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漸進式退休就是延遲領養老金

漸進式退休就是延遲領養老金

發布時間:2022-08-28 01:31:16

⑴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為什麼要延遲退休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為什麼要延遲退休?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因而伴隨著生活水平的發展,大家的使用壽命不斷提升,延遲退休年紀是大勢所趨。

養老金及時足額發放有保障!全國統籌啟動,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

確保養老金及時足額發放,財政部給出「定心丸」。
在2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財政改革與發展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不管是在什麼地方,在哪個省,在哪個市縣,都能確保及時足額發放,都有保障。
財政部副部長余蔚平表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資金在全國范圍內互濟餘缺,有利於發揮基金的規模效應,這項工作已於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目前,財政部正在抓緊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文件,測算資金調撥規模,合理調劑地區間基金餘缺,加強對地方實施工作的跟蹤指導,及時調整完善政策舉措。
什麼是全國統籌
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副司長亓濤在2月22日人社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養老保險制度上世紀90年代建立以來,從縣級統籌起步,逐步提高統籌層次。2018年7月,建立實施了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適度均衡了省際之間養老保險基金負擔,邁出了全國統籌的第一步。2020年底,各省份都實現了基金省級統籌統支,解決了省內地區間基金負擔不均衡的問題。2018-2021年,中央調劑制度實施四年間,共跨省調劑資金6000多億元,其中2021年跨省調劑的規模達到2100多億元,有力支持了困難省份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今年1月開始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工作,應該說開啟了一個過渡期。
他指出,全國統籌工作的終極目標主要有三個標志,第一是參保人的繳費基數上限和下限全國統一,第二全國所有參保人退休金的計算公式中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也應該是全國統一的,第三個標志是,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全國大一統,以及中央政府統收統支。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勇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全國統籌,確保全國特別是老工業基地養老金發放,對於全國勞動力統一市場的發展也有幫助。
「目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仍然分散在各省,全國的資金池還沒有完全構建起來,由地方政府掌管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還不能形成投資管理的規模效應。將來實現了全國統籌,由中央政府統收統支,整個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就會形成一個全國的大水池進行統籌管理,發揮應有的規模效應,來提高養老金的管理效率,降低養老金的管理成本。」董登新說。
為何要全國統籌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金融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鍾輝勇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盡管長期來說,隨著老齡化比例的增加,養老金缺口或會逐漸增加,但短期來說全國范圍並不存在養老金缺口。
「目前面臨的一個問題是養老金區域間的不平衡,但這和城市化進程中勞動力的跨地區流動有關。」鍾輝勇說。
西南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首席分析師葉凡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我國的中度老齡時代即將來臨,社會化養老已是大勢所趨。未來十年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將持續加速,2030年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佔比或將達到25%左右,2055-206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峰值。現階段生育政策調整短期作用有限,「未富先老」和地區的不均衡性加大了應對老齡化的難度。
葉凡表示,通過對比美國、日本、荷蘭的養老金制度及資金運作經驗,可以發現目前我國養老金體系存在結構、統籌、賬戶管理等問題。同時,養老金投資范圍過窄,資金高額沉澱,整體投資收益率偏低等也無法很好實現養老金的增值訴求。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近日發布的《「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提出,盡快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前不久,江蘇省人社廳印發《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施辦法的通知》,創新規定了推遲退休政策,其中提到,經本人申請、用人單位同意,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備案,參保人員可推遲退休,推遲退休的時間最短不少於一年。此辦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中國社科院政府管理學院教授、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在過去幾十年裡,有些發達國家在對養老金制度進行改革或建立改革委員會時常常使用「拯救社會保障制度」的口號,而且在這些國家的改革政策組合中,使用最普遍的一個做法就是提高退休年齡。
他表示,我國男女平均法定退休年齡原本已經很低,只有55歲左右,但由於種種原因,包括道德風險在內,每年男女平均實際退休年齡僅為54歲左右。
「退休年齡太低對參保人本人不是很有利,它將降低養老金的金額或說降低替代率,例如,如果男女平均退休年齡提高到62.5歲,增加的8.5年繳費可提高每月統籌養老金好幾百元(各地平均水平不一樣,提高額度也不盡相同),賬戶養老金也有很大提高,二者合計每年可增加好幾千元。」鄭秉文說,另一方面,退休年齡太低對養老保險財務可持續性也很不利,並且退休年齡越低,對養老保險財務可持續性的影響越大。
楊志勇也表示,要適當延長退休年齡,進一步增加全國社保儲備基金。
鄭秉文指出,實施延遲退休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延遲退休是縮小赤字缺口乃至未來維持收支精算平衡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改革措施。
提高養老金管理效率
除了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提高養老金的管理效率也很重要。
董登新指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現在已經步入市場化管理的階段,如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這三大基金,都已經步入市場進行入市投資。一方面,希望通過進入資本市場來實現保值增值的目的,另外一方面,也將為資本市場提供穩定的長期資金來源,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
葉凡表示,2022年,養老金制度改革將著重調整三大支柱比例,提高二、三支柱佔比,從制度建設、金融產品供給、養老金賬戶管理、人員建設四個方面綜合推進。
「我國養老金融產品主要包括保險機構養老金融產品、公募基金養老金融產品、銀行養老金融產品以及信託養老金融產品。目前存在發展經驗尚不足、供給較為有限,產品較為同質化等問題。全球比較來看,未來國內養老金融產品需要加大權益資產配置比例、完善稅收激勵機制、科技賦能開發滿足不同客戶需求的養老金融產品以及提供綜合性養老金融服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打造不同金融機構的養老金融產品互聯互通的平台。」葉凡說。
鄭秉文提出,要發揮精準預測的科學性,隨著老齡化的加劇,到21世紀末,我國基本養老保險收支壓力必將逐年加大,這就需要盡快建立精算報告制度。
此外,他還表示,改革路徑選擇要具有前瞻性。「延遲退休年齡是世界各國在養老金制度下『人為創造人口紅利』的手段,但是退休年齡的延遲終究是有生理極限的,畢竟受制於一定社會環境的約束。長遠看,人口老齡化是我國的百年之慮,從2050年到21世紀末,建立起一個資產型養老保險體系是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百年大計,應盡快將其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扎扎實實落實中央提出的『夯實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財富儲備』,在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預期下,『投資紅利』和『資本紅利』將是最佳的替代性改革方案。」鄭秉文說。

