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自己孝敬父母的作文1500字左右
動物界,一個雌雄相異的物種里,將一個生命帶到這個世界的兩個個體,就被稱作父母。他們是這個新生命的父母,並且永遠擁有這父母的身份。
對人類而言,父母包含了更多的含義。將一個人帶到這個世界上的兩個人,是他她的親生父母,養育這個人的可能是其他人,被稱作他她的養父母。當然養父母不局限於兩個人,也沒有性別的限制。也許他,她並不是由人養育(比如狼孩),它它們仍然可以被稱作他,她的養父母。當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父母有了一種法律上的身份。在他,她未成年時,父母有對他她的監護權。在他,她成年以後,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在法律上養父母和養子,女之間的關系可以斷絕,但是血親關系卻是無法斷絕的。而,在人們的心目中,不管有沒有法律的約束,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是無法切斷的,即使是養父母。你可以不承認自己的父母,但是你心裡很清楚.無論發生什麼情況,他們就是你的父母。這是一種情感的約束,面對父母,兒女心存感激,面對兒女,父母滿心疼愛。絕大多數情況下,父母是唯一可以不顧一切幫助兒女的人。因為父母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父母和兒女之間的關系可能會很僵,甚至會出現十分極端的狀況。但是親情在生命誕生的那一刻,已經把父母和兒女牢牢的纏在一起。「椿萱」是父母的代稱。「椿」為一種喬木,「萱」為一種花,橙紅色或黃紅色。一般稱父親為「椿庭」,稱母親為「萱堂」。父愛如山,母愛如水。之所以給父愛和母愛這樣崇高的評介,是有道理的。第一、懷胎守護恩。第二、臨產受苦恩。第三、生子忘憂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干就濕恩。第六、哺乳養育恩。第七、洗濯不凈恩。第八、遠行憶念恩。第九、深加體恤恩。第十、究竟憐愍恩。第一,母親懷胎的時候對胎兒守衛愛護的恩德;第二,是臨盆生產受盡苦楚的恩德;第三,是生下孩子就忘記所有痛苦的恩德;第四,是自己咽下苦澀,吐出甘甜給與愛兒的恩德;第五,是回施干凈給與孩兒而自己將就污濕的恩德;第六,是哺餵乳奶和撫養教育的恩德;第七,是替孩兒洗濯屎尿不凈的恩德;第八,是孩兒外出遠行,慈母在家掛心憶念的恩德;第九,是對孩兒深深加以體諒撫恤的恩德;第十,是終生直到究竟都沒有窮盡對孩兒憐愛愍念的恩德。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正覺已,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梵網經)13、善之極莫大於孝,惡之極不孝也。(忍辱經)14、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大集經)15、凡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親,二親最上之神也。(四十二章經)父母是孩子的朋友「我一門心思花在兒子身上,現在兒子好容易上了重高實驗班,但他卻一點都不感謝我,平時基本上不和我說話,這是為什麼?」一位家長問吳教授說,最優秀的父母親毫無例外都是孩子的朋友。首先是朋友,然後才是家長。但如今,很多家長做不到這一點。他們往往對孩子很沒有禮貌;不會與孩子進行愉快的交流;大多數父母居高臨下,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沒有平等就沒有真正的朋友。平等是否會影響父母的威信?我的體會:沒大沒小,威信猶在。威信不等於板著臉孔教訓人。威信是一個人的實力和人格魅力的體現。守護天使台灣著名作家三毛在《稻草人手記》中說,每個人的身邊都有兩個可愛的守護天使,一直默默地為他們守護著的孩子遮風擋雨,不求回報。他們的翅膀不是用來飛翔,僅僅是用來遮擋風霜,因為一直保持這樣的姿勢,直至孩子離開了他們的羽翼,他們的翅膀已經僵住了,無法再收起來。關於父母和子女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他們是對生命本身充滿渴望的兒女。他們是經由你來到這個世界,但不是出自於你。