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字經》中"香九齡,能溫席.孝於母,所當執"就是講什麼
講的是黃香溫席的故事。
這句三字經意思: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冬天用自己的身體替父親暖被窩。孝順父母,這是每個兒女都應該做的。
故事:
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黃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內)人。年紀九歲的時候,就已經懂得孝順長輩的道理。每當炎炎的夏日到來時,(黃香)就用扇子對著父母的帳子扇風,讓枕頭和席子更清涼爽快,並使蚊蟲遠遠地避開(黃香雙親的帳子),讓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覺;到了寒冷的冬天,(黃香)就用自己的身體讓父母的被子變得溫暖,好讓父母睡起來時覺得暖和。因此,黃香的事跡流傳到了京城,號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2. 「香九齡,能溫席」 告訴我們什麼
香九齡,能溫席告訴我們用孝順的心對待父母,父母可以得到很好的孝養;用慈悲的心對待眾生,眾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利益。用恭敬孝養父母的心做天下的事情,這個世界會因為你的存在而變得格外美好。
黃香他年方九歲時,便知事親之理,名播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香」。《三字經》中有對黃香的描寫:「香九齡,能溫席」。
黃香軼事典故
湖北省雲夢縣有一道鮮嫩可口、風味獨特的美食佳餚——「盤鱔」。據說這道菜同黃香有著一段傳說。一天,黃香從山上打柴回來,見路上有一條兩三尺長的長蟲快要渴死,就將它帶回家放進屋後的小河溝里。
那長蟲見了水後就活了過來,似乎感激向黃香點了三個頭,就鑽進了河底。一年,黃香的父親突然患了一種面黃肌瘦、四肢無力的怪病,無論黃香請來遠近聞名的郎中診治,還是黃香自己的精心調理,父親的病就是不見好轉。黃香為此不思茶飯,人瘦了不少。
一夜,長蟲突然托夢給黃香說,它本是玉皇大帝身邊黃龍童子,因偷吃太上老君八卦爐里未煉到火候的仙丹,而在天庭發瘋,被貶下凡間,讓他變成無牙無舌無鱗的長蟲,賜名鱔魚,不得超生;要多做善事。又說,那一日多蒙黃香及時相救,使他不至乾渴而死,得以繁衍後代,他願以兒孫之軀報答救命之恩。
黃香一聽鱔魚要以兒孫之軀相報,忙拒絕,但鱔魚一定要報答。黃香在一夢醒來,便來到屋後河溝觀看,果然見溝里有無數筆桿般長短,筆桿般粗細的鱔魚,就用魚簍裝了一些回去。因為這些鱔魚個體太小,剖不能剖,剁不能剁,黃香就將它們放進清水裡養上一二天,讓它們把肚子里的泥漿、雜質吐凈後,再倒入開水鍋里氽一下。
這些小鱔魚經過開水一氽,一條條地都縮成頭朝里尾向外的圓盤形。黃香又將這些盤形鱔魚放在鍋里加上油、鹽、蔥、蒜、胡椒、醬油等佐料煎熟後,再加少許水蓋上鍋蓋燜一下,便端給父親吃。說也奇怪,父親帶肉帶骨頭地吃了盤鱔後,病就完全好了!
後來,人們就依據黃香烹飪「盤鱔」的作法,將這道佳餚一代一代地傳了下來。在吃法上除了連肉帶骨頭的吞下肚外,還可以用筷子夾住鱔魚的頭,在其脖子上輕輕咬著不放,然後將鱔魚頭輕輕一拉,魚骨就會脫離,肉即吃下。因幼小鱔魚肉嫩骨細,烹飪後肉香骨脆,味道鮮美,所以歷代美食家都有「筆桿鱔魚馬蹄龜」之評說。
3. 《三字經》中講述的古人孝敬長輩的故事是哪一句
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解釋】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版.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權人都應該實行和效仿的.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解釋】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 「弟」通「悌」,尊敬友愛.