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養老保險金知乎

養老保險金知乎

發布時間:2022-07-13 11:16:49

Ⅰ 補充商業養老保險有必要買嗎知乎

專心君認為是有必要買的,因為僅靠社保中的養老保險是不夠的,因為社保具有覆蓋面廣、保障力度低的特點,它最主要的目的是讓人有個基本的生活保障,也就是「餓不死」。
如果你想晚年生活豐富多彩一些,還需要買商業養老保險來補充保障,比如年金險就是個很好的選擇。
我已挑選了十款高收益的年金險適合作為養老保險,有需要的自取:十大高收益年金險盤點!全網最值得買都在這兒了
年金險就是你提前按期或者一次性交給保險公司一筆錢,然後在約定時間,保險公司又把約定好的錢返還給我們。
作為養老保險,我們年輕的時候給保險公司交錢,等到60歲退休以後,每年能從保險公司另一筆錢,跟領退休金一樣。
社保和商業養老保險的組合,能給我們帶來更全面的老年生活保障。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買商業養老保險,可以關注專心保,1對1免費咨詢,秉承專業、客觀、中立的態度,為你挑選更高性價比的產品,讓買保險變成一件容易的事!

Ⅱ 養老保險社會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的區別知乎

統籌賬戶,是用於發放統籌資金的專用賬戶,是按照國家政策計算到退休養老版金中統籌發放的權資金。比如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調節金,以及退休之後的調整,死亡的喪葬費用,撫恤金,等等,都是統籌資金發放,個人賬戶, 是屬於個人的賬戶。在計算退休養老金時,全部歸個人,分月發放,

Ⅲ 買養老保險與買房子那個比較好 知乎

這個嗎買房需要很大一筆錢,以我看先買養老保險比較好,不管以後怎麼樣有了養老保險年老了不能幹活了有個生活依靠,不需要子女付擔,房子嗎在經濟條件可以的情況下,買房也是可以的,首先把自己的養老問題解決好其次在考理買房

Ⅳ 個人繳納養老保險怎麼交

養老關乎民生大事,學姐是建議大家積極參保,畢竟這是國家給予為數不多的基本福利。那如果沒有工作,自己交養老保險,要交多久?交多少錢?到頭又能領回多少錢呢?別著急,學姐告訴你。

由於國家養老保險存在很大的局限,現在很多人選擇購買商業養老保險來作為補充,學姐對十款熱銷年金險進行橫向測評,具體分析結果可以查看原文:十大最值得買的年金險大盤點!

1、要交多少

居民養老作為純粹的福利性保險,每月繳納一部分金額後,到達領取年齡就能以固定的標准按月領錢,自己和家人都可以從中受益。

我們每年交的錢,都會存入社保為我們開立的一個個人賬戶里,這筆錢平時是無法取出來的,可以理解成強制儲蓄。

很多人覺得,交養老保險只要繳滿15年就可以不再交了,但其實大家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繳納越久,退休時也會拿得越多。養老金跟保險賠償金一樣,不是有就可以,得夠用才行,所以有條件的話,都建議大家盡量交久一些。

2、養老金怎麼交

由參保人根據自己的勞動收入選擇檔次,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將委託郵局按月徵收,參保人持開戶憑證和身份證到指定郵局開戶,繳費存摺並更換密碼。

3、養老金能領多少

不同於職工養老保險,居民養老的領取十分簡單:

只要累計繳滿15年,到了60周歲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如果離規定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不足年份應當逐年繳費,允許補繳,補繳後累計繳費年限不超過15年;如果離規定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當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4、自己的養老規劃,應如何考慮?