雖然他們和你在一起,但他們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但不是你的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他們的身體居住在你的屋子裡,但是他們的靈魂卻不是。因為他們的靈魂居住在明日之屋,甚至在夢中你也無法前去那兒探訪。你可以盡力使自己變得像他們,但是盡力不要使他們像你。因為生命不會倒流,也不會停留在昨日。你是弓,子女是箭。射箭手瞄向無窮遠的目標,以他的神力將你拉彎,把箭射得又快又遠。任那神射手將你彎滿,那是一種真正的喜悅。因為,一如他喜愛飛快的箭,他也同樣喜愛沉穩的弓。[1]父母老了,你准備好了嗎?與死亡相比,「老」是一種更能體現時間殘酷的漫長過程。前者只是一瞬間的斷裂,而後者,則是在你不經意之間慢慢侵入你的生活。在父母手上的老年斑里,在他們逐漸瘦小的身軀里,在他們日漸微弱的聲音中。這改變一開始是細潤無聲的,逐漸是大張旗鼓的,最後在你絲毫沒有防備的時候以觸目驚心的方式赫然出現。於是你還沒有準備好耐心,父母已經開始習慣了嘮叨;你還沒有學會獨自承擔一切,父母已經不得不依靠於你;你還不知道家裡的房產證放在哪,父母已經先一步忘記放在哪了;你想咨詢他們的意見,卻發現他們比你更慌亂更沒主意;你想得到安慰,卻發現他們比你更需要安慰;甚至你還沒有學會做一道父母愛吃的菜,還沒有考慮好該給他們入哪一份醫療保險,各種老年病就已經訇然而至……假如這一天來臨沒有人願意父母老去,但是這一天,遲早都會來臨。是在半年前的一天突然發現父親已經開始老了的。那天開車送他去超市,父親隔著車窗向我揮手,陽光照在他的頭發上—竟然已經白了一大半了!其實從十幾年前上大學的時候開始,和父母就漸漸離得遠了,工作後一兩年聚一次也是正常。在我的心目里,父母永遠都是我委屈了可以找他們哭訴,累了可以讓他們照顧,是我想起來就覺得安心的大後方。我沒有注意到,當我一天天長大,成熟,建立起自己的家庭和事業時,父母也在一天天地老去。直到那個早晨,我才第一次清醒地意識到:或許就在不久的將來,我要開始習慣於一個全新的角色—父母的照料者。老實說,這並不是一個多麼愉快的覺醒,看著父親花白的頭發,注意到母親有些顫抖的雙手,我感到的是一種陌生的憂慮和對歲月的無能為力;想到父母如果有一天突然病倒,更讓人一陣陣的焦灼。後來和身邊的朋友溝通了一下,才發現,憂慮焦灼的原來並不是我一個人。我們都是30多歲,生活中有大把問題等待解決的女人。在父母懷里撒潑打滾似乎還只是昨天的事情,怎麼一眨眼,他們的身體就不再硬朗了、脾氣就變得奇怪了呢?我們要怎麼樣做,才能讓他們過得快樂?我一個朋友跟我說,她有時候會因為這個問題而失眠,「我和你還不一樣,我是獨生女兒,爸爸媽媽晚年要過得好只能靠我一個人,而你看,我連大一點的房子還沒有買,什麼時候才能接他們過來和我一起住呢?」另一個朋友的話更讓我震撼:「你能有這種憂慮是幸福的,你知道我的爸爸前年就去世了……趁著還有機會,你一定不要讓自己有什麼遺憾。」她的話讓我想起《飄》里的情節:疲憊的斯嘉麗回到庄園,想在爸爸媽媽身上找到依靠,卻不得不面對母親因為被她照顧的病人傳染而病重不治,父親也在一夜之間徹底崩潰的局面。在悲痛和絕望之中,斯嘉麗從任性的大小姐變成家裡唯一的主心骨。無論如何,我不希望自己如此倉促、狼狽地面臨這樣的轉變。很快,我放棄了先前看好的高層公寓,在稍遠些的位置買了一層帶花園的房子—起碼父母住在這里會更方便更有樂趣;我訂閱了一份健康類的雜志—增加點醫學常識總不會有壞處;我還為自己,為父母各買了份保險。幾個月之後,母親的震顫被確診為帕金森氏綜合症。這是一種不可逆轉的疾病,但如果控製得好,也許不會妨礙母親度過一個比較愉快的晚年。我知道,我也讓母親對此有了足夠的了解,我們不會恐懼。對於這一天的到來,我們已經有了足夠的准備。是的,生命也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當我們幼小的時候,是父母牽著我們的手走過一個個溝溝坎坎;總有一天,會輪到父母伸出衰老的雙手,等待我們的扶持。而我們所能做的全部,就是趁著還有時間,還有機會,做好一切准備。[2]父母在,不遠游古語有雲,父母在,不遠游。而今天的我們卻是為了工作為了生存為了自己的夢想,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鄉,離開最最親愛的父親母親。最初來到陌生的城市,你雄心壯志的說,將來一定要在這里買大房子,把父母接過來一起生活,一起享受城市的美好。但是隨著房價的日益攀升,工作壓力的逐漸增加,也許年過一年,日復一日,你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裡依然孤獨著,你的積蓄甚至買不起一個廁所,更別說買一所大房子安頓父母……?