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大全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賞析:這首詩中,「獨在異鄉」,暗寫了孤獨寂寞的環境,對於初次離家的少年來說,對這種環境特別敏感。「異客」則更強調了遊子在異鄉舉目無親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獨」和兩個「異」字組在一句詩里,大大加深了主觀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前面情緒的合理發展,說明平常已有思親之苦,而到節日,這思念就愈加轉深和增強了。「倍」字用得極妙,是聯繫上下兩句情緒之間的關鍵。這兩句構成全詩的一個層次,是從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觀感受來表現思親之情的。
2、《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唐·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賞析:這首詞是作者婚後所作,抒發的是重陽佳節思念丈夫的心情。傳說李清照將此詞寄給趙明誠後,惹得明誠比試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詞數闋,然終未勝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
3、《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賞析:頷聯為唐詩名句,夾敘夾議,寫出了詩人矛盾的心情。「難逢」、「須插」的言外之意是應把握當前及時行樂,不要無益地痛惜流光,表現了一種通達的生活態度。「菊花」是扣合重陽節的習俗。
4、《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賞析:用白描的手法寫雁過江上南飛,與客提壺上青山的一副美景。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寫的淋漓盡致。詩人用「涵」來形容江水彷彿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懷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傳達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廣,不獨指雁影。「與客攜壺」是置酒會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樂事,「翠微」來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對於眼前景物的愉悅感受。
5、《滿江紅·喜遇重陽》
清·宋江
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 見碧水丹山,黃蘆苦竹。 頭上盡教添白發,鬢邊不可無黃菊。 願樽前長敘弟兄情,如金玉。
統豺虎,御邊幅,號令明,軍威肅。 中心願,平虜保民安國。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姦邪目。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賞析:群雄「開懷痛飲」之時,宋江顯然想得遠些。先強調弟兄情分再是為眾人的前程的憂慮和思考。重陽節飲酒賞菊。宋江在這時候吟出「降詔」,「招安」自然為英雄們的悲劇打下了伏筆。宋江將時光催人老的恐慌,輕松消解進了佳節帶來的神清氣爽,這是一種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
6、《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賞析:這首詩作於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首聯二句概言邊塞無事,重陽佳節,眾人按照傳統的慶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熙歡樂之景。「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頷聯二句意指封常清治軍雷厲風行,又能在和平時期時刻保持謹慎。「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頸聯二句是詩人信手描寫節日里戰士們的歡愉活動,所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些笛聲、歌聲里都蘊含著深深的思鄉之情。「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尾聯二句是稱頌在封常清的英明領導下,邊境安寧,因而將士們能在重陽佳節高歌豪飲。
7、《九日龍山飲》
唐·李白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賞析:在詠菊詩中,「龍山之會」、「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這個典故與自己的龍山之游緊密結合在一起抒發了內心的失意憤懣、曠達灑脫的復雜感情。
8、《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
宋·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賞析:九月九日,勉強登高,卻無人送酒同歡,遙想故園的菊花,大概在戰場旁,寂寞地開放吧。江總,南朝陳詩人。陳亡,入長安,仕於隋,後辭官南歸,這首詩寫於南歸途中。從詩的第三句中「籬下菊」的用典可知,詩人在表達對故鄉的懷想和思舊之情的同時,流露出了歸隱田園的情懷。
到了重陽,文人墨客,則常常詩思泉涌,情感難抑。南陳詩人江總的《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賦韻》和唐代詩人岑參的《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就是兩首著名的重陽佳作。
9、《蜀中九日 》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賞析:詩歌開頭就承題,「九月九日望鄉台」,點明了時間是重陽節,地點是玄武山,此處將玄武山比作望鄉台,以此來表達鄉愁,思鄉之情倍增。「他席他鄉送客杯」,點明了詩人當時是在異鄉的別宴上喝著送客的酒,倍感凄涼。詩歌的前兩句就勾勒出了一個易讓人傷感的環境,正逢重陽佳節,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濃郁的鄉愁,於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兩句對鴻雁看似無理之問:「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10、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賞析:對故園菊花,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想像,詩人別的不寫,只是設想它「應傍戰場開」,這樣的想像扣住詩題中的「行軍」二字,結合安史之亂和長安被陷的時代特點,寫得新巧自然,真實形象,使讀者彷彿看到了一幅鮮明的戰亂圖:長安城中戰火紛飛,血染天街,斷牆殘壁間,一叢叢菊花依然寂寞地開放著。此處的想像之辭已經突破了單純的惜花和思鄉,而寄託著詩人對飽經戰爭憂患的人民的同情,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渴望。這一結句用的是敘述語言,朴實無華,但是寓巧於朴,余意深長,耐人咀嚼,頓使全詩的思想和藝術境界出現了一個飛躍。
11、 《賀新郎·九日》
宋·劉克庄
湛湛長空黑。更那堪、斜風細雨,亂愁如織。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看浩盪、千崖秋色。白發書生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無跡。少年自負凌雲筆。到而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對黃花孤負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鴻北去,日西匿。
賞析:少年時自負才高八斗,哪知世人不辨良玉瓦礫(從後面一句 「常恨世人」解),我這滿腹經綸生花妙筆,隨著年華,漸漸凋謝,年輕時的憤懣不滿,都落成了滿懷的蕭瑟。只好空望著北去的大雁,無盡的黃昏。
12、 《九日五首·其一》
唐·杜甫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
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
賞析:表現了詩人濃烈的生活情趣。詩人在客中,重陽到來,一時興致勃發,抱病登台,獨酌杯酒,欣賞九秋佳色。詩人酷好飲酒、熱愛生活的情態,便在詩行中活現。
13、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宋·崔曙
漢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臨曙色開.