其實很多時候城鄉居民養老金遠遠達不到社會平均工資的水平,可能連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都無法保證。

活得越久,意味著老年階段的支出就越多,除了日常吃喝之外,醫療費用、護理費等將會是不小的負擔。如果想要退休後遊山玩水、享受優質的護理服務,提前做好養老規劃非常有必要。

Ⅳ 養老保險每年漲那麼高最高部門在干嗎,對沒有收入的人公平嗎

作者:SB青年
鏈接: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一、什麼是雙軌制
雙軌制的具體描述和說明,我就不詳細說了,有興趣可以直接度娘「雙軌制」,裡面說的很具體。這里我只想強調我的兩點看法:
1、首先,我們要探討,雙軌制到底是不是不公平的。
雙規制問題的來源是兩種養老制度的比較,即公務員養老金制度和企業基本養老金制度的比較。大多數體制外的人都認為,公務員養老金比較企業養老金而言,要高很多。這個結論是怎麼來的呢?我記得有一個比較經典研究結論,大概意思是,公務員養老金按照計算,替代率為80%左右,而企業則大約60%左右。也就是說,在職同樣是拿著1000元的工資,公務員退休可以拿800元,企業職工退休才能拿60元。這在很多人看來是非常不公平的,他們因此得出公務員養老金不公平的結論,並由此對公務員養老金並軌非常關注。
但是,請允許我說但是。
這種僅僅把養老金作為比較和分析的對象是很狹隘的,無助於我們分析清楚問題的全貌。眾所周知,雙規制中,公務員養老制度源自於計劃時代,而企業的基本養老制度則源於改革開放之後逐步建立起來的現代社會保障制度。公務員養老的制度的基礎是將公務員的一生都納入體制內進行規劃,通俗點說,只要進入體制,生老病死都由組織為你包辦了。而企業的養老制度的背景是市場對資源的配置,即基本養老金的繳納雖然是強制的,但是你的養老金是由繳費年限、繳費基數水平所決定的,而繳費年限和水平則是由職工市場化的工資水平所決定的。
那麼問題來了,這兩套體系怎麼比較?
個人認為可以兩種方法來比較:
一是假定企業是體制內的職工,那麼,將其市場化的工資按照公務員工資體系做一個比對,然後得出其退休工資。也就是說,假設企業職工小明是部門經理,工資為10000元,按基本養老60%的替代率算,退休工資大約為6000元左右。假設小明去混公務員系統,依照他的能力大概可以混成正科級,在職工資水平大約為8000元左右,如果其在政府部門退休,按80%替代率算,退休工資大約為6400元左右。
二是假定政府公務員自由流通到企業,按照企業發的工資來計算企業的養老金。比如說,某公務員小華是個處長,工資是10000元,如果在這個位置上干到退休,按80%的替代率,大概能拿到8000元退休工資。如果小華辭職去企業干,目測應該是能混個中高層當當,拿年薪應該不是問題,就假設12000吧,感覺應該是比較公允的。如果在企業退休的話,按照60%替代率算,退休工資應該在7800元左右。
雖然替代率和工資水平沒有經過精密論證,但是有一點定性的結論可以得出,整體而言,同樣能力水平下,公務員系統在職待遇相對偏低,退休待遇相對偏高。而企業則相反,在職工資相對較高,退休工資偏低。這也反過來印證了計劃體制下職工待遇差距不大,整體穩定的設計思路。同時也反過來印證了市場化背景下,保障基本和體現差距的基本養老制度理念。
說到這里,我想大家應該能明白前面說的經典結論問題出在哪裡了吧?同樣是1000的工資,他們兩個的能力和水平不一定是一樣的,所以沒有可比性。
這就好比有兩個老大在招小弟:一個老大說大家都是兄弟,雖然工資不太高,但只要好好乾,受傷了社團幫你養老,掛了老婆孩子幫你照顧。另一個老大說,只要在我這好好乾,就能出人頭地,每干一票就給分紅,而且你為社團貢獻越大,將來受傷給你的營養費越多,掛了老婆孩子的照顧也就越多。
你能說哪個老大就好一些么?至少你不能簡單的說出誰好誰不好來吧。所以,下次再有人和你探討雙軌制的問題,給他們講兩個老大的故事無疑是提升逼格的好辦法。
