定為5.5%左右,這是綜合考慮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和人口老齡化新形勢慎重做出的決策,統籌考慮了經濟發展狀況、職工工資水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以及人口老齡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後確定的調整幅度。
以上就是對2018養老保險並軌的簡單介紹,希望能幫到有需要的人。
『叄』 如何看待養老金漲幅下調
財政部近日公布的2017年中央財政預算透露,從2017年1月1日起,按照平均5.5%的幅度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這意味著,自2005年至今,我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將迎來「13連漲」。
自2005年到2015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每年都以10%左右的幅度遞增。但去年養老金漲幅調整為6.5%,打破了「11年連漲10%」的趨勢。今年更是下調至5.5%。有人會問,養老金連續漲幅下調,是財政無力負擔了嗎?
如此疑慮大可不必。數據顯示,2017年中央財政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預算數為991.86億元,比2016年執行數增加101.28億元,增長11.4%。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的基本養老金轉移支付預算數為5666.17億元,比2016年執行數增加了691.47億元,增幅達到13.9%。支出不降反增,正是考慮到了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以及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領取人數增加等因素。
5.5%的增幅到底低不低?退休人員待遇水平的調整是一件民生大事,需要兼顧保障基本生活、分享發展成果、基金可負擔等原則來綜合確定,既要切實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也不宜超過經濟、社會各方面承受能力。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財政收入增長速度均呈放緩趨勢。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養老保險基金近年來雖然總收入額大於總支出額,但已出現收入增幅低於支付增幅的現象。綜合來看,5.5%左右的調整幅度,能夠確保養老金購買力不降低,仍處在合理區間。
我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雖已實現「13連漲」,但是否上調和上調幅度大小尚未形成明確機制。養老金如果不切實際地持續保持高幅度增長,不僅不科學且不可持續。因此,逐步建立和完善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正常調整機制,建立一套與物價上漲、經濟發展等因素「同頻共振」的科學指標體系迫在眉睫。(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韓秉志)
『肆』 退休工資幾月份漲工資
今年4月份辦理的退休手續,6月份是漲不了的,不過如果是上海市的新退休人員,那麼8月份會作調整增加。
『伍』 1億多退休人員養老金上漲5.5%,哪些人可多漲點
中新網北京4月15日電 人社部、財政部近日正式下發通知,2017年繼續同步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上調5.5%左右,共將惠及1億多退休人員。其中,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可適當提高調整水平。
今年養老金能漲多少?
——總體上調5.5%左右
近日,人社部、財政部共同印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關於2017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決定從2017年1月1日起,為2016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6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5%左右。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今年養老金繼續上調,實現了「13連漲」。 這對廣大退休人員來說是一顆定心丸,意味著今年拿到手的養老金又會變多。
根據人社部透露,預計將有89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1700多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受益,共將惠及1億多退休人員。
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可適當提高調整水平。
哪些人漲得多?
——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
此次調整,統一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定額調整體現社會公平,同一地區各類退休人員調整標准基本一致;掛鉤調整體現激勵機制,使在職時多繳費、長繳費的人員多得養老金;適當傾斜體現重點關懷,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
根據通知,掛鉤調整要體現「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機制,可與退休人員本人繳費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掛鉤;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可適當提高調整水平。
也就是說,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這兩類人的養老金會適當漲得多一點。
將抓緊研究建立兼顧各類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
養老金漲幅為何下調?
——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壓力不斷增大
記者注意到,2016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總體上漲了6.5%左右。與2016相比,今年5.5%左右的漲幅有所下調。
對此,人社部表示,中國經濟發展已由改革開放後持續30多年的高速發展期步入了中高速發展的「新常態」,職工平均工資水平增速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放緩;同時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養老負擔越來越重,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壓力不斷增大,確需統籌考慮各方面因素,合理確定調整水平。
人社部透露,下一步,有關部門將認真總結經驗,抓緊研究建立兼顧各類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合理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切實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促進養老保險制度長期可持續發展。
各地不得自行提高調整水平。
什麼時候能落實?