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賞析:漢文帝築有一座高高的望仙台,這天登臨時曙色正要散開。三晉的雲山都向著北方,二陵的風雨從東邊過來。當年守關的令尹誰認識?河上公一去就不再回來。不如就近尋找彭澤宰,一起暢飲陶醉在菊花酒杯中。
14、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賞析:白居易這首《重陽席上賦白菊》寫得新穎而別致,詞約而意豐。此詩一、二兩句寫詩人看到滿園金黃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無限的欣喜;三、四兩句是採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參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載歌載舞。全詩表達了詩人雖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饒有情趣。
15、《折桂令·九日》
清·張可久
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賞析:這首小令,既寫「重陽」的美好,更寫了遊子的愁腸。此時正值秋高氣爽,同時萬物也開始蕭疏。大雁南歸,更易引發遊子思鄉。秋野豐美多姿,而秋景卻最令遊子淚下神傷,給人一種滄桑的感覺。 前三句:「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 意思是說,面對著青山勉強整理頭上的烏紗,歸雁橫越秋空,睏倦的遊子思念故家。這是詩人登高時所見之景,「秋」「歸雁」之意象傳出達出睏倦遊子對家的思念。
Ⅱ 小學六年級學習與探究寒假學習答案(江蘇人民出版社)
學習與探究 寒假學習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3版
小學語文六年級
練習一
寒假生活計劃 [略]
練習二 P.2
一、1.一波未平 2.成事不足 3.食之無味 4.前無古人
5.攻其不備 6.覆手為雨 7.丟了西瓜 8.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二、1.各顯神通 2.路人皆之 3.願者上鉤 4.里外不是人
三、1. 一個真正有學問知識的人,除了博覽群書,還要不斷地深入生活。
2.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書不是萬能的,只要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其實許多知識都隱藏在了生活中。生活就像是一本「無字書」,它不會說話,也不會像老師一樣把知識一點點地講給你聽,只有靠自己去感悟,自己去觀察,才能真正知道其中的奧秘。
生活是一本無字書的意思是要我們把自己融入到這個生活、社會里去。有句詩說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意思也是說,書本上的知識終究是有限的,要想深入透徹的理解此事,必須親自實踐才行。無疑是讓我們,不要只把課內的書緊緊抱住,要用心去讀這本「無字」的生活書。必須和社會現實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用自己的眼睛和心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
四、1A,2.B.3.C
五、家藏萬卷書 萬事如意步步高
練習三 P.3
一、 梁、花、勝、俗、居[具]、奪、炙、
(1) 妙筆生花、引人入勝、雅俗共賞
(2) 膾炙人口、獨具匠心、餘音繞梁
(3) 巧奪天工、美不勝收
二、1.杯弓蛇影、筆走龍蛇、打草蛇驚、畫蛇添足、虎頭蛇尾、蛇蠍心腸…..
2.
練習四P.4
一、1.截止 2.品味 3.臨近 4.直截 5.融化
二、朝陽,乳牛,俠,戲文,鴉片,潑蘭地酒(選自《少年中國說》一文)
三、拜訪、窺視、觀看、探望、俯視、仰望、瞻仰、眺望、遙望、瀏覽、環視、監視
四、略
練習五 P.5
一、1.(1)√
2.自己闖了禍,把父親的手夾到了,而且還是當著鄰居的面,讓父親難堪,見父親面色鐵青,要打我,可只是輕輕地扇了一下,看著父親的臉色,擔心著接下來是不是還要打我,又看看父親的手到底怎麼樣了。
心裡想:糟糕了,我闖了大禍,父親會不會打我?