再回到雙規制來,如果把在職和退休金合並在一起,看成是對人才整體的一個薪酬,很難說公平不公平,至少即使存在不公平,也不會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因為如果真的有顯失公平的話,應該會有大量人員從一個體系往另一個體系擁擠。(這里說的是已經工作一段時間的人迫切的想進入另外一個工作體制,親們不要把國考算進來,這個和就業形勢有關,好企業競爭也很激烈。)至少目前我很少有聽說哪個企業工作一段時間的人非常想進政府機關的,倒是很多政府機關的人想辭職下海的比較多一點,但也沒有達到所有公務員都要下海的瘋狂程度。
因此,如果真的要比較公不公平,先確定一個公允的人才的價值,然後分別放到不同的體系中去研究,再比較,這樣才具有可比性。至少,就我理解而言,薪酬的公平性應該沒有問題。
2、其次,我們要探討,雙軌制的問題在哪裡。
既然公平不是問題,似乎這篇文章說了半天都是廢話。那麼問題究竟在哪裡呢?問題就在於,我們沒有辦法知道,至少是很難去知道公不公平。
我想繼續用社團的故事來解釋上面這段繞口令:如果這兩個老大不是一個社團,也就沒什麼事情了。但是偏偏就是這么巧,這兩個老大在同一個社團,而且都歸總瓢把子陳浩南管。於是就劇情就開始熱鬧起來了,開始兩個老大相安無事,各管各的小弟,各收各的保護費。但是時間長了,都是一個社團的,你以為小弟們之間不會交流泡妞流砍人的心得體會么?隨著交流的深入開展,問題就來了。
某一天,市場派的小弟跑去找老大訴苦去了,說老大憑神馬我出生如死,最後落個殘廢就給點基本的醫葯費。老大說,親,你殘廢前收的保護費太少了,我也沒有辦法啊。小弟又說,那你看人家計劃派的小弟,都沒砍過人,就是打群架湊人數,結果自己摔一跤變殘廢的,醫葯費也給這么多,這不公平。老大無奈好說歹說,最後私人掏了點錢打發走小弟。
又某一天,計劃派的小弟跑去找老大訴苦去了,說老大今年搶地盤老子一個人單挑一條街,憑神馬今年分紅我拿這么少?老大說,親,不少了,我今年拿的也就比你多一點呢。小弟又說,那你看人家市場派的小弟,也就隨便揮了揮菜刀,拿的比我還多,不公平。老大無奈,私自發了點搶來的罐頭給小弟,好歹把人勸走了。
那麼問題又來了,哪個老大最痛苦?
答案是總瓢把子陳浩南才是最痛苦的。為啥呢?因為兩個老大都跟他嚷嚷不公平,干不下去了,關鍵是我們可憐的南哥也不知道到底那個老大有問題。為什麼呢,兩個老大手下的小弟都不少,而且沒有比較之前,都乾的挺好的。可是突然這么一鬧,南哥就想找個知道情況的小弟問問,但是混江湖的都是義字當先,跟定大哥就是一輩子,誰沒事換老大玩呢。基本找來的小弟都是為各自老大說話,說對方的不是,各說各的道理,南哥非常煩。
那麼回到問題的探討來,和故事說的一樣,雙軌制的問題在於兩套體系下,人才是很難流動的,不是體制內就是體制外,基本上是出於零和游戲的狀態。而這種人才僵化的狀態導致了人才的價值沒有辦法很好的被衡量。舉個簡單的例子,國企的老總都是有級別的,而這種級別其實是可以在組織內部流動的一個標准。例如局級的老總調到政府部門,職務基本上就在局級上下浮動,很好判斷。但是市場化的企業不跟你講這個,他們的人力資源體系和政府的級別很難直接對接,而且對接的的次數也太少,不能形成一個公允的市場定價,所以你很難知道科級幹部流動到企業能幹什麼職務。
正是由於這種人員無法流動和薪酬體系無法對接的狀態,導致了人們從心理上都認為自己在另一個體制能混的更好,雖然這個是不能實現的,或者實現起來代價很大。所以一個小學沒畢業失業吃低保的人很可能看不起一個政府的大學畢業的辦事員,認為他們每天就是看報喝茶,還拿著高工資。但是他絕對不會看不起和他一起應聘清潔工,並且成功找到工作的隔壁老王,相反可能還有點羨慕老王。同樣的道理,經常聽見體制內的朋友們感慨,當初我要是什麼什麼,早就年薪百萬了,何至於現在還是個小科長,但是他從來不會掩飾對處長的崇拜之情。
所以,總結一句話,雙軌制的問題在於,任何一個細微的問題在僵化割裂的體制以及對未知事物的失真判斷的放大下,都成為了一個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不滿發泄在一個不可能去了解但有可能導致自己不滿的事情上。可是真正流動起來,都是人們想像的那樣么?
未完待續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Ⅵ 養老保險繳夠15年,到底能領多少養老金

