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中人養老金過渡期調整比例

中人養老金過渡期調整比例

發布時間:2022-08-20 01:25:20

『壹』 中人退休金月增加多少

法律分析:「中人」養老金計算有個10年的過渡期

首先,按照老人養老金計算方式計算出養老金

其次,按照新人養老金的計算方式計算出養老金。

最後,如果老人養老金計算出的數值高,則按照老辦法退休待遇;如果新人計算出的數值高,這個時候需要計算出新老辦法的差值乘以過度比例,再加上老辦法計算出的養老金。

過度比例,每年增加10%,從10%至100%增加10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貳』 中人的過渡性養老金就是新舊辦法多出來的部分嗎是不是每年都會按10%的比例上調過渡性養老金

每年新來退休人員,將新源老辦法中的低標準的養老金加上兩個辦法差額部分的一定比例,機關事業單位有十年過渡期,則這十年,每年新退休人員遞減10%。
所以,不是上調是遞減。
另外,這是指每年新退休人員,而不是一個人

『叄』 退休中人在不同的年份退休,退休金不同,這是怎麼回事

有的網友反映,2015年退休的中人比2018年退休的中人退休金低2000元左右。

理論上,說是不太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這個情況要從中人的過渡待遇說起。

2014年國家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後,規定從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是十年的過渡期。

過渡期內實行新老辦法待遇比較,老辦法待遇高,按照老辦法發放退休金。新辦法待遇高,在發放老辦法退休的基礎上,額外發放一定比例的新辦法比老辦法高出部分。具體比例按照一年增加10%計算,2019年是50%。

老辦法退休待遇是怎麼計算的呢?首先按照本人2014年的工資標准,乘以退休工齡確定的老辦法計發比例,加上退休職務職級(技術職稱)所對應的退休補貼標准,再加上2015年的增加退休費標准。

以上結果就是老辦法退休待遇的計發基數。以後每年要乘以工資增長率,2015年退休使用的工資增長率G2014實際上是零,因為,2015年的退休工資增長已經加到基數裡面了。

如果是2019年退休的話,就需要經過五次增長,包含了2015年的增長。上述所說的2015年退休,包含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間退休的人員。

2015年退休的人員,實際上就參加2016年,2017年和2018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具體是根據各省市的實施方案進行操作。一般來講,2019年還將繼續進行調整。這三年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均增長幅度大約是是5.5%,4.5%和4%。合計,增長14.4%左右。

老辦法退休待遇的三年工資增長率分別是6%,4.5%和3%,2018年退休的人員在計算老辦法退休待遇的時候,基本養老金也增長了14.1%。

如果說我們2014年9月的工資標准相差不大的話,理論上老辦法基本養老金是差距不大的,只有3‰左右。

不過,2015年退休的工人只是增發10%的新辦法比老辦法高出部分,2018年退休要增發40%。

按照山東省2018年一位副高級教師的退休金計算公式,新辦法比老辦法退休待遇要高出1800元左右,40%就是720多元。2015年退休時,由於 社會 平均工資比較低,相應的差額也就比較少,10%可能只有100元左右。

這樣我們的退休金差距可能只有600元,退休越晚的中人,養老金越高。

出現所謂差距2000元的情況,可能就是有人直接把新老辦法的待遇差當成了待遇差距,2018年退休只提取40%的。

不過,在實際操作中,由於每一個人的職稱不同、工齡不一樣、退休當年的 社會 平均工資不一樣,新老辦法退休計算的方式也不一樣。

退休後養老金的計算是一件比較復雜的事情,主要涉及到三個關鍵因素, 退休時本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繳費基數以及繳費年限。

正常情況下,每個人的 這三個關鍵因素不可能完全一樣 ,養老金的差距也因此有大有小。

而 不同年份退休,主要是影響本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平均工資每年都是在增長的,所以遲退休的人員的養老金要比早退休人員更高一些,但是早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通過國家每年對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也在不斷增加,因此正常情況下兩者的差距並不會很大。

對於「中人」來說,養老金的計算更加繁雜,特別是十年過渡期內,不但要按照老辦法計算養老金,還需要用改革後的新辦法計算, 然後新辦法和老辦法計算得出的養老金進行對比,保低限高 。

對於新辦法計發待遇高於老辦法的, 根據退休年份的不同 ,每年發放的超出部分的比例也有所不同。比如,2015年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10%,對於2015年退休的人員這個10%是固定不會再變動的,不會到2016年就變成20%。只有2016年退休的人員,發放的是超出部分的20%。所以, 在這部分的計發上,不同年份退休的人員也會有一定差距。