⑶ 2022年養老保險新規定

養老金新政策有哪些新規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將全面徵求社會意見,退休年齡延後對於職工居民領取養老金也會產生一定影響。
養老金新政策具體新規如下:
從開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職工和居民應當推遲1年領取養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遲2年,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女性65歲領取養老金。

從開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職工和居民推遲6個月領取養老金,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男性職工和居民65歲領取養老金。
養老金領取規定
一般要交滿15年,到退休的時候才能終生享受養老金,所以想拿養老金的人請務必在自己退休前15年就開始交。
①基本工資
10年工齡2000元,15年工齡2300元,20年工齡2500元,25年工齡2800元,30年工齡3000元,40年工齡3500。(隨國民經濟增長)
②工齡工資(含工齡)
每年30元,隨著工齡增長。工齡工資的實行這不僅是對老工人的照顧問題,更重要的是鼓勵終身從是工人,有利於工人隊伍的建設和工人隊伍的穩定。

③工作工資
補貼按照實際按勞取酬原則;主要是鼓勵工人多幹活,特別是年輕工人精力充沛,他們多勞動多生產,並得到應有的報酬,不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對他們的鼓勵。
④績效工資
月份和年獎金(取代職稱工資)。這部分獎金,只能占工資的10%左右。大家推薦競比實績,每年年獎金,不終身制。每個工人積極努力年年有希望。主要是激勵工作出成效,優質優得,不僅要激勵多工作,更要激勵勞動人民。
⑤退休金
按工齡,每工作一年100元。依此類推工齡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參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參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工齡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無論工人等級,退休金一律平等。三年以內執行完成。
⑥特優津貼
全體工人公認的特別優秀工人,無名額限制,縣市以上部門高標准考核認定,象領國務院津貼領縣/市政府津貼,不終身制。主要是為了激勵那些有才華的工人。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繳納:單位按工資總額的20%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8%繳費,本人繳費工資高於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倍的部分不納入繳費基數,低於平均工資60%的以60%為基數繳費,即「300%封頂、60%托底」;在職業年金方面,單位按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4%繳費。

⑷ 退休年齡和領取養老金年齡有什麼不同

退休年齡和領取養老金年齡有什麼不同?