社保只交15年的話,即使你退休之前的工資水平,和當地的平均工資差不多,大概也只能領到在職工資的20%-30%。對於醫保報銷的攻略,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2020年全國社保醫保申辦報銷流程!

對,就是這么少!

這個數字是怎麼算出來的呢?還得從現在的養老金制度說起。

社保怎麼交

社保,也就是五險一金中的五險:

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其中,前三項是自己交一部分,公司交一部分。

工傷和生育保險是公司替你買的,自己不用交。

上張表,看看最新的上海社保繳費比例:

按稅前5000的工資來算,你自己每月要交525元。

而公司每月就要給你交1555,不包括住房公積金。

也就是說,你社保賬戶上的錢,七成以上都是公司交的。

所以每個月繳社保的時候別再心疼了,心疼的是公司。

養老金怎麼領

你交的養老保險,國家分成了兩個賬戶管理。

分別是【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

養老保險要繳滿15年後,才能在退休後終生領取養老金。

如果沒滿15年,國家會在你退休的時候,把這些年你自己交的那8%連本帶息退你。

這8%和利息,也就是你的【個人賬戶】。

公司給你交的那20%就別惦記了。

國家會把它丟到養老統籌基金的池子里去。

這20%,就是你的【統籌賬戶】。

如果繳滿了15年,甚至交了25年、30年,究竟能領多少?

下面開始枯燥的演算,沒耐心的朋友可以直接看結果。

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一、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

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

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二、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繳費年限×1%。

【個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個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取[個人歷年每月繳費工資]與[相應年份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比值的均值。

舉個例子。

假設李雷和韓梅在同一城市上班。

倆人月薪都是5000塊。

該城市的月平均工資也是5000塊。

李雷比較放盪不羈,工作換來換去斷斷續續,最終只交了15年社保。

韓梅比較老實巴交,工作扎扎實實無比穩定,最終交了25年社保。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不考慮通貨膨脹和工資的漲幅。)

按照上面的公式計算,

李雷退休後每月能領1268元,為當年平均工資的25%。

韓梅退休後每月能領1956元,為當年平均工資的40%。

李雷能拿的退休金只有韓梅的6成多。

如果把這些年的工資漲幅,和養老金的漲幅算上,倆人的差距更大!

更加復雜精準的計算我也做了。

按照每年8%的工資漲幅,個人賬戶8%的收益來。

他倆都從25歲開始工作,35年後退休。

李雷只交了15年,韓梅繳滿了35年。

且李雷的公司只按照最低的繳費標准給他繳納社保。

最終算出來:

李雷能拿12469元,為當年平均工資的18%

韓梅能拿40503元,為當年平均工資的59%。

李雷能拿的3成……

以上演示雖然不完全准確,但方向是對的。

主要想給大家提個醒:

交社保這件事兒,不管政策怎麼變,老實點肯定不會吃虧。

不要覺得交個15年,達到領養老金的最低標准就行了。

真到了那個時候,老頭老太太之間比一比,慪到連廣場舞都跳不下去了。

怎樣能多領點養老金?