但是像四川省的退休「中人」那樣,在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差不多的情況下,因為退休年份的不同, 每遲一年退休養老金多出1000多元,這個是非常不正常的 ,也是其他省份沒有出現的情況,因此引起了廣大早退休「中人」和「老人」的強烈意見。 所以這個政策在2019年1月剛實施沒多久也就停止了 ,重新按照老辦法的養老金進行預發。

目前來看, 四川省人社廳對於這件事情也是比較重視的 ,畢竟關繫到廣大「中人」群體的切身利益,從人社廳網站,我們可以看到四川省人社廳 在2月份多次赴其他省份考察學習他們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工作 ,並且去到各個單位收集「中人」對改革的意見建議。

對於四川的「中人」們,只能期待下一次重新修改後的政策會更加合理,不要讓大家又空歡喜一場。

我和我的同學,同樣的學歷,同樣的單位,同樣的工作時間,同樣的工作地點,這些不可謂不是同條件了不,從開始工作,一直到現在,我們的工資有時候一樣,有時候不一樣,但是,從來都相差不大。 當同學晉升到中級職稱時,我是二級教師,我的工資比他少了200多元;當我是中級九崗時,同學是中級八崗,此時工資相差只有200多元/月;當我們都是八崗時,我們的工資差僅有幾十元,那是因為他的上年度績效工資高一些,繳納的社保基數高,數額多了一些。 意思是說,一般情況下,同條件的工資收入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是,也不可能相差甚遠的。

那麼,根據現在影響養老金的原因來看,如果這樣的兩個人同時退休,我們的養老金不會有很大的差距。即使同學比我晚退休三年,這三年之中,他的個人賬戶存儲額能比我多多少呢?考慮到工資的增長,以比我們現在相同的總工資6225元增加1000元的標准計算,三年後個人賬戶存儲額也不過能增加2萬多元,就是再加上1萬多元的職業年金,僅此養老金能增加30000÷139=200多元。 過渡性養老金可以提高三個百分點,社平工資也不會有很大的變化。綜合來看,無論如何也沒有2000元的差距。

那麼,同條件的相差三年退休,為什麼養老金會相差2000元呢?一定有特殊的情況發生。

中人的意思是 2014-2024,因為2014年以前機關事業單位就沒有養老統籌這一說,明白嗎?你2014年以前參加工作的繳費叫視同繳費,意思是政府財政給你包了,2014年以後按照法定公式扣就是了。問題出來了:社平工資年年漲,2014-2024期間退休的人在2014年以前政府財政包乾的繳費怎麼計算,如果按2014年以前公布的社平工資,明顯吃虧,例如2000年工作的時候有些省會社平才800多塊。怎麼辦呢?給你補啊,怎麼補?叫保底限高。總的測算原則是:中人退休要達到養老金替代率的0.8-1。

主要是繳費年限、社平工資和過渡期調節比例不同造成的,應該是正常現象。為什麼呢?

一、我國養老保險所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繳費年限越長,繳費金額越多,領取的養老金也就越多。

二、2015年退休與2018年退休相比,繳費年限相差3年。在這三年裡,2018年退休的綜合工資要比2015年退休的增加了不少吧。機關事業單位都是以本人的綜合工資標准,然後按社平工資100%的基數來繳養老保險費的,繳費年限每相差1年,養老金的差距應該在200元以上,3年下來至少要相差600元以上; 社平工資每年的增幅都在8%以上,2015年退休時的社平工資與2018年的社平工資至少相差2000元左右。按照社平工資越高,養老金越高的原則,退休時間相差3年,兩個人的養老金差距應在1000元左右。

三、在10年過渡期內的退休中人,養老金是按照新、老兩種辦法來對比計算的,限高保低。對新辦法計算多出部分的養老金按照每過渡1年增加10%的調節比例來發放。2015年是過渡期的第1年,只能發增加部分的10%,2018年是過渡期的第4年,可以發增加部分的40%。估計這一塊2018年退休的至少要比2015年退休的多拿養老金500元以上。

通過分析和估算可以發現,2015年退休的中人原本和2018年退休的條件就不相同了。由於退休時候相差3年,養老金相差2千多元是很正常的事情。

「中人」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制度改革中較為特殊的群體。題主雖說同條件,但這不符合現實情況,條件不可能完全的相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不同一年退休,涉及的參數不同。 如社平工資、養老個賬利率等;

2、「中人」的養老金計發實行「保低限高」。 如果新辦法計算出來的養老金金額,高於老辦法計算出來的金額,超出的部分將按照一定比例發放。

以題主說的15年退休和18年退休為例:

假設倆個人超出部分都是2000元的情況下,15年退休的人超出部分發2000*10%=200元,18年退休的人超出部分發2000*40%=800元,這二者之間的差額就在600元。

所以說, 不同年份退休的,退休金就會不同。

15年退休與18年退休的中人,雖說領到的初始養老金不同,但15年退休的人員隨著每年養老金的上漲,也從另一方面拉近與18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差距。

一、不同一年退休,涉及的參數不同

我們的養老金高低,可以簡單粗暴的歸納為「 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但真正涉及到具體的養老金金額時,那可不是簡單的公式就可以計算出來。

養老金的計算公式非常復雜,跟參保人員歷年的繳費基數、繳費年限、歷年的社平工資、退休時上年度的社平工資、個人賬戶的存儲金額、退休年齡所對應的養老金計發月數等等因素都是有關系的。比如:

1、社平工資不同

社平工資年年都在漲,以廈門為例:15年的社平工資是5360元/月、18年的社平工資是6288元/月,這差距就近千元,直接影響到基礎養老金金額和過渡性養老金金額的高低。

2、養老個帳利率不同

不同年份退休的,養老個帳利率不一定會相同,個賬利率影響個人賬戶的存儲金額,影響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金額。

二、「中人」的養老金計發實行「保低限高」

「中人」是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內的工作人員。

制度改革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廣,也不是一蹴而就,是緩慢的過程,因此,國家對制度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的「中人」設立了10年的過渡期,過渡期內退休的人員,其養老金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

那麼,什麼是「保低限高」呢?

新辦法計算出來的養老金金額低於老辦法計算出來的養老金金額,則按老辦法計算出來的養老金金額發放,使其養老金不降低;

如果新辦法計算出來的養老金金額高於老辦法計算出來的金額,超出的部分按以下標准發放:

第一年(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10%;

第二年(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20%;

第三年(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30%;

第四年(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40%;

第五年(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50%;

依此類推,到過渡期末年(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發放超出部分的100%。過渡期結束後退休的人員執行新辦法。

機關養老制度改革的出發點是 改革後退休人員待遇水平不降低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 按新辦法計算出來的養老金都會高於老辦法計算出來的養老金金額。

2015年退休人員(中人)為什麼比2016年退休人員(中人)的養老金少近一千,是2014年10月工資大幅調整,2015年退休的以2014年的(增資前)平均工資作基數乘以系數,2016年退休的是以2015年的平均工資(增資後)的平均工資作基數乘以系數,所以低很多。但增資前(2014年10月以前)退休的(老人)當年也大幅度增加了養老金(比如教師中級職稱增加500元),可2015年退休的中人按增資前的平均工資作基數算的養老金,又沒享受到增資前中級職稱退休增加的500元,所以唯有2015年退休的人員沒有享受到當年大幅度增資的政策,故而造成不公。以後凡遇大幅度增資的次年退休人員,都有可能出現類式真空年,這是制定研究計算養老金方法的失策。

退休中人在不同的年份退休,退休金(現稱養老金)多少不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既合情又合理。

根據退休養老金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和企業人員並軌的改革實施方案,2014年10月1日前參加工作、之後至2024年9月30日前退休的『』中人『』,以及2024年10月1日之後退休的『』新人『』,在養老金計算上,以個人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包括視同繳納)的時間和數額為准,計算到月份。

由此看出,個人繳費時間的長短、繳費多少,直接決定了養老金的多少。就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來說,參加工作時間越長養老金就越多,因為包括視同繳費時間。同時,還有其它方面的因素,如職稱級別不同、教師教齡不同等,也影響養老金的多少。因為職稱、教齡直接與工資待遇掛鉤,決定了以往工作期間繳費比例的多少。工作期間繳費越多、繳費指數越高,退休金自然就會多。

新方案很不公平。中人晚一年可多五百多,晚退三年多,可多領二千多。照此方案,晚十年,多領五六千。中人都是視同繳費,為什麼差別如此之大?磚家們不是在有意製造退休人員的貧富差距嗎?哦,願來這些磚家們都比我們這些中人要晚退休,這新方案全是為他們的利而定的。

所謂磚家專制定不公平不公正,造 社會 不穩定。職稱相同就遲退三年,每月多領2000多元退休金,是不是為你們退休多領退休金制定政策哦|

『肆』 中人過渡性養老金計算

『伍』 十年過渡期結束後,退休中人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和發放,你知道有什麼變化嗎

