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腦的衰老速度會影響壽命!2招自測大腦衰老
大腦,是人體的「司令官」。 不論是思維、說話、走路,還是飢餓等感知,都受到它的調控。但隨著年齡增長,大腦也難逃衰老的命運,稍微上了點年紀,就會逐漸出現記憶力下降、反應力降低等情況,還可能發生老年痴呆,甚至影響壽命。
很多人以為大腦在年紀大的時候才會逐漸衰老,但事實上, 大腦的衰老時間可能比你想像的更早,二十多歲時就已經發生。
大腦的衰老速度會影響壽命
大腦,可以說是所有器官中最為復雜的一部分了,也是所有神經系統的中樞。 一旦大腦出現衰老,機體其他功桐旁能也必然受到影響,甚至會加快整個身體的衰老進程。
更有研究顯示: 大腦的衰老速度會影響壽命。 長壽老人大腦中「皮質層」厚度是普通老人的2倍,而皮質層越厚,腦容量越大,大腦的衰老速度越慢,相對來說壽命越長。
《美國醫學會雜志》曾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大腦在出生後3個月發育生長最快,25歲達到頂峰,腦神經細胞數量可達1000億個。但隨後就會逐年下降,尤其在30歲左右遭遇「滑鐵盧」,40歲之後更是以每天1萬個的速度遞減;60歲以後,大腦總容量每年會下降約0.2%;到了65歲,大約15%的人會患上老年痴呆;80歲以上,老年痴呆的發病率超過30%。
2項自查測試大腦衰老
如果生活中還有一些不良習慣,大腦衰老得可能會更快。 你的大腦衰老程度如何?趕緊來做幾個測試吧~
6個症狀提示大腦衰老
下列幾個症狀,符合越多,越要警惕大腦衰老:
①多年前的記憶十分清晰,而近期記憶十分混亂;
②情緒不穩定,常常多疑、易怒、焦慮、抑鬱;
③講話顛三倒四、表達不清,有溝通障礙;
④做事拖拖拉拉、效率低下,容易走神;
⑤看到熟人叫不出名字,在原本熟悉的環境中也會迷路;
⑥夜裡睡不好,白天則精神不濟、昏沉嗜睡。
畫鍾實驗測大腦功能
任何引起大腦皮層功能和結構異常的因素均可導致認知障礙,我們可以通過畫鍾實驗來評估風險。
【方法】 憑記憶畫出帶數字刻度的鍾表,並標出指定時間(如八點二十分),然後與實際的鍾表相比對。
【結果】 畫鍾實驗是檢查認知功能的快捷方法,如果不能畫出閉合的表盤、12個數字有缺漏或位置不正確、指針位置不正確等,可能預示認知障礙,需要警惕痴呆風險。
【小貼士】 如果經過初步檢查,懷疑存在大腦退行性病變,應及時就醫院行腦部CT或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可判斷有無腦萎縮、血流減慢、血管堵塞等情況。
這些「好習慣」
竟是老年痴呆「元兇」
科學研究發現,一些所謂的好習慣,其實可能是老年痴呆的元兇。
01
清淡飲食
醫生常說這句話:要吃清淡點,但是清淡到底是指什麼?很多人走向極端,將清淡飲食等同於長期吃素,甚至油和鹽都不敢局孫橡吃。
如果長期吃素,會導致虛弱無力、面凱雀色蒼白、容易疲乏、精神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症狀。嚴重缺乏營養時,甚至會造成老年痴呆、結石、骨質疏鬆等疾病。
尤其是老年人群,應特別注意營養。常吃魚、禽、蛋和瘦肉類等優質蛋白質,保證蔬菜、水果攝入。糖和鹽要控量,但是一點不吃對身體更不利。
02
太愛干凈
英國劍橋大學的莫莉-福克斯博士及其同事對192個國家的相關數據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衛生條件和設施更好、城市化更高的國家,認知障礙症發病率也更高。其中,衛生設施好的國家,認證障礙症發病率高出33%。
經常消毒,經常使用抗菌類葯物,從不接觸大自然……當生活環境太過潔凈,也是對生態平衡的破壞。
03
睡得太足
睡少了不好,睡多了也不好。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葯學院和美國癌症學會花了六年時間調查了100萬人,結果發現:成年人睡眠時間在6.5-7.4小時之間,死亡率最低。睡眠超過8小時的長睡眠者,中風的可能性增加到了146%。
美國弗雷明漢心臟研究人員發現,每天睡眠超過9個小時的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風險兩倍於平均水平。