——各地要於5月31日前報批實施
此次養老金調整什麼時候能落實到位?對此,人社部表示,文件印發後,各地區將按照國務院部署、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報人社部、財政部審批後抓緊組織實施,盡快把調整增加的基本養老金發放到退休人員手中。
根據通知要求,各地區要於2017年5月31日前報送人社部、財政部審批後組織實施。
通知還明確,各地區要嚴格按照兩部批準的實施方案執行,把各項調整政策落實到位,不得自行提高調整水平、突破調整政策。對自行提高調整水平的地區,將予以批評問責,並相應扣減中央財政補助資金。
『陸』 企業養老金13連漲 與機關單位差距仍在
近日,人社部、財政部共同印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2017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決定從2017年1月1日起,按照平均5.5%的幅度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
這是我國自2005年以來連續13年13次調整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水平。待政策鋪開後,預計將有85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1700多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受益,共將惠及1億多退休人員。
養老金13連漲,5.5%增速安排具有可行性
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明確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宣告了養老金「雙軌制」的終結。
此前,機關事業單位長期實行退休費主要與退休前工資掛鉤的退休制度,退休費的調整主要跟著工資調整。「並軌」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調整不再與同職級在職職工增長工資直接掛鉤。
顯然,隨著「雙軌制」的廢除,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同步調整機制已經覆蓋了全體參保人員,機制更加合理。
但是,另一個問題依然存在。
蘇海南一語道破:「同步調整機制雖然消除了兩者在待遇調整安排上的不協調,邁出了統籌各類退休人員待遇調整的第一步,但是,當前面臨的是養老金各類人員內部的合理平衡問題,比如,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金和企業退休金的較大落差,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養老金的落差等。這是當前需要重點研究並穩妥解決的問題。」
但一般而言,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退休金比企業退休金高,是有原因的。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本結構中主要是白領人員,其平均人力資本水平高於以藍領人員為主的企業,其平均退休金高一些也是正常的。但是,「比企業平均退休金明顯高出一大截,甚至高出了一倍左右,對此老百姓反應很強烈,大家都覺得落差太大。」上述人士表示。
如何縮小差距?蘇海南開出了葯方 :「企業的增幅可以安排得稍微高一點,機關事業單位的增幅可以安排得稍微低一點,比如企業是5.8%,機關事業單位是4.8%;或者企業是6%機關事業單位是5%,匯總起來平均仍是5.5%。這樣調整企業退休職工滿意,機關事業單位的也不吃虧,因為機關事業單位各類退休人員平均退休金基數高於企業同類人員,其調整增加的退休金絕對額仍高於企業同類人員。由於雙方增幅稍有不同,相信在經過一定年份周期的調整以後,就會使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跟機關事業單位達到一個合理的差距水平。」
『柒』 今年退休金怎樣上調方案
每個省、每一年的調整方案都不一樣的,因此需要登錄你們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查詢當地本年度調整細則。
『捌』 17年漲工資怎麼漲,什麼叫十三漲
從2017年1月1日起,繼續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平均上漲幅度為5.5%,並確保按時足額發放。但具體調整方案還要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及各省下發文件。已連續漲了13年。
『玖』 養老金迎來了十三連漲嗎
日前有媒體評論稱,2017年即將過去,回顧這一年,「惠民生」這一主線貫穿全年,作為民生工作的重要內容,社保在2017年至少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對你我的生活產生利好影響。
分析人士表示,前養老壓力日漸加大,在堅持安全投資、穩健投資的原則下,有必要採用多種方式對養老保險基金結余資金進行投資,這有利於提高收益水平,實現基金保值增值。
希望養老金可以持續上漲!
『拾』 為何養老金13連漲,但是還是比機關單位低一半
2016年,我國實現了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待遇同步調整,按6.5%左右提高企業和機回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答,並向退休較早、養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適當傾斜,1億多退休人員因此受益。
提交審查的預算報告也提出,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穩步推動基本養老金保險制度改革,提高覆蓋面。
養老金的科學管理和保值增值受到人們普通關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表示,到2016年底,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已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