10年過渡期結束以後,退休中人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和發放,會有什麼變化呢?作為機關事業單位的中人,在2014年10月份以後退休,一直到2024年9月份,這10年期間的退休事業編制人員都被稱之為中人作為中人來說,他的養老金計算確實有些特殊,採用了新辦法和老辦法相結合的原則,取高保低同時還會有一部分過渡性的補償養老金,根據你所退休的年限來給予一定比例的補償。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十年過渡期結束後,退休中人基本養老金計發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不能「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底限高」了。但這些「中人」除了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外,還會發給過渡性養老金,並且還有職業年金可領。

『陸』 過渡期十年過去之後,中人的基本養老金計發會有哪些變化

這里問的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退休中人的養老金問題。要對「中人」特別是對十年過渡期完畢後,退休中人的養老金計發談一談見地。

綜上所述,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十年過渡期完畢後,退休中人根本養老金計發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不能「實行新老待遇計發方法比照,保底限高」了。但這些「中人」除了根底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外,還會發給過渡性養老金,並且還有職業年金可領。

『柒』 企業年金中人過渡期是多少

過渡期為:2007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是統一制度後「中人」基本養老金的一個組成部分。對新制度(或「統賬結合」)之前參加工作、之後退休的人員來說,由於其在此之前的工作年限沒有實行個人賬戶,則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中沒能體現這段年限的勞動貢獻情況。因而其退休時的基本養老金不能簡單用基礎養老金加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而應再加上沒有個人賬戶年限的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就解決了這一沒有個人賬戶年限的養老金問題。
《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第八條工作人員變動工作單位時,職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以隨同轉移。工作人員升學、參軍、失業期間或新就業單位沒有實行職業年金或企業年金制度的,其職業年金個人賬戶由原管理機構繼續管理運營。新就業單位已建立職業年金或企業年金制度的,原職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隨同轉移。

『捌』 「中人」過渡期為什麼退休金這么低

各地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實施辦法已經全部出齊,辦法除確定改革范圍和繳費基數外,還提出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向「中人」發放過渡性養老金,部分地區明確在過渡期內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

「中人」退休後待遇將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職業年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四部分組成。並軌時職工的年齡越大,在其實際領到的退休金中,基本養老金佔到的比例就越小,過渡性養老金佔到的比例就越大。

事實上,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過程中,相關政策也作出了過渡期的安排,對改革中的「中人」,從社會統籌基金中支付過渡性養老金。

在10年過渡期內的退休中人,養老金是按照新、老兩種辦法來對比計算的,限高保低。對新辦法計算多出部分的養老金按照每過渡1年增加10%的調節比例來發放。2015年是過渡期的第1年,只能發增加部分的10%,2018年是過渡期的第4年,可以發增加部分的40%。估計這一塊2018年退休的至少要比2015年退休的多拿養老金500元以上。

(8)中人養老金過渡期調整比例擴展閱讀

事實上,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過程中,相關政策也作出了過渡期的安排,對改革中的「中人」,從社會統籌基金中支付過渡性養老金。目前隨著「中人」逐漸退休、「新人」越來越多,過渡性的政策安排逐步弱化,新制度逐漸居於主體地位,體現了平穩過渡的改革方針。

對此,專家表示,通俗來講,「中人」退休後待遇將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職業年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四部分組成。並軌時職工的年齡越大,在其實際領到 的退休金中,基本養老金佔到的比例就越小,過渡性養老金佔到的比例就越大。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畢竟有很多人在機關工作多年,如果一下退休金少很多,可能 會引發社會問題,同時也會給改革帶來更大阻力。職業年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可以充當平滑劑的作用,填平改革前後養老金待遇鴻溝,實現平穩過渡。」上述專家說。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認為,過渡期結束後,「中人」養老待遇會因人而異,但是差距不會太大。因為到時候不僅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有了一定 的繳費積累,而且養老金還隨著待遇調整機制會不斷上調,再加上累積的職業年金,幾項相加之後的養老金絕對額可能還會增加。

『玖』 2014~2024退休的中人如何計算養老金過渡結束之後又如何結算

前言:2014年的時候,我國很多事業單位都進行養老保險的改革制度,在改革制度完全落實之後, 2014年9月和以前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人群,以及在2014年10月以後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人群被確定為中人 。這部分人群如果在以前已經有試點參保繳費的,那麼個人繳費的部分會在退休之後一次性進行補給和返還。

