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官員在職期間,其家屬巨額資金經營與他職位有關系的生意,官員現已退休,還可以舉報嗎
當然可以的,按照現有法律規定,對於官員在職期間的違法行為是終身追償,並不是說退休就沒事了,只要有證據當然可以舉報的
⑵ 丈夫欠下巨額,家人不知情,他沒錢還債,妻子被告上,資本生活費養老金也被凍結,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解凍
一、需通過法院審理確定屬於個人債,與家人無關才能解除凍結。
二、如果不能證明家人有其它生活來源或存款保障的情況下,法院凍結債務人的家人的基本養老金或生活費是失當的。
⑶ 退休人員有資金來源不明罪嗎
主要符合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的認定標准,退休人員也有巨額資金來源不明罪。
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的財產或者支出明顯超過合法收入,差額巨大,本人不能說明其來源是合法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即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制度和公私財物的所有權。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國家工作人員的財產或支出明顯超過合法收入,且差額巨大,本人不能說明其合法來源。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國家工作人員。非國家工作人員不能成為本罪主體。本罪在主觀上是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財產不合法而故意佔有,案發後又故意拒不說明財產的真正來源,或者有意編造財產來源的合法途徑。
有關法律條文
刑法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一款 國家工作人員的財產、支出明顯超過合法收入,差額巨大的,可以責令該國家工作人員說明來源,不能說明來源的,差額部分以非法所得論,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差額特別巨大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財產的差額部分予以追繳。
第九十三條本法所稱國家工作人員,是指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國家工作人員論。
⑷ 護士辦退休手續被索要巨額保險金,律師是怎麼說的
最近,發生了一件讓人哭笑不得而又匪夷所思的事情。在闡述事情原委之前,我們先來說一下涉及此案件律師的態度。律師認為該案件中所涉及的地方法規違反了法律要求,那麼是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律師有這樣的態度呢?接下來我們就講一下這件事的原委。
其次,地方法規應該將國家所規定的法律法規全部搞清楚,在制定地方法規時應該盡可能地保障人民的權益,盡可能地做到公平公正。
最後,也應該不斷地提高人才隊伍建設,使政府機關人員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
⑸ 養老金巨額空帳:我們的晚年如何安放
2010年,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在中國和拉美養老金制度國際研討會上透露,中國養老金「空賬」規模大約為1.3萬億元人民幣。而所謂「空帳」,是指盡管你的賬戶里名義上有錢,但實際上卻只是個無法兌現的空頭數字。有學者表示,這1.3萬億元還只是保守估計,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鄭斯林在2004年更是已給出過2.5萬億元的天文數字。 世界銀行公布的一份關於中國未來養老金收支缺口的研究報告也指出:按照目前的制度及模式,2001年到2075年間,中國養老保險的收支缺口將高達9.15萬億元。無論這一數字究竟是多少,可以肯定的是,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養老金空帳會越來越大。 中國從80年代開始對城鎮企業職工養老金制度進行改革,1997年國務院正式發出了確定了全國城鎮職工養老金制度從過去現收現付的企業養老制,向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轉變。社會統籌部分用於現有退休人員養老金資金來源,個人賬戶部分則為眼下投保的在職人員退休後的養老金作資金積累。這種制度設計的本意,具有過渡期的特徵,其本意乃是寄望於兩種制度的優勢互補,但事實上累積著雙重風險。一方面,那些在養老保險制度確立前的職工,他們的養老金由後來繳費者負擔,於是就有了這筆「歷史債」需要填補,造成個人賬戶的資金被挪用,形成空帳。另一方面,除了社保基金被挪用,通貨膨脹導致的貶值則是隱性風險。以通貨膨脹率為3%計算,當前社保基金縮水的程度就已超過300億元。 中國早在10年前就已邁進老齡化社會。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人口為1.18億,佔全國總人口的8.87%;而0-14歲人口與10年前相比比重則下降了6.29個百分點。