3. 父親想是自己把手放在夾縫處的,錯誤在自己,憑什麼打「我」。
4.③
二、一龍二虎望三山,五湖四海會八仙。(看字的個數)
練習六P.6
一、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抺總相宜
海內存知己,天下若比鄰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二、 如果你是樹 那快樂就是微風
如果你是畫 那快樂就是色彩
如果你的歌 那快樂就是音符…….(答案有好多)
三、是告誡人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
吾:我(這里泛指人) 涯:盡頭、限度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四、略
練習七P.7
一、英勇赤誠的鄭成功,心胸寬廣(機智勇敢)的藺相如,勇於探索的魯賓遜,身殘志堅的霍金
懂得了一個人想成才就應該不怕困難勇往直前、不畏艱險樂觀向上,遇到挫折毫不放棄不屈不撓。
(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對題就行了)…….
二、(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對題就行了)…….
生日留言冊
要收只收祝福語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生日留言
只收激勵話
奮發圖強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崖苦作舟 )
三、1.B 2.A
2.× √ √
3.略
練習八P.8
一、言[yán] 慧[huì] 約[yuē] 有[yǒu] 掠[lüè] 葉[yè] 優[yōu]
二、《簡·愛》、《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艾格尼斯格雷》、《呼嘯山莊》、《時間簡史》、《魯濱孫(遜)漂流記》
三、1.宇宙、銀河系、太陽系、太陽、地球、月亮
2.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
3.秦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四、1.和煦 灰塵
2. ①真知灼見 ②喋喋不休
3. 擬人、 摯友 (好友)
4. 為我排憂解難 他的話都是聞所未聞的妙論 把古聖先賢的真知灼見重溫。
5從一條脊背卻有千張面孔(脊背說的是書的裝封線那,千張面孔是書頁)得出書是我們良師益友讓我們增長才幹,陶冶性情,培養情操。
6.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人類的益友;書,是人們成長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夥伴。讀書能為你開啟知識的大門,讀書能教給你做人的道理,讀書能幫助你提高寫作水平,讀書能使你獲得許多的知識,總之,讀書有許多好處。
練習九P.9
一、1.b 2.e 3.a 4.c 5.d 6.f
二、20歲弱冠之年、30歲而立之年、40歲不惑之年。50歲知天命之年(年過半百),60歲花甲之年,70歲古稀之年,80至90歲耄耋之年。 100歲至期頤。
三、 讀一讀
四、 1.略
2. 譯文
四川邊遠地方有兩個和尚:一個貧窮,一個富有。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麼樣?」富和尚問:「你憑著什麼去呢?」窮和尚回答說:「我只要一個水瓶一個飯缽就足夠了。」富和尚說:「我多年以來,總想雇船往下游去,還不能夠實現;你憑什麼去呢!」到了第二年,那個窮和尚從南海回來,把到過南海這件事講給那個富和尚聽,這時,那個富和尚感到很慚愧。四川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達可是窮和尚到達了。一個人立志求學,難道還不如四川邊境的那個窮和尚嗎
3.蜀僧的啟示:
我們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外在條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內在條件,只要有恆心、有膽量、有堅強的意志,才能實現理想。
練習十P.10
一、每、欠
二、修改病句
原題:一天晚上,方方和亮亮在一起同時看電視小品節目。演員的精緻表演,引得使他們不禁忍不住笑出聲來。他倆邊看邊談。他對他說:「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種破壞的作風。」小亮聽了,點頭表示同意贊同。
符號自加
修改後:一天晚上,方方和亮亮在一起看電視小品節目。演員的精彩表演,引得他們忍不住笑出聲來。他倆邊看邊談。方方對亮亮說說:「言行不一致,是一種很壞的作風。」小亮聽了,點頭表示同意
三、1. 螢火蟲舞蹈家們聚精會神地揮著翅膀,優雅的舞步,像輕雲一般輕搖緩移。 小雞畫家們興高采烈地走在雪地上,靈動的竹葉,像水墨畫般顯現出來。螞蟻工匠們勤勤懇懇的來回搬動,行動敏捷,像精靈一樣活靈活現 2. 他們像照顧嬰兒一樣照看著這些花卉,除草,施肥,仔細認真,沒有一點馬虎。她像看待親人似的照顧這只小狗,關心,愛護,一點也不含糊。
四、缺一少十 成語——缺衣少食
五、略
Ⅲ 大自然的詩句和美景句子
1.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宋.張道洽《嶺梅》
2.春城無處不飛花--唐朝.韓鴻《寒食》內
3.折得一枝香在容手,人間應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宋祁《玉樓春》
5.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6.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8.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宋.王安石《詠石榴花》
9.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0.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林逋《山園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宋.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12.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樂府古辭《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細雨中--宋.釋仲殊《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