而在新的養老計算待遇當中,我們通常所說的養老金,其實是由4個方面組成的這4個方面分別是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職業年金 我們習慣性的把前三個部分稱為我們的基本養老金,也是主要組成養老金的部分,而職業年金和每個人的個人賬戶額度有很大的關系,當這個額度被領取完畢之後,職業年金就徹底消失了。


在舊版的退休待遇當中,可以根據2014年9月份的基本工資作為條件,然後再加上2014年的職務級別進行生活退休補貼的相關數額確定之後,再按照有關的養老待遇進行規律性的增加和調整,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職位和退休規定出現了一些變更,也會按照相對應的變更進行晉升或下調。

其實我國的老闆退休政策對於大多數職工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因為老的退休待遇是根據國家公布的資金數字和增長率進行相關的調整,大多數人在沒有達到這個數字的時候,也是按照該數字給出的待遇進行享受的,而在新辦法實施之後,兩者之間的差距就會被徹底拉開。

新辦法為了平衡退休之後的職工在於所以,把2014年9月到2024年10月這個周期,確定為10年的過渡期,在過渡期之內老辦法為基礎,新辦法為引導,爭取做到全面性的平衡。

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如果某個群體享受老辦法的待遇很高,那麼就在改革之後對它進行相對的年限調整或是繳費檔次調整,確保它在調整之後的養老金額度和新辦法持平。如果他在新魔法的待遇當中享受的福利較高,那麼就按照老辦法的分發基礎,然後再加入一定的新辦法,按照比例協調出一個合適的演算法。


在這10年的過渡期結束之後,同樣發放的是100%的新辦法退休待遇,而此時的老辦法退休待遇就不會再有保底政策了, 這就意味著在過渡期的時間內,有一些人可能會拿到比之前更高的養老待遇,但是這個待遇最多隻能維持10年新辦法,一切適用於老辦法的福利待遇將全部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新的政策還有一部分會適用在2014年10月以後進入機關事業單位的新人。由於這部分人本身是沒有2014年9月份的基本工資的,所以如果他們想按照老辦法享受退休待遇,必須按照自身職務去進行評定,然後按照同等級人員的退休工資做平均計算,之後算出來的平均數就是就是他們按照老辦法所享受的福利待遇。


該消息一出,很多人都產生了疑惑,如果自己是2018年退休的,那麼按照新辦法的發放標准要比老辦法高出40%,那就等於自己202一年可能會增加到70%,看來自己的退休待遇真的提高不少,其實這種演算法是大錯特錯的,在整個過渡期的政策實施當中,所計算的僅是本人在整個過渡期內享受的退休政策,在他退休之後的相關福利待遇是不會進入重新計算的范疇內的,所以說增加70%是無稽之談。

值得一提的是,在10年過渡期之內,如果是同樣資歷同樣級別的人,那麼退休越晚待遇就會相對要好,億點新老辦法統一目前只是時間問題,每一年繳費的時候,根據自己多繳和少繳的程度進行多退少補的計算,當總數額恆定之後,就不需要搞得這么復雜了。


總結:所以說很多朋友覺得這種新的辦法犧牲了不少退休中人的相關待遇,但上官工作的不同職稱和不同級別也意味著工資就各不相同,在工作的時候該給的補貼已經有很多發放到位,甚至有不少在退休之後還進行了補發,所以說大多數退休職工能享受到的待遇,不論是新辦法還是老辦法的享受者都已經享受,到了退休之後除了其他的對應補貼和一些特殊傾斜人群之外,三六九等的情況就會變得越來越少,退休金也處於基本持平的狀態,這都是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中人養老金過渡期調整比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簡訊如何保存到電腦上 瀏覽:804
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工作總結 瀏覽:857
凱里恩慶堂養生觀怎麼樣 瀏覽:207
重慶市長壽區新增無症狀感染者 瀏覽:210
陝西企退人員養老金上漲的最新消息 瀏覽:387
長壽到焦家 瀏覽:300
長壽路停車場 瀏覽:709
養老保險中斷繳費 瀏覽:632
孝順爺爺奶奶的古語 瀏覽:848
泉州市洛江區敬老院 瀏覽:675
丹參與長壽 瀏覽:653
80後養老選農村還是三四線城市 瀏覽:623
老人想去超市怎麼辦 瀏覽:378
初中生父母如何給她安全感 瀏覽:334
為什麼養生壺煮水會溢出 瀏覽:490
村委會退下來有退休金嗎 瀏覽:975
八十歲老人過生日做什麼菜啊 瀏覽:134
遼寧省退休金補發 瀏覽:258
馬口老年大學 瀏覽:938
重陽節賀卡圖片大全製作方法 瀏覽: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