不過假如你一直都必須每天睡9小時以上才舒服,那沒必要故意更改作息,若是為了賴床,或是突然莫名每天昏睡9小時以上,前者就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後者就得去醫院了,因為昏睡是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狀。
9個鍛煉大腦的秘訣
0 1
房間多掛照片,回憶快樂。
0 2
建立「記憶中心」。准備一個櫥櫃或桌子,放上所有重要的東西,比如鑰匙、門禁卡、病歷、葯物,鞏固記憶,減少健忘。
0 3
閉著眼睛找燈開關,調動多種感官做同一件事可以鍛煉自己的神經系統。
0 4
手裡轉核桃,刺激手上穴位。
0 5
學門樂器做大腦操。
0 6
常吃菠菜,德國烏爾姆大學研究發現,富含抗氧化劑的菠菜可以降低患阿爾茲海默症幾率。不過吃之前要焯一下。
0 7
學一門外語。
08
適量吃點雞肉。
09
每天散步20分鍾。
⑵ 老年性痴呆業務學習需要什麼
老年性痴呆業務學習需要老年痴呆康復的認知能力訓練。老年痴呆康復的認知能力訓練可進行記憶訓練、定向力訓練、注意訓練等,記憶障礙的患者可採用聯想法、背誦法、分解聯合法、提示法等方法進行記憶訓練。
定向力障礙的患者可利用日歷、名片、鍾表、黑板等,使患者充分明白自己所處的狀況,從而進行訓練,注意力障礙的患者可採用猜測游戲、刪除作業、數目順序、時間感練習等方法進行訓練,計算機輔助認知康復訓練已成為認知康復的一個有效輔助手段。
痴呆疾病簡介
痴呆症其英文Dementia一字來自拉丁語是一種因腦部傷害或疾病所導致的漸進性認知功能退化,且此退化的幅度遠高於正常老化的進展。特別會影響到記憶、注意力、語言、解題能力。嚴重時會無法分辨人事時地物。
失智症可分為可逆或不可逆,視疾病成因而異。只有不到10%的痴呆症是可逆的。痴呆症是個不特定的概括名詞。也稱失智症。最常見的痴呆症種類是老人痴呆症即阿茲海默氏症。其典型之起始症狀為記憶障礙。病人會遺忘剛剛發生的事,而較久以前的記憶則相對在發病初期不受影響。
由於大部分的痴呆症患者可能會有精神錯亂症狀。盡管混亂症狀可能可以由密切照顧、改進居住環境與飲食獲得緩解、精神科葯物也能協助穩定情緒、減少幻覺妄想、或者沖動控制。但目前葯物尚未能減緩腦部的退化。痴呆症患者也常伴隨憂鬱症,最好由專業醫療人員診斷治療。
年齡是痴呆症最主要的危險因子。根據流行病學研究,65歲以上的人有5%有失智症,85歲以上則增加到20%。
⑶ 超憶症患者平均壽命(老年痴呆平均壽命僅剩6年)
李姐的母親今年67歲,最近行為變得異常,經常忘事且變得沉默寡言。上周末,母親本打算做酸湯魚,卻忘記了步驟,連如何開始做都不清楚。李姐察覺到異樣,第二天便帶母親去醫院檢查,結果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病。
不要誤以為「年紀大了記性差是正常的」,因為「記性差」可能是老年痴呆的前兆。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的張新卿教授介紹,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世紀疾病」,主要特徵是記憶力減退,且患病風險隨年齡增長而增加。
一、老年痴呆偏愛的人群
老年痴呆患者會出現記憶減退和其他認知障礙症狀。近年來,我國老年痴呆患病率上升,且呈現年輕化趨勢。老人中,以下幾種人更易患老年痴呆:
1. 高齡老人:老年痴呆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60歲以上老人患病的幾率是5%,而80歲以上則增至20%。
2. 有腦部疾病史者:患有腦部疾病或受過腦部損傷的老人,患病幾率更高。
3. 家族史:老年痴呆具有家族聚集性,家族中有患者,近親發病率較高。
4. 女性:女性患病幾率比男性高,可能與絕經後雌激素水平下降有關。
此外,酗酒者、長期服用抗焦慮和抗痙攣葯物者、情緒抑鬱者患病風險也較高。
二、老年痴呆的十大早期預警症狀
早期老年痴呆有十大預警症狀,出現這些症狀的人需重點關註:
1. 記憶力減退:日常生活中的記憶嚴重受損。
2. 無法完成熟悉任務:日常、家庭或休閑活動中的基本技能受損。
3. 時間和地點混淆:對數字和空間概念記憶困難。
4. 規劃能力下降:無法進行有序的思維和解決問題。
5. 視覺理解和空間關系障礙:對物體和空間關系的認知受損。