核心內容: 退休年齡和領取養老金年齡 有什麼不同?下面為大家分析一下!希望對您有幫助。

區分「退休年齡」與「領取養老金年齡」

「我們講的退休和領取養老金是兩個概念,將來退休的時間是彈性的,是一個區間,在這個區間內,要尊重個人意願經雙方協商同意後,才能彈性延遲時間離開工作崗位,政府只規定一個界限,不參與年齡劃分。」中國勞動學會薪酬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孫群義認為,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則不同,「有的人累了,想40歲退休也行,只是沒辦法領取養老金,到了年齡才能領取,所以什麼時候退休是一個問題,何時領取養老金又是一個問題。」

「未來延遲退休方案,將不再有任何職業歧視、性別歧視,在養老金相差比較明顯的情況下,個人可選擇閑暇更多或是拿更多養老金。」鄭秉文說。

為什麼要延遲退休?

老齡化加劇是主因,養老金缺口亦存在

我國現行職工退休年齡男60周歲、女幹部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這是在上世紀50年代初《勞動保險條例》和有關政策規定的。「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人口預期壽命只有40歲左右。」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說,「而目前,我國人口預期壽命達到74歲(城鎮更高),企業職工男女平均實際退休年齡只有54歲,明顯偏低。」

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人口學專家王豐認為,中國的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法定的退休年齡早就不能適應目前的老齡化速度。

有關研究報告顯示,至2030年左右,中國的老年人口比例將達到30%左右。王豐說,延遲退休年齡對整個社會都是有好處的,應該允許仍能工作又不佔用社會行政資源的人繼續工作。

養老金是否存在缺口,缺口有多大?這又是否為延遲退休的一大原因?

關於養老金缺口的估算最近一個數據是2012年發布的《化解國家資產負債中長期風險》,報告稱,到2013年中國養老金的缺口達到18.3萬億元。

如果存在,養老金的.缺口在哪裡?原則上,個人所交納的占工資基數8%的養老金全部進入個人賬戶,單位交的另外20%全部進入統籌賬戶,而缺口指的是個人賬戶里的錢去支付現在的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了。

「從目前的各項數據來看,養老金的缺口肯定是存在的,但是應該說現在的數據都不準確。」中國勞動學會薪酬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孫群義說,目前存在的缺口主要指養老金個人賬戶的「空賬」、還有統籌賬戶收不抵支的「赤字」。

人社部:延遲退休方案後年推出

至少有5年過渡期,最早2022年實施,每年延退幾個月

人社部記者會熱點

●加快推進結束公費醫療

●職工養老壓力大,三個養一個

●今年新增就業大約1500萬人

●今年基層公務員職務職級並行

●「漸進式」延遲退休有初步時間表

●央企薪酬改革配套政策本月出台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副部長胡曉義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透露,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爭取後年正式推出,方案推出至少5年後,再漸進式實施,每年只會延長幾個月。年內有望完成方案制定。

尹蔚民稱,人口老齡化使養老保險基金未來收支平衡面臨巨大壓力。我國從2013年開始,16歲到59歲勞動年齡人口已經開始下降,目前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達到了14.9%,是3個人養1個人。而延遲退休政策可以一舉數得,但還需要進一步凝聚社會共識。養老金缺口有多大,會不會出現收不抵支或賬面虧空?尹蔚民昨天表示,目前養老保險都收大於支,但未來面臨巨大壓力,因此要加大擴面征繳力度,目前符合條件的還有近2億的人沒有參保。

尹蔚民還表示,為應對養老壓力,將採取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延長交費年限,相應縮短領取養老金年限。希望今年能制定方案,明年報經中央同意後向社會徵求意見,後年正式推出,但不會馬上實施,會有至少五年過渡期。

尹蔚民表示,延遲退休政策將「小步徐趨、漸進到位」,每年只延長幾個月的退休時間,經過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

⑸ 人社部明確不會延遲退休

不管我們現在的年齡有多大,總有老去的那一天,這其實是一個沒有人願意提但卻無法迴避的話題。人社部表示採用漸進式的延遲退休,政策方案出台後會有五年左右的過渡期,或到2022年正式實施。哪些人會受延遲退休的影響?如果2022年落地實施,那麼以下三個群體將會受到退休新政的影響。延遲退休哪些人受影響
1、小於等於50歲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後出生的女性);
2、小於等於55歲女性幹部和男性工人,主要是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的工人(1967年以及以後出生的人);
3、小於等於60歲男性幹部(1962年以及以後出生的男性)。由此看出,延遲退休方案影響較大是70後和80後,根據人社部方案將實行「漸進式」延遲退休: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同時達到65歲。因此對於90後出生的人來說,到退休時估計已經完全趕上了新政。延遲退休方案鬧的沸沸揚揚的同時,養老也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養老似乎是一件和遙遠的事。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想要過一個有品質的退休生活,那你是時候做點什麼了。養老保險注重的是保障而不是投資說到養老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養老金,有人說交養老金不劃算,不如把錢存銀行。
拓展資料:養老金繳滿15年就夠了,再繳不劃算?有些人覺得養老金繳滿15年就夠了,再繳下去不劃算。但事實並非如此,如果只繳滿15年,那退休之後只能能按月領取進本養老金的最低標准。對於大多數正常在職職工來說,繳費年限越長,繳費基數越高,退休後能領取的養老金越多。當然,在延遲退休的預期下,想要看劃不劃算,還得看將來能活多大年齡。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一條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⑹ 延遲退休大致已定 養老金會隨之改變嗎