想多領點養老金,得從這3個角度入手。

【個人工資】

工資越高,最終計算的基數就越高。

但這個基數是有上限的。

否則月入10萬的人,每月自己交8000塊養老金,公司交2萬。

你不瘋公司也瘋了……

比如當前上海的繳費上限,就是21396元。

月薪超過這個數字了,也按這個計算。

【繳費年限】

只要在職,社保盡量別斷,交的時間越長越好。

對養老金金額的影響已經說過了。

除此以外,還會影響退休後的福利。

只繳納15年,就只有養老保險是終身有效的。

繳納滿25年,醫保才會變成終身福利。

正是年紀大了毛病多的時候,醫保多重要不用我多說了吧。

而且退休後沒醫保,你的商業醫療險也會打折扣。

很多百萬醫療和住院醫療,如果不以社保身份就醫,就只能報銷6成。

【所在地平均工資】

這一點有點取巧。

舉個例子。

李雷和韓梅是小縣城的老鄉。

倆人月薪一樣多。

但李雷在老家上班,韓梅去了北京打工。

顯然北京的平均工資比小縣城要高很多。

最後韓梅在北京退休。

不僅能拿的錢比李雷多,還能享受北京當地的養老福利待遇。

究竟怎樣才能在大城市退休呢?

退休城市的認定,遵循「戶籍地優先、從長從後」的原則。

拿我舉例。

雖然我沒有上海戶口,但我退休的時候在上海工作,並且在這交了10年以上的社保,就能在上海辦理退休。

這就叫「從後」。

如果我退休時在上海工作,但沒在這交滿10年社保。

怎麼辦?

往上查記錄唄。

看看我之前在哪個城市交足了10年。

一查記錄,發現我曾經在南京交過10年的社保。

那我可以去南京辦理退休。

這叫作「從長」。

如果我退休時在上海,但是沒在這交滿10年社保。

往上翻記錄,每個城市也都沒交滿10年,怎麼辦?

這時候就是「戶籍地優先」。

回老家退休。

有的人可能已經沒法繳滿25年社保了。

這種情況有兩個解決辦法。

一是一次性補繳。

但當前有很多地區的政策已經不再允許。

二是延遲退休。

如果你只差個一年兩年的,又沒什麼特殊原因。

索性再工作兩年,把25年的卡打滿。

另外,各地方的社保規定會有細微差別。

大家可以直接撥打12333,直接向當地的社保局進行咨詢。

其實,五險一金的知識真的很實用,涉及到我們的養老、就醫、孩子上學、生產報銷等方方面面,只是很多人缺乏相關的了解。

寫在最後:

社保真的很實用,可惜很多人都不懂。

保瓶兒從2018年開始研究社保,相關的文章寫了得有二三十篇,靠這些知識在知乎也拿到大幾萬的贊了。

然後我發現,大家關心的問題都差不多。

如何才能多領養老金?沒工作怎麼交社保最劃算?換了工作城市怎麼做社保轉移?住房公積金如何貸款買房?生育保險怎麼領錢等等?

我整理了一個五險一金文章合集,大家常見的這些問題,都能解答清楚。

想要的可以私信我,助人為樂,就當交個朋友唄。

不介意的話,也

Ⅶ 養老保險的繳費與領取

養老金的計算要按照你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所繳保險費年限、個人帳戶余額、辦理退休當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及政策調整等情況計算,現在無法確定。未達法定退休年齡的參保人員發生死亡,所繳的養老保險個人帳戶余額可以繼承,其遺屬可領取一次性喪葬費和撫恤金。

Ⅷ 養老保險基金能用於房地產投資嗎 知乎

就個人來說,可以。但是這點錢不足以投資房地產。就公家來說,一般不可以!