你總是自欺欺人的想著,快了,就快了,再給我一點時間,爸爸媽媽,我會努力的,我一定會把你們接過來的。但是,親愛的,你有很多時間可以慢慢來,你的青春正要開始盛放。然而——歲月不饒人,我們的父母,卻已經開始衰老了。對父母,有愛就要說出來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每次放假回家,除了最初兩天新鮮開心,剩下的幾天就是和爸媽吵架,兒時積壓的矛盾,絲毫沒有因為你的長大成熟而有所改變。有時候,跟爸媽吵架吵到面紅耳赤,你甚至可能會淚流滿面:為什麼我生長在這樣的家庭?為什麼我的父母是這樣的?電視劇里的父母不都是父慈母愛的么?但是其實你很明白,有多少恨就有多少愛。說父母皆禍害,只是因為我們如此深愛他們。正因為血濃於水,所以無法溝通,無法和平相處,才會令我們如此惱火。但是親愛的,下一次,你可以試一試換一種方式,心平氣和的和父母溝通。跟父母說一句「我愛你!」我們是沉默的大多數,兩代人之間的感情大多用行動來傳遞,不擅長與父母的溝通導致了許多的代溝。身為80後90後的我們幾乎都不會向父母表達感恩,更不用說學習歐美人時刻表達愛。你會對你的爸媽說一句「我愛你們」嗎?也許你的積蓄還不夠買一棟大房子和父母同住,沒關系,那就趁現在開始做你所能做的吧。比如,發一條簡訊,對爸媽說一句:爸媽,辛苦你們了,這些年來我的任性給你們添了很多煩惱,讓您操勞了,女兒/兒子永遠愛您,願您二老幸福安康…父母要巧應對孩子無理取鬧孩子畢竟是孩子,總會有無理取鬧、肆意妄為的時候,作為媽媽,我的建議是盡量給寶寶一段緩沖期,千萬不能用強硬的手段加以制止。比如我寶寶玩iPad有時候會很入迷,而且一玩就會玩很久。之前因為擔心的心情過於急切,總是會用「武力」制止,可毫無效果。而現今,每次在她說要玩[3]之前,我都會跟她說,那我們這次就只玩十分鍾好嗎?她很開心地說,好!然後真的就只玩十來分鍾,就很開心地說:「媽媽,到時間了,我不玩啦!你看我棒嗎?」我也很開心地誇了她,這樣處理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4]㈡ 孝敬父母作文1000字左右
感謝是一種溫暖的情感,象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溪,輕輕吟唱著,在心與心之間傳遞著人世間最純最美的訊息。 我最最感謝的是我的父母。是他們用博大的胸懷與深沉的愛包容了我的一切優點與缺點,慷慨地送給我一個屬於我自己的空間,讓我伸展開雙臂,擁抱我想要的生活。 我感謝我的父母,是他們給了我來到這個世界的權力。 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關愛與呵護下無憂無慮地度過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他們送我一片明媚的晴空;飄雨落雪的時節,他們為我撐起一把溫情的傘。 少年的時光伴隨著求學的喜怒哀樂,而其中又包含了父母的多少苦辣酸甜。父母常因我的歡樂而喜上眉梢,也常因我的煩惱而愁在心頭。我知道,父母是在盼望著我有一個好的成績,將來有一天,他們的女兒能憑借自己的能力,去過更好的生活。 終於有一天,父母的願望實現了:終於有了一個屬於我的幸福美滿的家。 父母笑了,而在這由衷的笑容里,我卻看到了父母額頭不知何時爬滿了一道道深深的皺紋,鬢角也多了縷縷白發。 父母的心中依然裝滿了數不清的牽掛,牽掛著女兒,牽掛著他們的小外孫。於是,為了我的工作,我的家庭和我的孩子,父母在他們已近六十歲的年紀里,又做起了外孫女的「老保姆」,看著外孫女如童年時的我一般聰明乖巧的樣子,父母滿足地笑了。只是,他們已不再年輕…… 我感謝我的父母,當我已不再年少,當我悄悄地數著父母頭上的縷縷白發,當我輕輕地撫摸父母臉上的道道皺紋; 我感謝我的父母,當父母已不再年輕,當春去秋來父母無聲的愛依然陪伴在我的旅程,當父母慈祥的雙眼裝滿了數不清的牽掛與溫情; 我感謝我的父母,當我初為人母用滿心的關愛去呵護自己的小寶寶,當我輕輕地為女兒唱起那首《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我終於明白: 是我的父母,給了我整個的世界! 我感謝我的父母。 父母辛苦知多少 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我自己也感到很汗顏。因為我也是前幾年才知道父母的生日,才能真正的體會到父母頭上的每一根白法所承載的勞累和滄桑。