未來數十年,中國老齡化程度會進一步加劇,預計2040年,65歲及以上人口將達到3.12億。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深,養老金赤字將愈加突顯。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可謂「未富先老」。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學者高培勇和汪德華最近的一項研究指出:在現有社保制度框架下,要確保2020年中國每個退休者都能領取養老金,以替代率(即領取養老金占該年社會平均工資比重)52.4%計算,上述兩大養老金計劃的支付缺口會持續增加。最早在2015年,中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就會出現支付缺口。兩位學者預計,如果現在不能未雨綢繆,及時調整政策,到2050年,養老金缺口累積將達到該年GDP的95%。 這樣巨大的資金缺口,必將使國家財政不堪重負,需要轉嫁給當代企業或進行代際轉移。巨大的空帳需要填補,只有以下幾個解決辦法。一是增加年輕人數量,但以目前計劃生育控制人口的政策來看,這個方法基本不可能實現。二是一部分國企願意紅利上繳,以填補空帳,但自削利潤似乎不會是中國企業所為。第三就是大量印發鈔票,從賬面上填補空帳,但這會造成通貨膨脹,對增進民眾福利基本沒用。 中國的社會保險體系欠了太多的帳,增長模式難以為繼,有太多的問題需要解決,有太多的人民老無所依。社保基金空帳運轉的問題終有一天會顯現出來,中國養老金缺口規模之巨大,很可能讓如今青壯年一代的晚年無處安放。我們清償歷史欠債,我們為未來奮斗,但我們的未來又由誰來保障?
⑹ 重男輕女
重男輕女的家庭是非常可悲的,既然他們不是要你,你就過自己的生活吧
⑺ 是不是在西藏做生意買養老保險45歲就可以領退休工資
不可以。
現在退休年齡男性是60周歲,女性是50周歲(高位工作以及傷殘情況除外),而且養老保險需要繳納滿15年才可以領退休金。
根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1、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3、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7)養老金巨額擴展閱讀:
大多數發達國家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5歲,美國和德國在今後幾年內將把退休年齡提高到67歲。這些國家鼓勵人們到了法定退休年齡時繼續留在崗位上。英國人的口頭禪是「50歲創業才開始」。
而樹立在德國科隆市大街上一家公司的廣告詞本身就已經彰顯西方國家在老年人問題上觀念的轉變:「55歲太老了?我們連65歲的人都雇呢。」
芬蘭,65歲退休領取的養老金比60歲退休最高可多出40%。美國人到了退休年齡但仍願意堅持工作的,每多工作一年就獎勵10餘個百分點的退休金,直至正式退休。
其實,近幾年美國已經多次調整了退休年齡,退休年齡規定是65歲6個月,以後每年延長兩個月,直到延長到67歲為止。前不久,美國參議員哈格爾已經提出了一個把退休年齡提高到68歲的議案。
實際情況確實如此。一方面,西方國家的政府對養老金的巨額缺口和老年社會的到來已經感到「驚恐」;另一方面,公司的決策者們目前正在重新審視退休人員的使用價值,並熱衷於對老年人的「余熱」進行開發。
據美國勞工部統計,在1994年至2004年間,65至69歲年齡段的老年男性就業率從27%上升到33%,女性就業率也從18%上升至23%。
美國
經濟蕭條及隨後的緩慢復甦,使許多美國人的退休後生活前景黯淡,還只有專家和政策制定者了解問題的嚴重性。
長期以來,對老齡化人群未來長期生活保障問題的憂慮聲音就一直存在,2008年金融危機又吞噬了40%的美國人私人財富。
隨之而來的長期高失業率及低利率環境,使這一憂慮更加現實,盡管股市表現不俗,幾近創下紀錄,但大部分收益卻流向了較富有的美國人,而他們是無需為退休後生活發愁的。
中國的推遲退休
2015年12月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北京發布《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6》,報告提出了「先養老並軌、後延遲退休」的改革路徑。
方案指出,首先實現養老金制度並軌,將退休年齡歸為兩類:職工養老保險領取年齡和居民養老保險領取年齡。其次,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改革方案分兩步走。
第一步:2017年完成養老金制度並軌時,取消女幹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區別,將職工養老保險的女性退休年齡統一規定為55歲。
第二步: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同時達到65歲。再次,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從2033年開始每3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最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