Ⅸ 如何理解:養老金改革趨明朗:8%的個人繳費只記賬不做實

作者:知乎用戶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62031549/answer/19408384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是個好問題,先說結論。自1995 年 國務院正式下發了《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我國希望構建一個全國統一的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金制度。但很遺憾到現在全國統一的統籌說了十多年依舊沒有實現;而個人賬戶則隨著名義賬戶的出台名存實亡。而對於普通民眾而言,這很難說是一個好消息。名義帳戶的使用意味著個人繳費只用於記賬(計算你繳了多少錢)而沒有實際資金累計。本質還是現收現付的體制,只不過加了一個個人繳費的記錄可以用來計算你未來的社保待遇。但是你未來養老金的錢還是由下幾代人的繳費來出的。這好比你去銀行存款,每月存1000塊,銀行記下了你存的錢數,然後把錢發給了現在退休的人去花。你家鄰居老王也去銀行存款,每月存500塊,銀行記下了他存的錢數,然後把錢也發給了現在退休的人去花。等你和老王退休了,理論上根據你以往存的錢數你應該比老王退休金拿的多。但是到底能拿多少並不完全取決於你存了多少,因為在名義賬戶制度下,你存的錢根本沒有存下,根本沒有存下,根本沒有存下。已經在過去被上一代人每年花掉了。而你和老王退休後能拿多則取決於到時候有多少年輕人來存錢。但是按照現在的趨勢,生育率越來越低,壽命越來越長,下面幾代越來越少的年輕人需要為越來越多且越活越久的你和老王存多少錢才能繼續維持這一體系呢?可見名義賬戶無法解決最根本的老齡化大潮下現收現付的養老金體系所帶來的代際不平等的問題。而現在和未來的年輕人將會為此背負極大的負擔。完整答案見:如何看待養老金 8% 的個人繳費只記賬不坐實?

Ⅹ 從30歲開始交社保到退休大概可以拿多少養老金

作者:保瓶兒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7821835/answer/30156730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月薪5000,交30年保險,60歲退休,到底可以領到多少養老金。

五險一金中的養老保險,根據你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每月由員工個人繳納8%,單位繳納12%。

累計繳費15年,並且達到了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領養老金了。

不過,領到錢是一回事兒,領多少又是另一回事兒。

簡單來說,養老金多少受三個因素的影響,繳費年限、繳費金額和退休城市的經濟水平。

和醫療保險一樣,養老金也分成兩個部分,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

先說個人賬戶養老金。

每個月咱們自己交的那8%,會存到你的個人賬戶養老金裡面,一直給你攢著,等到退休再按月發給你。

怎麼決定每個月發多少呢?這就得用上統計學的力量了。

比如你60歲退休,國家一統計,再經過各種復雜的考慮和計算,預計你退休之後還能再活139個月,就把139列為「計發月數」,用你賬戶里的錢除以139,就是你每個月的個人養老金。

假設你每月工資5000元,30年來一直沒變(這也太慘了。。。),一共交了30年,到60歲退休。

那麼你退休的時候,個人養老賬戶里的錢有:

5000×8%×12×30=144000元

再用這些錢除以計發月數139,就是你每個月可以到手的個人養老金,1035.97元。

等等,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對勁!

按照每年通貨膨脹的速度,30年之後的1035元還值錢嗎?

過去養老金交給國家存著,每年只有2%-3%的收益,從2016年開始,國家把養老金的收益提升到了8.31%,秒殺余額寶啊,比很多人自己理財的收益都要高,所以還是可以抵抗通脹的。

那如果我比較倒霉,退休之後沒活到139個月就拜拜了呢?

沒關系,個人賬戶里的錢沒發完,會一次性交給你的繼承人。

閱讀全文

與養老保險金知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深圳買房社保一定要買養老保險嗎 瀏覽:728
中醫認為夏季養生穿什麼衣服 瀏覽:60
武警醫院多少點開始體檢 瀏覽:705
武漢老人過60歲生日 瀏覽:154
郵儲銀行退休金多少 瀏覽:192
上海老年大學東華大學分校 瀏覽:555
南山寺門票60歲多少錢 瀏覽:738
2周歲寶寶體檢缺鈣怎麼補 瀏覽:471
重陽節親子活動水果拼盤通知 瀏覽:211
民航體檢復檢第二天什麼時候結束 瀏覽:86
小熊養生壺煮粥為什麼沒反應 瀏覽:60
養生行業如何拓客鎖客 瀏覽:103
現在領退休金的年齡 瀏覽:801
河南農村養老保險是哪一年開始交 瀏覽:877
手機管家體檢頻率調成多少比較好 瀏覽:697
重陽節的框架 瀏覽:17
9月9日重陽節標志著什麼時候 瀏覽:448
鄉鎮老年大學開班講話 瀏覽:72
孝順修辭 瀏覽:953
社保養老交多少年收益最大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