也就是在前些天,才真正的感受到手裡每一分錢的重量。也就是前幾天,我才鄭重的日記的首葉上寫下了: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寸暉。也就在前些天,在一次團支書會議上,趙老師的一句話:父母辛苦知多少,讓我的心再一次被楸住。 這些天,心裡一直在想和父母在一起的點點滴滴,無論是快樂的,還是悲傷的,總想拿起電話,給母親打個電話,告訴她兒子很愛她。可是每當自己想到這兒的時候,淚水就會情不自禁的流出來,總感覺到欠父母的太多太多,總感覺到說出這句話會讓自己更加內疚和自責,可是壓抑在心裡會更加難受。 在大學里,並不見得我們就是大人了,並不見得我們就成熟了許多,就懂得了許多。其實我們還很幼稚,還根本體會不到那身上穿的是什麼?吃的是什麼?那僅僅就是衣服和佳餚嗎? 在我們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博大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吮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著父母的心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酣然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茁壯成長。父母為我們的生病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父母為我們的讀書升學費去多少心血;對這種比天高,比地厚的恩情,我們又能體會到多少呢?我們又報答了多少呢?瘋狂的夜機、痴情的戀愛、曠課、遲到,這就是我們的報答嗎?坐在網吧里,無所事事的打cs,打仙侶奇緣,打軒轅,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敢在此刻想一想的父母,想一想父母頭上的那些新添的白發;在你為自己的女友一擲千金時,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敢想一想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想一想日夜加班還面臨下崗的父母。在大學里,我也有過這么一段幼稚的有點傻的日子,那個時候,不是我沒有想到這些,而是我不敢想。只顧昧著自己的良心而「聰明」的做著一些傻事。 總是以一種自以為很酷的方式把吸剩的煙頭彈出,總是以一種自以為很輕松的口吻說自己蹉跎著時光,總是以一種自以為很浪漫的神態拉著女友的手,總是以一種自以為很自豪的態度逃課上網,總是以一種自以為很瀟灑的生活應付生活,其實是幼稚,幼稚的可笑。說白了是傻,是在為自己的傻而作秀。而我們的父母呢?總是以一種自以為很富裕的方式給我們掏錢,總是以一種自以為很松閑的口氣對我們說上班不累,總是以一種自以為很奢侈的方式吃頓餃子,總是以一種很幸福的口吻對我們說擁有我們這樣的兒子。可是我們不但沒有想過報答,就連父母為我們付出的辛勞我們也沒有放在心上,我們也都有為人父母的那一天,到那時我們心裡的滋味也就是現在我們父母所承受的。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無論我們以前做過什麼,只要現在我們給自己靜靜的一天,想想父母為我們付出的點點滴滴,想想我們明天的責任。拿起那些被我們遺忘的課本,安心的坐在教室里,認真的聽完每一節課,用心的過完每一個日子,我想我們父母那博大的心胸一定會容下,由於我們曾經的幼稚而揮霍的那些時間。
㈢ 怎樣孝敬父母作文1500字
我們常說母愛是無私的,也常說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兩句話表達的都是同一個道理,那就是父母對我們的愛。當我們在盡情地享受父母之愛的同時,我們是否也應該反省我們如何可以回報父母之愛。
在國慶長假期間,父母天天都在忙,再加上還要照顧我,每天都很疲勞,使我心裡很難受。於是我就主動幫助父母做些事。在媽媽疲勞時,我會給媽媽捶背,倒上一杯熱茶。在爸爸忙不過來時,我會當爸爸的小助手,幫他記賬、搬貨。在我做這些事情時,看見了父母露出了燦爛的笑容,短暫的笑容給我的卻是無限的溫馨和溫暖。這些只是為父母做的平凡的小事呀,但卻給我帶來了無比的快樂和幸福!我也為自己而感到高興,因為我懂事了。
最後,讓我們記住這句話:能享受父母的愛的人很幸福,能享受孩子給予父母的愛也很幸福。我們就讓愛在身邊旅行吧!