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我們要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的原則穩妥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逐步提高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但是我們的養老金具體如何變化,很多人並不理解。如果我們晚退休五年,和正常退休的養老金會相差多少



⑺ 蕪湖養老保險漸進式認證什麼意思哦

如果沒有認證的話、養老金就會暫停發放、指的是順序漸進的實施延遲退休的方案、是根據時間逐漸延遲的、比如今年是60歲退休、那麼明年是60歲零5個月退休。
1、漸進式延遲、就是指延遲退休年齡、不是一步到位、馬上就達到規定的年齡、而是逐漸的延遲、在規定的時間內逐步達到規定的年齡。所謂養老待遇資格認證是針對退休了可以領取養老金的用戶推出的、每年都需要進行養老待遇資格認證、主要是為了確保養老金領取人還健在。
2、以55歲退休為標准、假定每年延長退休時間為6個月、自方案實施起、逐年累計遞增、直到達到新擬定的退休年齡假如每年延長退休時間2個月、國家規定退休人員每年到當地的社保局進行一次生存認證、即證明領取養老金的老年居民還健在、符合繼續領取養老金的條件。

⑻ 山東省延遲退休新規定2022

在國家層面,只是提及了在十四五期間(2021年~2025年),要逐步推進實施漸進式的延遲退休政策。但是,具體的實施方案還在制定中,並未公布具體該怎麼延。延遲退休,直接影響很多參保人員能否退休,何時可以領取養老金。所以,各省對於延遲退休政策,也是比較慎重的。在國家未正式下發延遲退休政策之前,各省無具體的方案。但是,在眾多省份中,江蘇省算是走在了前面,制定了自願推遲退休年齡的政策。1.延遲退休的適用范圍
需要同時滿足以下2個條件:
(1)企事業單位
(2)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副高級及以上高級專家。其中: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專業技術七級及以上專業技術崗位。.延遲退休的適用條件
確因工作需要、身體能夠堅持正常工作且具備6個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延退。
延遲退休的申報程序
符合條件的人員,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前2個月,由本人向單位提交延長退休年齡申報表,經用人單位同意,報當地人社局批准。
延遲退休的期限
一般為1~3年。如果到期後仍需延退的,還應重新申報。高級專家延退年齡不超過65周歲
拓展資料:截止目前,2022年山東省暫未公布延遲退休的文件。只是在2019年,山東省人社廳對企事業單位的高齡專家,制定了延長退休年齡的政策。符合延退條件的企事業單位中的高級專家,可以申請延遲退休年齡,經所在單位同意,人社局批准,最長可以延至65周歲辦理退休。其他人員,暫時還不可以申請延遲退休年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第十條第一款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閱讀全文

與漸進式退休就是延遲領養老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山東老年大學星期三書法老師電話 瀏覽:712
悟性不高的孩子父母如何擺正心態 瀏覽:802
子女的房子給父母怎麼辦理合算 瀏覽:969
北京連鎖品牌社區養老機構 瀏覽:545
養老保險退保比例 瀏覽:12
工廠為什麼要做電測聽體檢 瀏覽:652
收回個人養老保險賬務處理 瀏覽:560
雙方父母談房怎麼辦 瀏覽:591
勞動法關於養老金的問題 瀏覽:123
不懂父母養育恩話怎麼說 瀏覽:327
南陽2018農村養老金標准 瀏覽:863
常州抗體檢測在哪裡檢測 瀏覽:980
醫保定點養老院 瀏覽:923
延吉養老金建模 瀏覽:118
對奶奶孝敬的句子 瀏覽:455
駕校體檢過後多少天考科目 瀏覽:323
社保養老公司交的什麼時候到個人名下 瀏覽:66
養老保險建行轉賬 瀏覽:592
孝敬老人的名句 瀏覽:446
養老機構兜售保健食品葯品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