6. 詞彙減少:記憶中的詞彙量減少,表達困難。
7. 物品擺放和記憶問題:無法通過記憶恢復擺放錯誤的物品。
8. 判斷力下降:無法分辨對錯。
9. 社交負面情緒:對社交和人際交流產生負面情緒。
10. 情緒和性格變化:性格和情緒出現顯著變化。
三、「畫鍾法」快速發現病情
「畫鍾法」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認知功能篩查工具,准確率超過90%。測試步驟包括:
1. 畫一個圓形鍾表表盤,標明12個數字,並畫出時針和分針。
2. 根據指定時間,畫出對應的時針和分針指向。
3. 完成測試的老人在10分鍾內獨立完成。
4. 使用4分計分法評估。得分低於兩分,可能表明認知水平下降。
首都醫科大學神經內科專家張新卿教授表示,「畫鍾法」全面評估記憶力、理解力、空間結構能力和執行能力,對大腦認知功能進行有效測試。
延伸:老年痴呆患者的平均壽命
老年痴呆病情進展可能影響患者壽命。早期和中期分別持續約3年和2年,晚期患者可能因並發症如肺炎、褥瘡、尿路感染、營養不良等在1至2年內去世。患者確診後平均生存期約為6年,但個體差異取決於治療和家屬意識。
為了預防和控制疾病,老年人和家屬都應認真關注身體狀況,盡早發現並治療。
⑷ 健康自測方法
健康自測方法
健康自測方法,每個人的健康狀態都是不一樣的,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工作壓力也隨之而來。不少人在重壓之下使身體狀況也發生了改變。下面說說健康自測方法。
1、12點以後睡覺中醫講究睡「子午覺」
晚11點前入睡最利於養陰,給身體在夜間「充足電」。睡覺時間最晚不要超過11∶30,否則反而比較清醒,不易入睡了。
2、指甲有白點中醫說,爪甲為血之餘
指甲上有白點,提示人的臟腑功能失調,尤其是消化吸收功能不好,身體營養不夠,要注意膳食平衡。
3、指甲有豎紋指甲有豎紋提示身體處於疲勞狀態
最近可能精神狀態不太好。不管怎樣,要注意放鬆心情,調節作息了。
4、臉色不好有色斑的女性,主要應該從情緒和內分泌兩方面找找原因
平時壓力大,精神緊張,以及月經失調的人,很容易出現臉色發黃暗淡,或者伴有色斑的情況。
5、體重突然下降如果不是刻意減肥,半年內如果體重下降超過20斤,一定要到醫院檢查是否患有某些嚴重疾病,如果是非疾病因素,可能跟壓力或情緒有關。
6、想吃辣的東西人在緊張疲勞時,口味往往會變重,或覺得沒有食慾,就想吃些辣的食物
過多食用不僅對脾胃不好,而且這類食物有發散作用,容易耗氣,會讓人感覺疲倦,降低免疫力。
7、很少吃主食為了減肥,就不吃或很少吃主食,這是一個誤區
就連糖尿病病人每天的主食攝入量一般建議都不少於6兩,正常人更不能低於這個標准。
測甲亢。
大家要先准備一張新的A4紙,保持手臂向前伸直掌心朝下的動作,然後在手背處放一張A4紙。如果觀察到紙有明顯的震動,那就說明可能患上了甲亢。在醫院醫生診斷甲亢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是這不是唯一的一個主要的因素,要注意最近是否還有消瘦、怕熱多汗、短期脖子變粗等症狀。
測老年痴呆症。
准備一張紙和一支筆,要求被測試的人在紙上畫一個鍾表,然後在鍾表上標注出時鍾刻度,並且隨意的說出一個時間,要求被測試的人在時鍾上表示出來,如果出現錯誤或者表現出非常困難的狀態。說明被測試的人出現認知輕度損傷或者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狀。
測試行動障礙。
在空地上准備兩把椅子,之間的距離大概三米左右,要求被測試的人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對面三米處的椅子,並且繞椅子一圈,然後再返回。如果這個過程持續時間小於等於10秒鍾,是處在正常人的水平。如果所用時間在13秒到20秒之間,說明平衡力稍有損傷有跌倒的風險。但是用時超過20秒就要注意是否有嚴重的行動力障礙。這個測試主要是針對運動能力的綜合反應。
測心率。
如果大家家裡沒有測心率的儀器的話也不用擔心,這里有一個物理測心率的方法,大家按住自己的脈搏,然後坐著的讓腳跟著心跳的節奏打拍子並保持1分鍾,如果節奏呈現不規律的狀態就說明可能患有房顫,存在中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