㈣ 作文:孝敬父母的事 字數:400字
自小,我一直認為父母為孩子洗衣服、做飯,忙這忙那是天經地義的。但從那天起,我終於明白了,在天經地義的背後,是父母一直在付出……
那天,許多同學到家裡玩。人都走了後,只見房間里亂七八糟,什麼碎紙、書本、圓珠筆……滿地都是。我正想叫奶奶快幫我整理一下,不料她又有事出去了--還是自己來吧!
極少做過類似勞動之事的我,手不免有些生疏。捧在手裡的東西好像故意跟自己過不去似的,老掉在地上。還有那書,東一本,西一本,好不容易才湊齊。
把東西放好,掃地,用抹布擦…… 我幹得不亦「累」乎。在克服了重重困難後,房間終於打掃好了。可此時的我,已是汗流浹背,精疲力盡。誇張點,差不多要癱瘓了!我是按照奶奶平時的步驟做的呀!沒想到那麼累!再看看手錶,用了將近2個小時呢!(可奶奶平時干這活只需要幾分鍾就夠了)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幹什麼我總是挑三揀四的,可是奶奶並沒有煩,因為奶奶不會因為這樣子就討厭我。我在奶奶手下生活了12年了,天天都是這個樣子。所以從今往後我要多幫奶奶干一些事情。讓奶奶減輕一些負擔。
我真慚愧!
汗珠又一次滴下來,還摻雜著咸鹹的淚水。淚咸,我心也咸……
從那以後,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㈤ 一篇有關孝敬父母的作文(800字)
說孝敬
從古到今,人們都說「百善孝為先」,這是很有道理的。一個懂得做人的人,不僅要懂得好好學習、誠實守信,還要懂得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所以,人們常說,一個孝敬父母的人,要是壞也壞不到哪去的。 有一次,我在《情感傳奇》這個節目中,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小男孩,他的母親在他出生時,因難產死了。他從小與父親相依為命生活了7年。因為父親是個文盲,不識字,以賣菜為生。每天天不亮,他就挑著菜筐,走幾十公里的山路,進城賣菜。父親雖然不識字,但為人卻忠厚老實,不管是顧客,還是村裡的人,他都真誠對待,別人有事相求,他都盡力幫忙,所以,他人緣很好,大家也愛到他那買菜。他們父子倆平時省吃儉用,賺的錢可以供男孩讀書了。孩子很爭氣,成績一直年級第一。這個年僅7歲的孩子,就會幫父親幹活了:每天早上,他早早的起來,幫父親拖地、洗衣服,然後在去學校上課;晚上回來,他會先煮好飯菜等父親回來吃,吃完飯他就洗碗,為忙碌了一天的父親按摩。
你們看啊!這是一個多麼懂事的孩子,雖然他只有7歲,但是,他卻可以有那麼成熟、懂事的思想。「孝」並不是說一定要掙大錢給父母花,而是要讓他們懂得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並沒有讓他們失望。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說:現在的人以為養活父母就是孝順了;而人們也養有狗和馬這些牲畜,如果對父母沒有心存敬意的話,那養父母和養狗養馬又有什麼不同呢?
的確有這樣的人,父母養育了她,可是,她不但不懂得回報,還認為父母養她是理所當然的,甚至到了十幾歲都沒有幫父母做過一件家務,反而還是「衣來身手,飯來張口」,這種人,即使你成績再好,學問再多,也只能使父母擔心。
孝敬孝敬,既要孝,也要敬。作為新一代的學生,祖國未來的花朵,讓我們一起努力,做一個孝敬父母的人吧!
網路專家組為您解答,請按一下手機右上角的採納!謝謝!
