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設定提存計劃養老保險

設定提存計劃養老保險

發布時間:2022-08-17 13:33:22

A. 交養老保險是要從社會保險的金額換成提存計劃嗎

是的。
設定提存計劃,是指向獨立的基金繳存固定費用後,企業不再承擔進一步支付的離職後福利計劃。社保中的失業和養老屬於設定提存計劃,而工傷和生育則不屬於。

B. 設定提存計劃核算的內容具體是什麼是養老保險,還是基夲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的合計數

提存計劃是指以後能夠受益的,養老保險、基本醫療屬於。
工傷和生育不屬於。

C. 養老保險屬於離職後福利嗎

是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不是短期薪酬,而屬於離職後福利,企業為職工繳納的保險是離職後可以享受的福利。比如領取失業補助金。失業人員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累計繳費滿一年不足五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十二個月。
養老保險不屬於福利費。依據相關的法律的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購買的社保費用不應計入勞動者的工資中,社保費用是用人單位強制要交納的,不應該計入工資總額。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計提養老金屬於離職後福利中的設定提存計劃。離職後福利計劃,是指企業與職工就離職後福利達成的協議,或者企業為向職工提供離職後福利制定的規章或辦法等。其中,設定提存討劃,是指向獨立的基金繳存固定費用後,企業不再承擔進一步支付義務的離職後福利計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七條失業保險金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不得低於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

D. 計提養老金時,會計上計入什麼科目

一、計提養老金時,通過「應付職工薪酬」核算。按職工服務的受益對象: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
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在建工程、研發支出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一一設定提存計劃一一基本養老保險費
二、解釋
1、職工薪酬,是指企業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或解除勞動關系而給予的各種形式的報酬或補償。職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離職後福利、辭退福利和其他長期職工福利。企業提供給職工配偶、子女、受贍養人、已故員工遺屬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屬於職工薪酬。
2、計提養老金屬於離職後福利中的設定提存計劃。離職後福利計劃,是指企業與職工就離職後福利達成的協議,或者企業為向職工提供離職後福利制定的規章或辦法等。其中,設定提存討劃,是指向獨立的基金繳存固定費用後,企業不再承擔進一步支付義務的離職後福利計劃。
3、對於設定提存計劃,企業應當根據在資產負債表日為換取職工在會計期間提供的服務而應向單獨主體繳存的提存金,確認為應付職工薪酬負債,並計入當期損益或相關資產成本,借記"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 等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一一設定提存計劃" 科目。
三、向有關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繳納養老保險金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一一設定提存計劃
貸:銀行存款

E. 設定提存計劃和設定收益計劃的區別

2014年1月27日,財政部發布了修訂版《企業會計准則9號——職工薪酬》(財會[2014]8號),並規定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的企業范圍內施行,鼓勵在境外上市的企業提前執行,2006年2月25日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第9號——職工薪酬》同時廢止。
新舊准則最大的不同在於新准則首次提出了離職後福利的概念。離職後福利分為設定提存計劃和設定受益計劃兩種類型。
(1)設定提存計劃,是指向獨立的基金繳存固定費用後,企業不再承擔進一步支付義務的離職後福利計劃。根據新准則,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屬於設定提存計劃,需在「應付職工薪酬——離職後福利」中核算,而原准則下是在「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中核算。
(2)設定受益計劃,是指除設定提存計劃以外的離職後福利計劃,如企業為職工提供的社會統籌外補充退休金。舊准則沒有對此項業務做明確的處理規定,而在新准則中規范了處理方法。設定受益計劃的實施比較麻煩,可能需要精算師確定每期應為職工繳費的金額,會計人員的主要任務是根據精算師精算的結果計算確定企業每期的年金費用水平,並進行相關的確認和列報。這一變動可能會對很多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的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
另外,新准則相比於舊准則的主要變動之處還有:
(1)對職工和職工薪酬的定義做了更全面的闡述;
(2)將帶薪缺勤、利潤分享計劃、辭退福利等定義和處理方法由指南和講解移入准則正文;
(3)提出其他長期職工福利的概念和核算方法。長期職工福利是指除短期薪酬、離職後福利、辭退福利之外所有的職工薪酬,包括長期帶薪缺勤、長期殘疾福利、長期利潤分享計劃等。符合提存條件的,適用設定提存計劃的准則規定,否則按設定受益計劃的規定處理

F. 2019新准則社會保險是不是在辭退福利費中核算

2014年1月27日,財政部發布了修訂版《企業會計准則9號——職工薪酬》(財會[2014]8號),並規定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的企業范圍內施行,鼓勵在境外上市的企業提前執行,2006年2月25日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第9號——職工薪酬》同時廢止。
新舊准則最大的不同在於新准則首次提出了離職後福利的概念。離職後福利分為設定提存計劃和設定受益計劃兩種類型。
(1)設定提存計劃,是指向獨立的基金繳存固定費用後,企業不再承擔進一步支付義務的離職後福利計劃。根據新准則,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屬於設定提存計劃,需在「應付職工薪酬——離職後福利」中核算,而原准則下是在「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中核算。
(2)設定受益計劃,是指除設定提存計劃以外的離職後福利計劃,如企業為職工提供的社會統籌外補充退休金。舊准則沒有對此項業務做明確的處理規定,而在新准則中規范了處理方法。設定受益計劃的實施比較麻煩,可能需要精算師確定每期應為職工繳費的金額,會計人員的主要任務是根據精算師精算的結果計算確定企業每期的年金費用水平,並進行相關的確認和列報。這一變動可能會對很多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的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
另外,新准則相比於舊准則的主要變動之處還有:
(1)對職工和職工薪酬的定義做了更全面的闡述;
(2)將帶薪缺勤、利潤分享計劃、辭退福利等定義和處理方法由指南和講解移入准則正文;
(3)提出其他長期職工福利的概念和核算方法。長期職工福利是指除短期薪酬、離職後福利、辭退福利之外所有的職工薪酬,包括長期帶薪缺勤、長期殘疾福利、長期利潤分享計劃等。符合提存條件的,適用設定提存計劃的准則規定,否則按設定受益計劃的規定處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G. 住房公積金和基本養老保險均屬於設定提存計劃的職工薪酬。

摘要 親您好,職工薪酬的內容主要有八項:

閱讀全文

與設定提存計劃養老保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泰國一個老師帶老年痴呆媽媽 瀏覽:347
老年人有哪些疾病是傳染的 瀏覽:676
去龍崗中心醫院體檢怎麼約號 瀏覽:719
老人晚年如何安排 瀏覽:822
滿族在重陽節風俗 瀏覽:820
2017年50周歲屬什麼生肖 瀏覽:718
老年人簡訊如何保存到電腦上 瀏覽:804
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工作總結 瀏覽:857
凱里恩慶堂養生觀怎麼樣 瀏覽:207
重慶市長壽區新增無症狀感染者 瀏覽:210
陝西企退人員養老金上漲的最新消息 瀏覽:387
長壽到焦家 瀏覽:300
長壽路停車場 瀏覽:709
養老保險中斷繳費 瀏覽:632
孝順爺爺奶奶的古語 瀏覽:848
泉州市洛江區敬老院 瀏覽:675
丹參與長壽 瀏覽:653
80後養老選農村還是三四線城市 瀏覽:623
老人想去超市怎麼辦 瀏覽:378
初中生父母如何給她安全感 瀏覽: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