㈥ 關於孝敬父母的作文1000字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子女者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在中國歷史上,從古到今,沒有哪個朝代不重視孝道,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視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當代不少倫理學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處理人際關系的第一台階,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關心他人、自覺上進、熱愛祖國等品德形成的基礎。
爸爸媽媽是把生命給我們的人,他們用世上最無私的愛養育我們,使我們長大成人。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孝順和尊敬我們的爸爸媽媽。
爸爸媽媽賜予我們生命。我們從呱呱落地到成長為今天的學生,爸爸媽媽犧牲了多少的時間和心血,花費了多少的精力和財力。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恩情深厚而無私,孝敬父母是我們做人的起碼的道德。
有人說,忘記感恩是人的天性。當我們偶然來到這個世界上,什麼都還沒來得及做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開始享受前人帶給我們物質和精神上的一切成果了。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惡。生活中,總會有許多事情影響著我們的情緒,或喜,或憂,於是,選擇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也就選擇了過什麼樣的一種生活。感恩,是我對待生活的態度。感恩,並不局限於銘記別人的好處,而是延伸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中,以及更多,更多。平時,我們是否會受喜怒哀樂所左右生活?喜的時候是否會歡天喜地欣喜若狂?怒的時候是否會大發雷霆暴跳如雷?哀的時候是否會惆悵萬分失落無比?樂的時候是否會手舞足蹈得意忘形?要怎樣做到對喜怒哀樂處之泰然?要如何保持平靜的心靈?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是的,就當喜,是對我們善待生活做得到的回報;就當怒,是培養我們耐性的時機;就當哀,是天將降大任於自己的先兆所以必先苦我心志;就當樂,是生活對我的泰然處世還以的笑容。如此,還會有什麼再影響到自己平靜的心緒呢?別人對自己不好,是生活在暗示我們自身有所缺陷所以我們必須積極改進;別人對自己好,是生活在告訴我們要讓更多的人喜歡自己就必須再接再厲更進一步。事業的成敗也是如此。感恩,並不是宣揚一種消極的宿命論,而是一種積極的處世方式!學會感恩,不要去記恨對你不好的人。作家余傑說過一句話:恨一個人對自己的傷害,遠遠比對對方的傷害大。學會感恩,懂得知恩圖報不忘恩負義,滴水之恩要以湧泉相報,受人一掊土還人一座山。學會感恩,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
㈦ 1000字孝老愛親家風故事作文
自我們懂事以來,我們一直在學會懂得.例如:懂得感恩、懂得幫助別人、懂得尊敬師長……還有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不過,我卻遲遲才學會懂得去好好的孝敬我的父母!
從小到大,我總是聽到爺爺奶奶對我說:「你長大以後,一定要孝敬你的父母,做一個孝順的乖孩子!」爺爺奶奶這么說,街坊鄰居也這么說,連老師們也都這樣的教導我們.可是,我竟一直都很迷惑,心想:為什麼我要孝順他們呢,父母用得著讓我們去孝順嗎?可是,直到這么一天,我才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我們要孝順生我養我的父母了!
那時,我還在讀小學五年級,作業天天多的是滿天飛,真是怎麼做也做不完.一天,老是仍是布置了大量的作業,我以做完勞動就立即快馬加鞭的趕回了家,開始奮筆疾書的坐了起來,媽媽慢慢的把飯菜拿進來,小心翼翼的放在書桌上,輕輕的撫摸著我的頭,關切的詢問我:「孩子,慢點做,先把飯吃了吧,等會兒給你泡杯茶,別心急,媽等著、陪著你.」我聽了這番話,頓時一股酸勁兒湧上我的心頭,我想哭,但忍住了.只是默默的吃著飯.「十點了」「十點了」鬧鍾又叫了起來,我還在為三道題傷腦筋,這時,我已很困了.媽媽說:「你先去睡吧,我來幫你想把!」我直點頭倒在床上一忽兒睡著了.兩點整,我無意中醒了過來,看見書房的大燈還開著,心想:媽媽不會……想到這,我沖了進去.只見媽媽靜靜地卧在書桌上,身上不時地打著冷顫,我二話沒說,拿了件外套披在了媽媽的身上,媽媽被驚醒了,說:「你怎麼又起來了,我算出來了……!我一下子抱住了媽媽,一直強忍在心中的眼淚終於不禁嘩嘩的流了下來,我抽泣著說:「媽媽,你為了我,明天還要上班,你只是幫我想題,卻讓我先去睡,自己趴在桌上睡著了,我……?」我一時間突然說不出話來了,媽媽卻笑著安慰我說;「我是你的媽媽嘛,當然要好好愛你、呵護你啦,傻孩子!」我此時終於擠出一句話:「媽媽,我以後一定要永遠孝敬您!」我們就這樣緊緊地抱在了一起.久久沒有鬆手!
作為子女,我們一定要孝敬我們的父母,他們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無私的愛,把他們的一切都給了我們,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孝敬他們,做一個孝子呢?
就是在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了孝敬父母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